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60页).doc_第1页
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60页).doc_第2页
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60页).doc_第3页
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60页).doc_第4页
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DOC 60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单位:*二一五年十二月目 录1 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21.4 预案体系21.5 工作原则21.6 事件分级32 基本概况62.1 项目概况62.2 公司周边环境概况62.3 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保护级别82.4项目组成92.5工程主要技术指标103 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分析133.2 潜在环境风险源危险性分析134 组织结构及职责154.1 应急指挥部及职责154.2 应急办公室职责164.3 各应急小组及职责164.4 地方机构及职责184.5 环境应急专家195 预防与预警205.1 预防和预测205.2 预警206 应急处置226.1 应急措施226.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物资246.3 应急监测256.4 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277应急响应297.1 应急响应程序297.2 信息报送297.3 指挥和协调327.4 信息发布337.5 安全防护338 应急终止338.1 应急终止的条件338.2 应急终止的程序348.3 应急终止后的行动349 后期处置349.1 调查与评估349.2 善后处置359.3 恢复重建3510 应急保障3510.1 应急队伍保障3510.2 经费保障3510.3 装备保障3510.4 通信与信息保障3610.5 技术保障3610.6 其他保障3611 监督管理3611.1 预案宣传培训3711.2 预案演练3711.3 预案修订3711.4 奖惩与责任3812 环境应急能力评估3913 附则4013.1 名词术语4013.2 预案实施4014 附件41附件1公司危险化学品一览表41附件2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系方式42附件3应急物资库管理制度43附件4应急演练方案44附件5格式文件48附件6环评批复51附图:附图1平面布置图及风险源分布图附图2 交通位置图附图3水系图及水环境监测布点图附图4环境保护目标图*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摘 要*工程位于*。鱼洞坝水库正常蓄水位*。鱼洞坝水库工程运行期定员*,其中:运行管理人员*人,行政、财务等*人,在水库管理所的工作人员为*人。根据*水库的实际情况,确定其风险源主要有:(1)危险品柴油在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发生的事故;(2)水库在高水位运行,特别是汛期,可能因渗漏造成水库大坝垮塌或裂缝而发生溃坝事故;(3)危险品运输车:运输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生化等特性的车辆(每日通行量为25辆左右)发生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4)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因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等;(5)水库营运期间造成的次生生态破坏事故。需根据项目情况确定针对水库风险源制定如下措施预防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1)柴油发生泄漏时,通过柴油桶或库房外修建的围堰进行拦截,并用沙土吸附处理,处理后的物质交有关单位处置;(2)汛期发生大坝垮塌或溃坝事故时,应急领导小组立即采取积极可行的抢护措施,由防汛、应急指挥部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抢险工作;(3)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水库管理部门应第一时间联系政府各相关部门,根据六盘水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细则启动应急联动机制,水库管理部门协助各部门,做好突发应急事故的善后工作及生态修复工作。本预案确立水库应急组织机构,明确了各应急小组职责,细化了应急响应程序。针对各风险源可能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配备必须的应急物资。I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加强*工程的环境监督管理,尽力预防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增强综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企业员工和社会公众的生命安全,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维护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1)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5年)(2)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3)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保部令第34号)2015.4.16;(4)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5)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的通知(环发2001 