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管理论文.doc_第1页
饭店管理论文.doc_第2页
饭店管理论文.doc_第3页
饭店管理论文.doc_第4页
饭店管理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理工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论文摘 要我国的旅游业主要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个支柱组成,三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饭店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成为旅游业乃至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饭店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已走过20余年的路程,饭店行业从无到有,发展速度惊人,在20多年的时间里数量增长了100多倍,到2015年全国预计还将新增各类住宿设施约20万家。从发展质量上看,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中国饭店业都从没有停止向国外先进饭店的学习。因此,无论在行业规模或设施质量,还是在经营观念或管理水平上,我国的饭店业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不可否认我国的饭店业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漏洞。本文将重点从现阶段我国饭店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并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中国饭店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内在和外在的障碍。中国饭店业要想有明确的发展战略,必须通过转变经营理念、加强管理、主动创新等克服内在障碍,同时,以进取精神、示范效应促进中国饭店业整体观念的转变和经营体制的改革,以消减外在障碍,使得中国饭店企业在未来世界饭店业领域更好的发展。本文将通过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现状,分析中国饭店业现阶段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外国饭店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适合中国饭店企业发展的相应策略。最后结合实际案例,阐述锦江集团发展成功的经验,从而使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和可实施化。关键词:饭店企业 发展问题 策略ABSTRACTThe tourism industry in China mainly by the travel agency, tourist hotels and tourist traffic three pillar composition, three parts complement each other, be short of one canno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he hotel industry has be changing and booming ,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even the third industry. The China hotel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has passed through more than 20 years of the journey from scratch, hotel industry, development at breakneck speed, in 20 DuoNian tim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ore than 100 times, to 2015 national is expected to all kinds of new accommodation about 20. From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on look, both in hardware or software, the China hotel are never stop learning from foreign advanced hotel. Therefore, no matter in the industry scale or facilities in the business concept, or the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in our country, or all of the hotel industr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China hotel are main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obstacles. The China hotel have a clear development strategy, must change management concept, strengthening the management, the initiative innovation and overcome the inherent barriers, and at the same time, by the enterprising spirit, demonstration effect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otion of the who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xternal obstacles, makes the Chinese hotel enterprise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hotel industry field better. This paper will research backgrou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es the China hotel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 foreign