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衰老针灸美容课件.ppt_第1页
肥胖症衰老针灸美容课件.ppt_第2页
肥胖症衰老针灸美容课件.ppt_第3页
肥胖症衰老针灸美容课件.ppt_第4页
肥胖症衰老针灸美容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医学交流课件 第三节肥胖症 肥胖症 obesity 是指人体脂肪积聚过多 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 以上 肥胖症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 前者不伴有明显神经或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 后者常继发于神经 内分泌和代谢疾病 或与遗传 药物有关 中医学认为 本病常与暴饮暴食 过食肥甘 安逸少动 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 本病与胃肠 脾 肾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是痰湿浊脂滞留 2 医学交流课件 标准体重计算 成年 身高 厘米 100 0 9 标准体重 千克 另一种是 男性 身高 厘米 105 标准体重 千克 女性 身高 厘米 100 标准体重 千克 3 医学交流课件 辨证要点 主症形体肥胖 面肥颈壅 项厚背宽 腹大腰粗 臀丰腿圆 胃肠积热兼见消谷善饥 食欲亢进 口干欲饮 怕热多汗 腹胀便秘 小便短黄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脾胃虚弱兼见食欲不振 心悸气短 嗜睡懒言 面唇少华 大便溏薄 舌淡 苔薄 脉细弱 肾阳亏虚兼见喜静恶动 动则汗出 畏寒怕冷 头晕腰酸 月经不调或阳痿早泄 面色 白光 白 舌淡 苔薄 脉沉细 4 医学交流课件 基本治疗治则祛湿化痰 通经活络 取手足阳明经 足太阴经穴为主 主穴曲池天枢大横阴陵泉丰隆配穴胃肠积热配上巨虚 内庭 脾胃虚弱配脾俞 足三里 肾阳亏虚配肾俞 关元 心悸配神门 内关 胸闷配膻中 内关 嗜睡配照海 申脉 5 医学交流课件 操作诸穴均视患者肥胖程度及取穴部位的不同而比常规刺深0 5 1 5寸 可用电针 方义肥胖之症 多责之脾胃肠腑 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 天枢为大肠的募穴 两穴相配 可通利肠腑 降浊消脂 大横为局部取穴 可健脾助运 阴陵泉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 丰隆乃足阳明胃经之络穴 为治痰要穴 两穴合用 可分利水湿 蠲化痰浊 6 医学交流课件 第四节抗衰老 人体衰老 senility 是一种自然规律 是一系列生理 病理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 衰老多与肾气亏虚 阳气虚衰等因素有关 衰老主要与肾 胃 脾 肝 肺 心等脏腑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是肾精不足 脾胃虚弱 五脏失养 7 医学交流课件 二 衰老的表现 皮肤 皱纹 老年斑 毛发脱落骨骼与肌肉 钙质渐减 骨质变脆 易骨折 肌重与体重之比下降 内脏 各系统功能下降 主要为神经 心血管 呼吸 生殖等系统免疫功能下降 肿瘤发病率上升 8 医学交流课件 三 衰老的特点 自发的必然过程 无法避免机体有调控作用 所谓衰老的生物钟有害因素加速衰老应有的态度 坦然面对 积极调控生物钟 去除有害因素 9 医学交流课件 现代人面临三种衰老 生理性衰老 指随着年龄增长所出现的生理退化 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 病理性衰老 内在或外在原因使人体发生病理性变化 使衰老现象提前发生 心理性衰老 由于各种原因产生 未老先衰 的心理状态而影响机体的整体功能 10 医学交流课件 早衰的表现 轻度早衰 精力不济 体力透支 容易疲劳 情绪低落 懒言少动 头昏头疼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 皮肤暗淡无光 弹性下降 偏干 产生瑕疵 中度早衰 精神委靡 烦躁易怒 反应迟钝 抵抗力低下 反复感冒 体力衰退 机体耐力和爆发力下降 失眠多梦 上楼气喘 体态臃肿 臀部下垂 腰腹部赘肉增多 动作欠敏捷 头晕儿鸣 畏寒怕冷 腰膝酸软 乳房下垂 月经紊乱 阴道分泌物减少 性欲减退 尿频 夜尿增多 用力时遗尿 肠胃功能失调 口臭 腹胀 便秘 腹泻 皮肤干燥 粗糙 皱纹增多等等 11 医学交流课件 重度早衰 生物钟紊乱 新陈代谢失常 内分泌失调 免疫功能全面减退 体质全面下降 出现各种与衰老相关的疾病 如老年痴呆 中风偏瘫 骨质增生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更年期综合征等 皮肤皱纹众多 皮肤肌肉松弛 老年斑出现 乳房及外生殖器畏缩 阴道干涩 12 医学交流课件 早衰的外因 环境的污染严重用脑过度 生活规律不科学普遍缺乏锻炼饮食无规律 膳食不合理 营养补充不全面超负荷工作 心理压力大 熬夜频繁各种化学物滥用 抽烟喝酒过多睡眠不足 房事无节制 13 医学交流课件 早衰的内因 基因调控学说自身免疫学说自由基学说新生命营养学说神经内分泌学说 14 医学交流课件 辨证要点 主症神疲健忘 表情淡漠 反应迟钝 形寒肢冷 腰膝无力 