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举办首届现实生活实验基地与创新研讨会.doc_第1页
芬兰举办首届现实生活实验基地与创新研讨会.doc_第2页
芬兰举办首届现实生活实验基地与创新研讨会.doc_第3页
芬兰举办首届现实生活实验基地与创新研讨会.doc_第4页
芬兰举办首届现实生活实验基地与创新研讨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现实生活实验室Living Labs引 言2007年11月12日至13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共同主办了“2007 Living Labs中芬学术研讨会China-Finland Seminar on Living Labs”。11月29日,由芬兰国家科技创新局、赫尔辛基市政府、大赫尔辛基商务促进会和赫尔辛基“强力论坛”联合主办的首届“现实生活实验基地与创新Living Labs & Innovation”国际研讨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200多位主要来自欧美的专家、学者和政府管理部门及企业代表于11月28日来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围绕如何使用户参与研发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什么是Living Labs?它对我们建设滨海高新区有什么借鉴意义?笔者在网上搜集了有关Living Labs的一些文章供大家参考。 Living lab这个词最早是在1995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Bill Michell提出。而目前,全世界Living lab发展最好的应当是在欧洲。瑞典Lulea地区的Botnia在2000年开始实践Living lab,是欧洲最早的Living lab之一。目前全欧洲的Living lab正在进一步迅速发展。2006年11月,来自15个国家的19个Living lab在芬兰宣布形成欧洲Living lab网络(ENoLL,European Network of Living Lab)。目前第二批的Living lab征集正在进行,约有35个组织表达了加入ENoLL的兴趣。欧盟第七框架将把ENoLL纳入到欧盟整体的创新框架中,与开放创新社区一同发展,许多IST大型项目将会与Living lab的模式相关。这个模式被很多大型IT公司看好,IBM、NOKIA、CISCO、爱立信、微软都对此非常有兴趣,在未来将共同致力于美国、亚洲、非洲等地区建设Living lab,推进全球Living lab网络的形成。ENoLL的成立,事实上为其成员提供了一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测试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并能够在初期提供一些易于复制的解决方案。应当说,Living lab的创新模式通过进行资源整合与需求聚焦,形成了政府、产业界和整个社会层次的多赢局面。一、Living lab的概念欧盟信息社会与媒体总司的Olavi Luotonen从系统的角度给出了Living lab的定义:Living lab是构建未来经济与社会形态的一种系统。在这种系统中,基于真实生活的、用户驱动的研究与创新将成为政产学研用各方共同创造新服务、新产品以及新型社会结构的常规过程。实地实验室所提供的服务能够使用户能够积极地为研究和创新作出贡献。A Living Lab is a system for building a fu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in which real-life user-drive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will be the normal co-creation process for new services, products and societal infrastructures. A Living Lab offers services which enable the users to actively contribute to research and innovation.Living lab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创新方法论,是构建未来经济的一种创新试验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基于实际生活的、以用户为中心的研究和创新将成为开发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型社会组织结构的常规手段。Living lab系统要素包括:方法论、用户群体、网络与应用基础设施、合作创新组织模式、Living lab专家以及实际生活环境。Living lab充分考虑到人类行为习惯、公众需求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并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提高了创新成功率。Living labs所提供的服务能够使用户积极的参与到研究和创新过程中。