《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一)2009-02-06 11:34:47 来源: 浏览次数:27 网友评论 0条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对于大多数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门课程,复杂的公式让人一看头就不由自主的疼起来了。但头疼了半天,内容还是要学的,否则就拿不到梦寐以求的中级职称。因此.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财务管理对于大多数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门课程,复杂的公式让人一看头就不由自主的疼起来了。但头疼了半天,内容还是要学的,否则就拿不到梦寐以求的中级职称。因此,在这里建议大家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点游戏心态,把这门课程在某种角度上当成数字游戏。那就让我们从第一章开始游戏吧! 首先,在系统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有两层含义: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 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都能归结为下述四种活动中的一种: 1、投资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怎么样让钱生钱(包括直接产生和间接产生)。因为资金的世界是不搞计划生育的,所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企业来说是多多益善。该活动有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即内部使用资金)。狭义的投资活动仅指对外投资。教材所采用的是广义投资的概念。该活动在第四、第五章讲述。 2、资金营运活动。企业在平凡的日子里主要还是和资金营运活动打交道,该活动对企业的总体要求只有一个:精打细算。该活动在第六章讲述。 3、筹资活动。企业所有的资产不外乎两个来源:所有者投入(即权益资金)和负债(即债务资金)。该活动在第七、第八章讲述。 4、资金分配活动。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时就有一个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权衡的问题,这就是资金分配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该活动在第九章讲述。 至于八大财务关系及五大财务管理环节,只要是认识中国字,并能把教材上的内容认认真真的看一遍,这些内容也就OK了。 财务管理忙活了半天,目的是什么,这就牵扯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一开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后来发现它是个满身缺点的“坏孩子”,其主要缺点有四: 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 4、有导致企业鼠目寸光的危险。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反映了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但上一个“坏孩子”的其余三个缺点仍未克服,因此人们对这个“孩子”并不满意。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每股收益最大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人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孩子”,那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它克服了“ 坏孩子”身上所有的缺点。它不仅受到企业家的青睐,也受到了教材的青睐(教材所采用的观点就是“好孩子”),忙活了半天,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然,这个“好孩子”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法人股东对股票价值的增加没有足够的兴趣;非股票上市企业的价值难以评估等。尽管如此,但毕竟瑕不掩瑜,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仍是一个“好孩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就是江湖。企业的老板也是人,他也有他的江湖。在企业老板的江湖里,有两大恩怨:与经营者的恩怨、与债权人的恩怨。对于与经营者的恩怨,解决的办法有三种:解聘(老板威胁)、接收(市场威胁)、激励(让经营者当部分老板)。对于与债权人的恩怨,解决的办法也有三种:限制性借款(事前预防)、收回借款(疑罪从有)、停止借款(亡羊补牢)。 在企业内外究竟有哪些东东在影响着财务管理呢?本章第三节就讲述了其中的主要内容。这一节内容比较简单,本斑竹将整体架构整理如下,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财务管理的环境 A.经济环境:a.经济周期,b.经济发展水平,c.宏观经济政策; B.法律环境:a.企业组织形式,b.公司治理和财务监控,c.税法; C.金融环境:a.金融机构,b.金融工具,c.金融市场,d.利率。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二)2009-02-06 11:35:36 来源: 浏览次数:234 网友评论 0条 第二章风险与收益分析本章与第三章是财务管理的“工具”章,就如同木匠做家具需要锯、锤等工具一样,财务管理同样需要“锯”、“锤”等工具,而本章与第三章就是财务管理的“锯”、“锤”.第二章 风险与收益分析 本章与第三章是财务管理的“工具”章,就如同木匠做家具需要锯、锤等工具一样,财务管理同样需要“锯”、“锤”等工具,而本章与第三章就是财务管理的“锯”、“锤”。本章主要讲了风险的计量。在以前,人们只知道有风险,却无法对它进行计量,就如同人们现在无法对爱情进行计量一样。后来,聪明的人们学会了去计量风险,从而使得风险不再那么抽象了。 