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相关知识.ppt_第1页
建筑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相关知识.ppt_第2页
建筑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相关知识.ppt_第3页
建筑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相关知识.ppt_第4页
建筑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相关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硬性胶凝材料 建筑材料 重难点以及授课方法 2 各部分的重难点以及授课方法 2 气硬性胶凝材料 考纲要求 掌握石灰的性质及应用 掌握石膏及制品的性质及应用 了解水玻璃的性质及应用 重点内容 石灰 建筑石膏及制品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内容 石灰及石膏的凝结硬化 石灰及石膏的技术的标准及检验 授课方法 石灰应以其产品形式 熟化 硬化过程导出石灰的特点及应用 建筑石膏应以其凝结硬化过程 技术标准导出石膏的特点及各种石膏制品尤其是石膏板的应用 1 定义 胶凝材料是指在物理 化学作用下 能从液体或半固体 泥膏状 变成坚硬固体状 并能把块状材料或散状材料胶结成整体的材料 2 分类 发展史 胶凝材料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天然粘土 新石器时代 距今4000 10000年 石膏 石灰 公元前2000 3000年 石灰 火山灰 公元初 人工配料制得水硬性胶凝材料 1756年以后 任务3 1石灰 3 1 1石灰的生产 石灰最主要的原材料 石灰石 白垩 白云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其次是少量的碳酸镁 任务3 1石灰 3 1 1石灰的生产 石灰的生产 实际上就是将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 使其分解成为CaO和CO2 CO2以气体逸出 反应式如下 工程中常见的石灰品种有块灰 生石灰粉 消石灰粉和石灰膏 煅烧产品的组成 正火石灰欠火石灰颜色发青 内部有未烧透的内核 使用时不能完全消化 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低 缺乏粘结力 降低了石灰的利用率过火石灰过火石灰表面常被粘土杂质融化形成的玻璃釉状物包覆 熟化很慢 如未经过充分的陈伏 在熟化过程中 利用筛网除掉较大尺寸过火石灰颗粒 而较小的过火石灰颗粒在储灰坑中至少存放二周以上 使其充分熟化 此即所谓的 陈伏 陈伏时为防止石灰炭化 石灰膏的表面须保存有一层水 当石灰已经硬化后 过火石灰才开始熟化 并产生体积膨涨 容易引起鼓包隆起和开裂 任务3 1石灰 3 1 2石灰的熟化与硬化3 1 2 1石灰的熟化 石灰熟化的方法 喷壶洒水量约为块灰质量的60 80 淋灰法得到的是熟石灰粉 淋灰法 当熟化时加入大量的水 约为块灰质量的2 5 3倍 则生成浆状石灰膏 化灰法 任务3 1石灰 3 1 2石灰的熟化与硬化3 1 2 1石灰的硬化 干燥过程 碳化过程 石灰浆在空气中因游离水分逐渐蒸发和被砌体吸收 Ca OH 2溶液过饱和而逐渐结晶析出 促进石灰浆体的硬化 从而具有强度 但是由于晶体溶解度较高 当再遇水时强度会降低 Ca OH 2与空气中的CO2和水作用 生成不溶解于水的CaCO3晶体 析出的水分又逐渐被蒸发 这过程称作碳化 反应式如下 任务3 1石灰 3 1 3石灰的技术标准 三个品种 三个等级 消石灰粉品质以有效物质含量和细度来判定 细度越细 有效成分越多 其质量越好 任务3 1石灰 3 1 3石灰的技术标准 表3 1建筑生石灰技术指标 JC T479 1992 任务3 1石灰 3 1 3石灰的技术标准 表3 2建筑生石灰粉技术指标 JC T480 1992 任务3 1石灰 3 1 3石灰的技术标准 表3 3建筑消生石灰粉技术指标 JC T481 1992 任务3 1石灰 3 1 4石灰的技术性质 任务3 1石灰 3 1 5石灰的应用 制作石灰砂浆 混合砂浆 制作灰土 三合土 硅酸盐制品 石灰的应用 石灰土和三合土消石灰粉和粘土拌合后称为石灰土 石灰土中再加入砂和石屑 炉渣等即为三合土 由于Ca OH 2能和粘土中少量的活性SiO2和Al2O3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 使密实度 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改善 因此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和道路垫层 如石灰桩加固地基等 目前更常用的方法是石灰 粉煤灰和石子混合成 三合土 作为道路垫层 其固结强度高于粘土 因粉煤灰中活性SiO2和Al2O3的含量高 且利用废渣循环利用 任务3 1石灰 3 1 6石灰的储运 任务3 1石灰 3 1 6石灰的储运 石膏及其装饰材料 石膏 二水石膏CaSO4 2H2O 半水石膏CaSO4 0 5H2O 无水石膏CaSO4 型 型 建筑石膏 模型石膏 高强石膏 任务3 2石膏 3 2 1建筑石膏的生产简介 石膏的原材料有天然二水石膏 生石膏 软石膏 和天然无水石膏 硬石膏 以及来自化学工业的副产品化工石膏 如烟气脱硫石膏和磷石膏等 任务3 2石膏 3 2 2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 