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论文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doc_第1页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doc_第2页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doc_第3页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doc_第4页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品安全监管论文: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PS、GIS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在食品追溯的基础上实现供应链的监管,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供应链跟踪。关键词RFID食品安全食品追溯供应链管理从“毒大米”、“毒面粉”、“毒饺子”、“毒奶粉”到疯牛病、禽流感,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1。最近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引起了整个食品工业的安全恐慌,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受到公众普遍关注,而且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WTO的成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各种限制的解除和国际食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食品出口额及其占总出口总额的比例都有所下降,出口的各种产品大类中大部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活动物、蔬菜、动植物油脂、水果和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制品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2。究其原因,除了受客观的大环境影响外,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食品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及食品物流等方面不符合相关标准和卫生要求。食品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食品安全涉及到食品本身的安全和食品供应链安全,即食品本身的生产和质量必须是确保安全的,同时必须确保食品的仓储运输是安全的。食品供应链中仓储运输等关键环节缺乏安全监管,需要用冷链运输的食品,中国只有20%采用了冷链运输,而西方发达国家是85%,美国是100%3。食品储运环节的缺乏监管和不规范,使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发生二次污染等,是食品安全的极大隐患。针对以上问题,基于食品供应链的概念,从食品生产完成封装成成品开始,一直到终端销售,综合利用RFID技术、先进传感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监测与控制技术、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全程监管体系,实现食品供应链的安全。1食品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是一件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食品供应链也不再是简单的加工,一份食品从原材料到可食用,中间环节多达十几个,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既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益,也增大了食品安全的风险4。对食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覆盖了从原料产地到加工厂,从物流到销售的全部过程,包括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加工环节、仓储环节、运输环节、零售环节,各个环节流程2RFID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RFID最早的应用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用于区分联军和纳粹飞机的“敌我辨识”系统5。随着技术的进步,RFID应用领域日益扩大,现已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目前RFID技术在物流、交通运输、在农牧渔业、医疗、制造业及文档管理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图2是RFID系统的构成,由RFID标签(Tag)、RFID阅读器(Reader)及计算机几部分组成。3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设计电子标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食品物流中的食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它能将食品的有关信息通过电子标签(一维或多维)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各种食品有别的“身份证”,确保食品本身的安全。同时采用先进传感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监测与控制技术、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等,建立食品供应链的全程监管体系,实现食品供应链的安全,整个食品安全的监管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食品安全监管系统通过信息采集平台收集、整理与分析大量的物流信息,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的整个冷链过程进行跟踪和信息记录,实施从食品生产基地到加工企业、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到最终消费的全程监控,实现食品的可追溯和信息透明化,满足食品安全的要求。系统中需要用到食品信息采集系统、冷链品质特征识别与数学模型、冷链物流实时跟踪技术、数据发布系统等关键技术。 1食品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在食品产地、收费站、港口、码头、仓库、货场等地安装食品自动识别系统,采集相关食品或车辆信息以对其进行跟踪。信息采集系统是食品供应链监管的核心,是数据管理以及数据交换的基础。主要解决从食品供应链监测电子设备、到阅读器或数据采集接受设备、到中间件、到站点管理、到区域管理、以及到整个食品供应链中的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管理。3. 2冷链品质特征识别与数学模型应用现代理化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采集农产品物流动态过程生命体存亡和产品腐败变质的特征数据,分析关键影响因素,并重点挖掘与鲜活度高度相关的品质特征,建立动态监测过程中冷链储运货物(如鲜活农产品)品质与储运环境的数学模型。3. 3冷链物流实时跟踪技术针对食品物流动态过程中生命、品质和地理位置的易变性,集成射频识别技术(RFID)、GPS定位技术、GPRS/卫星通讯等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多通道信息采集技术,建立冷链物流实时监测与跟踪网络,将实时采集的各种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冷链储运货物品质、标识、地理位置的实时监控与跟踪。3. 4数据发布系统主要包括GIS地理数据单元、信息发布单元食品安全追溯单元、物流企业追踪单元等功能。系统可以提供WEB网站、WEB SERVICE接口、短信、邮件通知等多种方式,用户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查询服务。4系统集成系统通过RFID技术实现食品的溯源,通过传感技术和远程无线通讯技术,实现对食品运输供应链的实时监管,对食品的标准规范运输提供了有效的监管手段,避免的食品仓储和运输环节的监管确失,确保食品采用有效规范的运输工具和方式,避免了减少了食品仓储运输过程中的变质和二次污染发生。采用GPS实现对运输工具的定位与跟踪,采用GIS技术实现对运输工具的信息显示与实时监管,5结束语本文在基于RFID技术实现对食品溯源的基础上,引入食品供应链的管理技术,实现了食品从成品封装开始到终端销售的全供应链跟踪监管,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提出了食品运输途中的高品质监测和监管方式,在有效监测食品运389913期付雄新,等:基于RFID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输环境情况的同时,有效识别食品的剩余寿命,在提升食品的运输品质的同时,避免和降低食品品质和成本在供应链中的损耗和损失。参考文献1杨天和,褚保金.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技术体系研究.食品科学, 2005; (26): 2642682张建华.孟晓明.基于RFID的现代食品物流系统模型研究.商场现代化, 2005; 5: 233GolanE,KrissoffB,KuchlerF,etal.Traceability in theUS Food Sup-ply:Dead End orSuperhighway.TheMagazine ofFood, Farm and Re-source Issues, 2003; (2): 17204张卫斌,顾振宇.基于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生机理分.食品工业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