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北师大版.ppt_第1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北师大版.ppt_第2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北师大版.ppt_第3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北师大版.ppt_第4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近代化的探索复习课件_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指导 如皋市江安镇滨江初中申小兵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回首 屈辱的岁月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 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回首 屈辱的岁月 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 解读历史 近代中国人为探索救国之道 向西方学习经济 政治 思想等方面的过程 经济政治思想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新文化运动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举步维艰 洋务运动昙花一现 戊戌变法柳暗花明 辛亥革命旭日东升 新文化运动 聚焦 探索的历程 举步维艰 洋务运动 聚焦 探索的历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内外交困 19世纪60 90年代 中央 奕 地方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富国强兵 摆脱困境 维护清朝统治 师夷长技 前期 自强 后期 求富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北洋 南洋 福建 培养人才 京师同文馆 失败 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洋务运动是一场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知识再现 局限性 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根本原因 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 洋务派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 将西方科学技术嫁接在腐朽的封建肌体上 不触动封建统治 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 2012济宁市 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时期那两方面的内容 2 指导说明P33 5 他 历史上褒贬不一 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留下千古骂名 他在近代中国兴办洋务 创建海军企业 探索自强道路而不懈努力 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他是 A 李鸿章B 曾国藩C 左宗棠D 林则徐 中考链接 A 自强 兴办军事工业求富 兴办民用工业 解读历史 近代史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昙花一现 戊戌变法 戊 w 戌 x 聚焦 探索的历程 梁启超 序幕 发展 高潮 失败 公车上书 1895年 创办刊物 中外纪闻 创建组织 强学会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1898年 戊戌政变 康有为 光绪帝 慈禧太后谭嗣同 梁启超 梁启超 中考链接 1 2012年呼和浩特市 康有为 粱启超倡导变法的首要目的是 A 挽救国家危亡B 发展资本主义C 推翻封建专制D 引进西方学说2 指导说明P33 7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中国面临被帝国主义瓜分的危机 为救亡图存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B 公车上书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 A B 思路点拨 图中反映的是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害的史实 这一事件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 也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在中国行不通 只有推翻清政府 打倒帝国主义才能救中国 为此 爱国者们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 C 3 2011 淮安 右图中人物及其同仁的英勇就义使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亡图存的人们希望落空 丢掉幻想的爱国者们后来发动了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 柳暗花明 辛亥革命 聚焦 探索的历程 据材料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011济宁市 右图孙中山先生的重大活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兴中会 同盟会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A B C D A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时间 1894年 地点 檀香山 时间 地点 1905年东京 性质 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刊物 民报 三民主义 民族 民权 民生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地点 湖北武昌 兴中会 同盟会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 民国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六十年为一甲子 周而复始 循环不已 2011济宁市 按照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 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 其中一个发生了辛亥革命 在另一个辛亥年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东方红一号 升空B 西藏和平解放C 申办奥运会成功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公元 年 1911年 民国 年 举例 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D 中考链接 1 2012 浙江富阳 2011年10月9日 纪念辛亥革命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二十世纪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A 90封建专制B 100封建帝制C 110资本主义D 100奴隶制君主 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中华民国 结束了封建帝制 不是封建制度 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雄伟的水利工程之一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工程的设想 这一主题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 A 国共合作B 民族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权主义3 指导说明P33 11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是在 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 C C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 也有失败的一面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说出你的理由 成功的一面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建立了中华民国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一面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从此开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同意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旭日东升 新文化运动 聚焦 探索的历程 一个阵地 两面旗帜 三种思潮 四个人物 知识梳理 民主 科学 民主 科学 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1 2012黑龙江鸡西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2 2010 盐城中考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 下列探索中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 和 科学 自强 与 求富 民族 民权 民生 A B C D D 中考链接 C 3 材料一 新青年 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 被誉为 青年界之金针 和青年的 良师益友 青年得此 如清夜闻钟 如当头一棒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 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 绝对是两样 断不可调和迁就 若是决计革新 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 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1 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材料一积极作用 它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 4 在老师的指导下 历史小组围绕 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这一学习主题 通过搜索 整理 分析资料 进行探究活动 请你一起来参加 下图是同学们搜集到的部分资料 ABCD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 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变法图强 民主 科学 A B C D 中国近代化 西方近代化 文艺复兴 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拓展延伸 1 探究中西方近代化的异同 器物 制度 文化 器物 制度 文化 拓展延伸 2 找出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1 戊戌变法2 辛亥革命3 新文化运动4 文艺复兴运动5 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 2011年济宁市 小明同学搜集到四个人物图片 欲将他们的活动归纳到一个专题中 这个专题应是 但丁伏尔泰陈独秀马克思A 资产阶级革命B 国际工人运动C 思想解放运动D 近代文学艺术 C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 经济 政治 思想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 器物 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制度 新文化运动 民主 科学 文化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变法图强 三民主义 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探索精神 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 才能跟上时代 要想国家富强 必须实现民族独立 过程 特点 感悟 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