197号)(7)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试行)(2015年7月)(8)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3年10月)(9)六盘水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14年4月)(10)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589-2010)(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1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14)*工程(技改)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年8月)(15)黔环审2009*号,关于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2009年10月29日(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7)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DB52/865-2013)(18)六盘水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实施办法,2015年5月25日1.3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的规定适用于所有本工程范围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具体包括:(1)大坝溃坝:水库在高水位运行,特别是汛期,可能因渗漏造成水库大坝垮塌或裂缝而发生溃坝事故;在遇到特大洪水情况下以及其它极端情况下(如战争、地震、人为破坏),不排除存在溃坝事故发生的可能。(2)水库水质污染:库区上游的贵州盘县“煤(焦、化)-钢-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非正常排污对水库水质和取水口水质的影响。(3)危险品柴油在贮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发生的事故;(4)危险品运输车:运输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生化等特性的车辆发生泄漏引起的环境污染事故;(5)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6)水库营运期间造成的次生生态破坏事故。1.4 预案体系*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设置应急响应程序和指挥系统,预案分级响应条件分为公司内部响应和请求外部救援响应两种。当公司内发生级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公司级救援响应程序;当发生超出公司应急处置能力的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时,公司启动本预案,同时上报盘县环保局并协助上一级组织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行动。1.5 工作原则在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其响应程序时,本着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方针,贯彻如下原则:(1)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参与自救和互救能力,实现全员预警、全员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2)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切实履行公司内人员的管理职能,把保障员工的健康与人身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环境破坏,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储备,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3)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接受政府环境管理部门的指导,使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系统成为区域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公司各工种人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在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公司管理机制。(4)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企业和周围居民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1.6 事件分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2014年12月29日国办函2014119号),按照事件严重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1.6.1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1.6.2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1.6.3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1.6.4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122 基本概况2.1 项目概况工程位于乌都河左岸一级支流乌图河上游河段之淤泥河上。