表1:传统模式和Living lab模式的比较传统模式Living lab模式问题导向problem oriented发现机会opportunity seeking关注组织结构和过程focus 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关注人类行为focus on human behavior聚焦于相当固定并且有限的用户群以及环境因素center on quite fixed and limited user populations and contexts关注更广阔范围的人群和环境因素take a broad view on human populations and contexts 面向需求focus on requirements面向人类以及用户的需要focus on human and user needsmodel alternativemodel perspectives二、构建Living Lab的若干要素构建Living lab需要六大要素:用户群、方法论、真实生活环境、网络与应用基础设施、专家以及一个合理的组织机构。图1. Living lab的要素1.用户以用户为中心的应用创新,是Living lab的核心特征。因此,建立一个有代表性、且稳定的长期测试用户群组,是Living lab方法论中的关键一环。那么,如何吸引用户参与Living lab的应用开发、测试环节呢?欧洲Living lab的实践给我们提供了以下几种选择:合作伙伴的自有资源:如高校的学生群体、大中小公司的雇员群体等;其优点是易操作,用户稳定性较好,而且成本小;缺点是用户类型比较有限,代表性不够。在线征集测试用户:通过在线网站注册的方式,为志愿者提供用户参与应用开发和测试的机会。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Botnia Living lab。区域性的用户征集:Living lab本身是区域性、本地化特征非常明显的创新模式,可以以覆盖一定范围的社区作为试验基地,与愿意参与试验的个人或家庭签署中长期的合作协议,为用户提供创新服务和设备的免费使用权,作为交换,用户需要帮助完成测试项目和课题。这在欧洲的Living lab中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瑞典Botnia Living lab、芬兰Helsinki Living lab以及斯洛文尼亚的E-Living lab都采用了类似的模式。2.技术和基础设施为了完成创新应用,特别是针对ICT领域的新产品新服务的测试,一个良好的测试环境是必不可少的。从测试环境的分布方式,一般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集中式:建立独立的测试中心,该测试中心有完备的网络环境和其他软硬件基础,具备对不同类型应用的测试方法和流程,拥有专职的测试人员和固定的测试用户群体。整个测试过程无需离开测试中心就能圆满完成。这样的测试中心,其运作类似一个公司。比较典型的例子有不来梅移动城市项目建立的市场测试中心。分布式:创新业务和应用的测试不是集中进行,而是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分别进行。比如在一个社区环境中,遴选不同的家庭和用户,给这些用户提供测试所需的软硬件,通过定期沟通、不定期回访以及实时的信息反馈渠道等方式,收集测试结果。大部分的Living lab都采用了这种分布式的测试环境。从测试环境的筹建方式分,一般可分为自主拥有和合作共享两种渠道:自主拥有:借助大型企业和政府的经费资助,购买所需设备和其他软硬件,建立拥有自主产权的测试环境。这样的模式投入大,但对于集中式的测试中心,这样的方式便于组织者随需选材,针对性更强,而且后期的测试过程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合作共享:这是大部分Living lab采用的模式。通过与本地网络运营商、设备提供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享网络资源和其他资源,实现一个多赢的结果。3.组织结构Living lab需要协调的实体和资源非常广泛,因此,采用怎样的组织方式和组织结构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需要把握松散和紧凑间的平衡。首先,Living lab可以采用松散的组织结构。核心部门和成员主要完成各方资源的协调利用问题,而实际的工作可以通过借助合作方的人力资源等方式进行。这样的模式优点明显,核心运营团队小而精干,运营成本比较低,组织架构灵活;缺点是协调工作比较多;Kista是这种组织架构的代表。Helsinki的FORUMVIRIUM也是这样的风格。Living lab也可以采用严谨的组织架构。有明确的部门划分和职能划分,有相对稳定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有完整的规章和流程可偱。最好的例子是不来梅的移动城市:按职责分,Mobile City Bremen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机构:移动研究中心(MRC)、移动解决方案中心(MSC)(由移动方案小组控制)、市场测试平台,即将组织分为研究、实施、市场三个部分。 整个的运作模式是从研究中心开始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一些大学的联盟,负责推出新的研究创新成果,而后在解决平台部分加以产业实现,最后交由市场测试部分对创新产品进行接受度的测试和产品的推广。 在移动研发中心,有超过100名的研发人员,他们主要是信息技术,通信工程和多媒体方面的专家,组成了高质量的交叉学科小组。移动方案平台帮助我们更快的成功应用这些移动策略。这样一个开放的系统平台很好的适应了用户多样的业务需求,并且为不同种类的终端用户提供了接入。4.方法论基于用户的创新管理是Living lab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强调协同和管理的工作,其方法论的实践与总结是Living lab的重要输出。