有一句被很多人认为是废话的一句话:收益伴随着风险。可见收益与风险就像一个人的左和右,永不分离。讲风险,就不能不讲收益。资产的收益有两种表示方法:金额(A资产的收益额是888元);百分比(B资产的收益率是88.8%)。而教材所谓的资产的收益指的是资产的年收益率。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能把教材上的例21看懂,遇到类似的题会做就可以了。 资产收益率的类型包括: 1.实际收益率。就是已实现(确定可以实现)的上述公式计算的资产收益率。 2.名义收益率。资产和约上标明的收益率,即“白纸黑字”的收益率。 3.预期收益率。有三种计算方法:按照未来收益率及其出现概率的大小进行的加权平均的计算;按照历史收益率及其出现概率的大小进行的加权平均的计算;从历史收益率中选取能够代表未来收益率的“好同志”,并假定出现的概率相等,从而计算它们的算术平均值。 4.必要收益率。投资的的目的是产生收益,而且这个收益有个最低要求,必要收益率就是这个最低要求。 5.无风险收益率。即便是投资短期国库券也是有风险的,只不过风险很低,所以便用它的利率近似地代替无风险收益率。在这个世界上实际上是不存在只有无风险收益率的资产的。 6.风险收益率。投资者既然承担了风险,就必然要求与此相对应的回报,该回报就是风险收益率。 讲完了收益,该讲风险了。衡量风险的指标主要有:收益率的方差(以下简称方差)、收益率的标准差(以下简称标准差)、收益率的标准离差率(以下简称变异系数)等。对于方差、标准差的公式,它们的推导过程十分复杂,没办法,只能死记硬背。而变异系数则是说明每一元预期收益所承担风险的大小。如果把资产所有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比作一块蛋糕的话,变异系数不过是在“切蛋糕”而已。大家能把书上的例24、例25、例26看懂、做会(即能够套用公式)就可以了。 “风险控制对策”和“风险偏好”看上两遍,有个印象就可以了。 人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不是投资一项资产,而是投资多项资产(鸡蛋最好还是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这里就有一个资产组合的问题。那么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如何计算呢?很简单,就是将各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乘以各项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然后求和。对于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家只需要知道两项资产组合的风险如何计量就可以了(对该公式也只能死记硬背,除非你的数学或统计学学的好);对于多项资产组合的风险,大家只要知道方差(非系统风险)是表示各资产本身的风险状况对组合风险的影响、协方差(系统风险)是表示各项资产收益率之间相互作用(共同运动)所产生的风险就可以了。 教材着重讲了一下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用系统风险系数(以下简称贝他系数)表示。贝他系数的定义式能看懂更好,看不懂也没关系。我们假设整个市场的贝他系数是1,如果某项资产的贝他系数等于1,说明该资产的收益率与市场平均收益率呈同方向、同比例的变化,其所含的系统风险与市场组合的风险一致;如果某项资产的贝他系数小于1,说明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小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小于市场组合的风险;如果某项资产的贝他系数大于1,说明该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大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变动幅度,其所含的系统风险大于市场组合的风险。对于资产组合的贝他系数的计算,就用单项资产的贝他系数乘以该项资产在资产组合中所占的价值比例,然后求和即可。 教材第三节说了一种理论:证券市场理论。那么该理论与风险和收益有什么关系呢? 本章第三节说了一种理论:证券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证券市场自发地对各种证券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动态调整,最终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均衡状态。在风险与收益分析(上)中我们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没有风险的资产的,因此任何一项资产的必要收益率都是由两部分组成: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是风险价值系数与变异系数的乘积计算出来的,变异系数在风险与收益分析(上)中已经讲过,而风险价值系数则要运用统计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求出,很复杂且准确度较低。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用这样的方法计算必要收益率实用性很差。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计算公式是:某资产的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贝他系数市场风险溢酬=无风险收益率+贝他系数(市场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如果我们把贝他系数看作自变量(自己变化),用横坐标表示;把必要收益率看作因变量(因为别“人”变化自己才变化),用纵坐标表示;把无风险收益率和市场风险溢酬作为已知量,就得到如下的直线方程: Y=无风险收益率+X市场风险溢酬(X是指贝他系数,Y是指必要收益率) 依照上述方程所划出来的线就是证券市场线。这条线非常类似于商品价值线,就像商品的价格是围绕着商品价值线上下波动一样,资产的价格线也是围绕着证券市场线上下波动。因此,某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就等于它的必要收益率。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求出某资产的预期收益率。要想求出这个数,需要知道三个数:无风险收益率、贝他系数、市场组合收益率。