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实习报告 仅供参考.doc_第1页
工艺实习报告 仅供参考.doc_第2页
工艺实习报告 仅供参考.doc_第3页
工艺实习报告 仅供参考.doc_第4页
工艺实习报告 仅供参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工艺实习课 程: 供 配 电 工 程 专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 号: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实习大纲与计划书.1二次接线安装.页码1 实习配电屏二次接线原理.页码 1.1 二次接线的概念 1.2 实习配电屏二次接线原理分析2 实习配电屏二次接线安装图设计.页码 2.1 屏面布置图 2.2 屏背面接线图 2.3 端子排图 3 二次接线安装工艺.页码 3.1 屏面布置 3.2 屏上元件安装 3.3 屏内配线实习小结.页码参考文献.页码附录 二次接线图纸.页码实习大纲与计划书 一、实习目的 1.加深对供配电工程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 2.锻炼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完成二次展开图与端子图的绘制; 3.了解常用高低压开关柜的生产工艺过程及其新产品、新工艺,拓宽知识面。 二、实习要求 (一)知识 1.熟悉常用高低压开关柜的结构、性能特点; 2.了解成套设备元器件的装配、调试过程及要求。 (二)技能 1.能熟练阅读二次接线的安装图,掌握二次接线的安装、调试工艺; 2.能正确选用高低压开关柜及其配置。 (三)能力1.能独立完成一般开关柜二次安装图的设计与配线工作; 2.具备组织高低压开关柜的订货、安装、调试及验收的初步能力。 三、实习内容与日程安排 1.实习内容及地点 成套设备生产工艺认识实习,地点为校外扬州某电气设备生产厂家; 成套设备生产工艺安装实习,地点校内教学实验中心四楼供配电实习室。 2.实习日程安排(见下表) 校内外认识实习 1.5 天、校内安装实习 3.5 天。共 1 周。 表1 实习日程总体安排班级 日期6.46.86.09、6.106.116.156.16、6.176.186.226.23、6.246.256.29电气0901电气安装工艺实习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电气0902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电气安装工艺实习智能0901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电气安装工艺实习暖通空调课程设计智能0902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电气安装工艺实习暖通空调课程设计表2 实习日程具体安排(1周)时间地点实习内容第一天上午四楼供配电实习室布置实习任务,熟悉开关柜及各电器元件结构性能断路器控制二次接线图设计与安装工艺讲座下午 整理断路器控制箱,熟悉断路器控制二次原理图。第二天上午校外认识实习(时间根据联系情况安排)下午完成展开式原理图、屏面布置图、屏背面二次接线图、端子接线图的绘制。第三天全天验收二次接线安装图,领实习工具、材料,断路器控制箱二次接线。第四天上午断路器控制箱二次接线。下午 断路器控制箱二次接线。通电调试验收。第五天上午通电调试验收。下午电气安装工艺技能大赛(考核优秀者参加)注:晚上写实习报告四、实习考核按实习期间表现、实习考核和实习报告综合评分,成绩为五级分制。五、实习指导教师翁双安 李世博 于照 蒋步军二次接线安装 1 实习配电屏(VBC-12型 10kV断路器控制箱)二次接线原理 1.1 二次接线的概念 二次接线图是表示二次设备连接的电气接线图,通常分为“原理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 。原理接线图是用来表示继电保护、监视测量和自动控制等二次设备或系统的工作原理,它以元件的整体形式表示各二次设备间的电气连接关系。 图 1 所示为6kV10kV线路保护原理接线图,图中每个元器件以整体形式绘出,它对整个装置的构成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便于掌握其互相关系和工作原理。其优点是较为直观;缺点是当元器件较多时电路的交叉多,交、直流回路、控制与信号回路均混合在一起,清晰度差。 