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离骚教师.doc_第1页
第十二课离骚教师.doc_第2页
第十二课离骚教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先学 自主探究 积极合作 踊跃展示 总结反思 自我拓展 实验中学导学案第十二课 离骚【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教材助读】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的意思。苗裔( ): 孟陬( ):揆( ): 扈( ):辟芷( ): 汨( ):搴( ): 阰( ):骐骥(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肇锡余以嘉名: 来吾道夫先路也: 3、找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预习反馈(用实物投影仪抽取部分学生的导学案【教材助读】完成情况进行展示,并请学生进行点评,教师作归纳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点拨纠错)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该词语的意思。苗裔(y):后代子孙孟陬(zu):正月揆(ku):揣度扈(h):被、披辟芷(zh):香草名,即白芷汨(y):水急流貌搴(qin):攀、折阰(p):山坡、岭上骐骥(qj):骏马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o)通“导”,向导3、找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字余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课堂探究】学生活动1 在你的想像中,屈原有怎样的外貌,怎样的风度?“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寻道夫先路也”, 诗人身披香草用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诗歌从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始,诗人使用大量笔墨,从多方面描述自我的美好而崇高的人格。他自豪地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记叙自己降生在一个祥瑞的时辰(寅年寅月寅日被卦兆赐命以美好的名字,又强调自己禀赋卓异不凡。在此基础上,诗人进一步叙述自己及时修身,培养高尚的品德,锻炼出众的才干,迫切地希望献身君国,令楚国振兴,使楚王成为“三后”和“尧舜” 一样的圣明君主。总之,诗人自我的形象,代表着美好和正义的一方,作者相信他的理想和三张,能够把楚国引向康庄大道。学生活动2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其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例如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等。【当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斯?”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酾?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湘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史记屈原列传注:酾:薄酒。1句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逃亡破败连续几B使灭亡使破败连续几C灭亡破败接连多D使灭亡使破败连续不断积累2下列句子句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B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C人君无愚智贤不肖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3下列各句中“见”字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A渔父见而问之曰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C风吹草低见牛羊D境界危恶,层见错出4下列与“无”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肯访院花老翁无ABC D5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C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6下列各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体现出屈原孤傲清高,自命不凡的性格。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中“察察”是“洁白的样子”,“汶汶”是“明亮”的样子。C“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的意思是“又怎能使清白的身躯,蒙受人世的苦难呢?”D好几代见不到一个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是因为他们所称的忠臣不忠,贤人不贤。答案1B 2C 3B 4D 5C 6D【课堂总结】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作品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宏大的艺术空间和开阔的生活画面,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驰骋于神山仙界。柳宗元曾惊叹地说:“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文章。”。同时,比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征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春兰秋菊、飘风云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马迁称其:“其文约,其词微”“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问题拓展】如何看待屈原的沉江之举? 文字资料:屈原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离骚结尾: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