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doc_第1页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doc_第2页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增强扫描;造影剂外渗;预防护理造影剂血管外渗是指在CT增强扫描时被注射的浅静脉血管破裂,造影剂漏出血管渗入邻近组织间隙,造成相应组织充血肿胀的表现。作者回顾2003年5月至2008年5月间在我科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800例,有18例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其中严重的有3例,现将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渗时的处理方法及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造影剂血管外渗的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的45岁,最大的79岁;其中因肝脏占位来我科检查的有17例。1.2 造影方法 本院运用西门子Balance螺旋CT机,CT专用高压注射器,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300mgI/ml),给药量按每公斤体重1.52.0ml计算(成人一般用药量在7595ml之间),注射速率2.53.5ml/s,注射时间2540s。扫描时根据扫描部位及病灶的强化情况决定扫描部位的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是否需延迟扫描。1.3 临床表现 本组造影剂外渗的病例中,肥胖和肌肉松弛的老年人较常见。轻者范围局限,表现为针刺局部皮丘样肿胀;较重者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前臂因为肿胀而饱满;重者肿胀可以累及整个上肢软组织。除了软组织肿胀外,皮肤可出现水泡。由于造影剂浓度高,又系异物,久留于肌间隙内,有发生肌肉坏死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处理,力争不留任何后遗症。2 护理措施2.1 穿刺前的护理 (1) CT增强扫描,护师必须严格按CT增强扫描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耐心向病员讲解注意事项,了解有无过敏史,了解肝肾功以及临床的用药情况。(2)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询问并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在造影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要求患者及时向操作护士反应,相互间及时沟通。比如:在推注造影剂时,穿刺处出现疼痛,表示造影剂可能外渗,这时要及时向护士反应,争取在最短的时间给予处理。2.2 发生造影剂外渗时的处理 我们常用的方法和操作过程如下:(1)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并拔针,拔针前尽量回吸外渗液,用消毒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避免血液外渗加重局部肿胀。(2)将市售的土豆大者一枚洗净,切成薄片在患处湿敷(软组织肿胀的部位全部要敷上),待土豆片干后再另换一片,这样反复进行,直至肿胀的软组织明显消肿为止。据我们的经验,湿土豆片对于组织水肿有很好的疗效,一般10小时左右就有明显效果,疗效明显优于临床常用的硫酸镁湿敷。(3)抬高患肢,促进局部静脉回流,有利于外渗造影剂的吸收,减轻组织水肿渗出。(4)可采用穴位封闭疗法及中药外敷,以增加消肿止痛效果。3 造影剂外溢的预防3.1 穿刺血管的选择 一般选用粗、直、有弹性的表浅静脉,且穿刺部位易于固定,尽量避开关节、静脉血管分叉处,一般常用手背静脉、前臂浅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等部位。另外,在穿刺时力争“一针见血”,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3.2 穿刺方法的改进 高压注射器针头的长度和普通的头皮针相似,但针头粗,为避免加压注射时针头刺出血管,在穿刺见血后针头再平行进针1cm左右,以保证针头在血管内。3.3 穿刺部位的固定 用宽2.5cm的医用透明胶带以针板为中心粘贴,然后再固定软管,最后固定针翼,以防止加压注射时针翼摆动。3.4 我们常采用静脉预推法检验穿刺时有无血管损伤,这样可大大降低血管外渗的发生率。方法是:在穿刺成功后,快速推注生理盐水约10ml,如果患者注射部位无疼痛,表明血管无损伤,这时才接驳高压注射器;如果患者局部疼痛或肿胀,就应更换注射部位,直至无外渗发生时才可进行增强造影检查。3.5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在扫描延迟时间内留在扫描床旁持续观察注射过程,观察时将食指轻放在患者注射部位,因高压注射器推注的速度快,食指可以感觉到液体在患者血管内向心性流动,在离曝光约10秒左右时快速离开扫描室,此时CT尚未曝光而造影剂已全部注入患者体内,而这样能确保药液无渗漏及利于对造影剂有无变态反应的观察,并能保证给药途径的持续通畅。4 体 会总之,CT高压注射器注药速度快,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大是造成造影剂外渗的主要原因。对高危人群如长期化疗、老年血管硬化、肥胖等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造影剂外渗的机率相对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造影剂粘滞度大、渗透压高,外渗后对皮下组织刺激性强,肿胀组织局部压迫血管神经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和肿胀疼痛,皮肤出现一串串的水泡甚至出现组织溃疡和坏死,因此在发生造影剂外渗时应积极处理,尽量避免皮肤坏死和溃疡的发生。在我们的经验中,避免造影剂外渗最好的方法是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水平和素养,早预防早处理,使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造影剂一旦漏出血管外,则会引起组织强烈刺激而引起肿胀和疼痛,有时(极少数)可能引发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并消除症状,建议如下:48小时内,请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患处用冰袋冷敷,可减轻皮损程度,收缩毛细血管,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敷,硫酸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