乌图河属珠江流域北盘江一级支流乌都河左岸最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贵州省盘县鸡场坪赵子河龙潭,海拔高程1820m,上游称淤泥河,由西南向东北经过戴家营、天生桥、瓦房寨三段暗河,在舍烹鸡窝箐出露后称乌图河。乌图河由西向东进入水城县境,于花嘎乡的鸡关岭汇入乌都河。入河口高程为695m,主河道长53.75km,流域面积为529km2。鱼洞坝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集水面积101km2,主河道长14.36km,主河道平均坡降9.50。*水库是盘县近期开发的主要水源之一,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盘县“煤(焦、化)-钢-电”一体化循环经济工业基地的供应生产用水,并兼有农田灌溉功能,无饮用和发电功能。*水库正常蓄水位1705m,相应库容为2180万m3,校核洪水位1707.36m,总库容为2610万m3。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的规定,若按水库总库容,本项目水库总库容10.1亿m3之间,工程等别为等,规模属中型,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放空底孔、取水泵站、输水管线、坝身取水口及灌溉管道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考虑到工业基地为多水源供水,且为分期建设,综合考虑,确定工程等别为等,规模属中型;按灌溉面积,本项目灌溉面积为1672亩,根据规范规定,若灌溉面积小于5000亩,其工程等别为等,规模属小(2)型。工程运行期定员28人,其中:运行管理人员21人,行政、财务等7人,在水库管理所固定工作人员为8人。*工程包括水库工程、工业基地输水工程及灌溉工程三部分,水库工程方案为:混凝土拱坝+溢流表孔+冲沙放空底孔;工业基地输水工程方案为:取水泵站+高位水池+输水管线;灌溉工程为:坝身取水口+灌溉管道。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2.2 公司周边环境概况2.2.1 位置及交通鱼洞坝水利工程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淤泥乡与鸡场坪乡,坝址位于淤泥乡,地理位置为东经1044345,北纬253040,距县政府所在地红果镇约66km,距淤泥乡约3km,距鸡场坪乡约12km,有淤泥乡至鸡场坪乡县级公路相通,交通较为方便。工程交通位置图见附图2。2.2.2 气候、气象工程区地处亚热带春干夏湿的温和气候区,具有高原性、季风性、湿润性的气候特点;谷地温热,高原凉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热、水同季。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根据盘县气象站实测资料分析,工程区多年平均气温15.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1.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高气温34.6(1963年5月29日),极端最低气温-7.9(1977年2月9日)。年平均无霜期273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389.4mm,实测年最大降水量2105.5mm(1965年),实测年最小降水量906.9mm(1996年)。一般5月中下旬进入雨季,降水集中在510月,占年降水总量的88%左右,为汛期;冬半年降水量很少,11月次年4月降水量仅占年降水总量的12%左右,为枯季。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实测最大日降水量148.8mm(1965年6月1日),日降水量P0.1mm的雨日天数为193.3天,P50mm的暴雨日数为3.9天,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526.7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日照时数为1615h。多年平均风速1.7m/s,实测最大风速21.0m/s(1979年3月30日),风向为SSW。常年风向除七月份为SSW外,其余各月均为NE风。大风日数为52.3天,雾日数10.7天,冰雹日数2.7天,雷暴日数80天。灾害性天气以暴雨、春旱、冰雹、风灾、秋季绵雨及初霜冻对农业危害较大。2.2.3 水文特征径流:本流域河流属典型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来源于降水补给,径流特性与降水特性基本一致,即年际变化不大,其径流变差系数在0.30左右;但年内分配不均,洪枯流量间变化较大。洪水:设计流域为山区雨源性河流,洪水主要由流域内的暴雨产生。洪水具有陡涨陡落、峰量集中、涨峰历时短等山区性河流的特点,同时还受到暴雨分布、暴雨强度、暴雨历时等的共同影响,洪水汇流时间一般为3h4h,受下垫面条件影响,一次洪水总历时一般为13天,洪水过程多呈单峰型。泥沙:设计流域无泥沙实测资料,其泥沙计算是分析邻近流域的土城、草坪头水文站的资料并结合有关等值线图进行。坝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模数取为1000t/km2,推移质按悬移质的30%考虑入库。经计算,坝址年输沙量为13.1万t,其中悬移质年输沙量为10.1万t,推移质年输沙量为3.0万t。坝址处多年平均悬移质含沙量1.69kg/m3。工程所在地水系图见附图3。2.2.4土壤、植被及水土流失盘县全县土壤类型共有山地黄棕壤、黄壤、石灰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等8类土壤,21个亚类,56个土属,89个土种。工程区域内以黄壤为主。黄壤系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地带性土壤,pH值为56,母质多为页岩、砂岩、灰岩、等风化物及第四系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不高,盐基饱和度和矿质养分含量低,磷素缺乏,呈酸性反应,质地多为壤土,少数为粘土。区域的农田植被在村寨及山谷盆地附近有一年一熟的水稻外,多为旱作,多为以玉米、洋芋、荞子为主的二年三熟或者一年一熟作物组合。项目区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珠江南北盘江治理区。