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文二.doc_第1页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文二.doc_第2页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文二.doc_第3页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文二.doc_第4页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 论文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电影演员主要靠丰富的表情感动观众,教师则是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表达思想、沟通师生感情的。长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使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提高教育效果,教师应该讲点语言艺术。1、 长于含蓄暗示把不便直说的部分隐蔽起来,或说的不显露,却又能让人明白,这就是所说的“只需意会,不必言传”的含蓄暗示。采用适宜的含蓄暗示,常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文教学中,时常碰到一些学生将说明文或议论文写成记叙文。这时我不是板起面孔训斥他,而是面对着全体同学,态度诚恳,语调高昂地表扬他“某某同学的记叙能力很强,也很善于抒情,文章的语言很美。”边说边读他文中的好句子、好片段,并加以评述。最后语调深沉,感情真挚,态度平和地建议他:如果这样修改一下,那将会是一篇成功的文章。在全体同学面前这样表扬他,他便心领神会。作文发下去后,他就会马上按我的提议进行修改,以后跑题的现象就大大减少。这样把批评寓于表扬之中,使学生感到老师的批评是公正的,恰如其分的,因而易于接受,口服心服。赞扬部分批评其余。如一些同学的文章开头或结尾写得好,某个细节或某个句子写得好,我就肯定他好的方面,并诚恳地指出,若在某个方面也写得这样好,你的文章就锦上添花了。总之,要让学生从真实的情感中,体会到老师对其倾心而热烈的嘱托,热情而深沉的关怀,从而在欢悦的感情所构成的氛围中加倍努力,认真学习。寓批评于意味深长的话语之中,促使学生深思、自责。一个学生在一次长跑中,表现的特别顽强,得了全校第一名,但他学习很差。我找他谈话,用惊喜的目光看着他说:“以前,我对你了解不够。今天。我才发现,你有那么顽强的拼搏精神。你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我代表全班同学感谢你。可我想,如果你把那种可贵的拼搏精神用到学习上,那该多好啊!”接着,我又列举了古今中外,靠这个“搏”字成就事业的实例,指出人生就应该体现一个“搏”字,哪怕没有累累硕果,显赫功绩,但我们“奋斗”了,也算没有愧对人生。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开导、启发,在他的心灵深处,引发出强烈的共鸣。他深情地望着我,并当即向我表示,要奋力拼搏,争取学习、体育双丰收。这一次谈话,竟然成了开启心灵门扉的金钥匙。从此,他把那种“拼”劲果然用到了学习上,毕业时成了班里的优秀生。当然,这种表扬是恰当而准确的,能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起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使大家产生一种羡慕、向往的心理的表扬,而不是那种信口开河、随心所欲、讨好卖乖、迷人心窍的阿谀之辞。2、 善于把握分寸说话得有分寸,可以更好地发挥其交际功能。首先,说话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记得初当班主任时,处理班内学生闹别扭一事,我是简单粗暴,说话没有分寸,只要认为某一方做的不对,就训斥道:“这事你做错了,找某某同学赔礼道歉去。”被训斥的学生气嘟嘟地走了,结果是十有九个不去“赔礼道歉”。后来,我注意到“赔礼道歉”这字眼太刺激人了。以后处理学生矛盾时,我改变了说法:“这事也可能是个误会,你也有不对的地方,最好还是向某某说清楚。”该生就比较坦然地找对方“说清楚”去了。虽然老师对学生说话应该直率,但在处理某件事情上,也难免会出现判断上的失误;再者,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与其简单的训斥,倒不如用婉转的规劝。其次,要慎重的选择词句。对学生不要开口“绝对”,闭口“必然”,武断的惊人,即使是一个学困生,也千万不要说:“我看你根本就不是块学习的料。”这样很可能使师生关系更紧张,使他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理解他、尊重他,用充满激情、饱含知识营养、能激发求知欲的得体语言开导他,使他振奋精神,看到前途和希望,使其濒临泯灭的自尊心得以恢复,从而弃旧图新。其三,要注意运用修饰语。如“好”一词,可以修饰为“很好”、“非常好”、“最好”,也可以说“不好”、“不太好”、“很不好”等等。这些比较级的使用就要慎重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一般化,你又不想伤他的自尊心,就可以说:“还好,不过”决不能说:“不好”,或说“很好”。又如“一定”这个词,修饰有绝对把握的事才是恰当的。但有时没有十分把握,就不宜用。一个学生屡次迟到,皆因好睡懒觉所致,这次又迟到了,你宁可说成“你可能又是那个原因吧?”也不要说成“你一定又是睡懒觉才迟到的”。和学生约定补课或外出活动的时间,我总是说:“我尽量八点前到,如果八点十分还不来,就可能有变动,别等了。”这要比把时间说死而又不准时(甚至缺席)好得多。3、 巧于变换语气汉语的语气词虽然在词类中位置并不突出,但在说话时,运用不同的语气词,效果就会迥然不同。如“吗”、“吧”、“呢”、“呀”放在“有人不同意”一句中,我们比较一下:“有人不同意吗?”“有人不同意吧?”“有人不同意呢?”“有人不同意呀!”第一句纯粹是提问,第二句表示已有自己的估计,但不能确定,因而提问,第三句含有假设的意思,第四句是感叹语气。在于学生接触时,恰当地选择语气词,可以提高交际效果。当得知学生因看不健康书刊而影响了学习时,给他谈话后,意味深长且和颜悦色地加一句:“你可得当心啊。”就比带着怒气警告说:“你可得当心!”效果要好。有的学生作业没完成,与其大声呵斥:“为什么没完成,你说!”倒不如带着询问的眼神,语调平和地说:“为什么没完成,你说呀!”你正在专心致志地讲课,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哼歌,与其理直气壮地带着火气喝道:“别唱了!”倒不如面带微笑,态度诚恳地审视着学生语调平缓地小声说:“别唱了,好吗?”提醒学生时最忌用强制的语气。讲课时有学生无精打采,你当然可以生气,但与其大声疾呼,甚至声色俱厉的批评,倒不如突然停止讲课,平静地说:“请同学们振作其精神啊,下面的内容特别重要,我相信你会愿意听的。”不用命令式,而用委婉的提醒要比当众教训效果好。我常用柔和的语气给学生讲课、交谈、布置作业及商量交送检查的时间与方法。一般的语气形式是:陈述语气十疑问词缀,也就是将疑问的内容力争以陈述句式表述;再在陈述句式之后附以“同学们以为如何呢?”“同学们满意吗?”“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吧?”“咱们延长一会时间查对答案好吗?”等疑问词缀。总之,语气要亲切、柔和,但不失庄重感;语调低一点,但不失速度与生气;语感学生气足一些,又没有矫揉造作之嫌。话中洋溢着与学生一道探寻知识奥秘的兴味,饱含知识的营养和人生的哲理,能启迪、感化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