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山区2018学年第二学期质量监控高三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一部分10分1.(5分)(1)竟无语凝噎 雨霖铃(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5分)(1)(2分)C (2)(3分)C第二部分70分一、15分3.(2分)新技术带来的许多便利(好处)和许多弊病(不足)。4.(3分)用尼采等三个例子阐述每一次技术升级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引出第5段对“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的阐述,同时与第6段文字相照应。各1分。5.(3分)B6.(3分)我们要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一方面要让现代与传统、高雅与所谓“低俗”的文化展示各自的美,一方面要欣赏包容“现代”和所谓“低俗”的美,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实现和谐美丽的文化中国。注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是手段或途径,写出其内涵2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目的,写出其内涵1分。7.(4分)本文最具特色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标题中的“文化土层”就是用了比喻,很形象。文中有许多地方如“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形象地论述了在商业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下,大众的审美水平变得很肤浅。比喻论证方法1分,例子1分,联系文章标题和结合内容分析2分。二、17分8.(2分)承接上文母亲向“我”提出买辆三轮车的要求(1分),引出下文描写母亲骑着三轮车去捡破烂,又捡柴草,从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1分)9.(4分)第段中的语言描写“也只能这样”和“让你再破费一次”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安慰和对“我”提出的要求表现出不忍和不安的心理;第段的语言描写则表现了母亲因为骑着三轮车捡破烂和柴草找到自己存在价值以后对“我”说话的从容心理。(各2分)10.(3分)“弄皱褶了的心叶”,“有了新芽的模样”用了比喻手法,(1分)生动描写了“我”繁杂的心态变得单纯,烦乱的心情变得愉悦,突出了母亲的教育力量,也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2分)11.(4分)文章用烤红薯吃红薯收束全文,叙写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对话,交代了“我”回绝出席场面的原因,引出“我”对“盈满”的思考(2分)。“母亲”代表亲情,“红薯”代表简朴的物质生活。只要生活简朴,珍惜亲情,孝顺母亲就是理解母亲和支持母亲的想法和做法,就是人生的盈满,凸显了文章的主题。(2分)12.(4分)本文以“盈满”来构思,新颖独特。先通过叙写父亲和母亲关于过冬捡拾柴火,引发作者对“盈满”的思考:不贪心就是盈满。(1分)再通过叙写母亲搬到“我”家以后的不适状态,让“我”买了三轮车去外面拾柴捡垃圾来换得生活用品,不成为子女的累赘而获得心灵的安适和满足。(1分)在此基础上,引出“我”的思考:“世间本简单,一个老母亲,两只烤红薯,就很盈满了。”生活简朴,珍惜亲情,孝顺母亲就是理解母亲和支持母亲的想法和做法就是人生的盈满。(2分)三、8分13.(1分)D14.(3分)C15.(4分)词人把“花”拟人化,“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1分)“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1分)联系全词,写出了词人强颜欢笑的内心痛苦,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即将逝去、自己年华已逝、国家已经沦丧的无奈和伤感之情。