同时,也是在贵州省 “三区”划分中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重点监督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根据卫星遥感影像解译可知,本评价区域的土壤侵蚀中无侵蚀或微度侵蚀面积约为3042.76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28.43%;轻度侵蚀面积约为1546.52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4.45%;中度侵蚀面积约为3572.47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33.38%;强度侵蚀面积约为1532.66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14.32%;极强度侵蚀,面积约为577.41hm2,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5.40%。剧烈侵蚀,面积约为248.91,评价区域总面积的2.33%。照全国土壤侵蚀普查技术规程中的规定:“一地区轻度侵蚀以上(含轻度侵蚀)的土壤侵蚀面积为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故该评价区域内的水土流失面积有7477.97,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71.57%,中度侵蚀所占比例最大,但轻度与强度侵蚀的面积也较大,三者占到总面积的62.16%。因此该评价区域内的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这与评价区域地势比较陡峭、人类活动频繁、植被破坏较严重的实际情况相吻合。2.3 工程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保护级别*工程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保护级别情况见表2-1,环境保护目标图见附图4。表2-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及保护要求环境要素目标位置影响源范围保护要求水环境淤泥河类水环境大坝所在河段水库蓄水、供水灌溉、废污水排放包括坝址下游乌图河与乌都河汇口之间12km、减水区间2km、水库回水长度约为9.08km,总长约为21.08km。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保证下游最低生态流量声环境大气环境小桥寨1#渣场下游,约30户居民粉尘、噪声、堆渣1#渣场下游约0.2km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居民生活安全旧屋基施工营地,2#渣场四周,约20户居民粉尘、噪声、堆渣距营地约0.2km起滴坎约30户居民粉尘、噪声距营地约0.3km火怒都、大寨等村寨供水及灌溉水管沿线零散住户粉尘、噪声供水灌溉管道沿线生态环境动植物库周及输水管沿线水库淹没、占用土地库区及输水管线两侧各外延0.5m确保项目区动物种类和植被覆盖率不低于项目建设前水平。鱼类大坝所在河段水库蓄水、供水灌溉、废污水排放坝址上游9.08km及下游2km确保鱼类数量不低于项目建设前水平。移民库区及工程征占地范围水库淹没、占用土地涉及鸡场坪乡、淤泥乡,共1576人确保移民生活水平不低于建设前专项设施水库淹没区水库淹没涉及鸡场坪乡、淤泥乡确保专项设施的复建,不影响原有交通。2.4项目组成鱼洞坝水利工程由永久工程(包括水库工程、工业基地输水工程及灌溉工程)、临时工程、环保工程等3部分组成。表2-2 鱼洞坝水利工程项目组成表工程项目工程组成永久工程水库工程挡水建筑物双曲混凝土拱坝溢流表孔开敞式溢流堰顶放空兼冲沙孔布置在左坝段,底板高程1675.0m工业基地输水工程取水泵站泵站主、副厂房分开布置,主厂房布置在库内,副厂房布置于河床左岸地势较平缓处。高位水池布置于泵站西北方向1680m左右鲁谷村旁的缓坡上输水管道全长10424.73m,输水管道为Q235C压力钢管。灌溉工程坝身取水口布置于左坝段47.44m处,考虑自流灌溉,为坝内埋管,采用直径为0.4m(壁厚10mm)的Q235钢管。灌溉管道总长为7722m,其中主要灌面在管线末端的大寨及核桃树临时工程导流工程上、下游围堰交通工程场外交通有已成乡村公路;场内交通需新建永久交通洞1条,临时便道2.0km。弃渣场、料场1个弃渣场(本环评取消了1#渣场),1个石料场,1个土料场施工工程砂石料加工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施工营地等环保工程渣场防护修建排水沟等下放生态环境水设施蓄水期利用泵站,运行期利用运行期则在高程1688.9m处安装管径为0.4m(壁厚10mm)的Q235钢管两根,一根用于灌溉用水,一根用于下放环境水,下放流量不低于0.189m3/s。库周绿化及生态治理种植草、树等移民搬迁任家、干河、文笔山、杨家、金家、烤烟、新寨、董家、龙家共9个移民安置点库底清理清除林草、专项设施、选煤厂等2.5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工程特性表见表22。表2-2 鱼洞坝水利工程特性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1012采用的水文资料系列年47195920053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59604代表性流量多年平均流量m3/s1.895洪量设计洪水洪量(1d)万m3622校核洪水洪量(1d)万m310206泥沙年悬移质输沙模数t/km21000年平均输沙量万t13.13二水库1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m1707.36设计洪水位m1705.74正常蓄水位m1705.00坝前淤沙高程m1678.95死水位m1690.002水库库容总库容万m32610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万m32180兴利库容万m31687死库容万m34933回水长度km9.084水量利用系数%57.5含下游河道环境水5库容系数%28.36调节特性不完全多年调节三下泄流量及相应下游水位1设计洪水时最大泄量m3/s495相应下游水位m1662.972校核洪水时最大泄量m3/s719相应下游水位m1664.59四工程效益指标1工业基地供水年供水量万m32784.12灌溉效益灌溉面积亩1672田:870;土802年灌溉用水量万m349.63水库总供水量万m32833.7最大引用流量m3/s0.883五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