要想求出贝他系数,需要知道三个数(可参见贝他系数的定义式):某项资产的收益率与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以下简称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以下简称单项资产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以下简称市场组合标准差),单项资产标准差以及市场组合标准差的计算过程可参见教材相关内容。本段所述内容共涉及七类数:某资产的预期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贝他系数、市场组合收益率、与市场组合的相关系数、单项资产标准差、市场组合标准差。考试时,较常见的出题思路是给出七类数中的某几类数,让考生通过公式求出另外几类数。 本章最后说了一个套利定价模型,该理论认为某项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两大部分:无风险收益率(不包括通货膨胀因素所要求的报酬率)和影响该资产的各种风险所要求的的报酬率的总和(包括通货膨胀因素所要求的报酬率)。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三)2009-02-06 11:36:05 来源: 浏览次数:80 网友评论 0条 第三章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上)本章是财务管理的另一个“工具”章,主要讲的是资金时间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普通股评价和债券评价。如果现在的1块钱能买一支雪糕,但你舍不得吃,把这1块.第三章 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上) 本章是财务管理的另一个“工具”章,主要讲的是资金时间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普通股评价和债券评价。 如果现在的1块钱能买一支雪糕,但你舍不得吃,把这1块钱放进了抽屉里。5年之后,你又舍得吃雪糕了,当你再把它拿出来的时候,你忽然发现这1块钱只能买75.32875%支雪糕了。这就是货币的时间价值。 我们再以银行为例子,比如童话银行的存款年利率是6%,单利计息,米老鼠在2001年1月1日存入了666元,那么六年之后米老鼠能在童话银行拿到的钱:666(1+6%6)=905.76(元),这905.76元就是666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单利终值金额。再比如童话银行钱多的难受,对存款采用按年复利计息了,存款年利率也提高到了8%,唐老鸭听说这件事之后十分高兴,于2008年1月1日在童话银行存了888元,那么八年之后唐老鸭能在童话银行拿到的钱:888(1+8%)8=8881.8509=1643.60(元),其中的1.8509是通过查复利终值系数表得到的,这1643.60元就是888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复利终值金额。 如果我们把已知条件换一下,知道米老鼠在六年之后能在童话银行拿到905.76元,那么米老鼠现在需要存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905.76(1+6%6)=666(元),这666元就是905.76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单利现值金额。同样,如果知道唐老鸭在八年之后能在童话银行拿到1643.60元,那么唐老鸭现在需要存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1643.60 (1+8%)8=1643.600.5403=888(元),其中的0.5403是通过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得到的,这888元就是1643.60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复利现值金额。 白雪公主在知道童话银行对存款进行复利计息了之后也十分高兴,于2011年12月31日存入了111元钱,并于今后每年的12月31日存入111元钱,直到2020年12月31日为止,那么2021年1月1日白雪公主能在童话银行拿到的钱(假设其他条件不变):111(1+8%)101 /8%=11114.487=1608.06(元),其中的14.487是通过查年金终值系数表得到的,这1608.06元就是111元在上述条件下的普通年金终值金额。 如果我们把已知条件换一下,白雪公主想在2021年1月1日从童话银行拿到1608.06元,那么从2011年12月31日开始,白雪公主在每年的12月 31日需要往童话银行存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1608.068%/(1+8%)101=1608.06(1 /14.487)=111(元),这111元就是1608.06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偿债基金金额。 小红帽也想沾复利的光,但她想每年从2011年12月31日开始连续7年每年从童话银行拿到222元,直到2017年12月31日拿到最后一笔222元为止,那么2011年1月1日小红帽需要往童话银行存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2221(1+8%)7 /8%=2225.2064=1155.82(元),其中的5.2064是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到的,这1155.82元就是222元在上述条件下的普通年金现值金额。 如果我们把已知条件换一下,小红帽在2011年1月1日往童话银行存1155.82元,那么她从2011年12月31日到2017年12月31日,每年的 12月31日能从童话银行拿到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1155.828%/1(1+8%)7=1155.82(1 /5.2064)=222(元),这222元就是1155.82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年资本收回额。 