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土壤肥力:土壤能供应与协调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和水、空气、热的能力。 2、植物营养元素的同等重要律和不可替代律: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3、腐殖化过程:动植物残体被嫌气性微生物分解又合成,从而形成新的、较稳定的、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过程。 4、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6、 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 的烘干重量。 单位g/cm 、 3 t/m 。 1、 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或指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的过程。 2、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3、限制因子律:增加一个因子的供应,可以使作物生长增加,但是遇到另一生长因子不足时,即使增加前一因子也不能使作物生长增加,直到缺乏的因子得到补充,作物才能继续增长。 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是指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更替的现象。 5、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吸附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交换性阳离子总量的百分数,称为盐基饱和度。 6、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田间持水量,是在自然条件下,使土壤孔隙充满水分,当重力水排除后土壤所能保持的最大含水量。 2、 化学风化:成土岩石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改变其化学组成或内部构造的过程。 3、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4、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烘干土壤的质量。 5、土壤热容量:单位数量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 1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能。 6、同晶代换:在层状铝硅酸盐形成过程中,在晶形不变的前提下,其晶格中的硅离子或铝离子被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其它阳离子所代替的现象。 7、硝化作用: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铵离子或氨分子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态氮的过程。 1、土壤:就是地球陆地上能够生产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腐殖质:进入土壤的有机质在微生物的参与下被转化成的结构更复杂、性质更稳定的高 分子含氮有机化合物。 3、绿肥:凡是把正在生长的绿色植物直接耕翻或割下后运往另一块田作肥料的 4、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田间持水量。 5、协同作用:一种营养元素促进另一种元素吸收的生理作用。 6、肥料:凡是施入土壤或喷洒在作物体上,能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 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质,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会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1土壤有机质:有机物质在以微生物为主体的作用下,经过分解和合成等过程,形成一类特殊的、复杂的、性质比较稳定的多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部分半腐解的有机物质和全部的腐殖质。 2土壤有效磷:土壤中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磷,主要包括大部分有机磷、水溶性磷和可交换形态的磷等。 3作物需水量:大面积农田上生长的无病虫害的作物,当土壤水肥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作物达到高产潜力值的条件下,作物叶面蒸腾、棵间土壤蒸发、组成作物体和消耗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水分总和。 4营养诊断:对土壤养分贮量和供给能力,以及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分析测试,从而做出施肥的建议,分为土壤诊断和植株诊断两种。 2、风化作用:岩石、矿物在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生崩解或分解作用。 5、扩散:是指土壤溶液中当某种养分的浓度出现差异时所引起的养分运动。 3、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土粒含量(重量)百分率的组合,称为土壤质地。 4、阳离子交换量:当土壤溶液在一定 pH 时,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以每千克土壤的厘摩尔数表示。 5、氮肥利用率:氮肥利用率是指氮肥中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的百分率。 