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带着“温情”解读“温晴”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 周丽洁设计思想课堂上的散文阅读不同于生活中消遣式的散文阅读,学生在学习散文时,不仅要读懂文章的内容,还要读出散文的语言美,体会文本的韵味,习得一些写作的经验。由此有人提出散文阅读的三境界:会“意”第一境,理“文”第二境,得“法”第三境。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经典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的济南的冬天的最大特点便是“温晴”,但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济南冬天的气候并非如作者所言。经过一番思考,结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体悟到老舍将济南的冬天写得如此“温晴”源自于他对济南的热爱。要让学生理解济南“温晴”这一特点,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老舍对济南的深情,即散文阅读的第一境会“意”。理解了作者的情感之后,再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解读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在赏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写景散文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最后通过结尾段和题目的比较阅读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对于济南的热爱之情。教学前端分析1、 教学分析济南的冬天是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多彩四季”中的一篇写景散文。老舍先生带着对济南的深厚情感,围绕着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用看似平实质朴却精妙绝伦的语言描绘了济南的山和水,呈现给读者一幅色彩淡雅、构图精致的水墨画。全文最打动人的便是老舍先生在字里行间蕴藏着的对济南的热爱之情,正是怀着这样真挚的情感才能描绘出这样一个美丽温情的济南。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这篇文章优美生动的语言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初一学生本来就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在本单元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朱自清的春,对于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有所掌握,能一定程度上说出自己的见解,但是对于文章中其他内容的品读,比如文中出现的精彩的动词的赏析等还需要引导。二、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2、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3、理解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情感,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三、教学重难点品析重点词句,体会济南冬天的“温晴”之美,理解作者对济南的深厚情感。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1、 课前学习1、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济( )南 暖和( ) 着( )落 看( )护妇发j( ) zh ( )蓄 xi( )窄 chng( )清2、 朗读课文并思考: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有何特点?3、 在自己喜欢的句子旁写上批注(提示:可从句子使用的修辞、情感等角度进行赏析)2、 课中学习(一)导入:同学们,天气渐冷,冬天的脚步近了。最近看新闻,北方多地已经开始下雪了。你对北方的冬天是怎样的印象呢? 预设:寒冷、冰天雪地、北风呼啸 就我来说对北国冬天的印象最早来自于毛泽东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但今天,我们要跟随老舍先生去北方感受一个不一样的冬天,那就是济南的冬天。(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法导入,唤起学生以往脑海中对于北国冬天的印象,借毛泽东的诗词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北国冬天的寒冷,由此引出和以往印象截然不同的济南的冬天,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感知“温晴”请同学们听读课文(配乐),说说济南的冬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选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征。预设:温晴、响晴、慈善、宝地、理想追问:在同学们选出的这些词中,你认为哪个词最能体现济南的冬天的特征呢?(预设:温晴)我们不妨来辨析一下这些词?预设:“理想”和“宝地”实际上是作者的一种体会,一种感受,一种赞美的评价,包括“慈善”这个词,也是用一种拟人的手法传达出作者的一种感受。而真正能体现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的应该是它的“温晴”。“温晴”和“响晴”相比较:“温晴”是温和而晴朗,给人的感觉是舒适惬意的,是不多不少刚刚合适的温暖,而“响晴”则热得太过了。为了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将济南的冬天和北平、伦敦、热带地方一一做了比较,济南的冬天因为没有风声而温和,没有毒日而晴朗,所以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板书:温晴)(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有感情地朗诵和音乐烘托,让学生带着充沛的情感走进这篇优美的散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听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对有关词语进行辨析,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三)细读文本,品味“温情” 有了这份温晴,济南的风景也有了独特的魅力。请同学们找找作者笔下写了哪些如画的风景呢? 预设: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薄雪覆盖的小山;淡雅的远山;温绿的河水。 作者先写山,后写水,围绕着山和水还写了其他的景物,比如:山上的矮松,城外的小村庄等等,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说说你的感受。预设:这些景物都让人觉得温晴。师:不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冒着热气的绿水的确都带给人温晴的感觉,除此之外,这些景物本身还有什么特点呢?预设:山是“小山”,雪是“小雪”,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都在前面添了一个“小”字。“小摇篮”、“小村庄”、“小水墨画”、“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矮松”、“一块蓝水晶”无一不体现了“小”这个特点。追问:济南从面积上来说可算得上是一个大城市,作者为什么把济南写得这么“小”呢?联系生活经历说说“小”的表达效果。预设:生活中人们往往都偏爱小的事物,小的东西常常会让人觉得特别可爱,想要去呵护。比如单说“猫”、“狗”、“老虎”可能并不觉得多可爱,但是“小猫”、“小狗”让人就忍不住地心生喜爱,连威风凛凛的老虎变作“小老虎”之后都让人觉得是可亲近的了。在文章中,山是“小山”,雪是“小雪”,“小”字体现出小巧玲珑,是济南山水的精致,是济南山水的秀气,“小”字中饱含了作者对于这些景物的喜爱之情,对济南的深情厚谊。过渡语:济南的冬天真的如老舍所言是如此“温晴”吗? 