灰姑娘也喜欢复利,她从2011年1月1日开始连续9年在每年的1月1日往童话银行存333元,直到2019年1月1日为止,那么2020年1月1日灰姑娘能从童话银行拿到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333(1+8%)91 /8%(1+8%)=33312.488(1+8%)=333(14.4871)=4491.17(元)(期数加1、系数减1),其中的 12.488、14.487是通过查年金终值系数表得到的,这4491.17元就是333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即付年金终值金额。 如果阿童木想从2011年1月1日开始连续5年每年1月1日从童话银行领到555元,那么在2010年12月31日需要往童话银行存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5551(1+8%)5 /8%(1+8%)=5553.9927(1+8%)=555(3.3121+1)=2393.22(元)(期数减1、系数加1),其中的 3.9927、3.3121是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到的,这2393.22元就是555元在上述条件下的即付年金现值金额。 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的道理一样,只要注意期数是实际发生收(付)的期数。 匹诺曹想从2015年12月31日开始连续7年每年的12月31日从童话银行领到777元,直到2021年12月31日为止,那么2020年12月31日需要往童话银行存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7775.2064(期数是7年)0.7350(期数是4年)=7777.1390(期数是11年)3.3121(期数是4年)=7778.9228(期数是7年)0.4289(期数是11年)=2973.35(元),其中的 5.2064、7.1390、3.3121是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到的,0.7350、0.4289是通过查复利现值系数表得到的,8.9228是通过查年金终值系数表得到的,这2973.35元就是777元在上述条件下的递延年金现值金额。 机器猫想从2011年12月31日开始在每年的12月31日从童话银行领取123元,直到永远(假设机器猫长生不老),那么它需要在2010年12月31 日往童话银行存多少钱呢(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答案是:1231(1+8%)/8%=123/8%=1537.5(元),这1537.5元就是123元在上述条件下的永续年金现值金额。 在考试时,有时候需要大家计算上述情况下的利率,那么这又是如何计算呢?请看资金时间价值与证券评价(中)。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四)2009-02-06 11:36:40 来源: 浏览次数:6 网友评论 0条 第四章项目投资这章在财务管理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决定着整个财管考试,过与不过的命运,好比上甘岭战役,是一块敌我都要布置重兵的阵地。下面我将打开这张地图,带.第四章 项目投资 这章在财务管理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向来乃兵家必争之地。决定着整个财管考试,过与不过的命运,好比上甘岭战役,是一块敌我都要布置重兵的阵地。下面我将打开这张地图,带领大家看看该如何布局。 顾名思义,项目投资强调以特定项目为对象,直接与新建项目或更新改造项目有关的长期投资行为。从定义我们就能发现与证券投资的区别,证券投资都是间接。举个例子吧,很多股民买中石油股票被套,间接投资石油行业,而假如直接在渤海湾修建钻井平台设备,就是直接投资,那就不是亏损而是暴利呀。这章也就可以说是研究直接投资或更新改造。 明白概念恭喜你,你离学好这章就近了一大步,我遇到过很多学员,学了很久都觉得财管很不实用很不好学,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概念。 项目投“资”。“资”就是资金,没钱投个屁啊,因此下面就引出第一块重点“现金流量” (1)项目计算期的构成: 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举个例子:长江电力,准备投资三峡水利发电机组,首先要做什么呢,3年的时间让当地百姓搬迁、机组的建设、无形资产的投资。这就是建设期。一个机组的使用寿命15年,这就是运营期。都是很简单的东西,比玩CS还要容易。 (2)项目投资的类型: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完整工业投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单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折旧+该年回收的固定资产净残值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所得税 完整工业投资项目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原始投资额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 =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 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该年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该年自由现金流量 更新改造投资项目现金流量 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发生的新固定资产投资-旧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 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递减的所得税税额 如果建设期为零: 运营期第一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因旧固定资产提前报废发生净损失而递减的所得税税额 运营期其他各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息税前利润(-所得税率)+该年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折旧+该年回收新固定资产净残值超过假定继续使用的旧固定资产净残值差额 对于以上3类的投资,学员一看头就大了,这么复杂呀,其实很简单!