1淹没耕地(P=20%)亩2049.982淹没房屋m225526.83淹没公路km2.2164四级公路4淹没机耕道km17.5995淹没人行便道km20.56搬迁安置人口人15767工程永久占地亩60.48工程临时占地亩239六主要建筑物及设备1挡水建筑物型式混凝土双心园双曲拱坝地基岩性T1yn1中厚层灰岩地震参数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坝顶高程m1708.5最大坝高m60.0坝顶宽度m5坝顶长度m133.852溢洪表孔堰顶高程m1700.0溢流净宽m18最大单宽流量m3/s39.94消能方式挑流消能3冲沙建筑物进出口净断面尺寸进口2.53m(宽高),出口2.52.5m进口底板高程m1675.04工业基地取水建筑物泵站库内提水圆筒式取水高程m1688.5主泵房尺寸25128m(长宽高)5工业基地输水建筑物钢管DN900mm(钢管),双管长度m10424.73高位水池底板高程m1825.65高位水池容积m31806下游灌区建筑物设计引用流量m3/s0.0661进水口型式坝内埋管中心高程m1688.90引水道型式管道断面尺寸m0.4圆管直径pe管pe管线(SDR17)外径250,壁厚11.9mm长度m7722 8主要机电设备水泵台数台4型号ELC205立式长轴深井水泵机设计总扬程m148额定功率kw4560电动机型号YKK450-4型额定电压kv6七施工1主体工程数量土石方开挖万m324.87土石方回填万m312.53砼和钢筋砼万m39.4钢筋制安t0.1帷幕灌浆万2.992主要建筑材料水泥t23608油料t1203钢材t12883所需劳动力总工日万工时603八经济指标静态投资万元46989.09总投资万元49032.91财务净现值万元6525经济内部收益率8.43单方水量投资元17.3设计水平年综合水价元/ m31.7九建设工期月243 环境风险源识别与危险性分析根据水库生产、使用、贮存危险化学品数量、危险品性质以及可能引发事故的特点,确定水库坝体、生活污水、危险化学品储存间及油库等为水库内的潜在风险源点。(1)水库坝体大坝坝型为双心园双曲混凝土拱坝,中心线方位角为N60.75E,顶拱中心角86.5,坝基置于弱风化基岩中、下部,建基面最低高程1648.50m,最大坝高60m,坝顶宽5m,坝底最大宽度14.0m,大坝厚高比0.233。(2)生活污水在大坝服务区修建一座化粪池,用来处理生活污水,平时只有8人在服务区工作,产生的生活污水量较少,全部由附近的村民定期清掏用于周围旱地施肥,不排入库区。(3)危险品 水库采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旁配有150L柴油桶2个。3.1.2 潜在风险源识别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中表1得知本项目不存在重大危险源。项目经营过程中使用储存的柴油量为300L,不属于重大危险源。本项目主要涉及的危险源见下表:表2 项目主要危险源一览表序号危险物品名称危险性最大存储量存储/处理方式存储/堆放地点管理措施1柴油易燃300L桶装发电机房专人专管3.2 潜在环境风险源危险性分析根据公司潜在的环境风险源特性,分析各潜在风险源危险性如下:3.2.1柴油泄漏事件柴油,又俗称油渣,是石油提炼后的一种液态油质燃料的产物。它由不同的碳氢化合物混合组成,主要成分是含9到18个碳原子的链烷、环烷或芳烃。它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位于汽油和重油之间,沸点在170至390间,密度为0.820.845kg/dm。柴油可以被用来作为汽车、坦克、飞机、拖拉机、铁路车辆等运载工具或其它机械设备的燃料,也可用来发电、取暖等。存储柴油的柴油桶在运输或使用时若发生泄漏或发生火灾时,可能会污染水体或大气环境。3.2.2 水库溃坝事件拦河坝推荐型为双心园双曲混凝土拱坝,左岸顶拱半径89.883m,右岸顶拱半径82.196m,坝轴线长133.847m,坝基置于弱风化基岩中、下部,建基面最低高程1648.50m,最大坝高60m,坝顶宽5m,坝底最大宽度14.0m,大坝厚高比0.233。左岸16991708.5m高程设重力墩,重力墩底长宽为22.87930m,顶长宽为1513m,高度为9.5m。正常蓄水位1705m,相应库容为2180万m3,校核洪水位1707.36m,总库容为2610万m3。当水库在高水位运行,特别是汛期,可能因渗漏造成水库大坝垮塌或裂缝而发生溃坝事故。3.2.3因外力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事件因不可抗力(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而造成危及环境安全及人体健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或因外力造成次生生态破坏事故。424 组织结构及职责建立健全*工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组织体系,成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明确各应急组织结构职责。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与处置工作的需要,设立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办公室和五个应急响应小组,分别是现场抢险组、技术保障组、治安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及后勤保障组。各小组在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应急响应与处置要求,履行相应的职责。应急组织结构如图4-1所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治安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技术保障组现场抢险组图4-1 应急组织结构图4.1 应急指挥部及职责指挥长:袁锋副指挥长:杨洪耀贯彻执行中央、贵州省省委、省政府、六盘水市和盘县有关部门关于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方针、政策,认真落实贵州省和六盘水市有关环境污染应急工作指示和要求,并具备以下职责:建立和完善水库环境应急预警机制,组织编制和修订水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负责组织预案的审批和更新;部署水库环境应急工作的公众宣传和教育,统一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信息;平时负责环境事件应急的日常准备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各相关部门事故应急的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负责事故应急行动期间发布命令、批示,负责应急救援行动的总体协调;负责指挥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决定启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发生事故时作好应急行动的协调工作,召集小组成员参加应急行动,并布置任务;尽快判断环境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的范围;安排应急行动期间伤员的救护。