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服装构成原理 新文化原型及应用 首页 绪论 制图基础知识 基础结构制图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绪论 制图基础知识 基础结构制图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首页 绪论 一 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服装结构原理 是服装专业结构设计的基础理论课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 目的是了解和理解服装结构的基本原理与变化原理 将其结构原理灵活运用到后期的服装纸样设计中 打好结构设计的良好基础 服装结构设计又称服装构成设计 服装纸样设计等学名 服装企业俗称谓 打版 打样 等 早期我国称其谓 裁剪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一 本课程共40课时 将在一个阶段内完成 课程内容与课时的安排如下 二 教学重点1 人体测量与服装制图的基本常识 2 裙 衣身 袖原型的结构制图 3 衣身结构设计原理中的省道转移原理 衣身的分割与褶裥的结构设计 三 教学难点如何加强学生对服装结构变化原理的平面结构的转化过程 平面样板与成型服装立体效果的认知问题 四 作业内容与要求 1 作业内容1 人体部位测量练习2 裙 衣身 袖原型分别结构制图练习 制图比例1 1 1 3或1 5 3 胸省转移练习4 6款 制图比例1 3或1 5 4 衣身分割 皱褶结构设计练习 各3 5款 制图比例1 3或1 5 2 作业要求 在服装结构制图中 图线廓线绘制清晰 公式尺寸 图线和符号标注明确 基础结构制图 绪论 制图基础知识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首页 第一章服装结构基础 学习服装纸样设计首先要掌握服装结构制图依据和制图基础知识 服装结构制图是以人体体型与运动功能 服装规格 服装款式 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方法 在纸上或面料上画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结构制图 然后制成样板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制图基础知识 基础结构制图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首页 第一章服装结构基础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简介第二节服装制图工具第三节服装制图的基本常识第四节人体体表特征分析第五节人体测量 服装量体 绪论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第一节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简介 服装结构设计 立体造型设计 立体裁剪 平面结构设计 原型法 比例法 注寸法 是将布披覆在人体或人体模型上 边设计边剪裁的操作 直接裁制服装或获得服装样板 是通过人脑对人体与服装的立体形态的剖析 在平面的布或纸上而绘制的服装样板 是对人体曲面进行立体取样 作有限分割展开平面图 并加一定松量 通过优化处理获取基础样板 在其基础上按服装款式变化进行平面结构设计 是以人体实际测量的尺寸为依据 展开平面结构设计 是以人体主要部位的尺寸为基础 按一定的比例公式确定服装各局部尺寸的平面结构设计 基型法 是原型法与比例法结合 形成各种类服装的基本样板 在其基础上按服种款式变化 进行平面结构设计 是服装企业较常用的方法 1 3基本概念和术语 一 基本概念1 服装结构 服装各部件和各层材料的几何形状以及相互结合的关系 2 基础线 结构制图过程中使用的纵向和横向的基础线条 3 轮廓线 构成服装部件或成型服装的外部造型的线条 4 结构线 能引起服装造型变化的服装部件外部和内部缝合线的总称 二 部位术语1 肩部总肩 自左肩端点通过颈椎点至右肩端点的宽度 亦称横肩宽 前过肩 前衣身与肩缝合的部位 也叫前育克 后过肩 后衣身与肩缝合的部位2 胸部领窝 前后衣身与领身缝合的部位门襟与里襟 门襟是开扣眼的一侧衣片 里襟是钉扣的一侧衣片 门襟止口 门襟的边沿 有连止口和加挂面两种形式搭门 门 里襟需重叠的部位扣眼 扣钮的眼孔 有锁眼和滚眼两种滚眼 用面料包做的嵌线扣眼 眼距 指扣眼之间的距离 止口圆角 指门里襟下部的圆角造型 驳头 衣身随领子一起向外翻折的部位串口 指领面与驳头面的缝合线 也叫串口线 摆缝 指袖窿下面由前后身衣片连接的合缝 3 背缝 又叫背中缝 是指后身人体中线位置的衣片合缝 4 臀部上裆 又叫直裆或立裆 指腰头上口到横裆间的距离或部位 烫迹线 又叫挺缝线或裤中线 指裤腿前后片的中心直线 翻脚口 指裤脚口往上外翻的部位 裤脚口 指裤腿下口边沿 横裆 