图 1 6kV10kV线路保护原理接线图 原理接线图通常又分为“归总式原理接线图”和“展开式原理接线图”。1)归总式原理接线图:简称原理图,它以整体的形式表示各二次设备之间的电气联接,一般与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画在一起,设备的接点与线圈是集中画在一起的,能综合出交流电压、电流回路和直流回路间的联系,使读图者对二次回路的构成及动作过程有一个明确的整体概念。 归总式原理图有两个特点:(1)二次设备(仪表、继电器、控制开关等)以整体的形式画出。(2)二次接线的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回路和一次回路的有关部分画在一起。归总式原理图的优点是:整体观念清楚明确,表示和叙述电气联系和动作原理方便。常用于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原理分析和二次回路的初步设计。 归总式原理图的缺点是:元件和连线较多时,线条相互交叉,显得凌乱;同时,标记不全,有些细节在图上没有表示出来,因而不能用于施工、安装和运行。 图 2 表示了10 千伏线路保护和测量的归总式原理图。当线路上发生相间短路时,短路电流流过 1TAa 或1TAc,使过电流保护起动:电源“+”1KA(或2KA)常开接点KT 线圈电源“”;电源“+”KT 延时闭合的常开接点KS 线圈XBQF 辅助接点Yoff 线圈电源“”,使断路器QF 跳闸。(注:常开触点又称动合触点,常闭触点又称动断触点)。 图 2 10kV 线路保护测量归总式原理图2)展开式原理接线图:以分散的形式表示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展开图中二次设备的接点与线圈分散布置,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直流回路分别绘制。这种绘制方式容易跟踪回路的动作顺序,便于二次回路的设计,也容易在读图时发现回路中的错误。 展开式原理图的规则和特点如下:1. 二次设备按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出。2. 按供给二次设备的各个独立电源划分回路,各回路在图上分开表示。各种回路说明如下:1) 交流回路:分为交流电流回路(保护、测量、自动装置等)交流电压回路(保护、测量、自动装置、同期等);2) 直流电路:分为操作回路(断路器、隔离开关、灭磁开关、机组及其辅助设备、闸门等)信号回路(位置、事故、预告、指挥信号等)保护回路(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母线、电动机保护等)。3.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和触点、仪表的电流和电压线圈、控制开关的各对触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各个辅助触点,都分开画在所属的回路中,但同一设备的文字符号必须相同。4. 二次设备的连接次序从左到右,动作顺序从上到下,接线图的右侧有相应的文字说明。5. 开关电器的触点采用开关断开时的状态,继电器的接点采用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即不带电表示法)。6. 二次设备之间的连接按等电位原则和规定的数字进行标号。7. 继电器的线圈和触点不在同一张图上时,要注明引来或引出处。安装接线图:包括屏面布置图、屏后接线图、端子排图等。1)屏面布置图:表示二次设备在屏面(及屏后、屏顶)的安装位置,一般按实际尺寸的一定比例绘制。2)屏后接线图:表示屏内二次设备间的电气连接关系。3)端子排图:表示屏端子排与屏内二次设备及屏外电缆间的连接关系。1.2 实习配电屏二次接线原理分析 (a)(b)图3 配电屏二次接线原理图(a)控制回路 (b)储能回路图 3 为配电屏二次接线图,图4 为真空断路器电气控制接线图。图 4 VBC-12 固定式真空断路器电气控制接线图控制箱电路工作原理分析如下:本电路分两个部分,控制回路(包括合闸回路、分闸回路、保护回路)和储能回路。由(a)图可知,对于合闸和分闸操作,该控制箱各自提供了两种控制方式遥控合闸(遥控分闸)和就地合闸(就地分闸),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本电路采用的万能转换开关型号为LW12-16D/49.4021.3,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可知,这种转换开关所能控制的对象最大容量为49kW,接触系统节数为3 节12 个触点。