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盘县环境保护局报告有关突发环境事件以及应急处理情况。负责应急状态下请求外部救援力量的决策。4.2 应急办公室职责应急办公室24小时电话主要负责人为:吴鹏,24小时在线电话为责指挥部日常工作;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预案的实施和演练;负责应急防范设施(设备)(如应急电池、电源、防护器材、救援器材、应急交通工具等)的建设和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检查督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负责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上报和可能受影响区域的通报工作;负责保护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和相关数据;接受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指令和调度,协助事件的处理。配合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修复、事件调查、经验教训总结。有计划的组织实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根据应急预案进行演练。4.3 各应急小组及职责(1)现场抢险组职责组长:管庆勇成员:周 玲、瞿珍陇组织人员按照指挥长、副指挥长的部署实施抢险救援活动。向应急指挥部提出现场人员撤离方案的建议。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抢救和临时处置。负责事故预警解除后的现场洗消工作。(2)治安警戒组职责组长:彭浪矶成员:瞿珍陇负责隔离事故区,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及方向标识的布置,保护现场并记录现场情况;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工作,劝阻围观人员离开警戒区域,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负责指挥和安排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至安全地带;负责通知并组织周围居民、群众撤离危险地界。(3)环境监测+技术保障组职责组长:谭 波组员:牛应雕环境监测+技术保障组在水库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职责如下: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参与制定应急救援方案;负责水库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负责协助外部救援力量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及时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结果等情况。(4)物资供应+医疗救护组职责组长:王 燕成员:蒋先敏负责拟定事故应急救援物资采购计划,检查核对应急物资库存,应急时调配应急物资。负责联络应急物资运输车辆调配。负责应急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应急设施、设备保持正常。负责保障水、电、气、通信的运转及灭火救护器材供应的物资保障,发布事故中的停水、停电指令。事故发生后,迅速做好准备工作,接收伤者后,根据受伤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急救,重伤员及时转院抢救。水库内部应急救援组织结构相关人员及联系方式如表3所示。表3 应急组织结构相关人员联系方式序号应急机构职务姓名单位内职务联系电话1指挥部指挥长袁 峰盘县水投公司总经指挥长杨洪耀鱼洞坝水管所所长130170442082应急办公室主 任吴 鹏鱼洞坝水管所负责人138858201983现场抢险组组 长管庆勇运行科负责 员周 玲技术珍陇驾驶员155995099884治安警戒组组 长彭浪矶治安队负责 员瞿珍陇驾驶员155995099885环境监测+技术保障组组 长谭 波技术科负责 员牛应雕技术员182868474836物资供应+医疗救护组组 长王 燕办公室负责 员蒋先敏出 纳138858830864.4 地方机构及职责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由于自身能力和条件的限制需要请求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技术支援,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应急处置和污染物监控。突发环境事件地方机构应急求援联系方式如表4-2所示。表4-2 突发环境事故应急求援部门及联系方式序号部门联系电话1贵州省环境突发事件应急中心0851-855733142消防报警1193报警电话1104盘县环境监察大县环保县消防大盘水市环保24小时应急电话123698六盘水市政府应急境污染报警投诉电话1236910盘县环境监测站0858-867842111急救电话12012盘县人民医院0858-363411913盘县疾控中5 环境应急专家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如事件处置技术超出*工程自身能力范围,可请求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中心应急专家库中的专家给予技术支持。