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史知识点.doc_第1页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doc_第2页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doc_第3页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doc_第4页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近代史知识点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确立立的历史,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变化。文艺复兴(发现人)1根源:西欧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2概况: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15世纪扩大到欧洲,16世纪达到高潮。3实质:反封建反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人的现实生活。5代表人物及作品:(1)但丁-神曲揭露了教会的黑暗,批判了封建制度,歌颂了现实生活,但丁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是文艺复兴的先驱。(2)达芬奇-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反应了资产阶级对现实生活的追求。6意义:解放了思想,孕育了资产阶级文化,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基础。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世界)1根本目的:追求黄金和海外市场2条件:指南针的运用、地理知识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综合国力3代表:(1)国家-西班牙、葡萄牙 (2) 航海家-哥伦布 :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达伽马:开通了直达东方(印度)的航线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 4意义 :积极方面:(1)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2)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3)通过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 消极方面:殖民掠夺给亚非美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三角贸易 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开始对亚洲、非洲、美洲殖民扩张,西班牙、葡萄牙是最早的殖民国家,17世纪后,黑奴成为掠夺非洲的重要手段之一, 英国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2。“三角贸易”路线:欧洲-非洲-美洲-欧洲3。影响:(!)对欧洲来说,掠夺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2)为美洲开发提供劳动力;黑人把非洲文化带到美洲,对美洲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3)对非洲来说,给非洲造成巨大的灾难,使非洲损失1亿多人口,造成非洲的贫穷与落后;还滋生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英国的殖民掠夺 1 在殖民争霸中,英国战胜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18世纪成为海上霸主。 2英国队印度的殖民掠夺:1757年 克莱武率军占领了印度的孟加拉省,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利用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疯狂掠夺,其方式有侵占土地 、洗劫国库 、征收重税。19世纪,印度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印度成为“英国王冠上的宝珠”。 3.19世纪,英国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号称“日不落帝国”。 4 评价:殖民掠夺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剥削与压迫。反殖民斗争 1 拉丁美洲独立斗争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班牙葡萄牙征服了拉丁美洲。玻利瓦尔领导拉美人民进行了反殖民斗争,打败了西班牙殖民者,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先后解放了厄瓜多尔、智利、秘鲁等国,被拉美人民尊称为“拉丁美洲解放者”。 影响:通过反殖民斗争,结束了西葡的殖民统治,18个国家实现了独立,奠定了现代的拉美政治格局。 2 印度人民大起义 1857-1859年,章西女王领导印度人民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3 人物评价: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反抗了殖民统治,他们是勇敢坚强,不畏牺牲的民族英雄。英国的新生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2革命经过 1.序幕 1640年议会的召开,揭开了革命的序幕。 2两次内战 1642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克伦威尔领导“新模范军”两次打败王党军 3 .建立共和国 1649 年查理一世被处死,建立共和国4.护国政治 1653年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5 斯图亚特复辟 1660 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将查理迎回英国,史称查理二世 6 光荣革命 1688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邀请他在荷兰执政的女胥威廉到英国当国王,资产阶级重掌政权,革命结束。 3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政体 为了限制王权(立法权 财政权 军事权 控制议会权), 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使议会成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王只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统治,由此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理论和法律基础。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推翻了封建统治,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加速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美国独立战争1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 资本主义的发展。2美国独立战争的经过1)标志开始 1775年5月 列克星敦的枪声,打响了武装反抗英国的第一枪 2)组建军队 1775年5月,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任命 华盛顿为总司令,指挥对英作战 3)宣布建国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宣告北美脱离英国管辖,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标志美国成立4)转折 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胜利 5)结束 1783年,英美签订 巴黎合约,英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3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内容:(1)谴责了英国的殖民统治(2)北美成为独立的合众国(3)人人平等,有自由、生命、追求幸福的权利。 意义:(1)是第一个人权宣言(2)是北美反英斗争的旗帜 (3)为美国建立民主制度奠定基础41787宪法与联邦政府 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美国宪法。史称1787宪法,他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地位),根据宪法美国成立联邦政府。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立法权属国会,行政权在总统,司法权在最高法院。 华盛顿担任美国首任总统。5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及意义 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他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体(联邦制或叫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起了推动作用。6“美国国父”华盛顿 功绩:华盛顿领导北美人民与英军斗争,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被视为开国之父;在担任总统后,根据宪法建立完善了民主与法制,创立联邦银行,统一货币,建立税制,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使美国开始步入正轨。评价:他是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和资产阶级革命家。阶级局限:他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黑奴和印第安人等排除在外).法国大革命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 法国腐朽的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1)导火线 1789年5月 三级会议召开 2)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国民自卫军攻占了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这一天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3) 大资产阶级掌权,颁布 人权宣言 。 4) 1792年9月22建立共和国,平等、自由、博爱成为共和国的口号,次年法王路易十六被处死。 5)高潮 以 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掌握了国家的政权,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使法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次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3人权宣言 1 时间 2 制定机构 制宪议会 3内容 (1)自由、平等是天赋的人权(2)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4) 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 4 意义 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 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的旗帜 ,是引导法国走向 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5评价 人权宣言提出了人权、法治、分权,倡导主权在国民的进步思想,对铲除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宣扬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4拿破仑帝国 1)拿破仑上台 1799年,大资产阶级支持拿破仑发动 雾月政变,执掌了国家大权。1804年,拿破仑废除 共和制,加冕称帝,建立了 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2)对内政策:改革财政,制定 法典,加强 法制,强化国家机,镇压叛乱,肃清王党,建立帝制,实行军事独裁。 