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1页
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2页
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3页
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4页
西安工程大学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音视频技术在视频后期编辑 中的应用 学 院: 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 06级教育技术01班 指导教师: 加云岗 职称: 工程师 学生姓名: 罗鹏 学 号: 40605020114 摘 要多媒体音视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教学,科研,电视,广播,企业宣传等领域。一个制作良好的视频,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听盛宴,有助于观众对新产品,新事物的理解。因此,如何制作出精美的视频材料,对于我们,尤其是教育技术学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视频制作是和计算机没有关系的,只是对拍摄好的视频材料在物理介质上的简单编辑,而没有加入各种特效。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图像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音视频制作领域逐渐诞生了一个新的概念非线性编辑。因此,视频制作的技术正在变得多元华,传统的视频音频技术正在接受新的挑战,将有更多优秀的视频材料问世。本设计结合Cubase SX3音频处理软件和Premiere Pro2.0 视频处理软件。通过稿本编写,视频拍摄(音频制作),后期编辑等步骤的制作,完成了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的制作。讲图像,声音,文字完整地融合在了本作品中。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技术应用现代非线性编辑技术对多媒体素材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同时,又表达了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热爱之情。展望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非线性编辑技术将日益成熟,将有更多的先进技术应用于多媒体视频制作,将有更多的优秀作品问世,它们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科研,企业等行业。关键字:多媒体视频技术,非线性编辑,视频音频技术ABSTRACTMulti-media video and audio technology can find its wide applications in teaching, scientific research, television, broadcast, corporate publicity and many other fields. A well made video can not only bring the audiences a feastBoth visually and aurally, but also enhanc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new products new things. So,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us, and students majored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produce a exquisite video materials.The traditional video production has no relation to computer. It is only the simple edit physically for the video material that has been taken and there is no special effect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image technology, there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audio and video production a new conception-NLE(non-linear editing).so the technology applied in the video production will become diversified, the traditional production is challenged by the new method, there will be more excellent video materials be produced.Video and audio technology is indispensable to a multi-media video, for us knowing about the things, we cant hear without seeing and the reverse is the same, it will not facilitate our fully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things. So the two aspects is supported each other, explain each other and cant be divided. Only by combing the two aspects properly, can we produce a delectable video material. This passag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video and audio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d specifically the video and audio technology based on compute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 and audio technology in video post-processing. Through a full description of the making process and the non-linear technology it has used, this passage showed us how the two aspects is combined and be applied on the video production.Looking into futur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non-linear technology based on computer will increasingly become more