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doc_第1页
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doc_第2页
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doc_第3页
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doc_第4页
本科毕业论文实施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英语学院撰写本科生论文实施细则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更大幅度提高本科生论文的撰写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负责的精神,特制定撰写本科生论文实施细则如下:一 总体要求1 论文选题范围包括文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翻译、经贸、文化等领域。2 论文选题不宜过大,以中、小型题目为主。3 论文文字可用英语,也可用汉语,英文更好。字数应不少于5,000字。4 论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论文的主要论点、主要方法、主要成果以及结论。摘要字数为300至400字。5 全文除论证部分外,要有引言和结论。6 论文采用统一格式、统一封面。使用A4纸打印成文,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中文用宋体字,标题用黑体字。论文全部结束后按要求装订成册,由指导教师给出评语,评语页装订在最后。7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确定论文题目和撰写计划,教师定期检查学生论文撰写进展情况。对论文稿件进行三次左右的修改,并填写指导记录单。最后按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论文成绩评定标准评出成绩。优秀论文数量不超过毕业生总人数的15%。论文成绩为优秀的学生参加答辩,答辩后被评出的论文成绩为最后成绩。8 严禁剽窃他人论文、观点等可耻行为。二 本科生论文大体格式(详见具体格式要求)1 第一页 封面2 第二页 目录3 第三页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4 第四页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5 简介6 正文7 结论8 参考文献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英语学院 2008年2月20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英语学院本科生论文格式I封面楷体;小初加黑;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空三行,三号宋体,小初,加黑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部分:英语用Times New Roman三号字体,加黑; 汉语用宋体,三号字体,加黑空一行,三号(毕业论文题目)空五行,小三宋体;小三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院系: 所学专业年级:空五行,四号空一行,小三中国长春20 年 月II目录Times New Roman体;四号,加黑,居中上空两行Introduction 和Conclusion 前不用序号Table of Contents下空两行Abstract (English)i摘要(汉语)iiIntroduction1122 .正文用Times New Roman体,小四,行距1.25两侧对齐;序号后无标点符号,空一格.Conclusion注:本页无页码.摘要(英语,附例)(注:英语摘要在前,汉语摘要在后)Times New Roman体, 四号, 加黑, 居中上空两行Abstract下空两行Social constructivism based on modern psychology for education, is first proposed by two English scholars: Williams & Burden, which holds language use is meaning construction, however, this construction takes place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in social environme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is introduced firstly, and some implications of social constructivism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re presented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行距:1.25空两行英文摘要内容用小四字体, 每段首行缩进四个字母注:第二行对齐方式这两个词加黑;后面具体的英文关键词不加黑空两格Key words: social constructivism; constructivism; interaction;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FLT)注:本页页码为罗马字母摘要(汉语,附例)宋体四号字, 黑体,居中上空两行摘要正文用小四字体, 每段首行缩进两个字摘 要下空两行日益受到教育界推崇的社会建构主义模式是由英国两位学者Williams 何Burden基于当代教育理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提出的教学理论。社会建构主义模式的要义是语言使用就是主动地建构,而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本文介绍了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并将该理论运用于英语教学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以及英语教师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空两格行距:1.25 空两行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 建构 互动 外语教学各关键词用宋体四号字, 不加黑;之间无标点符号,空两格“关键词”用宋体四号字, 加黑注:本页页码为罗马字母ii. 正文(附例)论文题目用Times New Roman 体三号字, 加黑, 居中上空两行Gender, Status and Power in Discourse Behavior 下空两行of Men and Women各级标题顶格, 以阿拉伯数字标示,数字后空一格,无标点符号;一级标题用Times New Roman 体, 四号字,加黑, 下面不空行 1 IntroductionIn her book Women, Men and Language Coates (1999:3) asks the question whether women and men talk differently at all. She then proceeds to collect evidence for this claim trying to establish in what way these two groups differ, and finally providing explanations for these differences. In this article I will ask the additional question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are related specifically to gender or, alternatively, to status and power.