我带大家分析几个。 都列式出来就是为了让大家比较。看他们的区别。 分析举例: 我们经常听到人说这个女孩真单纯,说明她没有其他闲七杂八的想法,单纯固定资产也一样,就是没有其他投资呗,所以建设期净现金流量当然就只有固定资产投资额,投资是支出,加“负”号。运营期分为所得税前和所得税后两种情况。投资不是为了肉包子打狗,而是为了回报,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是主要的现金流入吧。由于折旧在计算息税前利润时被扣除了,而他属于非付现成本,加回来。运营期结束残值回收也是流入呀,虽然少,苍蝇脑袋也是肉加上。再看运营期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就是考虑所得税呗,该年因使用该固定资产新增的息税前利润(T)其他同税前。 给学员留点作业、自己分析一下,告诉你方法,先和比较一下,然后再分析。只有自己分析出来的东西,才具有威慑力,就像核武器,只有自己研发,其他国家不会给你提供技术,顶多高价卖你2颗,用完了呢?所以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核武器。实在不懂我在说。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五)2009-02-06 11:37:17 来源: 浏览次数:9 网友评论 0条 财务管理第五章证券投资(上)证券投资是财务管理中的精华,无论理论还是实际都深入人们的生活,在2007年做了很大变动,分值也出现了井喷,2007年11分比06年高差不多4倍。下面我就带领大家.财务管理第五章 证券投资(上) 证券投资是财务管理中的精华,无论理论还是实际都深入人们的生活,在2007年做了很大变动,分值也出现了井喷,2007年11分比06年高差不多4倍。 下面我就带领大家来看一看怎么学好这一章。 证券投资是为获取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关键体现在收益二字。企业进行证券投资的目的有以下5个方面,其实都与收益相关,我们来分析一下。 (1)暂时存放闲置资金。 以替代较大量的非盈利的现金余额。替代非盈利不就为了盈利吗,是不是就体现收益了呢! (2)与筹集长期资金相配合。看书上解释的后半句话,企业可将暂时闲置资金投资于有价证券,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3)满足未来的财务需求。在满足未来需求的同时获得证券带来的收益。 (4)满足季节性经营对现金的需求。就是为了旱涝保收,在好的月份储存粮食(有价证券)已备坏的月份使用(变现) (5)获得对相关企业的控制权。获得控制权难道不是最大的收益吗? 这个考点本身很小,我讲一讲,是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哦。 下面分不同投资对象进行重点讲解。 一、股票投资 股票投资的目的不必细说,地球人都能知道。 股票投资的特点要看一看: (1)权益性投资 (2)风险大 (3)收益率高 (4)收益不稳定 (5)波动性大 给大家说个笑话,有个考生问,都说股票收益率高,为什么2007年大部分股民都被套了,并没有体现高收益呀?这就是看问题过于片面忽略了(2)风险大,证券投资特点就是风险和收益对等,高风险高收益,07年巴菲特享受了高收益,中小散户承担了高风险,站在整个市场,正好体现了他的特性。 有人想问了那怎么能做到高收益避免高风险呢?不要着急下面就讲! 书上给了答案,对股票的分析有两种分析方法: 基本分析法、技术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要掌握P113例题上面那段话:基本分析法比技术分析法及现代数学模型分析法重要得多。财务分析是基本分析法中的一种具体方法,运用资本定价模型等理论进行公司分析,在股票投资中是常见的做法。 这段话看似不起眼,但为考试指明了方向。考生可以把P113-P116的例题做一下加深了解, 光说不练可是嘴把式哦,千万不能现上轿现扎耳朵眼。 技术分析法:技术分析法实际上是对市场一段时间的价、量关系作出的分析,以预测其未来走势的一系列方法,最终分析的对象是价格、成交量、时间、空间。 价格反映了股票市场变化方向; 成交量反映了市场对价格变化方向的认同程度; 时间是指一种行情或走势持续的时间跨度; 空间是指某一趋势可能达到的高点或低点。 再把技术分析的三个假设看一看,很多股民对技术分析在熟悉不过,但很少了解这些假设: 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运动。历史会重演。 技术分析的内容有四个,考个客观题也不是不可能哦,有空瞧瞧吧。 最后是技术分析法和基本分析法的区别,我帮大家归纳一下。 技术分析法:分析市价的运动规律;直接从股票市场入手;是短期性质的;很少涉及股票市场以外的因素分析,通过对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形式、股票的成交量和投资心理等因素的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选择适当的投资机会和投资方法。 基本分析法:分析内在投资价值,从股票市场的外部因素入手,不仅研究整个证券市场而且研究单个证券的投资价值,不仅关心证券的收益,而且关心证券的升值,通过对宏观形势的分析,帮助投资者了解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和投资价值。 上面的区别看似不好理解,帮助大家用白话归纳一下,技术分析都是应用数理统计指标归纳得出,因此他是一种规律的总结,只可能是短期的,好比天气预报,只能预测未来几天,不可能预测今后几年吧,根据成交量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进行投资。比如我们经常能听到的投资者口中说的“放量”“缩量”就是形容成交量的,“ 恐慌性抛盘”“报复性反弹”也都反应了投资者心态的变化。而基本面分析不用多说了,财务管理研究的也多是对内在价值的分析,因此属于基本面分析。 二、债券投资 债券比股票要简单的多啦,也是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的投资品种,债券的重点在第三章,这里只不过是延续,作者可能也本着体谅考生的原则,因此在这一部分讲的也比较简单。呵呵 大家只要理解了债券的投资决策,会用内插法计算,并作出是否值得投资就可以了,在第三章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债券的组合策略考也是客观题,考生可以自己看看哦。