指上裆下部的最宽处 对应于人体的大腿围度 侧缝 在人体侧面 裤子前后身缝合的外侧缝 中裆 指人体膝盖附近的部位 脚口折边 裤脚口处折在里面的连贴边 下裆缝 指裤子前后身缝合从裆部至裤脚口的内侧缝 5 省道 为适合人体和造型需要 将一部分衣料缝去 以作出衣片曲面状态 或消除衣片浮起余量的不平整部分 由省底和省尖组成 6 裥 为适合体型及造型需要将部分衣料折叠熨烫而成 由裥面和裥底组成 7 褶 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 将部分衣料缩缝而形成的自然褶皱 8 分割缝 为符合体型和造型需要 将衣身 袖身等部位进行分割而形成的缝子 9 衩 为服装的穿脱行走方便及造型需要而设置的开口形式 10 净样 服装实际尺寸 不包括缝份 贴边等 11 毛样 裁剪尺寸 包括缝边 贴边等 12 画顺 光滑圆顺地连接直线与弧线 弧线与弧线 13 劈势 直线的偏进量 如上衣门襟 里襟上端的偏进量 14 翘势 水平线的上翘量 如裤子后翘 指后腰缝线在后裆缝线处的抬高量 15 困势 直线的偏出量 如裤子侧缝困势是指后裤在侧缝线上端处的偏出量 一 专业工具尺 L尺 直角兼有弧线尺 主要用于测量直角和弧线 有的有缩小比例度数 即可做比例尺 弯尺 形状略呈弧形 用于画裙子 裤子侧缝线 下裆线 衣袖缝线及下摆线等弧线 放码尺 又名方格尺 用于绘平行线 放缝份和缩放规格 长度常见有45 60cm D尺 又名袖窿尺 用于画袖窿弧 领圆弧 袖山弧等曲线 软尺 用于人体测量或量取弧线长度的软尺 第二节服装制图工具 自由曲线尺 又名蛇尺 可自由折成各种弧线形状 用于测量弧线长度 缩尺 又名比例尺 用于在本子上作缩小图记录 其刻度根据实际尺寸按比例缩小 一般有1 2 1 3 1 4 1 5的缩图比例 量角器 作图时用于量肩斜度 褶裥量等角度的测量 二 剪刀 是服装制图 裁剪中的剪纸与剪布的剪刀 三 铅笔 制图用 通常用2B HB等 活动铅笔 铅芯有0 3 0 5 0 7 0 9mm 根据作图要求选用 四 点线器 又名滚轮 用于将布上样线拷贝 描画到样板纸上 五 镇铁 作图 剪布时 压住纸或布而不移动 便于操作 六 圆规 作图时画圆和弧线 也用于交点求同尺寸 第三节服装制图基础知识 一 制图线条与符号二 服装部位名称及中英文对照表三 服装常用术语 一 制图线条与符号 二 服装部位名称 中英文对照表 三 服装常用术语 1 叠门 上下装在中心线处或其他部位对开 左右相叠的部分 2 门襟 里襟 上下装在中心线处或其他部位对开 左右相叠 上层称门襟 下层称里襟 3 挂面 上衣的门里襟反面的贴边 4 育克 覆势 前衣片胸部以上的拼接部分称育克 后衣片背部以上的拼接部分称覆势 两者可同用 5 克夫 夹克衫衣身下面拼接部分和衣袖的袖头 6 丝缕 布料的经纬纱向 经纱也称直丝 7 归 拔 推 熨烫用语 归是将布的某部位烫缩归短 拔是将布的某部位拔开 推是将归拢的松势推向某处 使经纬向发生变化 使平面布产生立体效果 三 服装常用术语 8 吃势 两层衣片缝合时 有一层有适度的皱缩 如 装袖的袖山吃势 9 存势 两层衣片缝合时 作面子的一层略大 在转角 翻折处均匀缩短不起皱 如 领面 驳头 袋盖面等 都留有存势 10 窝势 窝服 自然朝里弯 朝下弯 如 领面 驳头 袋盖面处留存势 会产生窝势效果 11 里外匀 面布大于里布的量 里紧外松 形成自然窝势 12 推档 一个服装品种有几档规格 从一副样板缩放出几档规格的系列样板 13 胖势 往外凸出 鼓出 14 回势 推拔后 某部位出现松弛状变形 如 男装袖窿上部的回势 15 戤 gai 势 上衣背部两侧出现竖形褶 便于手臂活动 16 翘势 在平线上逐渐翘高 如 下摆起翘 裤后腰口起翘 前领弧线起翘等 17 撇势 在垂线上向里偏进需去掉的部分 如 前胸的撇门 18 爬领 翻领没有盖住领脚往上爬 19 豁开 前襟下摆处叠不拢 20 起搅 与豁开相反 下摆叠得太多 21 起壳 复衬时 衬紧面松的现象 22 露骨 复衬时 面紧衬松 使胸衬形显露出来 23 线钉 用棉线将两层衣片缝在一起 再从中间剪开 使两片都留有对称的线钉 作为结构线展示 缝制 熨烫的标记 三 服装常用术语 第四节人体体表特征分析 服装是穿在人身上 服务的对象是人 可以说服装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 是人体的软雕塑 外包装 就好象精美的礼品包装一样 所以不管是服装款式设计 纸样设计 都是围绕人体为核心而展开设计的技术工作 量体裁衣 四个字精辟地概括了人体与服装的关系 也就是我们现在要学的课程内容 由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人体结构及其特征 第四节人体体表特征分析一 人体比例二 人体部位和体表区分三 人体体表与服装裁片区分四 人体特征及男女体型差异 一 人体比例 男性 正常 约七个半至八个头高 头顶 下巴 胸下 腰节 耻骨 臀下 大腿中部 膝下 小腿下 足 半个头高 女性 正常 七个至七个半头高 头顶 下巴 乳点 腰节 耻骨 臀下 大腿中 膝下 足 儿童 三至四岁四个半头高 五至七岁五个头高 头顶 下巴 胸下 耻骨 臀下 膝 足婴儿 一至二岁四个头高 头顶 下巴 腰节 大腿 足 少年 