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能吸附的交换性阳离子的最大量,用 mmolkg来表示。 2、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原状土壤(包括孔隙)的质量,单位是 gcm。 3、闭蓄态磷:被铁、铝氧化物包裹起来的磷酸盐。 4、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中的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的肥料,包括化成复合肥料和混成复合肥料。 5、根外营养:植物通过地上部器官吸收养分和进行代谢的过程。 1、 同晶替代:组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2、质流: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造成根际的水势低于土体的水势,在水势差的推动下,溶解在水中的养分就随水分的运动而迁移到根表。 3.土壤容重:单位体积土壤(包括粒间孔隙)的烘干重。 4 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5、铵化作用:氨基酸在微生物及其所分泌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成氨 (铵盐)的作用。 1、阳离子交换量:在一定 pH 条件下,每 1000g干土所能吸附的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厘摩 尔数(cmol/kg)。 3、堆肥:秸秆、植物残体等有机废弃物在好气条件下堆腐而成的有机肥。 4、养分的被动吸收:指不需要消耗植物代谢能的吸收方式,依电化学势梯度吸收,一般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方向。 2、盐基饱和度: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总量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数。 3、最小养分律:植物生长需要各种养分,但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小的有效养分,在一定范围内,植物产量随最小养分的变化而增减,无视最小养分的施用,即使施用再多其它养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4、磷酸退化作用:普钙中含有游离酸,会使肥料吸湿结块,导致肥料中的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效性降低。 5、离子颉抗作用:指一种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根系对另外一种离子的吸收。 1.植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某种养分需求十分迫切,养分元素缺乏、过多或者养分元素间比例失调,对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的时期。在作物营养临界期,作物对养分要求的数量并不多,但很迫切,如果在作物营养临界期发生营养障碍,即使以后恢复正常营养,也难以挽回损失。 2.土壤活性酸:指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导致的土壤酸度,通常用 pH 值来表示。 3.主动吸收:植物逆浓度梯度吸收离子态养分过程,就是主动吸收。 4.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表层及其母质被剥蚀、冲刷、搬运而流失的过程。 5.磷酸退化作用:过磷酸钙中的磷酸一钙会与制造时生成的硫酸铁、铝等杂质起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从而降低磷的有效性。 3、肥料:是指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改良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的产量 和品质的物质。 4、母质:是指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矿物经风化作用后残留在原地或以搬运沉积后的风化产物。 5、肥料三要素: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中,氮、磷、钾三种元素的需要量最多,但土壤中含量较少,必须通过施肥才能满足植物对营养的要求,因此,把氮、磷、钾三种元素称为 “肥料三要素”。 6、厩肥:是以家畜粪尿为主,混以各种垫圈材料及饲料残渣等积制而成的有机肥料。 1复合肥料: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有两种元素标明量的肥料。 2、灰分:指新鲜物质经过烘烤,获得干物质,干物质燃烧后所剩的物质。 3.底肥:又称基肥,是在进行植物播种或移植前,结合耕地施入土壤中的肥料。 4.土壤容重:单位容积原状土的干重。 5.植物营养临界期:在植物甚至发育过程中,有一时期对某中养分的要求绝对量不多,但要求迫切,不可缺少,即使补施也很难弥补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1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的的一项综合性科学施肥技术。 2、农家肥料:含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各种无机有机养分,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3.追肥:在植物生长期间施用的肥料,它的作用及时补充植物所需的养分,一般用腐熟的有机肥料、速效性化肥作追肥。 4.土壤耕性:耕作时反映出来的特性。 5.草木灰:草木灰是植物燃烧后的残渣。 1土壤生产力:土壤产出农产品的能力。 