专家组根据现场情况并结合所发生的环境事件类型提出有效、适用的应急处置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扩大,将影响降到最低。污染控制应急专家联系方式如表4-3所示。表4-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专家联系方式序号姓名单 位职 称联系电话1吴斌六盘水市环保局高工139859013462孙萍贵阳镁铝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35951846663马福波贵州省化工研究院高工189851730684张延林贵州省轻纺设计院教授级高工138094864165付向阳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135951744735 预防与预警5.1 预防和预测5.1.1培训日常完善并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加强岗位环保知识和安全知识的培训,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5.1.2建立事故预防及报警系统在水库内建立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报警系统。采取相关技术、设备、管理等综合预防措施,避免危险物品储存仓库有害物质意外泄漏、燃烧事故的发生。当发生火灾或泄漏事故时能及时报警,使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扼制;确保突发环境事件能够及时得到控制并保证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5.1.3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保证信息系统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如发生故障,立即组织人员维修。水雨工情信息的传输和处理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执行。防汛信息的报送和处理,应快速、准确、详实,重要信息应立即上报,因客观原因一时难以准确掌握的信息,应及时报告基本情况,同时抓紧了解情况,随后补报详情。5.2 预警5.2.1 预警行动(1)预警发布程序各应急小组根据水库应急指挥部发布的预警通报,及时通报预警信息,指令本小组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防止或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按照突发环境事故的分级,突发环境事故的预警分为四级,预警级别由高到低,颜色依次为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颜色可以升级、降级或解除。预警的发布、解除均通过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2)信息报告与处置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人员在第一时间内赶赴事发现场,尽快核实情况,由应急指挥部向盘县环境保护局报告。盘县环境保护局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性质和类别做出初步认定。5.2.2 预警措施(1)发布预警公告。(2)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4)指令各应急救援小组进入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5)针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封闭、隔离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行为和活动。(6)调集环境应急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应急保障工作。5.2.3 预警解除根据环境污染事件的控制情况,预警的解除通过应急指挥部以书面形式予以公告。6 应急处置6.1 应急措施6.1.1水库常见险情应急处置措施水库出现溃坝险情时,除执法洪水紧急调度方案外,还应采取积极可行的抢护措施,由防汛、应急指挥部主要领导负责,组织抢险工作。常见的险情及抢救方法如下:(1)巡坝查险汛期特别是发生暴雨、洪水、地震、库水位骤降及持续高水位行洪期间,要派专人昼夜巡视检查。重点检查堤顶、坝坡、坝脚油污裂缝、冲刷坍塌、滑坡、塌坑等险情发生;坝坑等险情发生;坝背水坡有无散浸,渗浑水,坡脚附近有无积水坑塘和冒水、涌沙、流土现象;迎水坡护砌工程有无裂缝、沉陷、损坏、脱坡、崩塌(特别注意退水时期)等问题;闸涵与坝的结合部有无裂缝、位移、滑动、漏水、不均沉陷等迹象;坝有无变形、渗漏、裂缝、坍塌等险情发生。发现问题要登记造册,作好标记(如白天插红旗、夜晚挂红灯等),并尽快报告防汛指挥部,立即采取抢护措施。(2)坍塌抢护当鱼洞坝水库大坝临水坡因水流冲刷或水位骤降,引起坝坡面或坡脚崩塌、滑脱时,可采取护脚抗冲、缓流挑溜、减载加帮等办法抢护。如抛投土袋、块石、柳石枕、铅丝石笼物体防护。坝或建筑物坍塌严重时,可用废钢丝绳或铅丝束将35个铅丝石笼连在一起,集中抛投;亦可用“三爪木排土袋”(在三根绑成三脚架的木桩上绑横木成平台,再在平台上放几十个土袋用绳索连成一体,沿堤坡推入坍塌部位);还可用网兜土袋(在一个尼龙网兜内放十几个或几十个土袋)或三角形钢筋石笼等几种抛投。在土质较好的坍塌部位,亦可用桩柳编篱或桩柴护岸抗冲。或是在坍塌部位打排桩或填土袋抗冲。在坍塌部位的下部加做铅丝石笼戗台、土袋戗台、反滤戗台或10米长的大直径土工织物土沙枕等,防止继续坍滑。(3)渗水抢护坝堤散浸、渗水抢护的原则是“临水截渗、背水导渗”。可在临水坡抛投粘性土间前戗,也可用苫布、土工膜铺在渗水坡面,上压土袋截渗,或抛粘土前面用土袋或柳桩防冲墙防护。在背水坡开导渗沟,内填沙土、苇料、梢料、桔料或土工织物导渗;背水坡土体稀软时,可用沙土、梢料等或土工织布作贴坡反滤层或透水后戗导渗和加固坝脚。(4)漏洞抢护漏洞导致决堤溃坝的危险性很大,可在临水坡漏水洞口用棉絮、棉被、毛毯、土袋等堵塞;漏水较大的用软契、软帘(草帘、苇箔、土工膜、苫布)等封住洞口,抛土袋压住,用粘土封堵。在临水坡截堵洞口的同时,在背水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