八至十四岁五个半头高 十四至十六岁六个头高 头顶 下巴 胸下 中臀 大腿中 膝下 足 十六岁至二十岁 接近成人 六个半头高 二十五岁达到成人比例 七个头高 二 人体部位和体表区分 在人体皮肤上设定基础线 方向及各部位的名称 即为人体的部位 体表的区分 对服装结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 1 部位专用语前面 脸 胸 腹 膝等 后面 颈 背 臀等 侧面 前和后之间的部位 前正中线 人体前面中央线 后正中线 人体后面中央线 矢状线 经乳点与正中线垂直的平行线 水平线 胸围 腰围和臀围等的水平的平行线 了解人体的水平与垂直断面形状是了解人体体型的厚度 宽度的手段 对服装制作至关重要 正中垂直断面 经前后正中线切成断面 位于人体正中 有头部无乳房及臀部突出 无下肢 是制作裤子时 了解腰以下裤裆形状的厚度的重要部位 矢状垂直断面 经前后矢状线切成断面 无头部形状 乳房及臀部突出明显 下肢 根据断面位置不同而形状不同 二 人体部位和体表区分 水平断面 经胸围 腰围和臀围等平行断面 将躯干各部位的水平断面作比较 能了解人体突出程度 立体形状 厚度 宽度的平衡 在样板制作上能确定省和褶裥的量 二 人体部位和体表区分 三 人体体表与服装裁片区分 1 头 颈部位 是服装的帽 领裁片的依据 头高 头围 颈围决定帽 领裁片的大小 2 躯干部位 肩 胸 前腰 腹等是服装前衣身片的依据 肩 背 后腰 臀等是服装后衣身片的依据 肩部是前后衣片的分界线 主要支撑点 肩斜度决定肩线 女肩斜度差大于男肩斜度 女士胸部隆起状 使女装通过收省 褶锏 分割缝来达到合体状 三 人体体表与服装裁片区分 3 上肢 臂 手 是服装袖片的依据 男女上肢差异决定男袖较长 女袖较短 男装袖肥比女士的肥 4 腰 腹臀 下肢 腿 足 是下装 裤片 裙片 的依据 腹臀属于躯干 但其与下肢紧密相连形成下装裁片 四 人体特征及男女体型差异 1 颈部 呈上细下粗 不规则的圆台状 侧视呈前倾斜状 差异 男性颈部较粗 喉结偏低 外凸明显 女性颈部较细 喉结偏高 平坦不显露 2 躯干 包括肩 胸 背 腰 腹 臀等部位 正视差异 男躯干体呈倒梯形或H型 男士肩部宽平 腰臀宽小于肩宽 且腰臀差小 正视女躯干体呈正梯形或 形 早期女性肩部窄又斜 腰细臀宽 且臀腰差大 部分现代女性肩部趋向宽 呈 形 侧视差异 男躯干体近似长方形 男士的胸腰腹臀都显平直 只是背部 后腰凹凸明显 侧视女躯干体呈 形 女士胸部丰满隆挺 呈半圆球状 腰细 腹肚扁平 臀部后凸明显 3 上肢 由上臂 下臂和手掌组成 差异 男性上肢较粗较长 女性上肢较细较短 4 下肢 由大腿 小腿和足组成 差异 两腿细长 合并内侧可见间隙 女性大腿脂肪发达 粗短 两腿合并密不见间隙 四 人体特征及男女体型差异 人体测量是服装平面结构制图 纸样设计 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重要手段 测量的数值是否精确 直接影响服装结构造型 作为服装打版人员 了解和掌握人体测量的要领和方法 同时必须理解人体特征 这是必不可少的知识修养 一 测量的工具二 人体测量的点三 测量姿势和方法四 测量部位 第五节人体测量 一 测量的工具目前开发了许多人体测量器材 都难以完全测量人体 因人体是微妙的活动体 姿态各异 要根据测量目的 部位采用不同的测量器具 比如 胸围同样是84cm 但体厚度 体扁平度及乳房丰满度都不相同 则服装样板也不同 因此不仅是人体尺寸数值 还要把握形态特征 1 马叮测量 是卢道夫 马叮的学说 即马叮人体测量仪 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二维人体测量仪 可根据需要选用各类测量器 1 量身高尺 最高部位装上两根横向标尺 可测人体的宽度 厚度 2 触角标尺 可测量人体凹凸部位的厚度 3 定规 15cm定规 测量部分直线长度 4 卷尺 即软尺 测量人体各部位的周长 体表长度的尺寸数值 此外 有体重器 体脂肪器 角度器 量肩斜 角尺 量乳房深度 皮下脂肪尺 量皮肤厚度 等 1 马叮测量 2 滑动测量 受测者身体各部位用活动棒点出前后形状的测量法 有水平断面型与纵向断面型两种 3 石膏定型测量 石膏绷带贴在人体上拓出人体体型表特征 4 自动体形摄影 适用于观察姿态 体形及身体歪斜特征 5 三维人体测量仪 对人体使用微弱激光 并用照相摄下这光 测得人体三维形状 用专门分析软件把数值置换成图像数据 可了解 周长 厚度 宽度 距离数据 角度及断面形状 二 人体测量的点 人体测量是根据人体结构的点 线 面而定 由点连成线 决定线的长度 由线构成面 形成服装的裁片 为此我们首先要了解人体上的关键点 如图示 二 人体测量的点 1 头顶点 头部保持水平时头部中央最高点 2 后颈椎点 BNP 第七颈椎剑突出处 3 侧颈点 SNP 斜方肌前缘和肩交点 4 前颈点 FNP 左右锁骨上沿与前中线交点 5 肩端点 SP 手臂与肩交点 上臂正中央 6 前腋点 手臂与躯干在腋前交接产生皱褶点 7 后腋点 手臂与躯干在腋后交接产生皱褶点 二 人体测量的点 8 胸高点 BP 戴文胸时 乳房最高点 9 肘点 EP 肘关节内侧点 10 手腕点 尺骨下端外侧突出点 11 臀突点 臀部最突出点 12 膑骨点 