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控制理论 第3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2-1 (a) (b) 2-2 (a) (b) (c) 2-3 设激磁磁通恒定2-4 2-5 2-8 (a) (b) 2-9 框图化简中间结果如图A-2-1所示。图A-2-1 题2-9框图化简中间结果2-10 2-11 系统信号流程图如图A-2-2所示。图A-2-2 题2-11系统信号流程图2-12 (a) (b) 2-13 由选加原理,可得第三章3-1 分三种情况讨论(a) 当时(b) 当时(c) 当时设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有系统对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为 3-2 (1) (2) (3) (4) 3-3 首先求系统的给定误差传递函数误差系数可求得如下(1) ,此时有,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2) ,此时有,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3) ,此时有,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3-4 首先求系统的给定误差传递函数误差系数可求得如下稳态误差级数为3-6 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为 加入比例微分环节后可见取,可使3-7 3-8 3-9 按照条件(2)可写出系统的特征方程将上式与比较,可得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根据条件(1),可得解得,于是由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3-10 ,过阻尼系统,无超调。3-11 (1)当a = 0时,。(2)不变,要求,求得a = 0.253-12 1. 单位脉冲响应(a) 无零点时 (b)有零点时比较上述两种情况,可见有零点时,单位脉冲响应的振幅较无零点时小,而且产生相移,相移角为。2单位阶跃响应(a) 无零点时(b)有零点时加了的零点之后,超调量和超调时间都小于没有零点的情况。3-13 系统中存在比例-积分环节,当误差信号时,由于积分作用,该环节的输出保持不变,故系统输出继续增长,知道出现时,比例-积分环节的输出才出现减小的趋势。因此,系统的响应必然存在超调现象。3-14 在为常量的情况下,考虑扰动对系统的影响,可将框图重画如下图A-3-2 题3-14系统框图等效变换根据终值定理,可求得为单位阶跃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为单位斜坡函数时,系统的稳态误差为 。从系统的物理作用上看,因为在反馈回路中有一个积分环节,所以系统对阶跃函数的扰动稳态误差为零。在反馈回路中的积分环节,当输出为常量时,可以在反馈端产生一个与时间成正比的信号以和扰动信号平衡,就使斜坡函数的扰动输入时,系统扰动稳态误差与时间无关。3-15 (1)系统稳定。(2)劳斯阵列第一列符号改变两次,根据劳斯判据,系统有两个极点具有正实部,系统不稳定。(3)劳斯阵列第一列符号改变两次,根据劳斯判据,系统不稳定。(4)系统处于稳定的临界状态,由辅助方程可求得系统的两对共轭虚数极点。须指出,临界稳定的系统在实际中是无法使用的。3-16 (1)K0时,系统稳定。 (2)K0时,系统不稳定。 (3)0K3时,系统稳定。3-17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列写劳斯表,得出系统稳定应满足的条件 由此得到和应满足的不等式和条件234591530100643.332.52.282.132.04根据列表数据可绘制为横坐标、为纵坐标的曲线,闭环系统稳定的参数区域为图A-3-3中的阴影部分。图A-3-3 闭环系统稳定的参数区域3-18 根据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得到特征方程,列写劳斯表根据劳斯判据可得系统稳定的值范围 当时系统有一对共轭虚数极点,此时产生等幅振荡,因此临界增益。根据劳斯表列写时的辅助方程 解得系统的一对共轭虚数极点为,系统的无阻尼振荡频率即为。第四章4-2(1)分离点(),与虚轴交点。常规根轨迹如图A-4-2所示。图A-4-2 题4-2系统(1)常规根轨迹(2)分离点,与虚轴交点。常规根轨迹如图A-4-3所示。图A-4-3 题4-2系统(2)常规根轨迹4-3(1)分离点为;常规根轨迹如图A-4-4(a)所示。从根轨迹图可见,当便有二个闭环极点位于右半平面。所以无论取何值,系统都不稳定。图A-4-4 题4-3系统常规根轨迹 (2) 分离点为;常规根轨迹如图A-4-4(b)所示。从根轨迹图看,加了零点后,无论取何值,系统都是稳定的。4-7 系统特征方程为 以为可变参数,可将特征方程改写为从而得到等效开环传递函数 根据绘制常规根轨迹的方法,可求得分离点为,出射角为。参数根轨迹如图A-4-8所示。图A-4-8 题4-7系统参数根轨迹(1) 无局部反馈时,单位速度输入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阻尼比为;调节时间为(2) 时,比较可见,当加入局部反馈之后,阻尼比变大,调节时间减小,但稳态误差加大。(3) 当时,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此时系统有二重闭环极点。4-9 主根轨迹如图A-4-9所示。