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六)2009-02-06 11:38:08 来源: 浏览次数:11 网友评论 0条 财务管理第六章 营运资金(上) 营运资金就是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余额,但本章的内容主要是讲流动资产的,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 一 现金。企业的现金不是“躺”在企业里“睡觉”的,而 .财务管理第六章 营运资金(上) 营运资金就是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余额,但本章的内容主要是讲流动资产的,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存货。 一 现金。企业的现金不是“躺”在企业里“睡觉”的,而是需要企业打理的。企业之所以持有现金不外乎三个目的:一是为了交易,就是买东西,没钱买不了东西是小孩也知道的道理;二是为了预防,企业的“一生”和人的一生一样,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为了应付意外情况下的支出,企业需要未雨绸缪;三是为了投机,就是让现金生“小”的,当然这是要冒一定风险的,有可能“小”的有了,“母亲”却死了,甚至有可能“母子”全都没有了。 企业持有现金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包括持有成本(管理费+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所产生的机会成本)、转换成本(交易有价证券的费用)、短缺成本(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变现有价证券从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其中,持有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正比例关系,转换成本、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关系。 大家对现金比较头疼的恐怕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教材上讲述了两种模式,而这两种模式的学习方法是不一样的。 先说第一种:成本分析模式。这里的成本仅包括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不包括管理费和转换成本。其中的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平均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报酬率)。大家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能把教材上的例61弄懂就可以了。该种模式学习时以理解为主。 再说第二种:存货模式。该种模式下只考虑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所产生的机会成本和转换成本,不考虑管理费和短缺成本。教材上给了两个公式(就是那两个带根号的公式),这两个公式的推导过程不必去管它,重要的是把这个公式记住,解答相关问题时,会套用公式就可以了。该种模式学习时以记忆为主。 至于现金回收和现金支出的管理,看上几遍书,大致有个印象就可以了。 二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日赊销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管理成本、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率)。 至于信用标准的确定,不感兴趣的:考前略读;感兴趣的:考前略读,考后详读。 本部分重点内容是信用政策的确定,其核心问题是不同信用政策之间信用成本后的收益比较,从而选择信用成本后的收益最大者的信用政策。信用成本后的收益=赊销收入(变动成本+现金折扣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成本收账费用。其中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按前述公式计算,而收账费用则是管理成本的一部分。 收账政策的确定是比较不同收账政策的收账总成本,从而选择最低收账总成本的收账政策。收账总成本=机会成本+坏账成本+收账费用。 至于账龄分析和收账保证率分析,能够看懂教材所写的内容及例题就可以了。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七)2009-02-06 11:39:12 来源: 浏览次数:19 网友评论 0条 财务管理第七章 筹资方式(上) 企业要运转,就要有充足的资金,好比人的血液,这章就是解决“血液”从何而来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找找“血液”从何而来。 第一节中,资金需要量预测是块“ . 财务管理第七章 筹资方式(上) 企业要运转,就要有充足的资金,好比人的血液,这章就是解决“血液”从何而来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找找“血液”从何而来。 第一节中,资金需要量预测是块“肥肉”,其他的大家看书掌握。这一块,是敌人的主力所在,既可以出主观题,又可以出客观题,属于全能型考点呀,咱们也不能含糊要多投入精力哦。资金需要量预测是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我自从学了财管,花什么钱都喜欢计划一下,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资金有限哦,所以我把要买的大件东西在年内均匀分摊,按轻重缓急排序,并与工资(收入)配比,缓解了支出压力,这就是一种对资金的预测。既然是预测,就不可能准确,只是对未来做个规划,企业也一样。 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可以采用“定性预测法”、“比率预测法”、“资金习性预测法”。 (1)定性预测法:利用直观资料,依靠个人的经验和主观分析、判断能力,对未来资金需要量作出预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大家了解一下。 (2)比率预测法(掌握):依据财务比率与资金需要量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这句话理解好,就能明白这种方法。