动作缓慢 发脱齿摇 眩晕耳鸣 气短乏力 纳差少眠 甚则颜面浮肿等 常伴有多种老年性疾病 肾精不足神情呆钝 健忘恍惚 动作迟缓 耳鸣耳聋 腰膝酸软 发脱齿摇 舌淡 苔薄白 脉细尺弱 15 医学交流课件 脾胃虚弱神疲乏力 少气懒言 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肢体倦怠 腹胀纳少 大便溏薄 舌淡 苔白 脉细弱 心肺气虚胸闷心悸 咳喘气短 动则尤甚 吐痰清稀 头晕神疲 语声低怯 自汗乏力 舌淡 苔白或唇舌淡暗 脉沉弱或结代 16 医学交流课件 基本治疗治则调理气血 补益脏腑 主穴关元太溪神阙三阴交足三里配穴肾精不足配肾俞 脾胃虚弱配脾俞 心肺气虚配心俞 肺俞 17 医学交流课件 操作神阙用灸法 余穴常规刺或加灸 均用灸法效最佳 补法 方义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 可补益元气 益肾填精 太溪为肾之原穴 可补益肾气 化生精血 二穴合用 温肾壮元 以补先天之本 神阙为任脉穴 位居中腹 可温肾助阳 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 可健运脾胃 补益肝肾 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 可健脾养胃 调补气血 二穴合用 健脾胃 益气血 以补后天之本 18 医学交流课件 正确对待衰老 平和心态 坦然面对科学的抗衰老不能进入抗衰老误区 19 医学交流课件 预防胜于治疗 李时珍曾精辟地论述 与其求治久病之后 不如调养未病之先 现代医学的重心由临床医学向预防医学偏移 20 医学交流课件 抵抗衰老的方法 饮食疗法 合理膳食 营养均衡 运动疗法 适量运动 坚持锻炼 文体疗法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如游泳 钓鱼 氧化 爬山 书画 摄影等 物理疗法 空气负离子疗法 温热疗法 超声波等 21 医学交流课件 第五节针灸美容 一 雀斑雀斑 freckles 是发生在日晒部位皮肤上的黑色或淡黄色色素斑点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本病无性别差异 多在5岁左右出现 随着年龄增长雀斑数目增多 俗称雀子斑 中医学认为 本病与风火相搏 气郁血瘀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在面部肌肤 与阳明经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是风邪外搏 火郁络脉 循经上犯于面部 22 医学交流课件 辨证要点 主症色素斑点常见于面部 呈点状或圆形 卵圆形 或不规则形态 大小如同针尖至米粒大 呈淡褐色至深褐色不等 少则数十 多者成百 密集分布 但互不融合 多数呈对称性 23 医学交流课件 基本治疗治则祛风通络 化瘀消斑 取局部穴位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印堂颧髎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24 医学交流课件 操作毫针常规刺 或点刺出血 方义印堂 颧髎位于面颊部 可疏通局部经络之气 活血祛斑 合谷为手阳明经的原穴 善治面部诸疾 可清泻阳明风火 凉血化斑 血海和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穴 脾主肌肉 经别上面 合而用之 可补血养阴 调和气血 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 合治内腑 可调和胃肠 通络化瘀 25 医学交流课件 二 黄褐斑黄褐斑 chloasma 是以发生于面部的对称性褐色色素斑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 多见于怀孕 人工流产及分娩后的女性 本病与雌激素代谢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另外还与日晒 长期使用化妆品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如避孕药 以及某些慢性病如月经不调 盆腔炎症 肝病 甲亢 慢性酒精中毒 结核 肿瘤等有关 中医学称本病为 面尘 肝斑 面黑皯 黧黑斑 俗称 妊娠斑 蝴蝶斑 本病多与情志不遂 忧思恼怒 日晒过多等因素有关 本病病位在面部肌肤 与阳明经及肝 脾 肾三脏关系密切 基本病机是气滞血瘀 面失所养 26 医学交流课件 辨证要点 主症面部色斑呈黄褐色 淡褐色或咖啡色 最初为多发性 渐渐融合成片 对称分布于面部 以颧部 前额 两颊最突出 有时呈蝶翼状 边缘清楚或呈弥漫性 面部无炎症及鳞屑 气滞血瘀斑色较深 面色晦暗 口唇暗红 伴经前少腹痛 胸胁胀痛 急躁易怒 喜叹息 舌暗红 有瘀点或瘀斑 脉弦涩 27 医学交流课件 肝肾阴虚色斑呈咖啡色 伴手足心热 失眠梦多 腰膝酸软 舌嫩红 少苔 脉细数 脾虚湿困斑色暗淡 面色 白光 白 体胖 疲倦乏力 舌淡胖 边有齿印 脉濡细 28 医学交流课件 基本治疗治则调和气血 化瘀消斑 取局部穴位及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颧髎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配穴气滞血瘀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