3土壤经度地带性:地球表面同一纬度从东到西,土壤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4普钙中磷酸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其中的磷酸一钙会与过磷酸钙所含的杂质硫酸铁、铝等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溶解度低的铁、铝磷酸盐。 5、 化学风化作用:指岩石、矿物在水、二氧化碳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过程。 6、 腐质化系数:每克干重的有机物经过一年分解后转化为腐殖质(干重)的克数。 7、 氮的利用率: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占施入土壤氮素的百分率。 8养分的主动吸收:消耗能量使养分有选择的透过质膜进入到细胞内部的吸收。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时, 。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A、水解性无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两大类 B、铵态氮和硝态氮两大类 C、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D、水溶性氮和水解性氮两大类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A、粘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腐殖质 B、CO 和 HOC、褐腐酸D、胡敏酸 5、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粘粒含量也高 B、原生矿物少 C、次生矿物多D、吸附能力强 1.B2、C3、D4、B5、B6、D 1、为了提高烟草品质,氮肥宜用。 A、尿素 B、氯化铵 C、硝酸铵 2、 氮素肥料进入还原层后主要以那种形态损失。 A、NO B、NC、NOD、NH 3、 大白菜的“干烧心病”可能缺。 A、铁(Fe)B、锰(Mn)C、锌(Zn) D、钙(Ca)E、硼(B) 4、过磷酸钙与草木灰。 A、可以混合 B、不能混合 C、能混合不能久放 5、土壤有效水的上限是_。 A、最大分子持水量 B、田间持水量 C、最大吸湿量D、毛管持水量 6、土壤的 PH值在地理分布上有_。 A、南碱北酸 B、南酸北碱 C、南酸北酸D、南碱北碱 7、作物缺 Fe时_。 A、老叶发黄 B、顶芽坏死 C、叶片出现棕色斑点D、幼叶发黄 8、_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NH)SOB、NHNOC、KNOD、NHHCO 9、土壤水吸力相同时,_。 A、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高 B、砂土比黏土的含水量低 C、砂土与黏土的含水量差不多D、决定于其它因素 10、不属于盐基离子的是_。 A、NH B、K C、Na D、H 1、C2、D3、D4、B5、D6、B7、D8、A9、B10、D 1、土壤水吸力相同时。 A、砂土比粘土含水量高 B、砂土比粘土含水量低 C、砂土与粘土的含水量差不多 D、决定于其它因素 2、连续不断地向土壤供水时,水的入渗速度。 A、逐渐提高B、逐渐降低 C、保持不变D、略有变化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A、粘粒含量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质含量比较高的土壤。 A、温度比较容易升高 B、温度比较容易降低 C、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D、温度比较稳定,变化慢 5、土壤有机质中的主要成分是。 A、植物残体B、腐殖酸 C、胡敏酸 D、半分解的植物残体 6、向土壤加入一定浓度的钠盐,土壤颗粒会。 A、更加分散B、团聚在一起 C、没有任何变化 D、带有更多的电荷 7、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 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强 B、吸附能力比较弱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8、砂土的砂粒质量分数一般在。 A、50%以上 B、50%以下 C、70%以上 D、70%以下 9、粘重的土壤一般含有。 A、比较多的原生矿物 B、比较多的次生矿物 C、比较多的有机质 D、比较多的石英 10、蒙脱石比高岭石的吸附能力。 A、要强 B、要弱 C、差别不大D、完全相同 1、B2、B3、D4、D5、B6、A7、B8、A9、B10、A 1、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的离子是_。 A.Al3+ B.H + C.K+ D.Na + 2、土壤空气中_气体含量高于大气。 A.OB.NC.COD.H 3、土壤的致酸离子有_。 A.Fe B.Al 和 H C.Na D.K 4、有一种化学氮肥,在火焰上灼烧时,冒白烟,且有较浓的氮臭,但与碱作用时,没有氨臭,此肥料是_。 A.硫酸铵 B.氯化铵 C.硝酸铵 D.尿素 5、在酸性土壤上番茄、辣椒、西瓜等易发生“脐腐病”,这是缺_。 A.硫 B.锌 C.钙 D.镁 6、适合与NHCl 混合的肥料为_。 A草木灰 B.钙镁磷肥 C.磷酸铵D.石灰 1、A2、C3、B4、D5、C6、C 1、土壤热量主要来源于_。 A、太阳辐射 B、地热 C、土壤生物热 D、土壤有机质 2、下列离子中交换能力最强的是_。 Na B、NH C、Mg D、H 3、下列矿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_。 A、正长石 B、白云母 C、石英 D、方解石 4、下列土壤粒级中,其粘结性最强的是_。 A、砂粒 B、粉砂粒 C、粘粒 D、石砾 5、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盐基离子可以被代换到土壤溶液中供植物吸收利用。下列正确的代 换方式是_。 A、等离子价代换 B、等离子代换 C、正负电荷代换D、不对等代换 6、下列哪种肥料是生理酸性肥料_。 