我们来看公式: 对外筹资需要量A/S1( )B/S1( )PE(S2)S/S1(AB) PE(S2) A=变动资产,B=变动负债,S =基期收入,S =预测期收入, =变动额,P=销售净利率,E=留存收益比率。 讲解一下: A/S1为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预测都是由过去展望未来,也就是假定他们是稳定不变的,对未来有参考意义。同理,B/S1就是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收入的百分比,乘为新增收入所需要的变动资产或变动负债,增加的所有者权益的计算是通过财务比率得出,即销售净利率留存收益率预测期的收入。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带入这个基本会计恒等式,再有差额就是外部筹资额(可以是外部负债或外部股权)。 (3)资金习性预测法:习性,动物有生活习性,资金也有习性。其实资金习性就是规律,是指资金的变动与产销量变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按资金习性分类:不变资金;变动资金;半变动资金。变与不变都要选择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就是产销量。那么我们如何求出变动资金和不变资金呢?引出 y=a+bx二元一次线形方程 其中: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其数值的计算又有2种方法:高低点法、回归直线法。 高低点法:选用最高收入期和最低收入期的资金占用量之差。这里一定要特别特别注意,选的是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那一行的资金占用量,方法是简单的,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是选成资金占用量最大和最小的收入了()。剩下的就是套公式了,比较简单,不再赘述。 回归直线法:有的同学一看公式,当时晕掉,什么乱起八糟的,这个公式确实复杂,假如考试考到该部分内容,也要给很多数据,纯考数学比较耗时。所以一般不考,注意我说的是一般哦,要是二般他考了也没办法,假如想在该部分内容得分只有考前背下来。 除了资金需要量,第一节我们再看看资金成本的计算方法。资金成本就是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用资费用: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用。 筹资费用:筹措资金而支付的费用。 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总额筹资费用)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八)2009-02-06 11:39:48 来源: 浏览次数:6 网友评论 0条 财务管理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一)本章属于纸老虎,看似可怕,实则简单。本章主要讲了个八问题:一、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二、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三、经营杠杆的计算;四、财务杠杆.财务管理第八章 综合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一) 本章属于纸老虎,看似可怕,实则简单。本章主要讲了个八问题:一、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二、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三、经营杠杆的计算;四、财务杠杆的计算;五、复合杠杆的计算;六、资本结构理论;七、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的运用;八、比较资金成本法的运用。本章共分四贴总结,每贴总结两个问题。 一、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如果说第七章是从筹资渠道的角度计算某种筹资渠道单一资金成本的话,那么第八章就是站在企业的角度综合的计算各种筹资渠道在一个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因为第八章计算的就是各种筹资渠道单一资金成本与权重乘积的合计数(权重既可以按账面价值确定,也可以按市场价值、目标价值确定),所以只要大家把第七章单一资金成本的计算练熟,第八章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计算对大家来说就称得上是小菜一碟了。 二、边际资金成本的计算。企业在筹措资金之前,应当先确定各种筹资渠道的筹资金额在筹资总金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就是权重),这就是所谓的目标资本结构。 即使是同一种筹资渠道,筹资数额不一样,其资金成本也可能不一样。因此,需要企业测算某种筹资渠道在不同的筹资范围下的单一资金成本,也就是说需要企业测算个别资金的成本率。 下一步,用个别资金的成本率除以目标资本结构中该种筹资方式所占比重,计算出某种筹资方式的筹资总额分界点。 然后,用上述方法计算其他筹资方式的筹资总额分界点。 再然后,将各种筹资渠道的筹资总额分界点进行汇总,从而将筹资总额划分出不同的区间。 最后,计算出各个筹资总额区间内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其实就是计算各个筹资总额区间内的边际资金成本。 最后,提醒大家一句,计算边际资金成本比例时必须以市场价值确定,而不能以账面价值或目标价值确定。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九)2009-02-06 11:40:32 来源: 浏览次数:5 网友评论 0条 本章是令人高兴的一章,从考生的角度说,本章比较简单,这种简单是由内而外的简单,即无论是理论还是计算都比较简单;从企业的角度说,本章是讨论企业盈利之后,如何处理胜利果实的问题,盈利毕竟是件高兴的事.本章是令人高兴的一章,从考生的角度说,本章比较简单,这种简单是由内而外的简单,即无论是理论还是计算都比较简单;从企业的角度说,本章是讨论企业盈利之后,如何处理胜利果实的问题,盈利毕竟是件高兴的事。因为本章比较简单且重要性不是很高,因此本斑竹将以提纲的方式对本章进行简单的总结,需要解释的地方,本斑竹将进行简单的解释。