开关正面有状态指示:合闸、就地、远方、就地、分闸。万能转换开关图片如下。图 5 LW 系列转换开关采用弹簧操动机构的断路器在首次合闸前需储足能量,储能过程为:打开储能回路空气开关2ZKK,按下储能按钮CA,25-35 支路有电流流过,整流桥V6 对交流电流进行整流,输出直流电驱动储能电机M 通电运行,通过拉伸或压缩弹簧来储能,到位后,锁扣扣住弹簧,储能弹簧状态位置指示开关(常闭触点)S10、S11、S21、S22 断开,电机停车;同时,位置指示开关(常开触点)S41 闭合,储能指示YD 亮,表示合闸弹簧已储足能量,可以进行合闸操作。原理图详见图3(b)与图4。鉴于储能过程不是瞬态,故选用型号为 LA38-11S/203 的按钮,S 代表自锁式。注意储能完毕后需手动将此按钮复位。 图 3(a)中,当QK 打向远方时,通过遥控合闸按钮YH 和遥控分闸按钮YF 可控制回路通断。当遥控合闸按钮 YH 按下时,4-14 支路两端施加电压,断路器辅助开关S1 闭合,储能弹簧位置开关S3 闭合,防跳继电器K1 线圈通电,使触点闭合,故4-14 支路接通,整流桥V4 整流后的电流流过合闸线圈Y9,Y9 通电动作,使脱扣系统脱扣,合闸弹簧释放能量,使断路器克服分闸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合闸。合闸动作完成后,断路器辅助开关S1 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接通5-15 支路,合闸指示HD 亮,表示合闸完毕。 当遥控分闸按钮 YF 按下时,30-31 支路两端施加电压,此时断路器辅助开关常开触点闭合,整流桥工作,分闸脱扣器上有电流流过,断路器在分闸弹簧作用下分闸,断路器辅助开关S1 常闭触点闭合,使分闸回路断开,分闸指示LD 亮,表示分闸完毕。 当 QK 打向就地时,YH、YF 不再起作用,当断路器由就地拨向合闸时,1-2 触点接通,4-14 支路导通;当断路器由就地拨向分闸时,11-12 触点接通,30-31 支路导通,具体动作过程同上,不再缀叙。 保护跳闸回路用来模拟一次系统发生故障时,控制箱的动作过程,当保护跳闸压板LP 接通时,按下保护跳闸按钮,断路器也会跳闸以保护二次回路。本 次 实 习 所 使 用 的 按 钮 及 指 示 灯 采 用 江 阴 长 江 电 器 公 司 提 供 的 产 品 , 具 体 型 号 分 别 为LA38-11(S)/203 和AD11-22/41-9GZ AC220V,其外观如图6 所示。(a) 按钮 (b)指示灯图 6 按钮与指示灯外观2 实习配电屏二次接线安装图设计2.1 屏面布置图 屏面布置图是指从屏的正面看,按一定的比例绘出屏上各设备的安装位置、外形尺寸及中心线的尺寸,并附有设备表,以便制造厂备料和安装加工的正视图。图中各设备的排列位置和相互间尺寸要和实际相符。典型屏面布置图如图 7 所示。图7 平面布置图(a)35kV 主变控制屏 (b)信号屏 (c)继电保护屏2.2 屏背面接线图 屏背面接线图又称为安装接线图,它标明屏上各个设备引出端子之间、设备与端子排之间的连接情况,是安装、施工和运行时的重要参考图纸。采用的标号原则为“对面原则”,就是常说的“相对标号法”,是指每一条连接导线的任一端标以对侧所接设备的标号或代号,故同一导线两端的标号是不同的,并与展开图上的回路标号无关。这种方法很容易查找导线的走向,从已知的一端便可知另一端接至何处。要求:各元件的排列按屏后,编号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接线端子采用“相对编号法”编号;控制屏和保护屏的端子排一般采用垂直布置的方式,端子由上至下排列;端子排各回路的排列顺序是: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信号回路控制回路其它特性回路转接回路。注意交流电流回路、信号回路及其他需要断开的回路,一般需要用试验端子。端子排的编号要注意一次、二次回路的联系,屏内、屏外设备的的连接。2.3 端子排图 端子排图是表明屏内设备和屏外设备连接关系以及屏上需要装设的端子类型、数目以及排列顺序的图。端子排的一般形式如图 8 所示,最上面标出安装项目名称、端子排代号和安装项目代号。下面的端子在图上画为三格,中间一格注明端子排的序号,一侧列出屏内设备的代号及其端子代号,另一侧标明引至设备的代号和端子号或回路编号。端子排的文字代号为X,端子的前缀符号为“:”。若上述有功电能表P1 有8 个端子,则端子应标为“A3WL3P1:1”。 接线端子板分为普通端子、连接端子、试验端子和终端端子等形式。普通端子板用来连接由屏外引至屏上或由屏上引至盘外导线;连接端子板有横向连接片,可与邻近端子板相连,用来连接有分支的二次回路导线;、终端端子板用来固定分隔不同安装项目的端子排。