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7、下列哪种氮肥最适宜作根外追肥_。 A、尿素 B、硝酸钠 C、硫铵 D、硝铵 8水田在淹水期不适宜施用哪种氮肥_。 A、尿素 B、氯化铵 C、硫铵 D、硝铵 9、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是_。 ANO B.NH C.ND.NO 10、旱作农业的关键是_。 A、加强灌溉 B、减少灌溉 C、合理地利用地下水D、充分利用降雨 1、A2、C3、B4、C5、A6、C7、A8D9、A10、D 1叶片也能够吸收养分,并且利用率很高,所以为了获得高产和高效,应该_。 A、以施用叶面肥为主 B、经常喷施叶面肥料 C、扩大叶面积,增加其吸收能力D、加强灌溉,促进叶片发育 2、蛭石含有比较多的负电荷,主要是由于: A、同晶代换作用 B、环境 pH 的变化 C、吸附有机质 D、边缘断键 3、如果前茬是油菜,后茬是小麦,小麦施肥时应该_。 A、增加氮肥用量 B、增加磷肥用量 C、减少氮肥用量 D、减少磷肥用量 4、早作农业的关键是_。 A、加强灌溉 B、减少灌溉 C、合理地利用地下水D、充分利用降雨 1D2、D3、A4、B 1、属于生理酸性肥料。 A、(NH)SOB、NHNOC、KNOD、NHHCO 2、硝化作用的最终产物是。 A、NO B、NH C、ND、NO 3 4 2 2 3、浑浊水经土壤变清,粪水经土壤臭味消失,海水经土壤变淡,说明土壤具有 A、保肥性 B、供肥性 C、酸碱性D、缓冲性 4、果树发生小叶病是缺少元素。 A、FeB、NC、CaD、Zn 6、幼叶黄化,失绿均一,这是缺。 A、氨 B、铁 C、镁 D、硫 7、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 A、黏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8、不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土壤层次为。 A、腐殖质层 B、淀积层 C、表土层 D、母质层 9、相对于大气,土壤空气中下列气体成分中含量较高的为。 A、OB、NC、COD、CO 10、土壤物理性质相对最好的土壤结构类型为。 A、层状 B、片状 C、柱状 D、团粒 1、A2、A3、A4、D5、A6、B7、D8、B9、C10、D 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 0.01mm时。 A、吸附能力比较弱 B、吸附能力比较强 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 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 A、水解性无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两大类 B、铵态氮和硝态氮两大类 C、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 D、水溶性氮和水解性氮两大类 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 A、粘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4、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 A、腐殖质 B、CO 和 HO C、褐腐酸 D、胡敏酸 5、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A、仍然比较多 B、比较少 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D、决定于土壤质地 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 A、粘粒含量也高 B、原生矿物少 C、次生矿物多D、吸附能力强 1.A2、C3、D4、B5、B6、D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A、老叶 B、幼叶 C、老叶和幼叶D、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B、柱状结构;C、单粒结构;D、团粒结构 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 A、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D、重水轻旱 4、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 A 马粪 B 、羊粪 C 、鸡粪 D 、 牛粪5、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 A、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土壤水分含量 6、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_。 A 矿质颗粒 B 土壤空气 C 土壤水分含量7、下列肥料中属于生理碱性肥料的是_ A 氯化钾 B 、氯化铵 C硝酸铵 D 硫酸铵 E 硝酸钠8、硝酸磷肥是氮磷二元复合肥,一般多用于_。 A、旱田土壤 B、水田土壤 C、任何土壤 9、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 A CO B O C D A+B+C 、 2高于大气 、 2低于大气 、水汽高于大气 、 10、根系吸收养分最多的部位在根的_。 A、根冠区 B、分生区 C、伸长区D、根毛区 1、C2、D3、B4、B5、B6、C7、D8、A9、D10、D 1、果树枯顶病是缺什么元素。 A、CuB、MnC、ZnD、B 关于土壤胶体的带电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内离子层所带电荷。 B、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外离子层所带电荷。 C、土壤胶体可因同晶代换和晶格断键而带上永久负电荷。 D、土壤胶体带上可变电荷的原因与普通胶体类似。 3、土壤胶体中最常见的阳离子排序为。 A、Fe AL Mg Ca H NH K Na B、Fe AL Mg H Ca NH K Na C、Fe Mg AL Ca H NH K Na D、Fe AL Ca Mg H NH K Na 4 酸性土壤的改良常用。 