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土流失论文保持论文预测防治论文水土流失论文保持论文预测防治论文谈涩井沟河道整治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摘要:涩井沟河道整治项目区的水土流失主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由以前的单纯治理措施逐渐转变为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综合防治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对各项目建设的重点区域进行监督。关键词:水土流失;保持;预测;防治涩井沟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属于黄土丘陵区,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内蒙古阿左旗炭井子沟脑,经中卫市镇罗镇汇入黄河。沟道长度45.50 km,平均比降0.65 %,流域总面积296 km2,基本没有防洪工程设施,现有防洪堤防5 km,防洪标准不足5 a一遇。由于无排洪沟道,下泄洪水直接进入集镇、村庄、农田和工矿企业,直接威胁北干渠的安全行水及沟道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程计划清淤扩整加固涩井沟和第一排水沟共14.98 km。计划扩整加固涩井沟7.82 m,清淤扩整第一排水沟7.16 km,砌护河堤共11.26 km,设挑水坝垛35座、过水路面3座,建北干渠排洪槽1座、尾水27座。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1.1水土流失状况施工区地处中卫平原,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多年平均降水量180200 mm,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 %70 %;多年平均蒸发量1 740 mm,是降水量的8倍多。施工段防洪堤已经贯通,各乡(镇)、村与防洪堤之间一般都有简易公路相通,可作为工程施工的交通道路。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为风蚀和水蚀,以水蚀为主。1.2水土保持状况项目区水土流失主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由以前的单纯治理措施逐渐转变为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综合防治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对各项目建设的重点区域进行监督。近年来项目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注重了对辖区内水土流失的防治和治理,如对裸露土地采取了植被恢复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区水保以保护措施为主,补播、改良、封育结合,提高林草覆盖率,防止人为破坏,减少水土流失。1.3主体工程水土保持评价水土流失对工程不构成制约因素,本工程通过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各项防护措施,加强工程运行期管理,使水土流失控制在容许范围内的。根据水土保持设计技术规范的要求,以及主体工程设计情况,经分析评价认为,本工程与水土保持关系最密切的主要是堤防工程、取土场等,针对此情况,本方案对工程生产时段提出如下建议和要求:堤防工程修建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疏松土壤的堆放时间,工程施工时间应尽量避开风季和汛期;新开沟道工程要满足沟道洪水正常过流,多余的挖方应清离沟道;在工程施工运行期间要注意避免破坏征地范围以外的自然植被和排水系统。1.4水土流失预测1.4.1扰动原地貌、土地及损坏植被面积预测扰动原地貌,压占土地及损坏植被面积通过分析主体工程相关资料,结合项目区实际调查确定。1.4.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预测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获得不同工程单元占地类型、损坏地貌程度不同和数量的基础上,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的界定来预测工程可能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情况,本工程没有损坏水土保持设施。1.4.3弃土、弃渣量预测本工程开挖土方主要是清基土方,开挖的土方一部分用于坝堤填筑,各别地方的土方就地整平综合利用。坝堤填筑的土方多数来自取土场,回填土方中一部分来自取土场,清基土方用于堤两侧绿化带覆土或就近填埋到低洼地,经内部综合平衡以后无剩余方,所以不产生弃土方。1.4.4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依据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分析可知,水土流失除受项目区水文、气象、土壤、地形地貌和植被等自然因素影响外,还由于受各项施工建设活动工艺的影响,使施工区域内的水土流失表现出特殊性(如水土流失形式、数量发生较大变化等),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随各施工场地和施工进度的变化而变化,表现出时空变化的动态性,因此,水土流失预测亦体现时空的动态性变化。新增水土流失量是指因开发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增量,即项目建设区内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下,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与原地貌水土流失总量(背景值)的差值。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土壤侵蚀分区结果,项目区以风力侵蚀为主,兼有水力侵蚀。水土流失预测将以项目区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基数,原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采用经验分析比较法得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为5 000 t/km2a),再从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地形、降雨、植被、土壤、人为活动等方面进行相近考虑,运用经验法及咨询对比分析法来确定本工程施工期各施工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1.4.5水土流失危害预测依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分析评价,从影响项目区生态环境及主体工程自身安全角度预测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灾害类型和程度。本工程建设因开挖、压占、运输等建设活动破坏了占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同时也将造成一定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工程建设中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损坏植被等活动,减弱了地表的抗蚀抗冲能力,加剧了区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抗逆能力和环境容量下降。直接或间接影响地面植被、土壤、地下水等,将引起植被生长缓慢,导致土壤退化,影响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较大,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大,涉及范围广,潜在水土流失危害较大。本工程临时占地,施工建设期占地区扰动剧烈,耕层变薄,土地肥力退化,给土地复耕带来一定难度。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2.1堤防工程防治措施本次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是在背水坡、弃土场撒播草籽,栽植小灌木,草籽选择红豆草,灌木选择紫穗槐(株行距1 m1 m)。2.2生态绿化工程防治措施主体工程设计在堤防背水侧范围内采用以种植当地较易生长的柠条为主进行防护处理,选择树种为柠条、草种为紫花苜蓿。种植柠条种苗量为170株667 m2。种植时按照穴状整地种植,株距1 m,行距2 m。同时撒播红豆草,密度为2 kg/667 m2。2.3弃土场工程防治措施工程需要对开挖余土进行外运,弃土场大片裸露,遇大雨易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恶化,所以需要对弃土场进行绿化,防止水土流失,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以种植灌木为主(紫穗槐株行距1 m1 m)和草(红豆草撒播密度为60 kg/ hm2)。2.4水土保持监测采用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的方法。在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影响较小的地区,可进行调查监测;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地段,应进行地面观测。2.4.1地面监测根据工程施工特点、气候条件和土石方填筑量等,分别在主体堤坝边坡、取土场处建立水土流失地面监测点。在监测区内选择典型区域作为监测样方,在样方面上设置标尺或有标记的木桩,于施工期内的施工前、后及施工期内的春、秋季节各监测1次;自然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