端子排采用四格表示法:要求:(1)屏内设备与屏外设备的连接;(2)屏内各安装单位之间的连接;(3)屏内设备与直接接于小母线上的设备(熔断器,电阻等)之间的连接;(4)各安装单位主要保护的正电源;(5)各安装单位主要保护的负电源,应在屏内设备之间接成环形后接至端子排;(6)为节省电缆,通过本屏转接的回路(也称过渡回路)应通过端子排。(7)电流回路和其他需要试验的回路须接至试验端子。安装接线图中各种设备、仪表、继电器、开关、指示灯等元器件以及连接导线,都是按照它们的实际位置和连接关系绘制的,为了施工和运行检修的方便,所有设备的端子和连线都按“相对编号法”的原则标注编号。安装接线图是最具体、最详细的施工图,是照图施工(接线)的工程图。3 二次接线安装工艺3.1 屏面布置 二次设备屏面布置安装要求如下: (1)继电器屏的屏面布置应在满足试验、运行方便的条件下,适当紧凑。 (2)相同安装单位的屏面布置宜对应一致,不同安装单位的继电器装在一块屏上时,宜按纵向划分,其布置宜对应一致。 (3)当设备或元件装设两套主保护装置时,宜分别布置在两块屏上。 (4)组合式继电器插件箱,宜将相同出口继电器的保护装置装在一个插件箱内。 (5)对由单个继电器构成的继电保护装置,调整、检查工作较少的继电器布置在屏的上部,较多的布置在中部。一般按如下次序由上至下排列:电流、电压、中间、时间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上部,方向、差动、重合闸继电器等布置在屏的中部。对组合式继电器插件箱,宜按出口分组的原则,相同出口的保护装置放在一块箱内或上下紧靠布置。一组出口的保护装置停止工作时,不得影响另一组出口的保护装置运行。 (6)各屏上设备装设高度横向应整齐一致,避免在屏后装设继电器。 (7)各屏上信号继电器宜集中布置,安装水平高度应一致。信号继电器在屏面上安装中心线离地面不宜低于600MM。 (8)试验部件与连接片,安装中心线离地面宜不低于300MM。 (9)对正面不开门的继电器屏,屏的下面离地250MM 处宜设有孔洞,供试验时穿线之3.2屏上元件安装(1)所有安装设备型号、数量与设计图纸一致。(2)所有二次设备工作完工,设备配件齐全(顶盖、面板、把手、标签等)。(3)施工工艺要满足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92)的要求,做到美观、整齐、易于运行维护及检修的要求。(4)对屏、端子等保护专业维护范围的端子及接线(包括接地线)外观检查,屏上的测量仪表和继电器、控制元件、信号元件、连接元件等二次元件等应清洁,无损坏,安装紧固,无变形,标识清晰,操作灵活。(5)接入交流电源(220V 或380V)的端子与其它回路端子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有明显标识。根据回路的用途,接线端子分为一般端子、连接端子、试验端子、连接型试验端子、终端端子。 3.3 屏内配线 1)平行排列配线(扁线)平行排列配线是把相同走向的导线排列在一起,用线夹固定成形,断面成矩形;为使线排整齐,还常常放入实际并不接线的假线。分支线弯曲后与主线成直角,弯曲时,将配线弯成小圆角,弯曲半径一般为导线直径的三倍;导线数量较多时,可变成多层走线;“线把”要保持横平竖直,每间隔用线卡均匀固定;上线卡时,先在两层导线之间垫一层弹性纸片,导线外包缠黄蜡带或聚氯乙烯带加强绝缘;屏上常焊有走线支架,在一定距离上加以强度较大的线夹,将“线把”统一固定。 2)成束布线(圆线)将相同走向的导线用蜡棉纱线、尼龙线或专用塑料扎带,把线捆扎在一起,断面成圆形;扎线间距约为 60mm120mm,扎带结置于背面;分支线与主线成直角,并且要从线束背面或侧面引出;屏内适当位置也应设置线夹,将线束固定,并与屏面有不大的距离;线夹与线束之间应衬垫黄蜡带或聚氯乙烯带; 3)技术标准:二次线装配原则和要求电压回路、控制回路用 1.5mm2 铜芯绝缘线,电流回路用2.5mm2 铜芯绝缘线,不得用铝芯线;配电屏内配线应整齐,接线正确、牢固,与安装图一致;配线在两个端子之间不容许有接头及分支线,配线端部需套上绝缘软管,并写明编号,编号正确,字迹清楚;配线应成排或成束、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布置,布线合理、省材料,其长度超过时,应加线卡,线卡与导线之间应衬垫绝缘;导线穿过金属板时,应装在绝缘衬管内;配线与端子连接,线耳应顺时针绕接,接点必须加垫圈或花圈;所有与配电屏相连接的电缆,在与端子排相连接前,都应用电缆卡子固定在支架上,使端子不受任何机械应力;活动屏用多股软线布线;同一屏用同一颜色线布线;当端子已接有二根导线时,不得加装第三根,应设法加装端子。