补充资料一:冬季济南市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吹寒冷的偏北风,一般68天有一次冷空气侵入,使气温不断降低。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极端最低温度平均在-20以下。 从客观的气候条件来讲,济南的冬天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温暖,而在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之所以“温晴”我想更多的是因为有了心灵上的温度,有了老舍对济南的一份“温情”。(板书:温情)老舍原是北京人,但他却把济南当作是自己的第二故乡,大家知道老舍为什么这么喜爱济南吗? 补充资料二:资料一: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1930年,老舍单身来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1931年夏和胡絜青结婚,之前两人一直书信往来,在山东生活和工作的这段经历是老舍一生中最自由温馨、安定而难忘的时光,也是老舍文学创作的旺盛期之一。据老舍夫人胡絜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补充资料三: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我交下不少的朋友:无论什么时候,我从那里过,总有人笑脸地招呼我;无论我到何处去,那里总有人惦念着我。在那里,我写成了 大明湖, 猫城记, 离婚,和收在 赶集 里的那十几个短篇。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四年虽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节选自老舍 吊济南(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中适时介入作者及其创作背景资料,深入挖掘其内涵,并将其合理配置在教学环节中,有利于学生在与作者、文本对话与交流中深刻解读文本。而在此处,笔者认为正是因为老舍对济南的情有独钟,才会把济南写得如此“温晴”。由此,补充老舍与济南的相关资料更能让学生在赏析文本时理解老舍对济南的挚爱之情。情与景是融为一体,不可分割的,带着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再去赏析文中的美景,品味文章的语言,学生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在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之下,老舍看山山有情,看水水有意,怀着这样的一份柔情蜜意,济南的冬天自然也就变得温暖起来,温晴起来。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文章可谓“字字动人,句句含情”,除了刚才提到的“小”字,同学们不妨再用心感受一下老舍对济南的深情,把你觉得富有情感的句子、词语圈画出来和大家交流、分享。品读第二小节:阳光朗照下的小山“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预设:从俯视的角度来写济南城,偌大的济南城在作者的笔下就如同是一个在阳光下安适惬意地睡着的小人儿,让人充满了疼爱之情。一个“唤”字将寻常的春风也写的有情有味起来,似乎春风都不愿意打破这一份安适,所以像温柔的母亲一样将熟睡中的济南轻轻地唤醒。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预设:“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一句介绍了济南客观的地理条件,正因为四周有小山围着,哪怕有缺口也只是“一点儿”,所以才给济南带来了温暖,而这一地理特点在冬天尤为明显。在这里,作者将济南比作是睡在小摇篮里的小婴儿一般,作者笔下的济南是显得那样可爱,而小山又如慈母一般,给予这“小婴儿”温柔的抚慰,让人觉得格外温馨,充满温情。济南的山就这样有了人情味儿,而这恰恰是充满深情的老舍所给予的。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预设:“人们面上含笑”,说明人们很心满意足,侧面烘托出济南冬天的温暖;“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体现人们心里踏实。“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说明小山给了人民无限的希望;“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说明人们心怀感激。小结:我想在这面上含笑的人群之中,一定也有老舍的身影吧。是呀,在经历了多年的飘荡之后,济南带给他的那份安心,踏实是何其珍贵,对于济南,老舍一定也是心怀感激的吧。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文章的这一小节。品读第三小节: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句子。将这个句子稍作改动:“妙的是下点小雪。”体会原句和改动后的句子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明确:第一:原句中的“最”字加强了“妙”的程度,有了“最”更能表现出老舍对于下了点小雪之后的小山的喜爱之情。第二:原句中句末有一个语气助词“呀”,加上了“呀”这个词后增强了整个句子的抒情意味,完全把作者内心的喜爱与愉悦之情表现出来了。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预设: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是日本的女护士,两者在外在形态上是相似的。其次,作者精心选用女护士这一形象作比,也是因为护士给人的感觉是温柔的,这样连矮松似乎也多了一种温柔的内在气质;“一髻儿白花”而非“一朵白花”,“髻”让人想到柔美的女子的发髻,与“看护妇”相呼应,这样的比喻可谓是形神兼备。“顶”字也用的极为巧妙,可以看出小雪的轻盈之态,给人一种俏皮之感。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预设:“镶”字写出了蓝天与山相连结的样子,也更让人感觉到山的柔美与秀气。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追问:读到此处,你眼前还只是看到了山吗?预设:眼前浮现的不是山,而是一位温婉多情的少女。这一位少女穿着美丽的花衣,微风吹动了她的裙角,她低着头,脸上似是微微泛起了红晕。少女娇羞的样子真是可爱至极的。在很多的诗文中都有写到女子害羞的模样,徐志摩这样写“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不胜凉风的娇羞。”李清照也写过这样的词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老舍把这害羞的神态赋予小雪,这小雪似乎也脉脉含情了。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预设:这么秀美的小山,作者当然要与老天商量:别下大雪压垮了这些小山啊!言语中充满了恳切地祈求,满是不舍与怜爱之情,作者的感情在他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品读第四小节:淡雅的远山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预设:“卧”字写出了安闲、舒适;“小水墨画”而且是出自唐代的名手,一定是色调素雅,画面上的景致小巧玲珑,温柔可爱,与前文的“小山”相呼应,饱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品读第五小节:温绿的河水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预设:水藻要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由“全”字可看出水藻的绿之浓,而且这水藻似乎也是充满了人情的,要把自己所拥有的全贡献出来,装点这济南的冬天。水也是“不忍得”冻上,在老舍的笔下水也是含情的。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预设:济南城此时被作者浓缩为一块蓝水晶,恨不得将它像珍宝一样捧在手心中,作者对于济南的深情自是不言而喻。(4) 探究结尾,感悟升华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文章的结尾和文章的题目“济南的冬天”乍看相似,实则不同。为何作者要在结尾处这样来写呢? 预设:题目“济南的冬天”是侧重于写济南冬天的景致的,但是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