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B卷 .doc_第1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B卷 .doc_第2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B卷 .doc_第3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B卷 .doc_第4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B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B卷 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 .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C . 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D . 溶液中的溶剂只能为水2. (2分)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 ) A . Ca(H2PO4)2B . KNO3C . (NH4)2HPO4D . NH4NO33. (2分)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中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B . 该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C . LiMnO2属于氧化物D . 锂电池放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4. (2分)下列生产生活中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用硫酸铜溶液和烧碱配制波尔多液B . 被酸雨污染的农田及湖泊可洒石灰粉末,减轻其危害C . 氨水(NH3H2O)涂在蚊虫叮咬后的皮肤上,可减轻痛痒D . 新买衣服先用水清洗以除掉残留在衣物上用作防皱整理剂的甲醛5. (2分)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 . 转化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 . 结构观:氩原子和氯离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D . 守恒观:10mL质量分数40%的硫酸,加10mL水后质量分数变为20%6. (2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打幵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瓶盖,瓶口上方出现大量白雾B . 向稀盐酸中滴加适量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C . 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 (2分)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于2016年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发射,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液氧是助燃剂B . 煤油是燃料C . 液氧是混合物D . 煤油是有机物8. (2分)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可以表示成 B . 反应中原子总数发生了改变C . 生成物都属于氧化物D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9.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上B .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和原子C . 氧气很活泼D . 鉴别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10. (2分)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有3种化合物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D . 该装置可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1分)11. (4分)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如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属于_;(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 (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种。 12. (7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1)图1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_;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图2 硫在氧气中燃烧(2)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 图3 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3)图3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 三、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13. (3分)如图所示装置,将X滴加到固体Y中,U形管中的液面变得右高左低,则X、Y对应的试剂组是_ 选项试剂ABCD XH2OH2OH2O_ YNaClNH4NO3NaOH_四、 流程题 (共1题;共6分)14. (6分)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 , Mg2+ , 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 , 流程如图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 (2)以MgCl2为例写出卤水中除去Mg2+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操作酸化时应选择的酸是_(填写化学式)。 (4)回收的CO2在紫外线照射和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H4和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在第10小时时CH4产量最高是_(填写“”、“”、或“”)(5)已知T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和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AgNO3Ba(NO3)2AgClBaCl2H2O(l)170g92.0g1.50104g33.3gNH3(l)86.0g97.2g0.80g0.00g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五、 实验题 (共1题;共6分)15. (6分)氧化铜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能否与氨气(NH3)反应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实验设计】按图设计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1)【进行实验】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B中U形管内物质变蓝。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_。从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_色,原因是_。(2)【实验结论】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3)【继续探究】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质量实验前实验后氧化铜粉末玻璃管65.6g59.2g在此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_g。A中玻璃管内的反应证明,氨气的化学性质与_(填物质化学式)有相似之处。六、 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12分)16. (12分)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受到腐蚀(如图所示)的无色溶液,老师叫各小组开展探究【提出问题】这瓶无色溶液究竟是什么物质的溶液?【猜想与假设】经了解得知,这瓶无色溶液原是放在存放盐溶液的柜子里由此猜测: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中某一种的溶液【理论分析】为了确定该溶液,他们首先进行了分析:(1)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溶液(2)甲同学根据标签上的组成元素认为一定不可能是_溶液(3)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实验结论】(4)乙同学提出,碳酸氢钠、硝酸钠的溶液也不可能,他的依据是_设计实验】为了确定该溶液究竟是剩余两种盐的哪一种溶液,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取少量该无色溶液于试管中,慢慢滴加BaCl2溶液静置后,倾去上层清液,向沉淀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沉淀消失【实验结论】(5)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反思】(6)该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反思】(7)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_(8)丙同学认为原设计的实验还可简化,同样达到鉴别的目的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下(将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_七、 计算题 (共1题;共11分)17. (11分)为测定某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用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进行滴定。现取待测液100.0 g,滴定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gNO3HClAgClHNO3 , 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1)Ag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2)计算Ag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1分)11-1、11-2、11-3、11-4、12-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