and more mature. There will be more technologies be applied in the production of multi-media video. This will better serv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enterprise and other industries.Key words: multi-media video technology, non-linear edit, video and audio technology目录第1章 绪论11.1研究综述以及意义11.2研究内容及方法21.3篇章结构2第2章 音视频技术的发展历程42.1音频技术发展历程42.1.1基础技术的演变42.1.2存储介质的演变42.1.3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的关系和互补性52.1.4 数字音频技术的初期阶段52.1.5进入数字时代62.1.6 2010年电脑音频技术展望72.2视频技术发展历史7第3章,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83.1线性编辑的概念83.2线性编辑的特点83.3非线性编辑103.3.1非线性编辑的含义103.3.2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103.3.3非线性编辑的特点113.3.4非线性编辑的工作原理113.3.5非线性编辑的优越性123.3.6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不足133.3.7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选择和使用133.4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区别与联系143.4.1两者之间的区别143.4.2两者之间的联系15第4章 基于计算机的音频技术164.1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音频设计思路164.2录音环境的配置164.2.1硬件环境的配置164.2.2软件环境的配置164.3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文字稿本的编写194.4声音的录入224.4.1新建音轨224.4.2 录音224.4.3录音时应注意234.5 音频的编辑及处理244.5.1背景音乐素材的导入及与相应配音文件的匹配244.6 音频文件的输出25第5章 基于计算机的视频技术285.1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的创造思路285.2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的前期准备工作285.2.1 主题研究285.2.2稿本的创作285.2.3素材的收集285.3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的拍摄过程295.3.1 拍摄手法和技巧295.4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的后期制作过程305.4.1简单认识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315.4.2 Premiere软件在本宣传片中的制作研究345.4.3本设计中的字幕研究365.4.4本设计的视频特效研究375.5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特效应用实例405.5.1实例一:关键帧的应用405.5.2实例二:运动效果的添加415.5.3实例三:添加上下遮罩效果42第6章 音视频技术在视频后期编辑中的综合应用436.1声音在视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446.2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中音视频“协调性”的研应用。45第7章 总结与展望47致 谢49参考文献50V第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1.1研究综述以及意义多媒体视频是融声音,图像,字幕,画面于一体的高度结合得作品,多媒体视频制作是视频节目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的是节目的播出效果和节目的总体质量。因此,其制作显得尤为重要。制作之关键在于所使用的技术,从传统到现在,用于多媒体视频制作的技术不断地变革更新,更多技术的使用,使得视频制作技术更加成熟。传统的视频音频技术,只是对编辑材料在物理介质上的重新安排,即重新组合的过程。这样就会常常会导致硬件的一些耗损,因此其物理材质的维护费用比较高,在设备上要进行很多的投资,同时,其编辑效率也比较低,常常不能保证节目的及时性。所以,现在这种技术已经基本被淘汰掉了。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诞生了一个新的技术非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是相对于传统上以时间顺序进行线性编辑而言。传统线性视频编辑是按照信息记录顺序,从磁带中重放视频数据来进行编辑,需要较多的外部设备,如放像机、录像机、特技发生器、字幕机,工作流程十分复杂。非线性编辑借助计算机来进行数字化制作,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在计算机里完成,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外部设备,对素材的调用也是瞬间实现,不用反反复复在磁带上寻找,突破单一的时间顺序编辑限制,可以按各种顺序排列,具有快捷简便、随机的特性。非线性编辑只要上传一次就可以多次的编辑,信号质量始终不会变低,所以节省了设备、人力,提高了效率。非线性编辑需要专用的编辑软件、硬件,在现在绝大多数的电视电影制作机构都采用了非线性编辑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的多媒体视频音频技术,编辑效率比较高,设备投资也比较少,编辑人员可以任意改变视频的顺序,材料编辑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将声音,动画,文字,视频,音频完全融入这种数字化的环境当中,从而为创作人员的想象力发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一般的非线性编辑中,由于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设备所限,一般的作品中只有视频而没有相对应的音频,或者只有音频而没有与之对应视频。而对于我们认识事物来说,声音和图像都是必不可少的,二者可以互相解释,相互补充。因此,1西安工程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在后期编辑中,视频和音频不可分割,二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整体,才能更好的有助于观众的理解。在本设计中,作者将音频与视频对应的结合起来,通过音频解说来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画面。并且通过视频的播放,让读者能够深入其境的去体会音频中讲解的内容和意境。