评价: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3)对外政策:发动“拿破仑战争” ,前期是正义的自卫战争,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还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革命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后期变成了侵略战争和争霸战争,掠夺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财富,激起了欧洲人民的反抗大,导致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4)灭亡:1815年,拿破仑在 滑铁卢战役中一败涂地,被反法联军赶下台 5)评价: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5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对世界有很大的影响,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时间根本原因领导阶级开始标志法律文献建立政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克伦威尔)议会召开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18世纪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代表:华盛顿)列克星敦枪声权利法案1787宪法联邦制法国大革命1789-179918世纪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代表:罗伯斯庇尔)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资产阶级共和国(共和制)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比较二 权利法案、权利法案、人权宣言有何共同点? 1 作用: 以法律的形式保障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 思想: 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3 意义: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制思想,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第一次工业革命 概述: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技术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1765)年代在英国率先开始,棉纺织业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和使用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轮船火车的发明开创了人类交通的新纪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1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的原因 (1)政治背景 英国首先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直接原因 市场的扩大2开始标志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3重要标志 瓦特改良蒸汽机 为工业生产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了生产和交通的变革。4 交通变革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轮船(克莱蒙号) 开启了汽轮时代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旅行者号)开启了铁路时代5意义 (1)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2)欧美先后成为工业国,世界市场形成(3)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城市开始出现(4)环境污染第二次工业革命概述: 19世纪末(1870),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美国和德国为主的欧美国家开始了以电力和内燃机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随着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远程输电技术的发明运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电灯、电话、电报等丰富了人类的生活,汽车、飞机扩展了人类的活动范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反过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重要成果1876年贝尔(美)发明电话1879爱迪生发明电灯(发明大王:电灯、电话机、电报机、蓄电池)1885年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1896年马可尼(意)发明无线电通讯技术亨利福特(美)发明的四轮汽车1903年莱特兄弟(美)发明飞机两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 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方面: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方面: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革,工厂企业出现,城市兴盛,城市人口剧增,人们生活观念和方式改变。政治方面:1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创造的巨大财富为资产阶级巩固政权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逐渐确立,形成东方从属西方的局面。2 英国工业革命后,为寻求资源和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加紧了对外殖民扩张,成了“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对中国的影响:1工业革命完成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2 中国开始学习西方,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2 第二次工业革命: 经济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突飞猛进,经济快速发展。但各国发展极不平衡。 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争夺世界霸主和殖民地(资源和市场),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对中国影响:1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3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运动高潮-白日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科技革命的启示1 双刃剑:积极面-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如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电话、电报加强了人们的联系与沟通。消极面-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废气、汽车尾气等)和战争2 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我们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鼓励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要重视环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青年一代要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怕失败。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资产阶级革命、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1文艺复兴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关系:文艺复兴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文化基础2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关系:新航路开辟掀起了殖民扩张,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财富3殖民扩张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殖民扩张形成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地,直接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4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提供物质基础。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60 年代后(1860)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蓬勃兴起,美国的南北战争(1861-1865)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俄国通过废除农奴制(186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1868)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制度扩大,最终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美国南北战内战原因 -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 北方: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黑人奴隶制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二障碍。北方的资本家为了获得广阔的市场和劳动力,主张废除奴隶制,南方种植园主主张保留奴隶制。,并把奴隶制扩张到西部地区。黑人奴隶制的存废成了南北双方争论的焦点内战经过1导火线 1860年,主张废除黑人奴隶制的林肯当选总统。南方11州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叛乱,成立了“南方诸州同盟”定新宪法、新首都、选新总统,1861年4月挑起内战。美国面临分裂危险。林肯号召民众为维护联邦统一而战。初期北方失利。2扭转战局-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 5月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调动了人民群众的革命激情 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黑人奴隶制,1863月1日起,叛乱各州的黑奴应看为自由人,可以参加联邦军队。此宣言孤立了南方种植园主,调动了黑人奴隶的革命激情。3结束 1863年,葛底斯堡战役,转入反攻,1865年4月,联邦军攻占南方军老巢里士满,南方叛军投降,内战结束林肯功绩维护了联邦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性质与意义1 性质-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 意义-它维护了美国的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基本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为美国经济赶超英法创造了条件。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俄国农奴制的危机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却仍然封闭保守,民穷国弱,远远落后于欧美诸国。野蛮的沙皇俄国在欧封建农奴制度阻碍着俄国社会的前进(缺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危机一 内忧:十二月党起义 1852年,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发动了“十二月党起义”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危机二 外患:“克里米亚战争”战败 法国和英国为了阻止俄国东扩,双方爆发了争夺土耳其的克里米亚的战争。俄国战败,彻底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国内矛盾加剧,民主革命高涨。农奴制的废除为了维护沙皇俄国的统治(目的),在维护地主贵族的利益的前提下(原则),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内容 1自由权-农奴有人生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积极意义:这条法令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2财产权-农奴有占有动产和不动产,从事工商业活动的权利。3 土地权-农奴解放时可以从地主那里高价赎买一块份地。(局限:是对农奴的肆意掠夺,农奴无法摆脱对地主的依附) 评价:俄国农奴制的废除,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获得自由劳动力和商品销售市场),工业生产迅速提高,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不彻底原因:他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他要维护沙皇贵族的利益)日本明治维新德川幕府的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