hotel,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for a Chinese restauran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Finally, the paper combining with actual cases jinjiang group development success experience, so that the research content more concrete and can implement the. Key words: Hotel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现状21.3研究意义32 中国饭店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52.1现有发展模式分析52.2发展问题及特点分析63 国外饭店企业的特征及与国内饭店企业的比较分析83.1国外饭店企业特征分析83.2中、外饭店企业的差距及改进方法104 研究结论155 案例研究185.1锦江集团发展分析185.1.1锦江集团简介185.1.2锦江集团的优势分析195.1.3 锦江集团的战略构想2052 案例总结22致 谢24参考文献25II1 绪论1.1研究背景 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和影响下,旅游业这一早己被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具有国际性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产业体系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而作为旅游业三大主体之一的饭店业,更是出现了方兴未艾、蓬勃向上的良好发展势头,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初步形成了“大产业、大投入、大市场、大竞争”的发展格局。我们从某种角度来看甚至可以这样认为,是否拥有运作良好的饭店行业,乃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市场体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这一特定时期,伴随着现代饭店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国内饭店企业近年来也是飞速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上海锦江、北京建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本土的饭店管理集团相继成立,它们通过运用三大法宝集团经营、规模效益和品牌质量,已基本形成了以资产关系为纽带,以业务网络为核心,以高效有序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传输为渠道,以集团的统一形象为标识的一整套有效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并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国内众多饭店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从而大大改善了这些饭店的经营效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们超常规的发展速度,使之早早确立了在国内同行业中“领跑者”的优势领先地位,这种“现象”也正成为国、内外专业学者研究的热点所在。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饭店业的发展历史其实并不是很长,时至今日同它在宏观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体制和管理约束规范,而在微观上,它还没有使行业内企业形成完全的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大多数的饭店企业往往各自为战,使之多年来成为一个实际上的行业管理相当薄弱的领域。而由于部分企业产权尚不明晰,更使其缺乏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从企业性质、部门设置、运作管理、人事安排、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都并不完全是商业化运营模式,因而对规范管理、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行业管理的信息不敏感,缺乏主动性。正所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单一或个别国内企业的成功发展虽然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带动作用,却无法实现行业整体的升级,只有行业内的大多数企业保持高水平的竞争能力,才能真正达到行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只有通过对国内外饭店企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差距,才可能找到一条适合本土饭店企业的集团化发展道路,并从一个方面来指出中国饭店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也为我国的饭店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1.2研究现状 客观地说,目前国内、外关于饭店企业发展这个问题的研究,理论上现成的材料不多且比较零散,相关的成果也很少,基本上缺少一种完整的分析思路和理论框架。虽然现有的研究成果不多,但细细分析却是基本覆盖了国内、外整个行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具体则主要集中在对饭店企业的发展历程的研究比较、对其演变现状的分析比较、以及对其发展前景及相关扩张途径的分析和展望上。 