因此,大家就当本贴是一个“药引子”吧!好,总结开始! 一、收益分配的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2.资本保全原则(收益分配不是本金的返还);3.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原则;4.分配与积累并重原则(既要吃鸡蛋也要卖鸡蛋挣钱养母鸡);5.投资与收益对等原则。 二、确定收益分配政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1.法律因素:(1)资本保全约束;(2)偿债能力约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企业也一样);(3)资本积累约束;(4)超额累积利润约束(和税有关,针对国外)。 2.公司因素:(1)现金流量;(2)投资需求;(3)筹资能力(大筹大分,小筹小分);(4)资产的流动性(动比静好);(5)盈利的稳定性;(6)筹资成本(底子越厚,分得越多,反之亦然);(7)股利政策惯性(最好不要轻易改变股利政策);(8)其他因素。 3.股东因素:(1)稳定的收入;(2)控制权(排外心理);(3)税赋;(4)投资机会(股东个人的投资机会)。 4.债务契约:债权人为保护自己从而在债务契约中约定股利分配的限制措施。 5通货膨胀:本来想留100万元的盈利,因为通货膨胀,得留110万元的盈利了。 三、股利理论:1.股利无关论(股利政策不会对股价产生影响);2.“在手之鸟”理论(不会为了可能存在的更大的盈利而放弃现在确定的盈利,有些人的人生观大抵如此);3.信号传递理论(股利支付的多少与公司的形象是成正比的);4.所得税差异理论(因为税的原因,应采用低股利政策);5.代理理论(高股利政策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低股利政策降低企业的外部融资成本,怎么办,找平衡)。 四、股利政策:1.剩余股利政策(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之后,剩下的盈利全是股东自己的);2.固定股利政策(一年又一年,年年都一样);3.稳定增长股利政策(每年涨幅都一样的股利政策);4.固定股利支付率股利政策(股东每年“吃”盈利这块“蛋糕”的比例都一样);5.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的股利政策(股利有保底、无上限)。 五、股利分配程序: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 六、股利分配方案的确定:选择股利政策确定股利支付水平确定股利支付形式(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 七、股利的发放:预案公布宣布股权登记除息(股票的所有权和领取股息的权利分离)股利发放。 八、股票分割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股票流通和交易;2.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3.促进公司新股的发行;4.有助于公司并购政策的实施;5.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公司股票恶意收购的难度。 九、股票回购的动机:1.现金股利的替代;2.提高每股收益;3.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4.稳定或提高公司的股价;5.巩固或转移公司控制权;6.防止敌意收购;7.满足认股权的行使;8.满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需要。 本章是第九章,本章恰巧主要讲了上述九个问题,两个“九”,挺吉利的!最后,本斑竹祝大家学习愉快,至少本章如此!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十)2009-02-06 11:41:09 来源: 浏览次数:2 网友评论 0条 财务管理第十章 财务预算(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在理财时需要预先做个规划,这样一种规划就是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有三种分类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财务管理第十章 财务预算(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在理财时需要预先做个规划,这样一种规划就是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的编制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有三种分类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标准): 1.固定预算: (1)概念:只根据一个标准来编制预算,这个标准就是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 (2)缺点:过于机械单板;可比性差。 2.弹性预算: (1)概念:根据多种标准来编制预算,这些标准就是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 (2)优点:预算范围宽;可比性强;便与考核。 (3)主要方法: 弹性成本(费用)预算:A.公式法;B.列表法;C.图示法。 弹性利润预算:A.因素法;B.百分比法。 二、出发点的特征(标准): 1.增量预算: (1)概念: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在考虑两个因素之后调整原有费用项目,这两个因素是: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影响成本因素的未来变动情况。 (2)假定前提:现有的业务活动是企业必需的;原有的各项开支都是合理的;增加费用预算是值得的。 (3)缺点:保护落后;平均主义;简单化;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 2.零基预算: (1)概念:所有的预算支出,在考虑实际的需要与可能的基础上,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 (2)优点:不受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