A、NHClB、CaSOC、磷矿粉 D、石灰 5、下列何种畜禽粪属于冷性厩肥_。 A、马粪 B、牛粪 C、羊粪 D、鸡粪 6、土壤比重的大小决定于_。 A、土壤耕作与土壤松紧情况 B、土壤矿质颗粒组成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C、土壤水分含量 7、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为_。 A、矿质颗粒 B、土壤空气 C、土壤水分含量 D、热量 8、与粘土类相比,砂土类因土粒间孔隙大,其总孔隙度_。 、大、小、两者无差异D、相同 9、下列肥料适宜做种肥施用的是_。 A、尿素 B、过磷酸钙 C、磷矿粉D、氯化铵 10、与大气组成相比,土壤空气组成的特点为_。 A、CO 高于大气 B、O 低于大气 C、水汽高于大气D、A+B+C 1、A2、B3、D4、D5、B6、B7、C8、B9、A10、D 1、果树枯顶病是缺什么元素。 A、CuB、MnC、ZnD、B 2、关于土壤胶体的带电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内离子层所带电荷。 B、所谓的胶体带电是指其构造中的外离子层所带电荷。 C、土壤胶体可因同晶代换和晶格断键而带上永久负电荷。 D、土壤胶体带上可变电荷的原因与普通胶体类似。 3、土壤胶体中最常见的阳离子排序为。 A、Fe AL Mg Ca H NH K Na B、Fe AL Mg H Ca NH K Na C、Fe Mg AL Ca H NH K Na D、Fe AL Ca Mg H NH K Na 4 酸性土壤的改良常用。 A、NH4Cl B、CaSO4 C、磷矿粉 D、石灰 5 土壤的无效水是。 A、毛管水 B、膜状水 C、吸湿水D、重力水 6、苹果“小叶病”是由于缺少。 A、磷 B、铜 C、锌 D、氮 7、腐熟的人粪尿只能和_混合。 、石灰 、氯化钾 、草木灰 、钙镁磷肥 8、属于速效磷肥的是。 A、钙镁磷肥 B、磷矿粉 C、钢渣磷肥 D、过磷酸钙 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 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 A、12%N,12%PO ,12%KOB、12%N,12%P,12%K C、12N:12PO:12KOD、12%NO,12%PO ,12%KO 10、土壤的 CEC、盐基饱和度、Eh分别反映了土壤的。 A、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 B、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 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D、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 1、A2、B3、D4、D5、C6、C7、B8、D9、A10、C 1、同价离子,离子半径愈大,交换能力_。 A、愈弱 B、愈强 C、离子半径与其交换能力无关 2、硫酸钾长期施用对土壤的影响为_。 A、土壤酸化 B、土壤板结 C、无影响 D、A+B 3、水田中不宜使用硝态氮的原因为_。 、引起土壤板结、易流失 C、易发生反硝化损失D、B+C 4、植物体内钾主要以_形态存在。 A、有机态 B、闭蓄态 C、离子态D、交换态 5、决定土壤热容量大小的主导因素是_。 A、矿质颗粒 B、土壤空气 C、水分 D、热量 6、芹菜“茎腐病”是由于缺少。 A、铁 B、硼 C、锌 D、锰 7、属于速效磷肥的是。 A、钙镁磷肥 B、磷矿粉 C、钢渣磷肥 D、过磷酸钙 8、作物吸收的氮素如果超过其代谢消耗时_。 A、将以硝酸盐的形式累积在体内 B、将以铵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C、将以酰铵的形式贮存在体内D、将以蛋白质的形式贮存在体内 9、土壤养分向根表迁移途径中最主要的方式是_。 A、截获 B、流动 C、质流 D、离子交换 10、过磷酸钙与下列_肥料混合会引起水溶性磷的退化。 A、有机肥料 B、石膏 C、草木灰D、硫酸铵 1、B2、D3、D4、C5、C6、B7、D8、C9、A10、C 1.15812 (S)中的(S)表示(): A.表示该复混肥为氮、磷、硫三元复混肥料 B.表示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中含硫 12% C.表示该复混肥为氮、磷、钾、硫四元复混肥料 D.表示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中钾肥为硫酸钾 2.果树缺 (),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仍保持绿色,直到完全失绿,严重时整个叶片呈黄白色,而老叶仍保持绿色。 A.氮 B.钾 C.氯 D.铁 3.气候条件相同时,土壤肥力越高,肥料利用率 ()。 A.越低;B.越高;C.相等;D.不一定 4.石灰性土壤发育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 () A.富铝化过程 B.潜育化过程 C.草甸化过程D.钙化过程 5.和氢离子相比,铝离子的致酸能力()。 A.更弱 B.更强 C.相同 D.不一定 6.人粪尿在()上施用效果最好。 A.烟草;B.西瓜;C.大白菜;D.盐碱土 7.不容易导致作物出现中毒症状的营养元素是(): A.钾 B.氮 C.氯 D.锌 8.一般来说在碱性条件下,()。 A.作物吸收阴离子养分多于阳离子养分 B.作物吸收阳离子养分多于阴离子养分 C.作物吸收阴、阳离子养分一样多 D.A、B、C、都不对 9.下列化肥中对烟草增产优质效果最好的是() A.氯化钾 B.硫酸铵 C.普钙D.硝酸钾 10.缺 ()往往引起黄瓜先从下部老叶开始黄化,逐渐向幼叶扩展,植株矮小,瘦弱,早衰, 产量低,产品品质差。 A.铁 B.磷 C.氮 D.钾 11.三元复混肥料中的有效养分含量最小应不低于()。 A.60%B.40%C.30%D.25% 12.在石灰性土壤中能诱发 Zn、Fe等缺乏而导致玉米白化症和果树黄化病的是() A.过量的氮 B.过量的磷 C.过量的钾 D.过量的钙 13.羊粪和羊厩肥属于 ()。 A.热性肥料 B.中性肥料 C.冷性肥料 D.酸性肥料 14.最小养分率的创立者是() A.道库恰耶夫 B.