膑骨下端点 13 踝骨点 脚踝外侧突点 三 测量姿势和方法1 被测者站直 头部水平 背自然伸展不抬肩 双臂自然下垂 手心向内 保持自然姿势 2 测者站在被测者的右斜前方 测量右半体 3 测量时 观察被测者的体型 特殊部位做好记录 4 为测量净体尺寸准确 被测者需穿内衣 内裤 测时保持纵直横平 以便设计者的发挥 5 测量围度 左手持软尺零起点 右手持软尺水平围绕一周 注意软尺贴紧测位 软尺不宜过松或过紧 既不脱落也不扎紧感 6 软尺选厘米制 以求单位规范统一 国际认可 四 测量部位 1 水平围度测量部位 1 胸围 沿胸高BP点 水平围量一周 2 胸下围 乳房下缘 水平围量一周 3 腰围 腰部最细处围量一周 4 臀围 腹部贴塑料平面板 沿臀部最高点 水平围量一周 5 腹围 要与臀之间中央水平围量一周 2 水平测量注意点 1 胸围 身体轴线从腰往上大多向后倾斜 后背从肩胛骨到腰倾斜度大 量至后背时位置易下降 则尺寸比水平胸围尺寸要小 a b 2 腹围 腰至臀部由细渐渐变大 腹围随着后部倾斜 软尺放上后会往上移动 尺寸也易变小 为正确测量水平一周 用身高尺从地面量到BP点 用同尺寸在背面做记号 再沿这点放软尺水平测量 3 其它围度测量部位 6 臂根围 从前腋点沿臂底 腋点 到后腋点 再经后腋点至SP点 最后回到前腋点 7 臂围 上臂最粗处 水平围量一周 8 肘围 肘关节的曲肘线突出点 放下手臂环绕一周 9 手腕围 手腕桡骨突出部位 从大拇指侧经小指环绕一周 四 测量部位 10 头围 从眉间点到后脑最突出的位置 再回到眉间点 围量一周 11 颈围 低头找第七颈椎点 BNP点 抬正头 经SNP点 FNP点 至另一SNP点回到BNP点 软尺竖立围量一周 四 测量部位 12 手掌围 大拇指往掌内收进 沿五指底部骨突出部位围量一周 四 测量部位 13 腿根围 腹股沟下方 大腿最粗处 水平围量一周 14 小腿围 小腿最粗处 水平围量一周 15 足围 脚背至脚后跟围量一周 四 测量部位 4 宽度测量部位 1 总肩宽 从后背左肩骨外端SP点 经BNP点 量至右肩SP点 2 背宽 后左腋点量至右腋点 3 胸宽 前左腋点量至右腋点 由于胸部隆起 有方向性倾斜 软尺在体表上呈弧线测量 4 乳距 两乳峰点间的直线距离 5 长度测量部位 1 身高 从头骨顶点量至地面 2 总长 从BNP点量至地面 3 背长 后背贴塑料瓶面板 从BNP点量至腰节 4 后长 从SNP点经肩胛突出部位 直下量至腰节 5 乳高 从SNP点直线量至BP点 6 前长 从SNP点经BP点 直下量至腰节 7 前衣长 从SNP点经BP点 直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8 后衣长 从SNP点经肩胛突出部位 直下量至服装所需长度 四 测量部位 四 测量部位 9 腰高 从腰部垂直量到地面 10 臀高 从臀突出点垂直量到地面 11 腰长 腰高减臀高 12 下裆长 腹股沟下方的大腿根部垂直量到地面 13 上裆长 腰高减下裆长 14 膝长 从腰部量至膑骨下端 四 测量部位 15 袖长 手臂自然下垂 从SP点经肘突出点 量至侧手腕尺骨突出处 16 上裆前后长 从前腰顺前上裆 串过裆底绕到后侧上裆 直至后腰 软尺不能拉得过紧或过松 是裤子结构的重要尺寸 小结本节内容 服装结构基础1 服装结构设计方法简介2 服装制图工具3 服装制图的基本常识4 人体体表特征分析5 人体测量 服装量体 重点 1 服装制图的基本常识2 人体体表特征分析难点 1 人体部位测量练习练习 1 复习服装制图的基本常识2 人体部位测量练习要求 测量点 测量尺寸数据准确 人体测量部位 被测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测者姓名 绪论 制图基础知识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基础结构制图 首页 第二章服装基础结构制图第一节原型论第二节裙原型结构制图第三节衣身原型结构制图第四节袖原型结构制图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第一节原型论 一 原型概况二 原型的产生与发展三 我国原型应用情况四 原型种类 首页 绪论 制图基础知识 基础结构制图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一 原型概况 所谓的原型是从日语翻译而来 意指与人体某部位对应的基本样板 又名基本纸样 原型种类很多 首先按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人种 有不同的原型 如分别有英式原型 美式原型 日式原型和中式原型等 就日式原型又有文化式 登丽美式 田中式等 我国与日本同是亚洲人 人体形态特征相近 由此 我国通常引用日式原型 尤其是文化式原型 运用较广泛 二 原型的产生与发展 原型产生于日本 日本人于1901年开始制作原型 当时原型是没有收省的宽松式 日本昭和10年 1935年 日本人通过石膏膜来剖析人体体型 建立文化式原型 随着服装科学进步 原型经过很多变化与发展 后来日本三吉 满智子教授 发明了水平断面针二次元的计测法 现又发展了非接触的三次元的计测法 三维人体测量仪 