目前,国外学者对饭店企业的发展研究主要有: J.wMarriot(万豪国际饭店企业董事长)对万豪饭店管理集团经营管理和战略扩张的一系列研究,他总结了本集团由小到大,并最终成长为国际著名饭店企业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其实现成功扩张的基本发展模式,对国内饭店企业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威廉瑟厄波德对全球饭店企业的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他从宏观的角度对饭店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对我国饭店企业的发展同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迈克尔波特(Porter)从市场战略的角度对服务行业的研究,他的运用五力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国内饭店企业进行全新的研究和认识,这为提高和重组我国饭店企业的市场意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进而提出实际解决的有效方法;明茨伯格(Mintzberg,1988)对影响行业发展因素的相关研究,他指出对于一般行业及行业内企业来说,其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六类(即价格、形象、设计、质量、配套和无殊),对饭店企业的发展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凯蒙斯威尔逊(假日饭店管理集团即Holiday Inn的创始人)对饭店行为、顾客价值需求的认知研究,他最早提出了经济型饭店这一概念,指出满足区域中最基层消费市场的重要性,这为国内饭店企业拓展未来的扩张路径指明了方向。 目前,国内学者对饭店企业的发展研究主要有:谷慧敏、秦宇从历史演变的角度诠释了中、外饭店企业发展的进程,并从理论上揭示这一历史轨迹的必然趋势,同时进一步阐述了中国饭店企业经营的几种扩张途径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袁学娅从中、外饭店管理的比较与具体控制决策着手,更多地从实务角度分析了中国饭店企业的经营特点,并前瞻性地提出了其寻求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向;张润钢研究了中国饭店企业的品牌塑造问题,他认为国内饭店企业应通过重组、合并与合作来谋求自身的扩张,从而打造出中国自己的强势民族品牌,同时他还指出不应把数量上的扩张速度作为考核饭店企业业绩的最主要标准,而应通过不断丰富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切实加强品牌建设,最终达到行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李玉新对中国饭店企业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分析和实现模式的探讨;陈军对国内饭店企业内部整合和多品牌经营的集团化运行趋势的研究,并对完善现有的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邹益民、黄浏英、戴维奇从品牌组合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外饭店企业品牌结构的战略选择问题,同时通过对国内部分饭店企业成功案例的考察分析,得出2l世纪的中国本土饭店业的重点在于品牌经营这一观点;戴斌从经济学的角度对饭店企业集团内在成长机制的研究,他认为在现有情况下,国内饭店行业存在着管理规范化的内在倾向,同时他预言为响应市场潜在的获利机会,国内的饭店企业必将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从而实现行业及企业利润或效用的最大化,而集团化经营优势为“由规模于范围而来的效率优势及由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而来的成本优势”;许秋江研究了中国旅游企业集团战略联盟的问题。 通过文献阅读与综述发现,目前对于中国饭店企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围绕着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展望等战略性问题而展开的,但对如何实现行业的二次发展、以及具体如何实现何种发展模式等战术性问题,则仍然处于纷争状态,并未达成统一认识。本文将通过研究饭店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适合中国自己的饭店业发展策略。1.3研究意义本文以立足中国国情为出发点,以解决中国饭店业在现实发展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根本目的,揭示了中国的饭店企业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经营现状及特征,以及如何积极应对这种变化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其寻求进一步战略发展的可行性及发展方向,使国内的酒店管理行业及相关企业尽快转型并步入正轨,促进其可持续地稳定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对策建议,从而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其发展的桎梏,使其早日成为真正能与国际大型饭店企业抗衡的“主力军”,从实践上来说很有必要,对我国酒店业的健康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2 中国饭店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0多年的发展历程造就了一大批中国自己的饭店企业,并形成了一定的行业规模,行业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上规模的饭店企业(集团)200余家它们共管理着1500余家星级饭店。在中国发展的饭店企业(集团)20强的排名中,中困本土品牌的饭店企业(集团)已经占到8家,而这8家饭店企业(集团)的经营规模也全部进入了全球饭店企业(集团)300强的行列,其中排名最靠前的锦江集团位列全球第37位。 回顾国内饭店企业的发展轨迹,其初期主要是一个适应国外游客和商务客源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则必然是先要优先发展适应高端客源需求的高星级饭店,走以高档路线为主的发展模式,对外引入并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在商业机制、管理服务规范和星级标准上全方位地寻求与国际接轨。而在现阶段,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形势,国内的饭店企业已经认识到简单的模仿已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其实相比国外同行而言,国内的饭店企业应该具有更多的本土化优势,因此立足自身地来寻求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中国饭店企业近年来的主旋律。2.1现有发展模式分析 目前的中国饭店企业中主要包含以下4个层次的饭店企业:(1)与国外饭店企业战略联盟或与各种途径进行合作的20余家;(2)与港、澳饭店企业合作、合资及中资外籍的饭店管理公司约50余家;(3)国家旅游局批准经营的本土饭店企业70余家;(4)工商局批准但未在国家旅游局备案的本土饭店企业60余家。