米切利希 C.李比希 D.威廉斯 15.“3:1:1,45”,转换为分析式为(): A.27-9-9;B.9-3-3;C.30-10-10;D.45-15-15。 16.油菜“花而不实”是一种缺()症状。 A.硼 B.锌 C.钼 D.铁 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避免开袋后长期不用;B.避免在高温、干旱条件下施用。 C.与农药混合施用效果更好;D.配合腐熟农家肥施用效果更好。 18.土壤水吸力()时,植物吸水最容易。 A.小于 100KPaB.100150KPaC.大于 150KPaD.大于 200KPa 19.关于草木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灰中的钾主要以硫酸钾方式存在 B.草木灰呈酸性反应 C.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叶面肥 D.草木灰与有机肥混合存放,可促进有机肥的腐熟并提高肥效 20.某麦田施用磷肥(折合 P0 )60kg/hm ,施磷小区每公顷小麦收获物中含 P090kg,未施磷肥小区每公顷小麦收获物中含 PO75kg,那么磷肥利用率为 (): A.17%B.40%C.33%D.25 1.D2.D3.A4.D5.B6.C7.A8.B9.D10.C11.D12.B13.A14.C15.A16.A17.C18.A19.C20.D 1.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土壤质地类型() A沙土类 B.粘土类 C.壤土类 D.三类全是 2土壤土粒与土粒之间由于分子引力而相互粘结在一起的性质称(A.粘着性 B.可塑性 C.吸附性 D.粘结性 3土壤有机质主要成分是() A.土壤微生物 B.腐殖质 C.土壤矿物质 D.有机酸 4道库恰耶夫和威廉斯的观点 A.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B.水与腐殖质 C.土壤矿物质淋溶学说D.土壤发生学说 5.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主要来自空气和水的是() ANPKB.CaMgS C.CHND.CHO 6.增强抗旱性,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的元素是() A.NB.PC.KD.Ca 7大多数植物磷的临界期在() A.分蘖和幼穗分化期 B.现蕾初期 C.幼穗形成期 D.幼苗期 8氮素化肥的标准是() A.碳铵 B.硫铵 C.硝铵 D.氯铵 9.缺磷严重的叶片() A.暗绿 B.亮绿 C.紫红 D.灰绿 10喜钾作物有() A.马铃薯 B.西瓜 C.小麦D.水稻 11.“花大花艳”是补充()引起的 .锌肥 .铁肥 .硼肥 .钼肥 12环刀法测定容重的范围() g cm 3 A.1.0-1.8B.2.60-2.70C.2.0-2.8D.2.65 13目标产量指() A.最高产量 B.实际产量 C.计划产量 D.空白产量 14土壤剖面观察,稀盐酸用于() A.酸碱度测定 B.石灰质反应 C.土壤颜色鉴定D.土壤结构现象 15在家畜粪尿中含N,P,K最多的是() A.猪粪 B.马粪 C.牛粪 D.羊粪 1、C2、D3、B4、D5、C6、C7、D8、B9、C10、A 11、C12、A13、C14、A15、D 1.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土壤结构() A.块状结构 B.核状结构 C.团粒结构 D.柱状结构 E.片状结构 2岩石矿物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的化学变化称 ( A.物理风化 B.生物风化 C.机械风化 D.化学风化 3土壤自然因素的基础是() A.气候 B.土壤母质 C.地形D.生物 4良好的土壤结构一般意味着() A.总孔隙度高,而且非活性孔隙比较多 B.总孔隙度高,而且毛管孔隙比较多 C.总孔隙度高,而且通气孔隙比较多 D.总孔隙度高,而且各级孔隙比例合理分布 5.不同质地的土壤,其对酸碱缓冲性次序是() A.粘土壤土砂土 B.砂土壤土粘土 C.壤土粘土砂土D.壤土砂土粘土 6.增强抗旱性,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的元素是() A.NB.PC.KD.Ca 7玉米氮肥的最大效率期在() A.分蘖和幼穗分化期 B.现蕾初期 C.幼穗形成期 D.喇叭口至抽雄初期 8某土壤样品湿土重 1000 克,经烘干其土重 800 克,其含水量质量百分数为() A.20%B.25%C.30%D.40% 9.缺磷严重的叶片() A.暗绿 B.亮绿 C.紫红 D.灰绿 10喜钾作物有() A.马铃薯 B.西瓜 C.小麦D.水稻 11.所谓碳铵性质的“二重性”是指() A.既可用于水田,也可用于旱地 B.虽含酸根,但不影响土质 C.本身化学性质不稳定,但农化性质较稳定 D.含氮量低,同时又易分解挥发 12.将 N、P、K 称为“肥料三要素”是因为() A.这三种元素常常供不应求 B.土壤中这三种元素的供应量最少 C.这三种元素的营养价值最大 D.作物对这三种元素的需求量最大 13不属于二元复合肥的有() A.磷铵 B.偏磷酸钾 C.硫衣尿素 D.硝酸钾 14土壤剖面观察,稀盐酸用于() A.酸碱度测定 B.石灰质反应 C.土壤颜色鉴定 D.土壤结构现象 15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 A.黏粒含量 B.砂粒含量 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 1、C2、D3、B4、D5、A6、C7、D8、B9、C10、A 11、C12、A13、C14、B15、D 1.土壤生产植物产品的能力称 () A.土壤肥力 B.土壤生产力 C.土壤管理 D.有效肥力 2磷污染水域的主要途径是() A.农药污染 B.氟污染 C.放射性污染 D.水土流失 3在土壤有机质分解与转化中其最主要作用的是() A.动物 B.植物 C.土壤微生物 D.土壤水分 4人类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和任务是() A.水力侵蚀 B.风力侵蚀 C 冻融侵蚀 D.人为加速侵蚀 5.土壤空气与大气相比()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氧气浓度高 C氮气浓度低D二氧化碳浓度低 6.