即通过电脑摄像和激光计测法来剖析人体体型 于日本平成13年 2001年 建立第八代文化式原型 即新文化原型 三 我国原型应用情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 服装进入大中专院校的课堂 成为一门学科 随之日本的原型结构制图法传播到我国 特别是随着服装业的发展 其与我国的比例法 短寸法等结构制图法比较 证明了其科学性与先进性 多年来 我国大多数院校服装平面结构设计课吸取日本文化原型的精华 采用国际通用的原型应用理论和应用方法进行教学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 并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服装企业的欢迎 然随着服装科技进步 旧文化原型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现任日本文化服装学院院长三吉 满智子教授带领40人通过三年多的研究否定旧文化原型 于2001年创立了更科学 更符合现代人体型的新文化原型 2003年传授至我国 由此 我采用新文化原型的结构设计原理展开教学 四 原型种类 按覆盖部位的种类 按性别 年龄差的种类 按加放松量的种类 按作图法的种类 上半身用原型 上肢袖原型 裙原型 裤原型 上下连体原型 幼儿原型 少年原型 少女原型 成人女性原型 成人男性原型 紧身原型 合身原型 宽松原型 胸度式作图法 短寸式作图法 立体裁剪法 第二节裙原型结构制图 裙子是下装之一 其结构设计是女装中最简单的设计 主要是解决臀腰间的余缺量 但裙款变化丰富 最能体现女性魅力 一 裙原型部位名称二 新文化裙原型结构制图 一 裙原型部位名称 二 规格尺寸 单位 cm 二 新文化裙原型结构制图 一 款式特点 裙原型即紧身裙 特点是从腰围至臀围合体 腰围左右分别收一省或二省 从臀围至下摆为直线型轮廓 是裙子中最基本款 三 制图步骤 1 画基础线 以右半体进行制图 裙长与H 2 1 2的量值绘长方形 以18cm画上平线的平行线 2 画侧缝线 垂向二等分向后移1cm为侧缝 三 制图步骤 3 绘制腰至臀的腰围线与侧缝线 取前腰 W 4 2 后腰 W 2 2 前腰至侧缝三等分 1 3处起翘1 2cm 分别画前腰围线与侧缝线 后中下落0 5cm 反向画后腰围线与侧缝线 三 制图步骤 4 确定省位 为裙子显立体感 省位均衡感 前后臀围三等分为省的基本位 5 画省 前片靠前中的省 2 靠侧缝的省 2 省长至中臀 后片省 省长至臀围线上5 6cm 6 画开衩 衩宽 4cm 衩长随裙长变化 位置在35 45cm 股沟下 膝位上 7 拉链 为穿脱方便 拉链长 21cm 过臀围线 安装于后中或右侧缝 三 制图步骤 8 绘腰头 四 腰臀前后差分析 1 臀部前后差1cm 目的使侧缝稍后移 位置较为均衡 2 从女体下肢侧身可见 臀腰间 腰部前倾 缓解腰位侧缝前倾程度 腰部前后差2cm 小结本节内容 1 原型论2 新文化裙原型制图重点 制图步骤难点 臀腰前后差处理与腰省的绘制练习 裙原型结构制图 制图比例1 1与1 3 2 填写裙原型结构制图实训报告 要求 在服装结构制图中 图线廓线清晰 公式尺寸 图线和符号加以运用 标注明确 衣身裁片是上衣类服装的主要裁片 它围包人体五脏俱全的躯干部位 特别女体 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立体 如何用平面的布塑造女性优美的曲线 让我们展开衣身结构设计原理的学习 第三节衣身原型结构制图 一 衣身原型部位名称二 新文化衣身原型结构制图三 人体体型差异及短寸法新衣身原型结构制图四 旧文化衣身原型结构制图 一 衣身原型部位名称 制图基础知识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基础结构制图 绪论 首页 二 新文化衣身原型结构制图 1 参考尺寸 B 净胸围 84cmL 背长 37 38cm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1 确定身幅 B 2 6 画水平线 WL线 确定背长 37cm 画垂直线 后中线 并画前中垂线 2 由背长上往下B 12 13 7取BL线 上往下8cm确定背宽线 背宽 B 8 7 4 背宽 2向右偏移1cm为肩胛凸点 2 制图步骤 2 制图步骤 3 背宽线至BL线 2下移0 5cm画水平线 4 在前中 BL线向上B 5 8 3画上平线 确定胸宽 B 8 6 2 胸宽 2向侧移0 7为BP点 以B 32画胸宽垂线的平行线 2 制图步骤 5 平行垂线至背宽垂线二等分 1 2处向下画垂线为侧缝 6 前领口弧 横领宽 B 24 3 4 前领深 领宽 0 5 对角三等分 下1 3 0 5点与前侧颈点 前领深点连弧 7 前肩线 在侧颈点 前上平线夹角22度画斜线 交胸宽垂线延长1 8cm为前小肩宽 2 制图步骤 8 后领弧 后横领宽 前横领宽 0 2 后上平线垂上 后横领宽 3 后领深 后侧颈点与后领深点间连弧 9 后肩线 在侧颈点 后上平线夹角18度画斜线 前小肩宽 B 32 0 8为后小肩宽 10 画肩省 肩胛凸点垂上交肩斜线 沿肩斜线下移1 