Living lab的方法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流程:基于用户的创新流程设计,这是解决如何快速有效的推出用户需要的产品和业务的问题。其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的需求提取、产品研发和测试推广的一系列新业务开发模式和机制流程。管理方法:Living lab的组织与运作方法,解决的是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Living lab在业务创新中的作用,如何合纵连横,整合资源的问题。评价指标:评价Living lab成果和成效的关键性能指标。通过关键性能指标的指导作用,优先发展对Living lab发展最具战略意义的能力和方向。在组织用户、研究用户行为的方面,以及如何设计IT服务产品方面,Living lab也面临方法论方面的积累任务。同时,在继承创新模式方面,Living lab的方法也涵盖集成与汇聚,评估与分析等各种各样的方法。方法论是Living lab的核心,但并没有一定之规,方法论本身也是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经历失败与尝试,逐步探索和丰富出来。目前,在ENoLL的组织之下,欧盟将在Living lab的工具方面进行合作。这对于发展Living lab方法论有很大的帮助。5.Living Lab的专家队伍(1)基于用户的业务创新过程,必然是一个跨越多领域多学科的复杂研究过程,必须有一个由交叉学科建立的高质量专家队伍进行理论支持和实践引导。(2)Living lab可能涉及的领域包括理工和人文艺术等各个方面,如:理工: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人文:人类学,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人因工程学,传媒学;艺术:工业设计等建立一支产学研相结合的专家队伍,能够极大的提升创新过程的科学性和成果的成功概率。以不来梅为例,其移动研究中心有一直超百人的研发团队,包括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界的各类专家,显著的提升了中心的研究开发水平。 三、Living Lab的实施模式Living lab在本质上实现了产业链全环节的整合,因此组织管理模式中意味着各种合作伙伴的加入。各合作伙伴的功能定位参见表2。 表2:Living lab的各层合作伙伴以及职能分工角色成员类型功能运作层合作伙伴Living lab运营常设机构(大学、园区、公益机构、咨询机构) 组织用户/专家交流;提供日常演示、运作、管理服务;深入的数据分析,提供创新支持。用户专家层合作伙伴参与Living lab的志愿者(特殊用户、社会、人文、心理等类专家队伍)提供用户的参与,提供需求,提供全方位的体验、检验和评估与设计,提供专家的设计支持意见。先期投资启动合作伙伴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园区、企业界、各种基金经费支持、区域支持、宏观管理与调控支持层合作伙伴大型通信公司与IT公司提供设备、经费支持;提供市场需求与技术支持;提供演示展示项目;项目层合作伙伴中小企业 综合项目伙伴提供产品演示、提供合作演示项目相关辅助层合作伙伴辅助支撑LL相关工作对政府而言,Living lab作为一种战略工具,有助于政府提高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建立并管理移动城市品牌,吸引国内外投资,因为Living lab的开放性是吸引投资的很主要模式。通过公共-私有合作,城市可以向它们的市民、旅游者和企业提供创新性服务,从而加快城市信息化步伐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对企业而言,大型企业的研发部门则能通过享受Living Lab的创新业务开发服务,有效节约资源,提高投资的有效性。中小型企业SME也能够推广引领全国甚至全球市场的业务应用和产品,提升企业品牌和国际知名度,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图2在整个创新周期中用户参与设计的部分对社会,用户的需求得到了最大的尊重和满足,Living lab可以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Living lab有利于建立行业标准和服务标准,因为创新性方法在Living lab中进行模拟后,可以很容易的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中进行测试和推广,从而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市场,将国内主要创新城市联合在一起。图3:欧洲Living lab网络发展的路线图国际上目前Living lab的形式和方法也比较自由。从目前情况看,有多种多样的Living lab模式,如基于专业型园区的、IT科技园区的,如赫尔辛基的Aranbianranta,也有城市级的Living lab,如德国的不来梅。有很多区域是基于生活导向来进行Living lab建设的,着重解决生活中某方面的问题,如健康问题等等。也有技术型导向的Living lab,如芬兰Oulo的Octopus Network。详细见表3。表3:Living lab实施的若干种模式在国内,北京移动公司已经开展了面向用户体验的产品设计研究方法,并基于若干产品开展示范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率先在全国倡导living lab理念与方法,并与爱立信公司合作,开始了一个小型的科研项目尝试这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