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 A水层厚度 B土水势 C容积含水量D相对含水量 7哪个数值不直接用来指示土壤的通气状况? () A土壤容重 B土粒相对密度 C土壤孔隙度 D土壤孔隙比 8土壤的本质特性和基本特性是具有() A.土壤矿物质 B.土壤肥力 C.土壤有机质 D.土壤胶体 9.氯化铵不易作() A.基肥 B.种肥 C.追肥 D底肥 10喜钾作物有() A.马铃薯 B.西瓜 C.小麦D.水稻 11.“花大花艳是补充()引起的 .锌肥 .铁肥 .硼肥 .钼肥 12AA级绿色食品肥料施用首先要求() A.禁止施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 B.必须施用农家肥 C.允许施用商品肥料 D.采用秸杆还田 13某种复合肥的养分含量为 15、20、10,则该复合肥是() A.高浓度复合肥 B.低浓度复合肥 C.NPK 复合肥,N、P、K 的含量分别是 15%、20%、10%D.化成复合肥 14硫酸铵、 硫酸钾等含硫酸根的化肥一般不宜在长期淹水的土壤中施用,其主要原因是 () A.硫酸根对水生作物有害 B.硫酸根被还原为硫化氢后对作物不利 C.水生作物一般是忌硫的 D.硫酸根易流失 15不同质地的土壤田间有效贮水量不同,有效贮水量最多的土壤是() A.壤土 B.砂土 C.粘土 D.不确定 1.B2.D3.C4.D5.A6.B7.B8.B9.B10.B 11.C12.A13.C14.B15.A 1、一般微量元素的缺素症状首先表现于 a 老叶 b 幼叶 c 老叶和幼叶 d 根部。 2、常见的土壤结构体中,对土壤肥力来说最理想的结构是:a 块状结构; c 单粒结构; d 团粒结构3、水旱轮作中,磷肥施用应:a 优先施于水稻 b优先施于旱作 c水旱等量施 d 重水轻旱4、土壤中的CaHPO4 、 MgHPO4是()。 a水溶性磷; b弱酸溶性磷; c 难溶性磷 d热溶性磷5、适合作为种肥的肥料有()。a普钙; b碳酸氢铵; c尿素; d氯化钾6、容易挥发的化肥品种有。a碳酸氢铵 b 硫酸铵 c 普钙 d 人粪尿7、下列粘土矿物中,哪一种阳离子代换量最高?()a 高岭石 b 水云母 c 蛭石 d 蒙脱石 8、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差异很大,下面分解速率从快到慢顺序正确的是()。a 单糖粗蛋白质纤维素木质素 b多糖粗蛋白质半纤维素纤维素 c 半纤维素简单蛋白质脂肪 d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粗蛋白质9、一肥料包装袋上印有12-12-12,表明该肥料含有: a 12%N,12%P2O5 ,12%K2O b 12%N,12%P,12%K c 12 N:12 P2O5:12 K2O d 12%N2O,12% P2O5 ,12% K2O 10、土壤的CEC、 盐基饱和度、Eh分别反映了土壤的:a 供肥性、保肥性、耕作性 b 保肥性、供肥性、酸碱性 c保肥性、供肥性、氧化还原性 d 保水性、保肥性、氧化还原性1c;2d;3b;4b;5a;6a;7c;8a;9a;10c1.当土壤颗粒的粒径大于0.01mm 时,。A、吸附能力比较强B、吸附能力比较弱C、吸附能力没有变化 D、不表现出任何吸附能力2、土壤中的氮素可分为。A、水解性无机氮和非水解性有机氮两大类B、铵态氮和硝态氮两大类C、无机态和有机态两大类D、水溶性氮和水解性氮两大类3、土壤质地主要取决于土壤。A、粘粒含量B、砂粒含量C、有机质含量 D、大小不同的土粒组合比例4、有机物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A、腐殖质B、CO2和H2OC、褐腐酸 D、胡敏酸5、一旦表层土壤形成干土层,土壤水分蒸发损失。A、仍然比较多B、比较少C、决定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D、决定于土壤质地6、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A、粘粒含量也高B、原生矿物少C、次生矿物多 D、吸附能力强1.B2、C3、D4、B5、B6、D1、土壤由5 种物质组成。 2、土壤养分根据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为、和;根据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可分为 3、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3 种途径 4、根据成因,土壤中的矿物可分为和两大类 5、和三种元素被称为“肥料三要素” 6、土壤有机物的转化包括和两个完全对立的过程 7、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 8、磷肥按溶解性大小可分为3类 9、土壤中的胶结物质主要有和 10、土壤水分类型有 11、速效性钾包括两部分 12、土壤胶体具有等特性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两种 14、施肥方式包括三个环节 15、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氮肥、氮肥和氮肥三类。 1、土壤水分、有机质、矿物质、土壤生物、土壤空气。 2、速效养分、缓效养分、无效养分;水溶态、交换态、矿物态、有机态。 3、截获、扩散、质流。 4、原生矿物、次生矿物。 5、氮、磷、钾。 6、矿质化、腐殖化。 7、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 8、难溶性磷肥、水溶性磷肥、弱酸溶性磷肥。 9、无机胶体、有机胶体。 10、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11、交换性钾、水溶性钾。 12、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带电性、分散性和凝聚性。 13、铵态氮、硝态氮。 14、基肥、种肥、追肥。 15、铵态、硝态、酰胺态。 1、土壤由5 种物质组成。 2、硫铵为肥料,硝酸钠为肥料。 3、氮肥按氮素化合物的形态可分为、和三类。 4、养分随着水分的流动而迁移至根表的现象被称为。 5、马铃薯、糖用甜菜与烟草等是喜钾作物,也是忌氯作物,向其施用钾肥时不能用。 6、土壤开始表现可塑性的含水量称为,土壤失去可塑性时的含水量称为,差值为。 