英文标题原则上不超过一行,占两行时,第二行不允许只出现一个词,应至少为一个词组。正文中的英文标识也是如此。标题各词首字母大写,虚词不超过四个字母,首字母小写,否则大写。英文标题原则上不超过一行, 占两行时, 第二行不允许只出现一个词, 应至少为一个词组。正文中的英文标题也是如此。标题各词首字母大写, 虚词不超过四个字母,首字母小写,否则大写。Norms and Principles: Putting Social andCognitive Pragmatics Together3 Linguistic Variables Interactional patterns in same-sex and cross-sex studie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 between mens and womens linguistic behavior. In this section, I will give a short account of question tags and interruptions. Other studies on language use in communication with respect to amount of speech and control of topic show similar pattern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a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页脚写页码,居中。页码从正文第一页到参考文献结束页。3.1 Question TagsLakoff (1975) observed that, in certain contexts, women use question tags more frequently than men do. She defines the tag-question as declarative statement without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statement is to be believed by the addressee: one has an out, as with questions. The tag gives the addressee leeway, not forcing him sic to go along with the views of the speaker (Lakoff, 1975:16).正文中引用他人原话,且超过四行,则应单独成段,本段前后各空一格。二级、三级标题也顶格写,数字后空一格,无标点符号,用 Times New Roman体,小四号,加黑,上下不空行2. 参考文献(附详细说明)1题头格式如下:(英语)用Times New Roman体,四号字,加黑上接结论空三行下空两行References宋体,四号字,加黑(汉语)上接结论空三行参考文献下空两行2参考文献前用阿拉伯数字1,2,3等标识,后面用实心句号。以下英语或汉语全用四号字,不加黑。 1Cook, G. and B. Seidlhofer (eds.) 1995 Principle & Practice in Applied Lingu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吕叔湘,1982,中国人学英语,北京:商务印书馆。3参考文献包括四项内容,其顺序依次是作者姓名、出版日期、书名或文名和出版地址和/或出版单位。 3Newton, J. 2001 Options for Vocabulary Learning Through Communicative Tasks, ELT Journal 55, 30-38 4. 隋铭才,2001年,英语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4英文中的作者姓名排列顺序为姓氏在前,后用逗号。然后是名字,一般用缩略语,后用实心句号。如果有两个作者,第二个作者前用and, 之后是名字,一般用缩略语,后用实心句号。最后是姓氏,用全称,不要用缩略语。如果作者超过两个,后面用et al。 中文中的作者姓名顺序与汉语的顺序相同,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后用逗号。如果是两个作者,两个作者中间用逗号隔开,第二个作者之后也用逗号。 5Martin, J. and P. Wignell 6. 戴炜炼,束定芳, 5英文中的出版日期只列年份,放在作者姓名之后,前后各空一格,不使用任何标点符号。中文的出版日期,也只列年份,后用“年”字,前后用逗号,逗号后各空一格。 7Jefferson, G. 2008 8. 胡壮麟,2007年, 6英文的著作名称和论文名称列在出版日期之后,实词的第一个字须大写,书名和文名之后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但要空一个字母的空。中文的著作名称用书号,论文名称不用书号。两者的前后都是逗号,逗号后各空一格。英文期刊名用斜体;中文期刊名用书号。 9James, N.E. 1988 Two Sides of Paradise Language in Society 2, 8-10 10. 冯志伟,1999年,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刘润清,刘正光,2004年,名词非范畴化的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第15-18页。7英文著作的出版单位由出版地址和出版社组成,出版地址后用冒号,出版社后用句号(见例1)。中文的也亦然(见例2)。 英文论文的出版单位由期刊名、期刊卷号和期刊页码组成,期刊卷号后用逗号。中文论文的出版单位组成与英文基本相同,但期刊名称用书号,后用逗号。期刊卷号用第期,页码用第页,最后用句号(见例10)。8英文论文集的格式与著作的格式同,但须在编者后加括号,内写ed.,编者超过一人,括号内写成eds.。如果论文集有主编则在括号内写editor-in-chief。中文论文集的格式则在中文作者名后加括号,括号内写主编。 11Boody, E.N. (ed.) 1978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 Strategies in Inter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胡壮麟(主编),1990 年,语言的系统与功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如果参考电子文献,其格式也是四项内容,出版单位须列网址。四项内容不可缺失,无作者的文献绝不可引用或参考。13王明亮,1998,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pub/wml.txt/980810-2.html,2006/5/21.( 发表或更新的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译著的格式同著作的格式大体相同,但在译著名称后,英文的加括号,内写Translated by。中文的在括号内写译便可。 14Allwright, D. 1988 Observation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Translated by Bin Wa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5肯弗莱特,1985年,来自圣彼得堡的人(李天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1论文正文后所列参考文献必须在论文中有体现,这是你阅读量、参考、理解的证明,要认真对待。12论文中参考文献体现标识应具备二到三项内容,包括作者名称、出版日期或/和参考页码。英文作者名称只用姓氏,中文须要姓名全称,后用逗号。之后是出版日期,出版日期只用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