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全册_第四单元_第十课 第四框 拥抱美好未来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_第1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_第四单元_第十课 第四框 拥抱美好未来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_第2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_第四单元_第十课 第四框 拥抱美好未来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_第3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_第四单元_第十课 第四框 拥抱美好未来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_第4页
九年级政治全册_第四单元_第十课 第四框 拥抱美好未来课件 新人教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拥抱美好未来 第四框 新新名词大搜索 时尚名词知多少 秒杀 围脖 信息化特征明显 蚁族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知识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不断缩短 也出现了一些新名词 彩民 充值 持仓量 冲高 解套 套现 编程 闪存 短信息 浏览器 主板 大巴 地铁 站点 起步价 打的 直航 便利店 传销 断码 大卖场 从中体现出的当今社会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1 人类进入21世纪 知识门类激增 大量的边缘学科涌现 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 信息化特征明显 2 这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一个更加注重开发人类自身的资源 潜力与价值的时代 一 迎接社会新挑战 1 新世纪 有哪些新特点 21世纪 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新更高的要求呢 2 新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 1 具有创新精神 2 具有团队精神 3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4 具有开放包容的胸怀 5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6 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能力 创新 一个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在招聘营销人员时 给所有应聘人员出了一道题 你能想办法把梳子推销给和尚吗 你能提升一个杯子的价值吗 如果你也是应聘人员之一 你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 请讨论解决 1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的意义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 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拓宽思维 多角度思考问题 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敢于向传统挑战 向权威挑战 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培养动手能力 勤于实践 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嫦娥一号 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中的系统工程 其设计的学科十分庞杂 有机械 能动 测量 传感 导航 光学 计算机等许多领域 需要各个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 互相支持 通力合作 才能又好又快地实现工程目标 森林里失火了 为了逃生 众多蚂蚁迅速聚扰 抱成一团 然后象雪球一样飞速滚动 逃离火海 那噼哩啪啦的烧焦声 是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时的呐喊 是奋不顾身 无怨无悔的呐喊 然而 大多数蚂蚁却能够大难不死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互动探究 具备了团队精神 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 实现自身价值 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 形成文明和谐 团结高效的集体 推动社会进步 团队精神的意义 2 团队精神 在学习中互相帮助 互相促进 在生活中相互扶持 在社会交往中互相配合 互相关爱 有一家跨国公司的总裁对公司新招聘的员工说 你的文凭代表了你应有的文化程度 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 但有效期只有三个月 要想在我这里继续干下去 就必须知道你该学些什么东西 如果不知道 你的文凭在我这里就会失效 这位总裁对员工的要求说明了什么 互动探究 终身学习 持续发展 由于知识老化加速 在人的一生中 大学获得需用知识的10 左右 而其余90 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取得 因此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无法适应现实的挑战 那种结束学校教育 找到工作就一劳永逸的体制已成为历史 每一个人要想使自己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就必须终身学习 你知道吗 二 终身学习持续发展1 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 P144 面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2 终身学习的意义 P145 1 终身学习 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 2 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 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4 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 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5 因此 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终身学习 学校学习之间的关系 终身学习 要求我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增强了获取知识 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 确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养成了主动学习 持续学习的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 那么还需要学校学习吗 课堂小结 一 迎接社会新挑战 1 新世纪 有哪些新特点 2 新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哪些更高更新的要求 二 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1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为什么 2 终身学习的意义 P145 3 终身学习的要求 P146 第四框拥抱美好未来 一 单项选择题1 2010年12月20日 胡锦涛在庆祝探月工程 嫦娥二号 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确保国家安全 必须依靠科技力量 必须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和国家之所以重视创新 是因为 A 有了创新意识和能力 我们就能成就任何事业B 创新是我国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 C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D 创新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要求 c 2 在颁发的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五项大奖中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宁邵教授主持研究的 戊型肝炎病毒免疫优势构象性抗原决定簇的发现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 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谈到成功秘诀 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表示 政府和学校的支持 广大协作单位的支撑 团队的高度契合和凝聚力就是我们事业发展的 制胜法宝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 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精神 具备了团队精神 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 集体能离开个人 但个人离不开集体 团队精神在人生中具有主要的作用 A A B C D 3 2011 厦门模拟 2011年1月23日东南网报道 厦门六中高二学生陈前发明的 室内无线远程智能控制系统 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 通过该智能家居系统 不仅可以自动控制家里的温度 湿度 亮度 让家里的电器自动运行 关闭 甚至不在家时 主人可通过手机短信遥控家里的智能系统 让热水器 电饭煲等提前运行 下雨时还可自动关闭窗户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陈前同学具有 精神 A 艰苦奋斗B 团队C 创新D 奉献 C 4 观察右图漫画 要打造自主知名品牌就必须 始终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尊重知识 尊重劳动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完全依赖本国力量 加快科技创新 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A B C D D 5 2011 玉溪模拟 2011年1月26日 第26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玉溪市聂耳大剧院进行了作品展演 来自全省各州市及省级示范学校的千名青少年展开了智慧的角逐 在这些孩子中 有人因为夏天被蚊子叮咬发明 节能灭蚊灯 有人因为经历干旱发明 雨水收集自动供水机 有人因为饱受大人抽烟所困发明 静电除尘仪 这告诉我们 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青少年要注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读科普书籍是创新的唯一途径 青少年只能进行一些小发明 小制作 不可能有大的发明创造A B C D A 6 美国总统克林顿曾在一次演讲上这样发问 一块蕴藏着石油的德克萨斯州的土地 一份联邦政府提供的奖学金 你希望得到什么 他自己回答说 如果在18世纪或19世纪 人们无疑会选择前者 但在21世纪 人们会毫无疑问地选择后者 因为他们知道 掌握知识就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这说明 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能源在当今时代已没有价值 只有终身学习 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A B C D A 7 2010年10月16日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总开幕式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 今年活动周的主题是 推动全民学习 让生活更加美好 其实 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终身学习的思想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B 吾生而有涯 而知也无涯C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D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B 8 2011年2月14日钱伟长获得 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 称号 活到老 学到老 做到老 是他的口头禅 我36岁学力学 44岁学俄语 58岁学电池知识 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 我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 我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当然不像年轻人那么好 不过也吓不倒我 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A 现在不需要学习 三十岁以后再学习也不晚B 珍惜学习机会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C 只要学好各门功课 就能成为科学家D 要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 做一个高尚的人 B 四 生活实践题11 材料一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2010年8月在广州举行 本次科技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协 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主办 材料二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会徽由 25 作为设计元素 2 的造型演变成青少年的头像 象征青少年积极向上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五颗星 代表青少年探索科学奥秘的遐想 5 则演变成水波纹 寓意本届大赛在广东珠江河畔广州市举行 代表 了珠江水的地方特色 同时也象征大赛将激起全国青少年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创意浪潮 徜徉在科技的海洋里 1 请你结合会徽的设计理念为本次大赛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要求 设计具有才艺性 2 你认为报名参赛的小选手必须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四方面即可 3 为了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 相关部门应该做些什么 两方面即可 答案 1 宣传语 弘扬科学创新精神 徜徉科技海洋 2 敢于创新 善于思考 乐于拼搏 善于竞争 强烈的好奇心 敢于质疑 善于质疑 敢于向传统挑战 培养动手能力 勤于实践 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努力做到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有所前进 3 积极做好宣传工作 提高青少年科技大赛的知名度 公平公正的组织比赛 严禁徇私舞弊 思考题 2003年11月初 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随团访问香港时 有位中学生问道 中国在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