7、根部对无机养分的吸收包括离子和两个过程。 8、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的方式有、和 3 种途径。 9、停止供水后土壤水分的蒸发一般分为、和三个阶段。 10、有机物质的 C/N 值为时,比较容易被微生物分解。 11、土壤中钾的存在形态可分为、和三种。 12、土壤水分类型有、和。 13、作物吸收的氮素形态主要是和。 14、土壤的固磷机制主要有、四种。 15、作物缺钾时,通常叶尖和边缘发黄,进而变褐,渐次枯萎。 1、矿物质、有机物质、生物、水分、空气。 2、生理酸性,生理碱性。 3、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 4、质流。 5、氯化钾。 6、可塑下限或下塑限、可塑上限或上塑限、塑性值或可塑指数。 7、被动吸收、主动吸收。 8、截获、扩散、质流。 9、大气控制阶段、土壤导水率控制阶段、扩散控制阶段。 10、小于等于 25:1。 11、矿物态钾、缓效性钾、速效性钾。 12、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13、铵态氮、硝态氮。 14、化学固定、吸附固定、闭蓄固定、生物固定。 15、老叶。 土壤的固相组成有、,我们通常把称之为土壤的骨架。 2、五大自然成土因素包括、。 3、卡制土壤质地分类制利用两级分类法,即和的相对含量不同将土壤质地划分为三类。 4、土壤孔隙按其孔径大小可以分为、 。 6、土壤的通气机制有和两种,从而实现土壤空气与大气之间的换气和土壤空气的更新。 7、土壤养分在土壤中的迁移方式有、和三种,其中这种迁移方式与蒸腾作用密切相关。 8、氮肥按其氮素存在形态不同可划分为、和四种,尿素属于氮肥。 1、矿物质、有机质、土壤微生物、矿物质。 2、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3、物理性砂粒、物理性粘粒、沙土、壤土、黏土。 4、通气孔隙、毛管孔隙、非活性孔隙。 6、扩散作用、整体流动。 7、截获、质流、扩散、质流。 8、铵态氮肥、硝态氮肥、酰胺态氮肥、长效氮肥、酰胺态。 1、 土壤肥力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 2、风化作用可以分为三类,包括、。 3、土壤吸收性能的类型有、 。 4、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 。 5、土壤孔隙的类型、。 6、土壤水分的形态有、 。 7、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有个。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8、常用氮肥的含氮量是:尿素、碳铵、氯化铵。 9、氮肥依其氮素形态可分为、 。 10、常见喜钾作物有、 。 11、常见的忌氯作物(氯敏感作物)有、 。 12、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外界环境条件有土壤温度、 离子间相互作用和通气性。 13、土壤岩石的类型有、三种。 1、水、肥、气、热、肥。 2、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3、机械吸收、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离子交换吸收、生物吸收。 4、块状和核状、柱状和棱柱状、片状、团粒。 5、通气孔隙毛管孔隙无效孔隙。 6、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重力水。 7、16、C,H,O,N,P,K,Ca,Mg,S、Fe,Cu,Mn,Zn,Mo,Cl。 8、46%、17%、25%。 9、铵态 N、硝态N、酰胺态 N。 10、甘薯、马铃薯、菜花。 11、马铃薯、甘薯、西瓜。 12、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PH。 1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 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为、 。 2、土壤热量的主要来源是。 3、磷肥的制造方法有、三种。 4、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的百分比叫。 5、土壤有机质转化可分为和两个过程。 6、土壤微生物包括菌、菌和菌。 7、写出三种绿肥、。 8、腐殖质的两种主要组分是和。 1、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 2、太阳辐射热。 3、机械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夜间防护方案模板范本
- 砌筑脚手架施工方案
- 三亚竹屋施工方案
- 医院骨科青年文明号建设与实践
- 杭州户外水景施工方案
- 宁夏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上汽集团网络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塔吊附墙施工方案交底
- 半塑胶渔排施工方案
- 人员安全疏散模拟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人才服务合同书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矿井顶板事故防治课件
- 2025年工会入职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校园招聘笔试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
- 旅游服务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公司章程制定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2024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解读
- 立体车库应急预案范文
- 安全(文明施工)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