而这二百多家上规模的饭店企业的现有发展模式又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四种:(1)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特色的上海锦江集团发展模式 以上海锦江集团为例,该企业集团继1999年与上海华亭集团合并后,又于2003年与上海新亚集团合并组成了目前的锦江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成为中国饭店企业中当之无愧的领先者,其下辖管理的星级饭店数量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此外,锦江集团近年来还通过建立经济型饭店连锁实现了战略意义上的快速扩张,规模经济效应明显。(2)以追求范围经济为特色的北京首旅集团发展模式 以北京首旅集团为例,该企业集团目前除了经营饭店之外,还在包括旅行社、汽车服务、会展服务、金融投资、高科技、房地产、娱乐、景区景点、文化教育等旅游及其他行业拓展业务。此外,首旅集团又于2003年通过合并、重组的方式一举将北京餐饮业的老字号“全聚德”和北京商业的洋字号“新燕莎”双双收入囊中,从而一举赶超上海锦江集团,成为中国旅游企业中当之无愧的“老大”。(3)以追求资本运作为特色的天津泰达旅游集团发展模式 以天津泰达旅游集团为例,继2004年3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之后,泰达集团正在凭借其资本优势,紧锣密鼓地收购国内、外的各个饭店企业,目前泰达已同新加坡的瑞雅(Swissbel)和香港的华夏(Landmark)达成收购意向。与此同时,它还正在同国内的另外两家著名的饭店企业集团接洽,通过有效的资本扩张运作,泰达集团有望在今年年底之前获得国内、外共50余家饭店的经营管理权。(4)以追求网络联盟为特色的北京东方饭店管理公司的发展模式 以北京东方饭店管理有限公司为例,继2002年3月推出网上实时预订系统和2003年9月推出网上采购系统之后,东方饭店管理公司又于2004年3月发出了组建“中国互联网饭店联盟”的倡议,这种以互联网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以集团化经营、管理与服务为主打产品的紧密型战略联盟,将会更有效地降低饭店企业及加盟饭店企业的信息化投资成本、维保成本和升级成本,并可以确保使那些资金、资源、技术和人才等经济要素相对短缺的单体饭店或小型饭店企业,也能分享到集团化、信息化的管理、经营与服务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范围经济效益。2.2发展问题及特点分析 中国旅游业要建立完善的产业体系,本土的饭店企业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寻求突破的必然选择。因此,对其行业特征进行分析,从中找出问题与不足,以寻求适合的发展模式,对其发展是大有益处的。中国饭店业行业发展缺陷如下: 整体行业局限。中国大多数的饭店企业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先天的不足,由市场自行发展起来的企业主要表现为资金、人才实力上的缺陷;而一些国有的大型企业集团则明显缺乏企业深层次的内涵,市场竞争能力低下。 市场定位不合理。国内的饭店企业大多热衷于经营高档次的商务饭店,导致高端市场严重饱和,过度竞争严重,具体表现为:饭店资产闲置、恶性削价竞争激烈、利润率下滑等;同时由于对经济型饭店(包括青年旅馆、汽车旅馆等)、度假型饭店等特点鲜明的新兴饭店明显开发不足,特别是对经济型饭店的忽视更是脱离了我们的国情,导致饭店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严重错位。 品牌结构单一。本土饭店企业在打造品牌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批知名的民族饭店管理品牌(例如锦江、开元、建国等),但是其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都不高,且国内企业大多实施单一品牌战略,容易造成整体品牌模糊,不便于顾客识别企业不同系列的饭店产品,当然也不能有效地占领各细分市场。 专业人才匮乏。国内饭店企业的经营人员大都出身于饭店,而饭店与饭店企业之间在管理理念、运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国内目前同时拥有饭店经营经验和企业运作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仍然严重匮乏。近年来的国内饭店市场已呈现出新的变化特点:(1)随着国内大众旅游的兴起,国内游客市场规模逐渐壮大,成为我国饭店市场的消费主体之一;(2)休闲度假旅游的兴起使消费者对产权度假型饭店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饭店类型已经不能有效满足其特质需求;(3)消费者更加追求个性张扬,对差异化明显的主题型饭店产品倍加推崇。基于这些市场变化,中国的饭店企业必须因势利导,结合企业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型饭店、产权度假型饭店等新兴饭店类型,以占领国内旅游者市场和中、低档消费者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各种主题型饭店,以满足不同类型宾客的需求,从而保证国内饭店企业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3 国外饭店企业的特征及与国内饭店企业的比较分析3.1国外饭店企业特征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扩张和垄断的步伐也正在加快,其进入中国的速度和数量都将会与日俱增,1982年的中国只有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可仅仅过了二十年的时间,国外大型的饭店企业在中国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网点!各大国际跨国饭店企业等世界级的“巨无霸”将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和品牌优势长驱直入中国的饭店市场,国际化的超级饭店管理集团在占领和巩固沿海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以及高档饭店市场的基础上正逐渐向内陆中、小城市以及中、低档饭店市场大规模扩张。 根据近年来国际饭店行业的兼并收购的数量和规模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趋势,全球的超级饭店管理集团正在计划并实施全球范围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积极开展跨国界、跨区域、跨行业、跨品牌的全球大兼并。因此,它们将不会仅仅满足于对我国单体饭店的接管,而会将其目标转向中国整个尚未发展壮大的饭店企业及行业内的饭店企业,可谓野心不小。在我国饭店企业将要面临巨大竞争的紧要关头,对国外饭店企业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肯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竞争对手,以便得到更多的发展启示。