5cm连接肩胛凸点为肩省一边 肩省 B 32 0 811 从肩点经背宽至BL侧缝点画后袖窿弧 顺势画前腋下弧 2 制图步骤 12 画前胸凸省 B 4 2 5 度 弧线连接胸宽 前肩点为前上袖窿弧 13 画腰省 腰围留6cm余量 其余胸腰差按人体胸腰造型垂直收腰省 腰省分配如图 2 制图步骤 3 新文化衣身原型 小结本小节内容 新文化衣身原型制图重点 制图步骤难点 肩省 胸凸省与袖窿弧的绘制练习 1 新文化衣身原型制图 制图比例1 1与1 3 2 填写衣身原型结构制图实训报告 要求 在服装结构制图中 图线廓线清晰 公式尺寸 图线和符号加以运用 标注明确 三 人体体型差异及短寸法衣身原型结构制图 影响衣片的型 影响各部位收省量的变化 后倾体 前倾 低胸瘦体 直身 胖体 1 人体体型的区别 1 前后腰节长不同 2 不同体型的原型的差别 3 腰省分布不同 2 胸凸省量不同 A 后背腰省偏大BP点稍偏下 B 后腰节长偏长 BP点偏下 胸凸省小 袖窿门窄 C 后腰节长偏短胸凸省大 袖窿门宽 绪论 服装制图基础 服装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服装基础结构制图 首页 3 短寸法原型制图 1 人体计测 测量 2 衣身原型短寸法制图3 衣身原型放缝份4 衣身原型假缝修正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后身计测图 后身计测部位 1 BNP BWL 背长2 SNP 肩胛凸点 WL 后腰节长3 BNP 肩胛凸点4 SP 肩胛凸点 BWL5 BNP SP6 SNP SP 小肩宽7 BNP SNP 后颈围8 后腋点 后中线 背宽9 SP 后腋点 WL10 腋点 WL 1 人体计测 测量 前身计测图 前身计测部位 1 FNP FWL 前长2 SNP BP WL 前腰节长3 FNP BP BP 前中线 乳距4 SP BP FWL5 FNP SP6 FNP SNP 前颈围7 前腋点 前中线 胸宽8 SP 前腋点 WL9 BP点水平围量一周 注 SNP SP 腋下点 WL 前后相等 1 人体计测 测量 步骤 1 画下平线 B 4 3 向上两垂线BWL BNP WL 腋点 2 以BNP为圆心 BNP 肩胛凸点为半径画弧 与WL 肩胛凸点的间距相交确定肩胛凸点 3 以肩胛凸点为圆心 肩胛凸点 SNP 肩胛凸点 SP为半径分别画弧 又以BNP为圆心 BNP SP为半径画弧确定SP点 4 以SP为圆心 SP SNP 0 1为半径画弧 确定SNP点 并画BNP SNP弧线 5 以后中线 后腋点的间距画后中线平行垂线 在垂线上 WL 后腋点间距确定后腋点 SP 后腋点在垂线上找点 此点与后腋点间距 肩胛凸省 6 后腋点 腋点画后腋下袖窿弧 2 衣身原型短寸法制图 后身制图 2 衣身原型短寸法制图 前身制图 步骤 1 画下平线 B 4 3 向上两垂线FWL FNP WL 腋点 2 以FNP为圆心 FNP BP为半径画弧 与前中线 BP间距相交确定BP点 3 以BP点为圆心 BP SNP BP SP为半径分别画弧 又以FNP为圆心 FNP SP为半径画弧确定SP点 4 以SP为圆心 SP SNP 0 1为半径画弧 确定SNP点 并画FNP SNP弧线 5 以前中线 前腋点的间距画后中线平行垂线 在垂线上 SP 前腋点 1在垂线上找点 WL 前腋点 1的间距确定前腋点 6 两点分别与BP点连线 两边相等即为胸凸省 两点间距 胸凸省量 7 前腋点 腋点画前腋下袖窿弧 3 衣身原型放缝份 注 腰省分配如前 腰围留6cm 其余胸腰差按人体胸腰造型垂直收腰省 4 衣身原型假缝修正 假缝顺序 缝省 前后腰省 前胸省 后袖窿省 缝后中心 肩缝 侧缝 折下摆 折前襟 小结本小节内容 短寸法新原型制图1 人体计测2 衣身原型短寸法制图重点 计测法和制图法难点 计测的准确度练习 短寸法原型制图 比例1 1 并假缝试穿修正 第三节旧文化原型结构制图 一 参考尺寸 B 胸围 84cmL 背长 37 38cm 二 制图步骤 二 制图步骤 二 制图步骤 二 制图步骤 二 制图步骤 小结本节内容 旧文化衣身原型制图重点 制图步骤难点 肩省 胸凸省与袖窿弧的绘制练习 1 旧文化衣身原型制图 制图比例1 3 要求 在服装结构制图中 图线廓线清晰 公式尺寸 图线和符号加以运用 标注明确 第四节袖原型常识与结构制图袖原型概念 覆盖在手臂上的基本样片 一 新文化袖原型结构制图1 袖原型部位名称2 袖原型参考尺寸3 袖原型制图步骤二 旧文化袖原型结构制图 1 袖原型部位名称 见图 袖山高 袖肥 袖山弧线 袖山斜线 袖山顶点 袖中线 前后袖缝 袖肘线 袖口线 2 参考尺寸1 AH 衣身袖窿弧长 41 2cm 测量 前AH 20 2cm 后AH 21cm 2 SL 袖长 52 或0 3号 4 5 57cm 3 制图步骤 1 袖山高确定 闭合衣身袖窿省 修改袖窿弧并拷贝 衣身BL线对应为袖宽线 侧缝对应为袖中线 延长作为袖山线 A H点至BL的5 6为袖山高 前腋点画水平G线 袖山高确定方法 前袖窿弧调整 3 制图步骤 2 画袖长 袖肘线 从袖山点起向下取袖长52 5 57cm 画袖口水平线 向下取袖长 2 2 5画EL线 3 画袖片基础线 取前袖弧长画斜线 从袖山点到前BL线 取后袖弧长 0 7 1画斜线 