(2分)四、18分16(2分)(1)尊崇(2)过失,罪过17.(2分)(1)B (2)B18.(3分)C19.(6分)周举到了并州,就作了凭吊祭文,把(它)放在介子推的庙里,说严寒的冬天离开火,残损百姓的生命,这不是贤人的意思,并向百姓宣传,让(他们)恢复熟食。(关键词“既”、“乃”、“以”、省略句、判断句各1分,文意理解1分)20.(2分)B21.(3分)深谋远虑 心系百姓 料事如神(意思接近即可)五、12分22.(3分)说明建亭的时间、地点以及亭子的简朴特点。(时间、地点和简朴各1分)23.(3分)以长短句的形式(以四言为主),用拟人手法(只要写到其中的1点就给1分),生动地描写了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1分),为下文登探者抒发感叹做铺垫。(1分)24.(1分)C25.(2分)D26.(3分)本文通过叙写二兄建造茅草亭的时间和地点,描写茅草亭的简朴和马退山的雄伟奇秀之美,(1分)赞美了二兄的德政,(1分)同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1分)附: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赏析这是李清照的一首抒情词,写作时间只知道是某年的三月初三,是李清照生活安定时期召集亲族聚会饮宴后有感而作。但是美好的春光月色,意在消愁的酒宴,并未给词人带来欢快,相反更勾起对故国的深沉思念和旧家难归的惆怅。在梦中她还很熟悉汴京的道路,可以想见其忆念之切,但是一个“空”字,毕现失望之情。所以起首三句为全词定下基调。接着转折:在怡乐的酒宴中,发出“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悲叹,从而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词人的忧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词上片首韵“永夜恹恹欢意少”,采用一起入情、开门见山的手法。南渡以后,政局动荡,金兵不断攻迫,忧国伤时的激越情绪,使李清照隽永含蓄的风格一变而为沉郁苍凉。上巳虽是传统的水边修禊节日,词人此时心情不愉,入手即表明此意。次韵“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长夜辗转反侧,梦见汴京,看到汴京的宫阙城池,然而实不可到,故说“空”。但这一个“空”字透露出的是词人的无奈,更是一种失望,抒写对汴京被占的哀思,又透露出对南宋小朝庭不思进取,安于半壁江山的不满。“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写如今的自然春色和往年一样好,而眼下的政局远远不如从前了。“为报”二字,点明这春天的消息是从他人处听来的,并非词人游春所见。实际上是说,当前建康城毫无春意,虽是朝花夜月如故,而有等于无。“相照”前着一“宜”字,其意似说它们没有相照,更确切一点,是词人对此漫不经心,反映出她的忧闷。“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承上启下,点明题旨,透露了女主人公开无心过好这个上巳节日,酸梅酿成的酒,和自己辛酸的怀抱是相称的。这两句,貌似率直,其实极婉转,极沉痛。看起来作者对美酒佳肴的满意,但“草草”两字即点明了宴席准备得不是很充分,后面却说词人对草草准备的宴度觉得合意,看来不是词人真满意,而是词人没有心情去分辨美酒和佳肴是否真合胃口。结合时局的动荡,不管作者身在何方,其它地方的美酒佳肴毕竟不如故乡的风味,但故乡已经沦入金寇手中,什么风味的美酒和佳肴也就不重要了。“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这里把“花”拟人化。“花莫笑”,就是不要笑我老大不小还插花,这一层词意,与末句“可怜春似人将老”紧接,意思是说最需要怜念的是春天也像人一样快要衰老了。“春”暗喻“国家社稷”,“春将老”暗喻“国将沦亡”。表面上读起来这句好像是词人在调侃自己,其实有一种春将逝,人将老,国已丧,心无奈,是一种“鸟之将亡,其鸣也哀”。这首词题是“上巳召亲族”,带含丰富的思想内容,深厚的感伤情绪,写得委婉曲折,层层深入而笔意浑成,具有长调铺叙的气势。写出作者的国破家亡之恨,寄寓词人对国家社稷的赤子之情。