1.品牌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品牌蕴含着饭店的国际知名度、商业信誉、顾客信任度、经营管理经验与模式、垄断客源市场等巨大商业价值。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品牌对顾客选择决策影响重大。国际上一些著名的饭店企业(集团)十分重视品牌建设,它们通过实施品牌多元化战略以达到充分占领细分市场的目的。根据不同的标准来构筑多品牌体系,有的按豪华档次划分,以雅高饭店管理集团为例,其系列品牌就包括:豪华五星级品牌索菲特:四星级品牌诺富特:三星级品牌美居;二星级商务饭店品牌IBIS;无星级品牌FORMULEI。有的则按经营功能进行划分,例如六洲集团旗下的系列品牌也有洲际、皇冠广场、假日、STAYBRIDGESUITES、论坛、皇家公园、CENTRO等。2.饭店类型的多元化发展 许多国际跨国饭店企业(集团)则在针对细分市场经营的饭店类型多元化方面做出了成功的典范,希尔顿饭店管理集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其全面创新的产品经营模式,它所开发的多种不同类型的饭店形式,例如机场饭店、商务饭店、会议饭店、全套间饭店、度假区饭店、主题饭店、希尔顿假日俱乐部、希尔顿花园饭店等,抓住了市场的契机,为客人提供了不同档次的服务,最大化地满足了不同类型顾客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3.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国外的饭店企业及业内企业一般以“联销经营”管理模式为主(注:美国的PEGASUS SOLUTIOS目前拥有8700家饭店和180万间客房),“特许经营”为辅(如:美国的CENDANT集团目前拥有的6400余家饭店中有别于6300余家是通过”特许经营”方式管理的),“委托管理”为次,“投资管理”为末(注:全球性饭店供过于求及投资回报减缓使然)。针对目前国内饭店企业管理模式单一的问题,我们应学习国外饭店多元化管理模式的相关经验。 (1)带资管理:饭店企业通过“买断”(绝对拥有),“控股”(相对拥有)或“参股”(部分拥有)等直接或间接的投资方式来获取饭店的经营管理权,并对其下属的系列饭店实行相同品牌标识、相同服务程序、相同预订网络、相同采购系统、相同组织结构、相同财务制度、相同政策标准、相同企业文化及相同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此种模式较适合那种资金实力雄厚、人才资源充足且管理经验丰富的发展相对成熟的饭店企业,一般针对的是那些处于创建初始阶段、资金短缺且融资相对困难的单体饭店。 (2)委托管理:通过饭店投资业主与饭店企业(公司或集团)签署委托管理合同来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确保饭店企业能以自己的管理风格、服务规范、质量标准和运营方式来向被管理的饭店输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管理模式,并向托管之饭店收取一定比例的“基础管理费”(约占饭店年度营业额的2至5)和“奖励管理费”(约占饭店年度GOP的3至6)的管理方式,近年来,“基础管理费”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奖励管理费”所占的比例正在逐年递增,这与饭店投资者越来越重视经营效益和回报率是密切相关的。此种模式较适合那种财力有限但专业管理人才及管理技术、经验相对丰富的饭店企业,一般针对的是那些处于定型阶段、综合实力较强但缺乏专业饭店管理能力的单体饭店。 (3)特许经营:通过认购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将饭店企业所拥有的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品牌名称、注册商标、定型技术、经营方式、操作程序、预订系统及采购网络等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转让给受许饭店,并一次性收取特许经营权转让费或初始费,以及每月根据营业收入而浮动的特许经营服务费(包括:公关广告费,网络预订费,员工培训费,顾问咨询费等)的管理方式。此种模式也比较适合那种资金实力有限但管理经验丰富且经营模式成熟的饭店企业,一般针对的是那些处于发展成熟阶段,既想分享饭店企业集团规模效益又不想放弃独立经营管理权和所有权的单体饭店。 (4)联销经营: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分销系统的(GDS)普及和互联网实时预订功能的实现,国外的“联销经营集团”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猛。饭店联销集团是由众多的单体经营管理的饭店自愿付费参加并通过分享联合采购、联合促销、联合预订、联合培训、联合市场开发、联合技术开发等资源共享服务项目而形成的互助联合体。此种模式一般出现在档次、市场、规模、风格相类似的系列饭店联合体,较适合那种既想分享大型饭店管理集团规模效益但又不想改名换姓的单体饭店,也是国内饭店企业占据独特优势的领域(如:邮电系统的“信苑集团”,民航系统的“饭店委员会”、“中国名饭店”等)。 (5)顾问咨询:近年来,伴随着职业经理人与专业化管理的需求上扬,国外的许多饭店企业在综合了以往饭店管理模式经验和本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界于委托管理和特许经营之间的管理模式。其特点是:饭店企业仅仅派咨询顾问或管理副手协助饭店的筹建、开业及日常管理,并按所提供的顾问服务内容与管理咨询形式进行收费的管理方式。此种模式一般出现在那些人才资源有限或管理经验尚不配套的饭店企业,较适合那种不愿放弃名义权利而又渴望专业化管理的单体饭店。3.2中、外饭店企业的差距及改进方法 通过对中、外饭店企业的特征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饭店企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行业水准也有了实质性的提高,但是与成熟的国外饭店企业以及国际一流的饭店管理集团相比,仍然反映出有较大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目标市场层次的单一化与多元化差异 目前,中国的饭店企业一般都集中在高端市场进行发展,而在中、低层次目标市场的拓展方面却显得比较薄弱。而国外的饭店企业则完全不同,由于国外的饭店企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成熟起来的,这种循序渐进的演变轨迹使得他们在高、中、低各个层次目标市场上的发展都比较均衡。因此可以说,同国外同行相比较,我们的目标市场层次是单一的,而国外同行的市场却是多元化的,这方面的差异集中体现在经济型饭店的发展上。 经济型饭店在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一种发展较为成熟的饭店经营模式,一般名称中带有“INN”字样的即为经济型饭店,主要形式有小型城市商务饭店、青年旅馆和汽车旅馆三种。