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古诗词赏析考题分析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蓣洲。评析:词写一个女子盼望意中人归来的心情,以“望”字贯串全文。望的结果是肝肠寸断。“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应该是蘋,但只有繁体)洲 。【思想内容】表现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孤独寂寞的生活状况和热切期盼心上人归来的思念、痛苦【名句赏析】“过尽千帆皆不是”面对一艘艘驶过的客船,仍然是一次次的失望,此时思妇的心理活动应 是从希望到失望我国美学大师朱光潜评价此词是曾说:“把“肠断白频(应该是蘋,但只有繁体)洲”五字删去意味更贵无穷。”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因为前几句写出了一个倚楼等待离人归来却一再失望的思妇形象。“斜晖”句景中有情,足以给人无限的联想的空间。再以“肠断”涂饰,一览无余,神形俱失,遂成败笔。(也可以不同意)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3)这首诗的语言一直被后人所称道,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点。(4)有人认为这首词胜在后两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参考答案:(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2) 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3)语言清丽、细腻、新颖、隽永,独具一格。(4)诗的前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诗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为人写过的境界。在静谧的月夜的虫声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后两句使得全诗构思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意对即可)二:(1)从视角看,诗的前二句是写 ,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写俯视, , 。(2)诗歌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请举例说明。(3)“今夜偏知春气暖”中的“偏知”字是什么意思?说说它的妙处。参考答案:(1)仰望 大地静谧(夜寒料峭) 虫声新透;(2)初春的虫子也许还很稀少,但是诗人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虫声是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也令人油然生发出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3)偏知:才知。是谁“偏知”呢?应该是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和后文的“新”字紧相呼应。充分地表达了作者感受到春的气息的欣悦之情。三(1)首句中“更深”二字在诗中有何作用?请作简要赏析。(4分)(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更深”二字,点明了时间,也为全诗营造了静谧的氛围。“月色半人家”是更深二字的具体化, “北斗阑干南斗斜”是更深在夜空的表现。(2)写出春天来临的一片生机 和诗人喜悦的心情。“偏知”一语洋溢着自得之情。写隔窗听到虫声,用“透”字给人以生机勃发的力度感。窗纱的绿色,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盎然春意。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诗的意境。这首诗意境清新明丽:夜深人静,朦胧的月光斜照着村落里的人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笼罩在夜的暗影里。这明暗的对比更衬托出月夜的静谧。辽阔的天空中,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星和南斗星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这寒气袭人、万籁俱寂的夜晚,小虫首先感受到了夜空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因此情不自禁地鸣叫起来,而诗人也在虫鸣声的启发下感受到春的来临,发现透过窗纱能够隐约看出一丝新绿。此诗以静谧的月夜为背景,采用了静中有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对春天来临的无比喜悦之情。大意:夜深了,月儿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还映照在月光中;横斜的北斗星和倾斜的南斗星挂在天际,快要隐落了。就在这夜深人静、寒冷袭人的时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温暖的气息;你听,冬眠后小虫的叫声,第一次透过绿色纱窗传进了屋里。赏析:月夜写得自然流畅,生趣横溢,洋溢着诗人对春天、对生命的赞颂。“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展现诗人捕捉物象的敏锐能独特的审美视角,特别是一个“透”字,写出了“感觉”,可谓传神。这首诗写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构思新颖别致。诗人选取了静寂的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夜寒中显示出春天的暖意,从静寂中显示出生命的萌动,从几声虫叫引起人们对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2)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渔家傲 范仲淹-山东省高青县05年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 10.“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一)4分。各2分 9、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10、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2005 洛阳市21.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 2006 仙桃市6.开启智慧泉,赏析古诗词。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然后答题。(3分)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_(限2个字)。(1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1)雁去(1分) (2)C(2分)2007 广西省百色市(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回答7-8题。(5分)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答: 7、B 8、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分) 2007 广西遵义市四)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衡阳雁去无留意。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霜满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 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21、这首词的21.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9、睡觉(2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2007 湖北省孝感市 (一)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然后完成第6题。(3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2个字)。(1分)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C、词的下片中 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6、雁去 C 2007 江苏泰州9.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1)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2)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 (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百色市2007年(一)阅读范仲淹渔家傲,回答7-8题。(5分)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答: 。 (一)7、B 8、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0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答案:9.【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10.【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答:13. “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请简要概括作者“狂”在哪些方面。(3分)答:12.作者是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2分,意近即可)13.(3分)狂在外表(狂形),如牵黄擎苍、锦帽貂裘;狂在动作(狂举),如卷平冈、亲射虎、挽雕弓、射天狼;狂在神态(狂态),如酒酣、胸胆开张;狂在壮志(狂志),如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为国御敌报效国家的志向。(1点1分,答对3点即得满分。若学生没有分类概括而仅罗列原词句笼统作答给1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_”字用得好,妙在:_。(2分)11.“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参考答案】10.“卷”(1分);“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11.(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词牌名 题目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用典的作用是:委婉含蓄。6、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7、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下阕重在_。叙事(描写)、抒情8、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爱国情怀。9、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的豪情壮志。(2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1分)倾城1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12、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1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之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13、这首词用一个“_”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_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_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抒发了_。狂豪放举止神态胸怀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14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志跃然纸上。B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15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答:角度一:描绘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角度三:运用修辞。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用“射天狼”,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任选个角度,内容具体,表述明确即可;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二:本词上片以_叙述_为主,下片以_抒情_为主,抒发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 卷 挽 射全词的点睛之笔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3、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狩猎 )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6、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7、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8、“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9、“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10、“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人为自己勾勒了 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挽弓劲射的英雄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11、这首词用一个“狂”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 豪放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举止神态 胸怀,抒发了 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12、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13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14、主题: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2 金属的化学性质说课稿-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下册
- 《“爱拼才会赢”》实践课教学设计
- 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课件
- 中医试题及答案03
- 双语商务英语合同终止协议及后续技术支持协议
- 信托投资公司外汇借款利率调整及风险管理合同
- 高新技术园区物业前期全面服务合同
- 餐饮企业厨师长全面承包运营合同
- 2025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辅警招聘6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巴中市恩阳区2025年专项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5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车规级芯片设计-洞察及研究
- 道路运输业安全培训课件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校长讲话:习惯奠基成长路家校同行护萌娃
- 2025【粮食购销合同范本】粮食购销合同
- 德邦防御性驾驶培训课件
- 煤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防溺水知危险》教学设计
- 软骨分化关键分子机制-洞察及研究
- (完整版)人教八年级下册期末物理测试真题经典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