文言文一周举传参考译文: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县人,是陈留太守周防的儿子。周举身材短小,相貌丑陋,但是学识渊博,见多识广,为当时儒者(读书人)所尊崇。所以,京城中流传着称赞他的话:“周宣光通晓五经。”延光四年,(周举)被征召到司徒李郃府中做官。当时,宦官孙程等人拥立顺帝,诛杀了阎氏家族的人。议郎陈禅认为阎太后与皇帝之间没有母子恩情,应该让太后移到离宫中居住,断绝朝拜参见。议论政事的大臣们都认为这样做是合适的。周举对李郃说:“从前,郑武姜设计杀害郑庄公,郑庄公发誓不到黄泉母子不再相见;秦始皇怨恨他母亲行为不端,长时间不与她见面。后来,有感于颍考叔、茅焦的话,重新遵循做儿子的道义。书传上都称颂他们。现在,阎氏家族刚刚被诛灭,太后被幽禁在离宫,如果因悲痛忧愁而生出疾病,一旦逝去,皇帝将凭什么来号令天下的人呢?如果按照陈禅的建议去做,后世的人就会归罪于您。应该秘密地向皇帝上书,让皇帝尊奉太后,率领督促大臣们,像先前一样朝见太后,来满足上天的心意,符合众人的愿望。”李郃立即向皇帝上书陈述了这个道理。第二年正月,皇帝就到东宫去朝拜太后,太后从此就安定下来。周举升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因介子推被焚烧而死,有禁火的风俗。到了介子推死的那个月,都说神灵不喜举火,因此百姓每年冬季有一个月总要吃冷食,不敢生火煮饭,一家老小不堪冷食,每年死不少人。周举到了并州,作了凭吊的祭文放在介子推的庙里,说严寒的冬天离开火,残损百姓生命,这不是贤人的意思,并向百姓宣传,使他们恢复熟食。于是百姓的迷惑渐渐得以消除,风俗渐渐改变。周举外调担任蜀郡太守,因事获罪被免官。大将军梁商给皇帝上书,推荐周举担任从事中郎,对他非常敬重。(永和)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规模邀请宾客,在洛水边宴饮,周举当时称病没有去。梁商与亲朋好友开怀畅饮,快乐至极。等到酒宴将散,歌唱结束,他接着吟唱了薤露这首歌曲,在座的人听了之后,都为之掩面流泪。太仆张种当时也在场,等到回来后,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周举。周举感叹说:“这就是所谓的悲哀或欢乐不合时宜,歌唱不合场所。灾祸就要到来了啊!”梁商到秋天果然死去。建和三年,周举去世。朝廷感到十分痛惜。文言文二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参考译文:这年冬天十月份,在马退山的南面修建了一个新亭子。因为高山的阻碍而面对着亭子,没有斗拱和梁上短柱的华丽。(亭子)没有砍削椽子,没有修剪亭顶上的茅草,没有修建四周的墙,把白云当作篱笆,青山当作屏风,来彰显它的俭朴。这座山高高耸立在茫茫群山之中,直插云霄,绵延几十近百里,四周群山朝向着它,那情形好像众星拱月。大自然秀美之景聚集在这,不被地处边远而阻隔。但因为这儿与荒僻之地接壤,风俗与东部边界之地夹杂,周穆王的远游之马未曾来过,谢灵运的足迹也没到过这里,山路寂寥冷落,登山探寻的人也为此而慨叹。辛卯年(元和六年),我二哥获命担任当地长官,来到这个地方试任。因为他实施德治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得到信任就政通人和,政通人和就有更多闲暇时间。因此他常常流连于马退山,寄怀于这里的美景。(他)就筑围墙涂泥浆,建造自己安适的房屋,因此,在很短时间内就建造完成了。每当风停雨驻,空气清新的时候,(他)就戴上头巾穿上便服,带领兄弟朋友弟子五六人,爬上山顶登上茅亭。(他们)就手弹着琴,眼望着环绕身边的流云,日落时的美妙景象,在我胸怀之中,远处的自然万物,收揽过来还放不满手心。美丽的事物不是因为本身美丽而闻名,而要借助人(的欣赏与活动)才得以扬名。(比如)兰亭,如果没有遇到王羲之,那么它清澈的急流和修长的竹子,也将荒芜和隐没在空山之中了。这座亭子,身处岭南偏远之地,是美景但人迹罕至,(如果我)不记下(我仲兄)在这座山上建造的亭子的事,会使美好的景观湮没,这将留下愧对山林溪水的遗憾。所以写下这篇记。写作70分评分标准一类卷 (6370分) 基准分67分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二类卷 (5262分) 基准分57分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类卷 (3951分) 基准分45分基本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