建筑石膏的凝结硬化主要是因为浆体内半水石膏溶解后与水发生水化反应的结果 反应式如下 任务3 2石膏 3 2 3建筑石膏的技术标准 任务3 2石膏 3 2 3建筑石膏的技术标准 表3 4建筑石膏技术要求 GB T9776 2008 任务3 2石膏 3 2 4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 任务3 2石膏 3 2 5建筑石膏的应用与储运3 2 5 1建筑石膏的应用 粉料制品 装饰制品 包括腻子粉 粉刷石膏 粘结石膏和嵌缝石膏等 主要产品有角线 平线 天花造型角 弧线 花角 灯盘 浮雕 梁托和罗马柱等 任务3 2石膏 3 2 5建筑石膏的应用与储运3 2 5 1建筑石膏的应用 石膏板 石膏砌块 石膏板具有轻质 隔热 隔声 防火 抗震和绿色环保等特点 主要有纸面石膏板 石膏空心条板 石膏装饰板和纤维石膏板等 石膏砌块主要用于框架结构和其他结构建筑的非承重墙体 一般作为内隔墙用 掺入特殊添加剂的防潮砌块 可用于浴室 厕所等空气湿度较大的场合 任务3 2石膏 3 2 5建筑石膏的应用与储运3 2 5 2建筑石膏的储运 建筑石膏容易吸湿受潮 凝结硬化变质 因此在运输 贮存过程中 应防雨防潮 任务3 3水玻璃 水玻璃通常采用石英粉 SiO2 加上纯碱 NaCO3 在1300 1400 的高温下煅烧生成固体 再在高温或高温高压水中溶解 制得溶液状水玻璃产品 水玻璃分为钠水玻璃和钾水玻璃两类 俗称泡花碱 钠水玻璃为硅酸钠水溶液 钾水玻璃为硅酸钾水溶液 其化学式为R2O nSiO2 式中R2O为碱金属氧化物 n为二氧化硅与碱金属氧化物摩尔数的比值 称为水玻璃的摩数 建筑上常用的水玻璃是硅酸钠 Na2O nSiO2 的水溶液 当工程技术要求较高时也可采用钾水玻璃 优质纯净的水玻璃为无色透明的粘稠液体 溶于水 当含有杂质时呈淡黄色或青灰色 任务3 3水玻璃 3 3 1水玻璃的组成 任务3 3水玻璃 3 3 1水玻璃的组成 分类 钠水玻璃 钾水玻璃 生产方法 干法 湿法 任务3 3水玻璃 3 3 2水玻璃的性质 水玻璃硬化后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 抗拉 抗压强度 水玻璃硬化后形成SiO2空间网状骨架 具有很强的耐酸腐蚀性 水玻璃硬化中析出的硅酸凝胶具有很强的粘附性 水玻璃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 任务3 3水玻璃 3 3 3水玻璃的应用 1涂刷材料表面 提高抗风化能力水玻璃溶液涂刷或浸渍材料后 能渗入缝隙和孔隙中 固化的硅凝胶能堵塞毛细孔通道 提高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从而提高材料的抗风化能力 但水玻璃不得用来涂刷或浸渍石膏制品 因为水玻璃与石膏反应生成硫酸钠 Na2SO4 在制品孔隙内结晶膨胀 导致石膏制品开裂破坏 2加固土壤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 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 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 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 常用于粉土 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 称为双液注浆 3配制速凝防水剂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 用于堵漏 填缝等局部抢修 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 一般为几分钟 其中四矾防水剂不超过1min 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多矾防水剂常用胆矾 硫酸铜 红矾 重铬酸钾 K2Cr2O7 明矾 也称白矾 硫酸铝钾 紫矾等四种矾 4配制耐酸胶凝 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耐酸胶凝是用水玻璃和耐酸粉料 常用石英粉 配制而成 与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一样 主要用于有耐酸要求的工程 如硫酸池等 5配制耐热胶凝 耐热砂浆和耐热混凝土水玻璃胶凝主要用于耐火材料的砌筑和修补 水玻璃耐热砂浆和混凝土主要用于高炉基础和其他有耐热要求的结构部位 习题 三 单项选择题 4 水玻璃中常掺入 作为促硬剂 A NaOHB Na2SO4C NaHSOD Na2SiF65 建筑石膏的分子式是 A CaSO2 2H2OB CaSO2 1 2H2OC CaSO4D Ca OH 26 普通建筑石膏的强度较低 这是因为其调制浆体时的需水量 A 大B 小C 中等D 可大可小 习题 四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材料中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A 水泥B 石灰C 石膏D 混凝土2 石灰的硬化过程包含 过程 A 水化B 干燥C 结晶D 碳化3 天然二水石膏在不同条件下可制得 产品 A CaSO4B 型CaSO4 1 2H2OC CaSO4 2H2OD 型CaSO4 1 2H2O 习题 四 多项选择题 4 建筑石膏依据 等性质分为三个质量等级 A 凝结时间B 细度C 抗折强度D 抗压强度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