经济型饭店与低档饭店是有本质区别的,其在国外得到广泛发展的原因在于它自身的独特优势和特点,主要体现在目标取向和服务定位方面,具体表现为:(1)功能简化,强化客房功能:(2)设计理念人性化,节约成本;(3)实行品牌连锁化,市场定位明确;(4)价格经济,物超所值,性价比高。WTO现代饭店及餐饮业管理百科全书为经济型饭店下的定义是:“经济型饭店一般为廉价饭店,该饭店通常只经营客房,饭店本身没有或仅有十分有限的餐饮设施及配套服务,价格低廉。”可见,经济型饭店的经营范围主要在于客房,却将餐饮设施及配套服务全部省去或仅做很少的保留,从而在价格上取得相比星级饭店更大的竞争优势,对消费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由于其价格实惠且服务质量不错,这种形式应该很适合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口味。 中国的旅游业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2010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4500美元,进入大众旅游的快速发展期,国际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可以认定,随着国内经济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消费大众对经济型饭店的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面对如此巨大的需求,国际饭店管理巨头已经发现这一商机并开始抢占经济型饭店这一市场:洲际集团己挟其属下经济型饭店品牌“Holiday Inn Express”进军中国地区,第一家选址香港时代广场,紧接着又马上与包括郑州和西安在内的国内9家业主签下相关合同;法国雅高集团引入的“Ibis”品牌首选天津,并计划未来5年内在成都、青岛、上海等地开出50家经济型饭店;美国著名的经济型饭店连锁集团“Super 8”则表示,长三角地区年底将会开出10家饭店,明年将在北京市场以每月两家的速度拓展,目前已与福建、浙江、四川等地区的合作伙伴签订了68家店的加盟意向协议,而其北京公司CEO柏力仍然认为这种速度并不算快。 目前在国外,经济型饭店已经占到全部饭店数量的70以上,而在我国其比例只占全部饭店总数的10左右,虽然国内的一些经济型饭店品牌如“锦江之星”、“如家快捷”、“莫泰”等近年来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应看到我国的经济型饭店发展毕竟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经济型饭店与豪华饭店7:3的比例相比,目前我国经济型饭店的发展仍不平衡,饭店结构明显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质量和价格相对适中的经济型饭店还比较少,这一消费断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绝好的机遇,后续的潜力空问相对较大。2.投资主体的单一化和多元化差异 我国饭店企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观念也相对比较陈旧,很大程度上还是谁开发谁投资,即我国饭店企业的投资主体主要还是企业本身,由于受单个企业实力的制约,造成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的局面。而国外的饭店投资主体却早已经走向了多元化,饭店企业、房产开发商和消费者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饭店的开发,共同投资,这就是产权式饭店的概念。 产权式饭店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法国阿尔卑斯地区,70年代传入美国,随后迅速在北美、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太平洋地区发展起来。据资料显示WTO国际贸易组织,1996:全球产权式饭店19861995年年平均增长158,截止1995年,全球共有81个国家4000多个旅游目的地的35万个家庭投资了产权式饭店,Ragatzassciates,1992到2004年,全球产权式饭店的销售收入已达300亿美元。这些数据表明,产权式饭店已成为饭店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经营创新模式,同时也成为旅游发达国家地区颅受大众阶层和投资集团青睐的投资方式。 产权式饭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经营模式,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它既是消费又是投资,既是服务又是资产,既可自用又可赠送的特征,非常符合经济资源共享的基本原则。与传统饭店相比它具有投资的功能,而同一般的房产投资相比,它又具有休闲度假的享用功能。房地产业和饭店企业的有效结合为其带来了发展的优势,因此无论对开发商还是投资者而言,产权式饭店都孕育着丰富的商机,是一个房地产业与饭店企业成功合作的典范。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国内商务和休闲度假旅游的不断增长,同时国内中产阶层的数量急剧扩大,作为都市消费的主流群体,他们不仅是国内旅游产品最有潜力的消费者,同时也是最大的房地产投资品种的需求群体,他们对高品质的生活需要以及投资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些都为产权式饭店在国内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随着许多国际饭店企业开始进军这一领域,产权式饭店的概念得以在国内业界和消费圈中逐渐得到认同,近两年已有超过几十家的产权式饭店在国内著名旅游景区及经济繁荣城市诞生,已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这一方面说明了产权式饭店在国内的强劲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也预示了我国的饭店企业在这个领域将要受到国外同行的挑战和竞争的激烈程度。3.跨行业拓展的单一化和多元化差异目前,中国的饭店企业大多还只是局限于饭店本身的管理和经营,而国外较为成功的饭店企业则是广开财源,早已凭借其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服务优势,将其业务范围拓展到了其他诸如交通、观光等行业之中,而对于国内饭店企业而言,向经营特点类似且相通的高档物业管理业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物业管理即Property Management,其概念是指“在物业的寿命周期内,为发挥物业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管理者采取多种科学技术方法与管理手段,对各类物业实旄全过程的管理,并为物业所有者或使用者提供有效周到的服务。”