总之,进行二次配线要记住:“导线选择有要求;布线布局要合理;接点线耳有方向;横平竖直要对齐;绑扎牢固又美观;正确经济又实用。”实习小结 五天很快过去了,这次的实习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不过收获颇多,也意识到什么事情也只有亲手干了才能加深理解,所谓的“实践出真知”吧。 我们提前去位于离学校不远的北辰电气厂进行了参观学习,天气炎热,但是大家的热情却丝毫不减,在老师跟厂商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对许多仪器的功能跟核心硬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比如各种系列的开关柜,真空断路器,负荷开关等。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实习有很大的帮助。负责人还说欢迎我们暑假来参加实习工作,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准大四生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契机。 这次的实习地点是能动行政楼,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任务,使我们对接下来这几天要做的事第一次有了头绪,也便于我们的分工合作和更好地完成实施任务上。 在第一天里,我们完成了二次接线的原理图的绘制,刚开始还不太了解其接线原理,上午基本上都在问同学跟摸索中度过,中午郁闷地睡不着觉,下午早早地就跑去了教室,在大家的认真研究下,经过一些小修改,这个任务算是有惊无险地完成了,看来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很重要。 在第二天里,我们完成了屏背面接线图和端子接线图,可能我们动作比较慢吧,有的同学可能连夜做了些,今天下午已经准备领器材接线了,感觉压力好大,怎么说也不能被比下去,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我们也加快了进度,把本来应该放到第三天才开始做的接线任务提前开始进行,结果我们坚持到最后几个才走。第三天很打击自信心,因为昨天急于求成,接线是按自认为对的来的,隔壁桌的同学本来想来参考我们的,结果还给我们纠了错,昨天坚持到底的精神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收获,虽然沮丧,不过也幸好较早地发现,也没有酿成什么重大后果,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带着一点惋惜之情把原本很认真接的线拆掉,重头再来,为了防止有什么其他的意想不到的差错,我们决定索性把图也再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了之后再好好接线,这样至少能把出错的可能性从图纸这块上排除。说实话,接线这块,主要还是合作伙伴的功劳,动手能力这方面,我还是比较弱的,我在这块只负责剪剪线头,绕线还是合作伙伴完成的,功夫不负有心人,虽然重新拆线绕线把我们折腾得不轻,但是我们最终也没落后于别的小组。最让人紧张和不安的就是验收这块,可能大家都知道越早越好完成分数越高的道理,为了让老师能尽快来帮自己这组验收,大家都卯足了劲,紧紧跟在正在验收的老师们身边,都恨不得把机子直接拉到自己那儿去,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惠志娇同学那一组,验收的很早,但是一直有问题,第二次还是有问题,看着她沮丧的表情,我们这组一次还没验过的小组更加紧张了,毕竟谁都不想落后,对于验收时候的按键,一开始老师教了几遍,我一开始不知道,后来听已经验收的同学说要自己按了,我赶紧凑上去看了下同学的操作,努力地记住了步骤,并且借来了万用表,测试了下每个接线处,确保接线没有小差错以后,还是有点不放心,又找来已经验收好的同学过来帮忙看,他们说也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了,于是带着一点点小忐忑,也在合作伙伴的不懈“追踪”下,老师终于来验收我们这组了,验收过程很顺利,大家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地了,只是在老师验收绕线美观这块的时候,老师也忍不住笑了,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