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 题二十一 苏州园林课 型新 授课 时第二课时复备时间主 备 人岳宝静主备单位寿阳四中复备人三维目标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3、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认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重 难 点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教法学法朗读 讨论 归纳 品味 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个性修改栏一、 把握说明方法1、学生回顾说明方法及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 作比较:鲜明突出地说明了. 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下定义:明白直接地说明了. 作诠释:简单易懂地说明了.摹状貌:具体形象地说明了. 画图表:简明清晰地说明了. 举例子:生动具体地说明了.2、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从文中具体找出并说其作用。(1)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2)小组内交流看法,求同存异。(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1)作比较(“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2)举例子(“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3)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4)打比方(“用图画来比方.是不讲究对称的”)(5)摹状貌(“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可是没法说出来”)二、揣摩理解语句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6)完成课后探究练习的第二题。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本文介绍苏州园林的特点,主要是用说明的方法,也适当穿插使用了描写和议论的方法。请同学们读第5段,找出描写和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提示:在说明中运用描写,可以更具体,清晰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起辅助说明的作用。在说明中适当运用议论,意在深化人们对事物特征的认识,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有助于生动而透彻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加深读者的印象和认识。(具体分析见教参书367页)明确:(1)“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2)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3)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4)“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5)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6)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三、课堂总结在叶圣陶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周游了苏州的著名园林,感受到了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心怀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四、练笔训练作业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