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_第1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_第2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_第3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_第4页
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铁路 更多的铁路 水运与航空 从驿传到邮政 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交通 通讯工具的进步 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历史的巨变 现代铁路的通车场景 早期铁路的通车场景 一 铁路运输 1 铁路运输的优势 速度快 运力大 费用低廉 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2 近代铁路发展的几个阶段 1 中国境内最早铁路 1876英人修建淞沪铁路 2 中国自建最早铁路 1881唐山至胥各庄铁路 引发铁路之争 3 甲午战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 4 詹天佑设计施工京张铁路1909 中国铁路里程碑 5 民国以后商筑铁路收归国有 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 1881年11月 唐胥铁路建成 图为该路的运煤机车 唐胥铁路上马拉车运煤 1889年为慈禧太后制造的銮舆车模型及设计图纸 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1909年10月2日 京张铁路建成通车 北京八达岭青龙桥的詹天佑铜像 詹天佑铜像的对面就是著名的 人 字形轨道 二 水运 1 水运近代化起步 1872年轮船招商局 民用 2 1900年前后中国民办轮船航运业在列强压迫下艰难发展 三 航空业 1 航空工业的开端 真正起步于1918年 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 2 民用航空业 北洋政府设 筹办航空事宜处 此后10年航空事业较快发展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的总局 搞交通运输业 不能忘记卢作孚 毛泽东 右图 重庆朝天门码头右下图 民生轮船公司的客轮民俗号 冯如 1883 1912 广东恩平人 1912年9月24日 在冯如蒙难处召开追悼大会 各界人士送来很多挽联 其中文学家何淡如的挽联最脍炙人口 殉社会者则甚易 殉工艺者则尤难 一霎坠飞机 青冢那堪埋伟土 论事之成固可嘉 论事之败亦可喜 千秋留实学 黄花又见泣秋风 挽联赞扬了冯如的光辉业绩 表达了人们对冯如沉痛哀悼 四 从驿传到邮政 1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设立 领事邮政代办所 专门处理各国在华邮政业务 2 1896年清政府设立 大清邮政局 标志中国近代邮政正式创办 3 民国时期邮政进一步发展 裁撤驿站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撤销客邮 2 中国近代电讯的发展 1 1877台湾第一条电报线 中国自办电报开端 2 民国时期发展缓慢 直到30年代后得到一定发展 1 中国近代邮政的发展 古人利用烽火台燃烧狼烟达到传递情报和示警的作用 1910年的成都大清邮政局 上海朱家角大清邮政局 1884年北京寄天津中式美术封 清朝大龙阔边邮票5分银六方连一件 清朝红印花加盖暂作邮票大字2分一枚 1897年红印花加盖小字当1元邮票一枚 大清邮政局邮局代封票一枚 1878年6月15日清朝印制的壹分银叁分银及伍分银邮票 清朝湾龙马邮票试色样票全套六种 1940年巴黎寄福州航空封 上海大东二版孙中山像蔡家坡加盖单位邮票四枚全 1939年哈尔滨寄美国挂号西式封 1924年兴建的天津电报总局 上海外滩的电报大楼 晚清 电话机 这是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早期的电话机 1881年 上海出现电话 图为电话局接线员 五 对交通通讯事业发展的评价 1 促进经济发展 改变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2 还一定程度上转变人们思想观念 3 使中国和世界联系大大加强 使异地传输更加便捷 4 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也使人们生活多姿多彩 交通与通讯变化的原因 1 鸦片战争后 西风东渐 外国交通和通讯技术等传入中国 2 部分先进中国人主张向西方学习 3 中国人民有自力更生精神 自我测评2 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在哪些方面对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1 推动工商业发展 市场的联系扩大 2 加快人民生活节奏 提高了生活质量 3 提高了效率 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4 促进城市发展 促进对外联系 1 下列关于我国近代交通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B 甲午战后 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其实质是为其商品输出创造条件C 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D 到1911年 我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国修筑并控制 2 下列有关近代中国轮船业的叙述 错误的是A 鸦片战争前后 外国轮船逐渐挤占中国航运业B 19世纪60年代 民间商人曾建议买洋船运送江南漕粮C 归国留学生詹天佑上书当局 为设厂造船献计献策 未引起重视D 1872年 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 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3 下列有关近代电讯事业的叙述 错误的是A 1877年 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B 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部分收回了中国电信主权C 无线电报创设于1906年D 民国时期 战乱频仍 无线电报难以发展 4 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 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 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 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5 近代中国新式水运业诞生的标志是A 上海轮船招商局B 福州船政局C 天津机器局D 怡和航运公司 6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A 1876年的上海到吴凇铁路B 1881年的唐山到胥各庄C 1888年的宫廷铁路D 1909年兴建的京张铁路 7 18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