系统稳定的值范围是。图A-4-9 题4-9系统主根轨迹4-10 主根轨迹分离点;与虚轴交点,临界值。主根轨迹如图A-4-10所示。图A-4-10 题4-10系统主根轨迹4-11(1)的根轨迹如图A-4-11所示。图A-4-11 根轨迹(2) 分离点;会合点;与虚轴交点;临界稳定值为。根轨迹如图A-4-12所示。图A-4-12 根轨迹(3)分离点,根轨迹如图A-4-13所示。图A-4-13 根轨迹讨论:当较小时,且在某一范围内时,可取近似式。若较大,取上述近似式误差就大,此时应取近似式。4-12 系统的根轨迹如图A-4-14所示。图A-4-14 题4-12系统的根轨迹4-13 当时,有两个分离点,当时,有一个分离点,当时,没有分离点。系统的根轨迹族如图A-4-15所示。图A-4-15 题4-13系统的根轨迹族第五章5-1 (1)0.51.01.52.05.010.01.790.7070.370.2240.0390.0095-116.6-135-146.3-153.4-168.7-174.2系统的极坐标图如图A-5-1所示。图A-5-1 题5-1系统(1)极坐标图(2) 00.20.50.81.02.05.010.910.630.4140.3170.1720.01950-15.6-71.6-96.7-108.4-139.4-162.96系统的极坐标图如图A-5-2所示。图A-5-2 题5-1系统(2)极坐标图(3) 0.20.30.51254.552.741.270.3170.0540.0039-105.6-137.6-161-198.4-229.4-253系统的极坐标图如图A-5-3所示。图A-5-3 题5-1系统(3)极坐标图(4) 0.20.250.30.50.60.8122.7513.87.862.520.530.650.317-195.6-220.6-227.6-251.6-261.6-276.7-288.4系统的极坐标图如图A-5-4所示。图A-5-4 题5-1系统(4)极坐标图5-2 (1) 系统的伯德图如图A-5-5所示。图A-5-5 题5-2系统(1)伯德图(2) 系统的伯德图如图A-5-6所示。图A-5-6 题5-2系统(2)伯德图(3) 系统的伯德图如图A-5-7所示。图A-5-7 题5-2系统(3)伯德图(4) 系统的伯德图如图A-5-8所示。图A-5-8 题5-2系统(4)伯德图5-3 0.51.01.52.03.05.010.017.38.95.33.51.770.670.24-106.89-122.3-135.4-146.3-163-184.76-213.7系统的极坐标图如图A-5-9所示。图A-5-9 题5-3系统极坐标图系统的伯德图如图A-5-10所示。图A-5-10 题5-3系统伯德图相角裕度,增益裕量5-4 (1),此为非最小相位环节,其幅频、相频特性表达式为该环节的伯德图如图A-5-11所示。图A-5-11 题5-4伯德图(2)惯性环节是最小相位的,其幅频、相频特性表达式为该环节的伯德图如图A-5-11点划线所示。由图可见,两个环节具有相同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有根本区别。5-7 (a) ,系统的相频特性曲线如图A-5-12所示。图A-5-12 题5-7相频特性曲线(b) ,系统的相频特性曲线如图A-5-13所示。图A-5-13 题5-7相频特性曲线(c) ,系统的相频特性曲线如图A-5-14所示。图A-5-14 题5-7相频特性曲线5-8 (a) 闭环系统不稳定。 (b) 闭环系统稳定。 (c) 闭环系统稳定。 (d) 闭环系统稳定。5-9 时,经误差修正后的伯德图如图A-5-15所示。从伯德图可见系统的剪切频率,在剪切频率处系统的相角为由上式,滞后环节在剪切频处最大率可有的相角滞后,即解得。因此使系统稳定的最大值范围为。图A-5-15 题5-9系统伯德图5-10 由知两个转折频率。令,可绘制系统伯德图如图A-5-16所示。图A-5-16 题5-10系统伯德图确定所对应的角频率。由相频特性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战略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运营主管职业素养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数控精密车削中心项目合作计划书
- 炮台竞智中学数学试卷
- 秦岭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 连云港中考原题数学试卷
- 涂层涂层结合强度分析报告
- 每个地区中考数学试卷
- 宁波电大高等数学试卷
- 历年武汉四调数学试卷
- 2024年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考试题库(单选、多选、判断题)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五)
- 多功能报告厅设计
- 五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全册教案
- 出入境证件承诺书
- 合理膳食 均衡营养课件
- 医院科教科主任竞聘演讲稿课件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课件
-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5120-2021)【可编辑】
- 医院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范例
- 乳腺钼靶诊断分级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