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来物种入侵 小组成员 蓝鸿黄书剑黄颖聪赖贵芳指导老师 罗胜雀 一 课题背景 伴随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和国际交往 一些物种由原生存地借助于人为作用或其他途径移居到另一个新的生存环境并在新的栖息地繁殖并建立稳定种群 这些物种被称为外来物种 有针对性地引进优良动植物品种 既可丰富引进国的生物多样性 又能带来诸多效益 但若引种不当或缺乏管理则会引发较大负面影响 因此 本小组就此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开展了 外来物种入侵 的课题研究 二 课题目的 1 认识和了解外来物种入侵的有关知识 2 调查本地的外来物种入侵现象 并提出有关建议 3 学会团结合作 学会对知识的探讨与研究 三 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1 查找资料 上网查找 翻阅书报 收集资料 2 实地调查 1 对行人 附近住户的采访 2 采用拍照 进行实情记录 3 总结整理 1 整理资料 分析内容 2 制作PPT 四 研究结果和分析 1 在生物学上 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 亚种或低级分类群 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 配子或繁殖体 而外来物种入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它有两层意思 第一 物种必须是外来 非本土的 第二 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 自行繁殖和扩散 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 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 1 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 因此 我们称这些物种是 有害的 实际上对这些物种而言是不公平的 它们只是呆错了地方 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的一些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活动 2 自然入侵 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 而是通过风媒 水体流动或由昆虫 鸟类的传带 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 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 如紫茎泽兰 微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我国的 3 无意引进 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 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 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 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 如 松材线虫 就是我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材制的包装箱带进来的 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轮 其数百万吨的压舱水的释放也成为水生生物无意引进的一种主要渠道 此外 入境旅客携带的果蔬肉类甚至旅客的鞋底 可能都会成为外来生物无意入侵的渠道 4 有意引进 应当说 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 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 林业和渔业的需要 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 如二十世纪初 新西兰从我国引种猕猴桃 美国从我国引种大豆等 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 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 如大米草 水花生 福寿螺等 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 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 全世界大多数的有害生物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的 5 入侵植物 造成水域危害的外来物种入侵中常见的是凤眼莲 凤眼莲 俗称水葫芦 当初它被各地游客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 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 在非洲 凤眼莲遍布尼罗河 在泰国 凤眼莲布满湄南河 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 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 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 还导致鱼虾绝迹 河水臭气熏天 而我国的云南滇池 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 生态癌症 水葫芦 6 入侵动物 德国小蠊是中国受害最深的外来入侵物种 它原产于德国 故称 德国小蠊 因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在商品流通运输的过程中输入我国 属蟑螂的一个品种 但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数千倍 德国小蠊正式大规模入驻中国有近二十年的时间 已经从开始的少数大城市蔓延到几乎中小城市甚至农村地区 据国家疾控中心相关资料显示 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万只后代 随着防治用杀虫剂的大量使用 德国小蠊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抗药性 多数杀虫剂对其无效 因德国小蠊的存在和难以防治 导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为四害之首 7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家现象已逐渐成为导致牺牲多样性丧失 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 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摧毁生态系统 危害动植物多样性 影响遗传多样性 根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提供的数据 目前全球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共有10954种 全球鱼类的1 3 哺乳类的 鸟类的 爬行类的1 4 都已高度濒危 如果照此速度发展到2100年 地球上1 3到2 3的植物 动物以及其他有机体将消失 这些物种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和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的消亡差不多 如此严峻的形势 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外来物种的肆意入侵 而积极的国际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解除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危胁 2 外来物种入侵的防治与建议 1 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具体到我国 应成立包括检疫 环保 海洋 农业 林业 贸易 科研机构等各部门在内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 此机构应从国家利益 而不是部门利益出发 全面综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在外来物种引进之前 应由农业或林业或海洋管理部门会同科研机构进行引进风险评估 由环保部门作出环境评价 再由检疫部门进行严格的口岸把关 多方协调行动共同高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2 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风险评估的主体不应仅仅限于检疫部门 缺乏与其他生产部门及科研机构的协调合作 毋庸置疑 科学的风险评估应当建立在对该项物种的生物学特征 繁殖和传播能力 亲缘关系各方信息全面掌握的基础之上 而各部门各科研机构的合作是获取充分信息的重要途径 应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指数评估体系 即根据其遗传特性 繁殖和扩散能力及其生物学特征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设置不同的问题 根据回答问题的得分来量化其风险程度的大小 从而使风险评估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 建立跟踪监测制度 某一外来生物品种被引进后 如果不继续跟踪监测 则一旦此种生物被事实证明为有害生物或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转化为有害生物后 对一国来讲 就等与放弃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将其彻底根除的机会 面临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害 由此 我们也不难得出结论 首先应建立引进物种的档案分类制度 对其进入我国的时间 地点都作详细登记 其次应定期对其生长繁殖情况进行监测 掌握其生存发展动态 建立对外来物种的跟踪监测制度 一旦发现问题 就能及时解决 既不会对我国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也无须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治理 4 建立综合治理制度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 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 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 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 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 因此 必须通过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 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5 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 一方面 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 严厉打击走私动植物和逃避检疫事件 在外来入侵物种最易集中进入的地区 加强人员配合 加强检疫力量 另一方面 加强科研和信息交流 建立起省 市 县级的多层次的外来物种疫情的报告和分析系统 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的查讯系统 实现信息共享 从而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民法总论课件付俊伟
- 川职单招考试真题及答案
- 餐饮升职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光迅科技新质生产力实践
-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图景
- 绿色新质生产力发展模式
- 人才新质生产力专题会议
- 中考备考方案
- “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方案
- 2025年职业病诊断医师资格考试(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电招聘面试题目及答案
- 活动挂名管理办法
- 高校基地管理办法
- 超声科法律法规与工作规范
- 01 华为采购管理架构(20P)
- 企业购电计划方案(3篇)
- 星级酒店室内装修施工合同
- 2025-2030中国三维光学表面轮廓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肾小球肾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