从袖山点到后BL线 并从前后袖宽点向下画至袖口线为袖底线 4 画袖山曲线 把袖窿底的 与 之间的曲线拷贝到前后袖底 3 制图步骤 前袖山斜线1 4垂高1 8 1 9cm 与袖山点连画凸弧 接连至斜线与G线交点往上1cm处渐渐变成凹弧 与 曲线连弧画顺 后袖山斜线1 4垂高1 9 2cm 与袖山点连画凸弧 接连至斜线与G线交点往下1cm处渐渐变成凹弧 与 曲线连弧画顺 5 袖口线绘制 前侧袖口线中间向上凹1 1 5cm 两侧袖缝向上凹0 5 1cm 以及后侧袖口线中间点 依点连成S型弧线 目的 手臂自然前倾的视觉水平 3 制图步骤 二 旧文化袖原型制图 制图步骤 制图步骤 制图步骤 制图步骤 二 旧文化袖原型制图 小结本节内容 新文化袖原型制图重点 制图步骤难点 袖山高确定 袖山弧的绘制练习 1 袖原型制图 制图比例1 1与1 3 2 填写裙原型结构制图实训报告 要求 在服装结构制图中 图线廓线清晰 公式尺寸 图线和符号加以运用 标注明确 第三章裙子结构变化原理 第四节组合结构设计 第一节省移结构设计 第三节褶裥结构设计 第二节分割结构设计 第三章裙子结构变化原理 利用基本裙纸样进行纸样变化的方法 1 并省转为摆法 2 扇形展开法 1 省道完全合并 转为下摆的量 1 并省转为摆法 2 部分省合并 转展为下摆量 2 扇形展开 4 平行展开法 第一节裙子省移结构设计 根据裙子款式需要 裙子省移结构设计有腰省转移或腰省合并转为摆量形式 腰省转移常结合于其它结构变化设计 腰省合并转为摆量常见于A字裙 斜裙 太阳裙等 1 A字裙结构设计 当臀腰差小 一个腰省时 以加大侧摆量 侧摆缝与侧臀弧相切 1 A字裙结构设计 当臀腰差大 二个腰省时 将其一省合并转为下摆量 另一腰省移至腰围中间 2 喇叭裙 斜裙 前 前 后 2 喇叭裙 斜裙 前 后 第二节裙子分割结构设计 一 纵向分割设计 纵向分割裙就是所谓的多片裙 有偶数片分割 如四片裙 六片裙 八片裙等等 也有奇数片分割 如三片裙 五片裙 七片裙等等 纵向分割时 注意裙原型省道的处理以及裙摆的大小 在裙子上设立各种分割线 这些分割线既具有装饰性 也具有使裙子合体的功能性 3 六片A字裙 前 后 后中 后侧 前侧 前中 二 横向分割设计 育克分割 育克筒裙 前 后 后育克 前育克 后片 前片 三 交叉分割设计 前片 前侧片 后侧片 后片 前育克 后育克 作业 前 后 前 后 款式一 款式二 第三节裙子褶裥结构设计 二 裙子褶裥的分类 例1 波浪褶鱼尾裙 前 三 褶裥裙例款结构设计 前 后 前 后 后 前 侧 例2 育克碎褶裙 前 后 后 前 前育克 后育克 例3 前襟皱缩裙 后 前 例4 顺褶鱼尾裙 前片 前侧片 后片 后侧片 摆侧片 2 5 第四节裙子组合结构设计 例1 育克喇叭裙 前 后 前 后 后 前 前育克 后育克 例2 网球裙 前 前 后 后 前 前育克 后育克 例3 垂褶裙 罗马裙 前中 后中 第四章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第一节新文化衣身原型分析第二节新旧文化衣身原型比较第三节衣身省移原理第四节衣身分割设计第五节衣身褶裥设计 首页 绪论 衣身结构变化原理 制图基础知识 基础结构制图 裙款结构变化原理 第一节衣身原型分析一 上半身水平断面重合图二 原型的三种状态 一 上半身水平断面重合图 外包围 胸高点水平位 后腋点水平位 前腋点水平位 前最凸部位在BP点 后最凸部位在肩胛凸 且胸凸在下 肩胛凸在上 由此 外包围以BP点水平的胸围量为参考值 还需加10 12cm满足后肩胛凸 即外包围 2 B 2 5 6 二 原型的三种状态 1 三型穿着效果 箱型宽松型原型图 特点 不收腰省 但后背需剪去0 8cm才达到前后对齐 紧身型原型图 特点 腰围留6cm余量 其余胸腰差按人体胸腰造型垂直收腰省 胸腰省分配如图 紧身型原型 胸腰差量分布 胸腰省量分配 d b e a c f 合体型原型图 特点 胸腰差处理 1 b d的部分胸腰省量移至侧缝 后中2 b d的部分胸腰省量留在衣片 小结本节内容 1 衣身原型分析2 原型三种状态 紧身型 合体型 宽松型 3 不同体型的原型差异重点 原型三种状态难点 不同体型的原型差异 第二节新旧文化原型比较分析 一 胸 腰线 旧原型 前胸 腰线呈斜坡状 新原型的胸 腰围线与人体胸 腰围都呈水平状 保持纱向的垂平 二 胸省与腰省 旧原型前胸凸省与胸腰省合为腰省太集中 且后胸腰省量偏少 全体易向后倾斜 新原型胸凸省与胸腰省分离 胸腰省合理地垂直分布胸腰间 可做紧身 合体 宽松三种型态调整 第二节新旧文化原型比较分析 第二节新旧文化原型比较分析 三 从教学角度 旧原型腰围线难以理解 胸凸省与胸腰省含糊不清 不易分析透彻 新原型腰围线水平 胸凸省与胸腰省分离 腰省垂直分配量 易理解 第二节新旧文化原型比较分析 四 样板缩放 旧原型领围 AH 袖笼弧 胸宽和背宽缩放后不符合人体 尤其大胸围 新原型经样板缩放 各部位符合人体体型 经缩放 旧领口易偏大 旧领围 B 20 2 9 新领围 B 24 3 4 袖深易向下斜 旧袖深 B 6 7 新袖深 前 B 5 8 3后 B 12 13 7 胸宽和背宽也偏大 旧胸宽 B 6 3 新胸宽 B 8 6 2 旧背宽 B 6 4 5 新背宽 B 8 7 4 小结本节内容 新旧文化原型比较分析重点 