这样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都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享受。放眼未来,视频与音频结合起来的多媒体视频必将会成为视频编辑领域中的一种标准和规范,将会知道更多所媒体视频材料的开发。而本设计中视频与音频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会对以后的多媒体视频编辑制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1.2研究内容及方法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视频,包括音频和视频两部分内容。本设计中,作者结合Premiere视频处理软件和Cubase SX3音频处理软件来完成视频和音频的处理工作。然后再在premiere中将音频与视频两部分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通过多个视频和音频轨道的编辑和处理,最后在Premiere中将视频音频整体导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视频视频。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本设计所使用的软件以及各软件的功能如下:软件premiereCubase SX3Photoshop CS3Adobe Illustrator作用视频处理以及合成音频的录制以及声音的录制画面中图片的编辑标的制作1.3篇章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介绍音视频技术发展的历程。第三章: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主要介绍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对比与联系。第四章:基于计算机的音频技术。主要介绍电脑音频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的音频编辑软件及其应用。第五章:基于计算机的视频技术。主要介绍电脑视频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的视频编辑软件的应用。第六章:音视频结合起来在视频后期编辑中的应用。介绍音频是如何导入视频中,以及二者的有机衔接。第七章:总结与展望。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提出多媒体视频发展的前景。 51第2章 音频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2章 音视频技术的发展历程2.1音频技术发展历程2.1.1基础技术的演变 音频技术的整个过程涉及到:录音过程(声音先好到电信号的转换),重放(电信号到声信号的转换)。整个过程比较简单,所涉及的行业很广泛,主要有:广播,唱片,扩声,消费电子家用放声设备。2.1.2存储介质的演变 存储介质的演变大体经历了胶木唱片,磁带,光盘,可录光盘,磁光盘,硬盘,半导体存储器等。这些介质的一系列演变,使得音频录制的成本,容量,音质,传输速率,使用方便性等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此也说明音频技术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音频技术也逐渐趋于非线性化。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亲身经历数字技术从无到有的蓬勃发展,目睹了它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字技术的全面发展已经应用到了广播影视领域,对于多媒体视频技术来说,更是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正对这个行业带来实质性的变革。因此,清楚地把握音频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多媒体视频制作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电脑技术已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虚拟世界。音频领域也不例外,音频工作站的发展已越来越成熟,人们已称它为虚拟录音棚。虚拟音频制作系统中,包括了录音机、调音台、周边信号发生器、非线性编辑和数据库等。这种虚拟系统不仅有价格的优势,而且功能齐全,符合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要求,其音频的质量可与一些高级传统音频设备抗衡。它符合数字化、网络化的要求,其价格与传统设备相比,则更有优势。西安工程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1.3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的关系和互补性把握数字音频技术发展的方向,我们必须对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技术之间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并清楚这样一个概念:数字化是一种手段,但我们始终离不开这个模拟的世界,所以我们要清楚模拟与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和弱点。 对音频的质量上来说,数字音频通过模数/数模转换后,越接近模拟音质就越好。但是,数字化技术在音频的编辑、合成、效果处理,存储、传输和网络化,以及在价格等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半导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专业音频领域,为了得到温暖的模拟音质,仍旧需要采用电子管器件,如电子管话筒、电子管前置放大器和压缩器,以及功率放大器。为了与数字化音频系统配合使用,不少最新的音频专业电子管产品带有了数字接口。所以,数字化时代的音频技术,并不是弃模变数,而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用数字化技术去追求模拟的音质,用数字化手段来弥补传统音频设备的弱点。 目前世界上公认音质最好的调音台,如AMEK9098和SSL9000J系列,就是模拟数控台,即模拟信号流,数字化的控制系统,另外还配置了模数转换接口,这就是模拟音频技术与数字技术结合的实例。 上述种种可以看到,数字时代音频的发展,从音质上讲,数字与模拟的追求是一致的;从数字技术在音频领域的应用来看,它仍然依托着传统的模拟设备而向前发展。2.1.4 数字音频技术的初期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发成功的晶体管,代表着音频放大技术的巨大飞跃。但晶体管技术至少具有两个重大缺陷。尽管晶体管比烤得整个房间发热的电子管更具效率,但只是迅速取代了真空管,实际上基本未触动上游信号源。利用发热更少、效率更高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设计工艺只是刚刚进入包括音频在内的许多市场。第二个问题不太重要,即以几乎无法承受的价格批量生产晶体管,意味着要大幅放宽这些元件的误差标准,从而导致信号失真上升或者音质下降。当时由于使用的是质量相对较低的存储媒体(vinyl和磁带)、传输和接收技术(AM收音机和VHS电视)也不够完美,音质下降的问题显得还不是那么明显和突出,但是现在的情况已全然不同。 