当然,我们不是建议国内的饭店企业向整个物业管理业进军,而是应该瞄准其利润贡献率最大的高端市场,即高档物业管理领域,而饭店式公寓的产生和发展就是这期间最典型的衍生产物。饭店式公寓是新兴起的一种物业概念,它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94年的欧洲,意为“饭店式的服务,公寓式的管理”,是一种只提供饭店式服务而没有饭店经营内容的纯住宅公寓。饭店式公寓既具备传统公寓的基本要素,又吸收了星级饭店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模式,还兼具信息时代写字楼的特点,可有针对性地提供秘书、通讯、翻译等商务服务,集住宅、饭店、会所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物业管理概念。与传统住宅相比,饭店式公寓大多位于成熟的商业中心,这些地区是外国企业和外籍人员聚集流动地带,写字楼、商业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完善,给住户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饭店式公寓一般都是统一装修的,与高档公寓相比毫不逊色的硬件配置,完全家庭式的居住布局,居家生活所需的厨卫、家具等多种生活设施,以及饭店式的星级服务品质完全可以满足这些住户的需求,其物业管理现在大都由具有饭店管理背景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当前国内各大、中城市已形成了高级商务人士阶层,这一阶层对生活品味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很高,且都拥有非常可观的消费能力,传统的物业管理对他们来说早已不能适应其快节奏的生活。他们不满足于传统公寓的居住条件,而往往要求居住那些既有传统公寓的硬件配置,又具备相当水准的专业化服务,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必须能提供家庭式的居室环境、生活氛围和私密性,又具有良好外部环境的高档公寓,饭店式公寓的出现无疑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跨国企业高级员工、经理、总裁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对饭店式公寓的市场需求逐步升温了。根据传统经验,饭店式公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长期存在并持续走高的一种高档物业类型。虽然目前它刚刚在我国走红,但由于其既具有饭店的服务和品质,又低于饭店的居住成本,肯定能满足许多商务、投资和高层次人士的居家需求,并成为未来国内各省会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中心城市中独具魅力的物业形态。国内饭店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4 研究结论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新兴产业,中国的饭店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国内个别大型的饭店企业(集团)已经具备了不俗的实力,纷纷进入全球300强行列,并不断与国际接轨,发展势头迅猛。我们认为,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的饭店企业和相关企业必须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从市场、资金、品牌等各方面寻找突破口,强化自己的优势,从长远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好可持续的战略发展规划。 虽然中国的饭店业和饭店企业作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是国民经济各产业中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而且其二十几年的发展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仍不能否认它们与发达国家的国外同行相比,在整体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甚至有人认为这是“独木舟和航空母舰的比较”。在这一点上我们既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做井底之蛙,盲目自大!追根溯源,目前这种对比上的悬殊差异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国内饭店企业现有发展模式的不合理所造成的!中国的饭店企业是完全参考国外同行的成功经验发展起来的,最初的发展模式然可以帮助本土企业尽快地构建基本框架,节约大量的入力、物力和时间,但简单的沿袭和模仿却是有其致命缺陷的,它在一开始就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当国内饭店企业发展尚不成熟时,这种缺陷还不明显,但一旦其发展到想与老师国外饭店企业相抗衡时,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选择目标市场时高不成、低不就,在资金、人才、经验等一系列环节上又都难以企及,因此大多数的本土饭店企业目前都陷入了二次发展的困境之中,如何跳出困境?中国饭店企业面临发展的选择。 中国饭店企业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局面,只有立足自身并结合本国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自己的力量,同时学习借鉴国外饭店企业的精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成熟经验可以给我们自身的行业发展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来帮助本土的饭店企业找到正确的发展模式和有效的途径,从而促进我国饭店企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对目前背景条件的一些分析,可以归纳出对未来中国饭店企业发展有益的六大启示: 1.全球化发展。如今企业的发展空间不再局限于本国的范围,经济的全球化使各国面临着激烈竞争的同时,也为各个企业打开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大门,在我们面临国外同行进入中国市场竞争的时候,我国的企业也可以考虑“走出去”。不能否认我国企业的实力和经验等同国外一流企业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也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例如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作为卖点,而出国旅游的兴起也为饭店企业的“走出去”创造了发展条件。