前后腰线对位 胸省设置的合理性难点 通过分析 更深层认识新原型的科学性 合理性 第三节衣身省移原理 人体外形呈自然优美的曲线 凹凸不平的曲面体 要使服装符合人体结构并满足其功能性和装饰性的要求 省道具有很大的作用 特别是女装胸省 可围绕BP点四面八方任何部位设置 省道的位置 长度 大小及造型应着重考虑服装款式要求 以自然巧妙地表现人体曲面之优美为原则 所谓 省道 是用平面的布包覆人体凹凸曲面时 根据曲面曲率的大小而折缝的多余部分 第三节衣身省移原理 一 胸省的位置二 省道转移方法三 省道转移操作四 实际省尖的设定五 胸省转移案例六 新胸省转移案例 袖笼省 腋下省 横省 侧缝省 肩省 领省 门襟省 中心省 腰省 一 胸省的方向 前衣身片包含胸省和腰省 省尖指向BP点的胸省和腰省可以360度转移变化 而不指向BP点的胸腰省根据服装的合体度决定去与留 二 省道转移方法 1 旋转法 将BP和新胸省位置连接线 按住BP基点 原型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 将原胸省至新胸省的形状 用点线器描画移转的轮廓线 2 剪开法 在新胸省位至BP点剪开 闭合原有的胸省 则胸省量转移至新胸省位 三 省道转移操作 1 胸省转移操作BP点为基点 胸省转移 1 胸省转为腰省2 胸省转为门襟省 2 胸省分散转移操作 注 在上衣 外套等服装的样板时 要将胸省部分分散在领围 袖窿的松量 再作相应的样板 BP点为基点 胸省分散转移 1 胸省转为肩省与领围 袖窿松量 2 胸省转为腰省与领围 袖窿松量 3 后肩省转移操作 肩省通常转移为袖窿省 领省或分散袖窿 肩的缩缝量作相应样板 省尖为基点 后肩省转移 1 肩省转为领省2 肩省转为袖窿省3 肩省转为肩 袖窿的缩缝量 注 后肩省只能180度转移 4 肩省转为肩 领围的缩缝量5 肩省转为领围 袖窿的缩缝量 4 后肩省订正 5 腰省操作 紧身款式服装 侧腰省闭合 不作为省 1 省尖B点为基点 后侧腰省闭合 C点展为袖窿松量 2 省尖B点为基点 前侧腰省闭合 四 实际省尖的设定 1 实际省尖应与BP点保持一定距离 一般BP点左右为3cm BP点以下2 3cm BP点以上4 5cm 2 胸省的长度由省尖与BP点的距离决定 不同省位的省长不一样 3 胸省的大小根据服装款式需要而决定 五 胸省转移 1 例一 腋下省 横省 与腰省 步骤 1 根据款式 腋下约5cm连接BP点 设腋下省位 横省 2 根据款式需要 合并腋旁胸腰省 3 合并袖窿省 将胸凸省转移至腋下的横省 4 确定实际省尖点 距BP点2 3cm 重新修省 练习 胸省转移 1 例二 肩省与腰省 例三 领省与腰省 练习 胸省转移 1 题解 例二 肩省与腰省 练习 胸省转移 1 题解 例三 领省与腰省 例四 双腰省 五 胸省转移 2 2 根据款式设两腰省位线 将腋下省转移至两腰省位 3 修正实际省尖 步骤 1 根据款式分析 先将袖窿省转移到腋下省 合并腋旁胸腰省 练习 胸省转移 2 例五 双侧缝省 例六 双领省 例五 双侧缝省 练习 胸省转移 2 题解 练习 胸省转移 2 题解 例六 双领省 小结本节内容 1 胸省位设置2 省转移方法3 实际省尖设定4 胸省转移重点 胸省转移案例分析难点 并排双胸省转移课堂练习 案例二 五 比例1 3课外作业 案例三 六 比例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人民医院红细胞血型系统非ABO知识深度考核
- 2025北京第四实验学校招聘45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电力安全操作规程基础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护理专家终身成就评审
- 沧州市人民医院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管理考核
- 大学食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天津市人民医院影像与临床结合考核
- 上海市中医院辅助生殖并发症处理应急考核
- 沧州市中医院财务管理高级研修班结业论文项目评审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肌病诊断专项考核
- 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 信创安全体系建设
- (完整版)燃气管网工训练1000题及答案【附模拟题2套】
- 第十三章泌尿男性疾病
- 【超星尔雅学习通】海上丝绸之路网课章节答案
- 有趣的化学启蒙课
-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第七版上、下册答案(详解)
- 员工花名册表
- GB/T 7113-2003绝缘软管定义和一般要求
- 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GB/T 35985-2018煤炭分析结果基的换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