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进分子世界教学设计如皋市雪岸初级中学 翁建锋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的第一节,分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认识,通过学习分子的知识开始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开始初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此后,学生还要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不断深入。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而且还是继续学习物质结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二)教法分析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三)学法指导本节课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耳听、眼看、脑想等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教师在实验中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自已发现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活动了解分子模型的主要内容,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体会分子世界的物理性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二)过程与方法: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秘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我们生存的空间探索的欲望。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重点: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教学策略:通过猜想假设、实验探索、观察思考和实例分析来加深理解。(二)教学难点及其教学策略:难点:分子模型的深刻理解教学策略:通过动画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掌握的目标。四、教学过程师: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物体、物质和它们的基本属性,今天我们来学习物质的结构。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动画。说明:动画1:神州飞天内容:神州5号遨游太空,杨利伟向祖国和世界问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接着是浩瀚星空和DNA双螺旋结构、SARS病毒,展示世界的两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定格课题:从粒子到宇宙 走进分子世界,画面是太空背景中的原子结构模型,其中的原子核为太阳,电子为地球等,也是间接展示宇宙的浩瀚。【这段动画从宏观宇宙到微观粒子都有展示,体现了单元主题,另外从神州号到杨利伟,同学们都熟悉,有亲近感。】师:我手里有一杯染色的水,从外观上看是连成一片的,用吸管吸取少量的水,吸管里有一段水柱,(一滴滴的挤出),看到什么现象?师:一支粉笔可以折成两段、四段、八段甚至粉末,这些粉末是什么形状。师:这些颗粒我们可以直接看到?但是颗粒是否可以分为更小的颗粒?它们又是怎样的结构?我们还能看到吗?师:下面我们看一下科学家是如何探索这些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领域的。投影:一种有效的科学研究方式。说明:动画2:研究方法内容:PPT展示一种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同时教师适当讲解,为下面的科学探究过程提供理论上、方法上的支持。【由浅入深,步步为营。】师:将笔迹用实物投影放大,观察到什么?师: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师:这些微小的颗粒是如何构成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的呢?猜想一下【利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模式,体现科学探究的基本思想。】师:究竟哪种猜想正确,或者还有其他可能,那么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应该怎样做?师:下面请同学们做一个分组实验,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将会看到什么现象?实验器材:一包高锰酸钾颗粒和一个盛水的烧杯。实验要求:烧杯就放在桌子上既不要拿起,也不要晃动。高锰酸钾颗粒倒入水中的瞬间,立即开始观察,两位同学分工, 一位同学从烧杯的上方向下观察,另一位同学从侧面开始观察,请注意变化的过程。(说明:要求学生注意安全,友情提示:高锰酸钾有腐蚀性。)师:我们来交流在这个实验中所看到的现象。师:水怎么变成紫色的呢?能不能具体描述一下水变成紫色的过程。师:再过段时间,烧杯中的水会怎样?(说明:真的完全混合时间较长,可以用温水。)【显微镜的使用一方面是光学知识价值得体现,同时也是对学生操作技能的一次检阅,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体现人文精神。】师:由这个现象,你认为构成物质的颗粒有什么特点? 师:结合现象解释一下师: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模型1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 2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模型 3 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说明:动画2:三种模型师:你支持哪种模型?为什么?【难点出现了,教师给学生合适的时间让它们讨论,猜想,不能代替学生完成他们应该完成的内容。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利用课件。】师:看来通过这个现象我们还无法弄清物质的微观结构,争论在于液体究竟是连成一片的,还是之间有空隙?当一个实验现象无法验证猜想时,我们该如何继续探究呢?师:那这次实验我们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师: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一半是上了颜色的水,另一半是酒精,在液面的上端用橡皮筋做了记号(先把橡皮筋拨上去,让学生看清界面,再拨下来),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让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与混合前有什么不一样呢?(气泡在缓缓的上升,界面不存在了)【说明:这个是学生分组实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界面和混合前后总体积的变化,为了效果明显,可以在酒精中加适量红墨水,为了加液体方便,用注射器,由于注射器有针头,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师:该现象支持了哪个猜想?师:具体解释一下师:物质微观结构模型总结说明:PPT展示模型的内容为分子模型作准备师:这样我们就从宏观现象入手,通过一次次的猜想和论证建立了物质的微观模型: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而这颗粒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打个比方,学校可分为六个年级,每个年级由十个班构成,每个班级由50个学生组成,到这里我们再划分下去对学校的构成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学生个体是构成学校组织的最小单位,同样物质划分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再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这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称为分子。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一直分到水分子,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就不具备水的性质了。我们呼吸的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师:以上我们从宏观现象出发建立了物质微观结构模型,而实际上我们凭肉眼能看到物质的内部吗?师:假如能看到,这个模型将更有说服力。师:来看一些图片,这是通过光学显微镜看到的植物细胞,细胞之间是有空隙的,细胞还不是最小的颗粒,要看到分子怎么办?说明:动画3:科学家的眼睛内容:一些图片,包括现代显微镜和原子分子图片。师:放大镜、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利用在科学家收集证据、认识物质微观世界性质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拓展了人们的视力范围,收集了更多证据,支持了科学家提出的模型。【图片的直观,使学生理解分子的模型】师:超级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率是多少?师:由此可见,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水分子的直径约为410-10m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想象一下,如果让2500万个人手拉手站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将绕地球赤道一圈,而如果让2500万个水分子一个挨一个排成一行,那么这个长度就只有1厘米。氢气分子的直径是2.310-10m ,1标准大气压下,1cm3(比划一下,一个食指端的大小)的任何气体约有2.71019个分子,让这些气体分子从容器中跑出,如果1秒钟跑出1亿个,你们猜需要多长时间?说明:PPT展示答案:需9000年才能跑完(这个数字,学生是无法真正猜出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了解了分子之小)师:既然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小颗粒,所以由我们刚才建立的物质微观结构模型就可以建立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说明:分子结构模型说明:PPT格式,效果是原来的物质结构模型中的物质变成了分子。【这种过渡自然有趣,适合理解。】师:请同学们观察面前的烧杯,看到整杯水都变成了紫红色,现在我们知道这是分子之间有空隙造成的,除此之外这个实验还能说明什么呢?说明:如果学生难以思考,可以提示,比如:分子是运动还是静止。师:结合实验现象解释一下师:从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能找到哪些证据来证明呢?师:樟脑丸为什么会变小?师:气味分子怎么会跑进我们的鼻子里的?师:说明什么?师:在手帕上洒些香水,问同学们能闻到吗?说明:实验时,特意离一些同学近一些,然后问近处和远处的同学闻到没有,这个时间差证明了分子运动到远处需要时间。师:请看动画说明:动画3:扩散现象内容:二氧化氮与空气的扩散【充分利用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唐宋建筑改造方案设计理念
- 建筑方案设计通过率
- 电动分割幕安装施工方案
- 住建部施工方案编制模板
- 咨询方案汇报表达
- 清明节茶叶营销方案主题
- 护理职业教育录播课大纲
- 团委外出活动策划方案
- 校园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
- 自动喂食器营销策划方案
- 2025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招聘9人(非事业编)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柴油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药制备工艺汇报课件
- 儿童早期发展中的回应性照护模式研究
- 幼儿园大班自然教育实施策略与效果研究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DBJ 43T 302-2025知识解读
- 过桥资金合同范本.(2025版)
- 保定市竞秀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高危儿健康宣教
-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湖南卷) 含答案
- 植保培训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