也许我们还不能很快进入到发达国家的市场,但至少我们可以优先考虑进入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适应全球化的趋势,也不是说我国的饭店企业就要放弃中国的市场,纯粹地到国外发展,而是说我们的企业在中国发展的同时可以考虑国外的市场,以便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 2.集团化发展。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日世界,集团化必将成为中、外饭店企业不可避免的潮流与趋势。在未来的几年里,中国急需培养和发展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饭店企业(集团),否则的话,将严重阻碍我国成为旅游强国的进程。我国的饭店企业在走向集团化的时候,政府的扶持力量将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与国外企业集团化中最大的区别。但是应该说明的是,政府的介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集团化的进程,但是更多的时候却只能是一种政府的行为,而不是市场的行为,容易造成“拉郎配”的情况,后果只能是集而不团,达不到建立集团企业的真正目的和优势,反而可能给本来发展很好的各个单体企业造成严重的负担。3.品牌化发展。品牌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灵魂,也是国内饭店企业新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国内不少饭店企业已开始重视品牌问题,但这些民族品牌与国外同类品牌相比,无论从品牌的知名度、无形价值、扩张程序而言,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一方面这跟我们的行业发展时间过短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们对品牌的认识有关。品牌的建立不是简单地注册一个商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一个优秀品牌的建立需要长时期的培育,而且需要有优质的服务、独特的理念和文化作后盾。例如,我们的企业要发展经济型饭店品牌,就必须让人能够把该品牌和低价实惠、舒适安全、清洁卫生等美好形象联系在一起;发展产权式饭店品牌,就应该让投资者有投资安全、效益好的印象:而发展高档物业管理的品牌,也必须给人优质服务的感觉。4.专业化发展:即个性化趋势。过去国内饭店企业追求的是综合,强调规模大、功能全,而往往忽视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在消费者需求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当今中、外饭店市场,专业化肯定将成为时尚和潮流。也许在制造业谈论专业化的问题,我们并不感到陌生和奇怪,而放在饭店企业进行讨论,人们就不是那么理解和熟悉了。其实,经济型饭店、产权式饭店和高档物业管理等都是专业个性化服务的很好例证。因为这些发展模式正是针对目标顾客进行了很好的分层,然后根据消费个体或集合的不同收入和不同消费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市场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产品。 5.创新化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各个行业“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经营之道表现得更为突出,国内饭店企业迫切需要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存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无论是发展经济型饭店、发展产权式饭店或是高档物业管理,都应该是在现有市场需求下的创新。经济型饭店是目标市场层次、结构和市场定位的创新。产权式饭店是投资主体的创新,高档物业管理是业务拓展和服务输出的创新。在国内饭店企业的未来发展中,无论是目标市场方面、投资主体方面或是跨行业扩张方面都存在着可以创新的地方。只有在创新中才能体现出自身的独特优势,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才能拥有更多的市场机会。6.多元化发展。高度竞争市场环境中的企业,如果只是在一个行业或一个生产、服务领域发展,就会存在很大的危险。而为了减少企业的风险,比较好的选择就是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其他行业合作,借力拓展业务空间,从传统饭店项目发展到现代高科技服务等领域;二是自身经营领域的扩展,一业为主,多行业、跨行业地发展。在同一时期内,不同行业的竞争状况和风险是不一样的,本土饭店企业进入到其他行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很好地规避本行业的风险。当本行业受突发事件或经济周期的影响时,多元化的好处就能很好地发挥并体现出来。如果是在本行业内进行经营范围的扩展,也能降低风险,因为毕竟不同的业务项目的风险和生命周期也是不一样的。当一种业务市场不景气时,其他领域的发展就可以增强企业的抵抗力,为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提供资金,赢得时间。可以预见,中国的饭店企业未来将向更广、更深、更符合实际国情的层次发展。中国的饭店企业历经风雨,现在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地对中国饭店企业的发展及其模式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的本土饭店企业从传统的思路中走出来,根据自身的特点,认真地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健康地、有效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正途,我们的饭店企业才能真正成熟,而饭店企业也才能真正地“做大”、“做强”。我们坚信,中国饭店企业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5 案例研究 中国的饭店企业内企业的整体实力虽然和国外同行业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客观地说,中国饭店企业在初级发展阶段也不乏佼佼者,它们在战略发展过程中善于总结自身经验,创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目前,在中国饭店管理业企业(集团)20强中,入围的8家本土饭店企业的经营规模均已达到国际饭店企业(集团)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