早在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发展就为显著提高音质提供了一个物美价廉的手段,并有力地促进了电子产品的小型化。模拟放大器是绝对线性的,在模拟放大器中,电源总处于接通状态,耗用大量的电能,因此必须使用大量的散热器件。这样大手大脚地使用电源根本不适合目前电池供电的产品和外形纤巧的消费电子设备。由于所有的音源都是模拟式的,听得见的噪声背景限制了可重复的动态范围。例如,Vinyl源产生劈哩啪啦的各种噪音;音质好一点的磁带源则有嘶嘶声,使系统动态范围至多只有60分贝。 2.1.5进入数字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音源出现了,几乎完全进入了数字时代。唱片和磁带开始消失,让位于光盘(CD)。市场希望在更小的器件上存储更多的音乐,这种需求催生出MP3等压缩技术,进而需要数字放大器电路来满足这些新型媒体。数字记录设备和输出生成非常精确的声音。16位数字录音可以精确到64000分之一,而相当于数字分辨率为12-13位的模拟录音精确度只有8,000分之一。早期的数字放大器与模拟音源配合得很好,在某种程度上与数字音源的配合也不错,但最多只能生成分辨率为1213.5位的音频。 新型的多媒体产品需要全16位的音频重现,以支持市场所要求环绕声、回响和音乐厅效果等越来越多的空间特点。典型的D类数字放大器,有些具有模拟输入,有些具有数字输出,不能满足上述目标,因为尽管它们成本低和效率高,但缺乏生成精确音频所需的分辨率。而且,这些元件甚至不能满足 CD机、汽车立体声系统、DVD影碟机或MP3播放器等越来越普通的先进设备。利用CD发行数字音频,消除了音频信号格式方面的一个弱点。最终很轻便的手持式设备甚至都可以实现影院级音质。 按字面理解,数字音频信号是没有噪声的,它被作为一系列的“0”和“1”加以处理,没有给可能引起微小失真的噪声留下任何空间。但另外一个问题仍然存在:模拟放大所必需的数模转换器(DAC)对尺寸、成本和质量的影响。现在,新技术使得这种新的纯音源在整个音频处理链中保持纯数字形式。具有数字输入的纯数字放大器,使得在信号路径中不再需要使用数模转换器。 一个真正的数字放大器直接把干净的数字输入在音箱终端转化成干净的功率输出。直到最近,只有在高档、最昂贵的音响系统中见到端到端的数字放大器。几乎所有的早期数字放大系统都需要利用两芯片方案,同时需要大量外部元件。这种两芯片方案的成本和尺寸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它在主流市场中的应用。2.1.6 2010年电脑音频技术展望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音频创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电脑音频依赖于电脑处理器的强大性能,同时,计算机在存贮和读取方面的性能也大大提高。在硬盘存贮方面,由于电脑硬盘价格大大幅度下降,企业将配备更大容量,更高质量的硬盘;同样,内存也大大加大,这对于多音轨的音频来说,内存越大越好;音频接口方面,2010年音频接口与计算机的连接还将继续保持以火线为主的结构;对视频的支持方面。音频往往不再单独存在,往往需要与视频共同存在,共同完成一个媒体的承载。2.2视频技术发展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出现了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不过当时只能处理静止图像,并且只有图像采集和简单的处理功能,主要用于军事,科研和医学领域。图像处理系统必须需要中小型计算机的支持,规模比较大,价格比较昂贵。这里我们所说的电脑视频是指从摄像机,录像机,影碟机以及电视接收机等设备输入到电脑中并以数字方式储存起来的运动图像。并以非线性编辑的方式进行编辑,录制,编辑都比以前的方式简便,易于修改和操作。20世纪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个人电脑图像处理系统由此诞生,该系统价格便宜,易于操作,软件很丰富,应用性比较高,因此它的出现带动了视频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脑数字视频成为了可能。视频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线性编辑到非线性编辑的过渡,因此以下我们将着重从这个方面讨论视频发展的历史。第3章 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第3章,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3.1线性编辑的概念:线性编辑就是以磁带为媒介的编辑方式,它是采用电子的手段,根据节目内容的实际需求将要求的素材连接成新的连续画面的技术,它只是物理意义上的连接。它是通过一对一或者二对一得台式编辑录放相机将母带上的素材剪接成第二版的完整带,通过机械动运动使用磁头将25帧/S的视频信号顺序的记录在磁带上的过程。在编辑时通常使用组合编辑将素材顺序的编辑成连续的画面,然后再以插入的方式对某一段视频进行插入替换,但要删除, 缩短、加长中间的某一段就不可能了,除非将那一段以后的画面抹去重录,这是视频节目的传统编辑方式,必须顺序寻找所需要的视频画面,完成出入点设置、转场方式等。用传统的线性编辑方法在插入与原画面时间不等的画面或删除节目中某些片段时都要重编,而且每编一次音视频质量都要有所下降。3.2线性编辑的特点(1)技术成熟,操作简单线性编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其使用编放机、编录机、控制器直接对录像带素材进行操作,操作界面直观、简洁、简单,使用组合(ASSEM)编辑,插入,(INSERT)编辑,图像和声音可分别进行编辑,再配上字幕机、特技器、时基校正器等,能充分满足节目制作的需要,完成镜头的组接、技巧的组接、出入点的设置、字幕和图形的叠加、音响效果和音乐配加等等的后期制作。(2)素材的搜索和播放,录制必须按照顺序进行,因此节目的制作比较费时费力。因为素材的搜索和播放、录制都要按时间顺序进行,在录制过程中就要反复地前卷、后卷寻找素材,不但浪费时间,且对磁头、磁带也造成相应的磨损。编辑工作只能按顺序进行,先编前一段,再编后一段,如果要在原来编辑好的节目中插入、修改、删除素材,就要严格受到预留时间、长度的限制,一旦转换完成就记录成了磁迹,无法随意修改。中间插入新的素材或改变某个镜头的长度,整个后期的内容就得重新制作,无形中给节目的编辑增加了许多麻烦,如果没有很西安工程大学学士学位论文长的工作时间,难以创作出艺术性很强、加工精美的电视节目来,由此可见传统的线性编辑的不足。(3)线性编辑的连线较多,设备较多,投资较大,设备损耗和维修率较高。线性编辑系统主要包括摄像机、编辑录像机、编辑放像机、控制器、字幕机、特技机等设备,设备较多,这一系统的投资比同功能、同性能的非线性设备要高得多,且连接用的导线如视频线、音频线、控制线等较多出现故障的概率较高,维修量较大,维修多了,对信号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4)线性编辑的构成以及工作原理传统的线性编辑一般由A/B卷的编辑器,特技机,编辑控制器 调音台 监视器几个最主要的部分构成,大型的演播室还有诸如视频切换台矢量示波器等硬件设备。结构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线性编辑系统结构流程图工作原理是控制器(又称控制板)控制放相1和放相2两台摄像机以及录像机,根据脚本的要求从放机1或放机2 中反复搜索所需镜头,剪辑后录制到录像机的视频轨道上;在录制过程中可以通过特技机完成诸如淡入淡出叠化 划变等过渡效果以及利用键控功能实现合成,扣像。二维 三维等特技效果 调音台从放机1 和放机2 得到声音信号合成到录像机的音频轨道上。整个编辑过程全部是模拟信号,不能处理数字信号。这种线性编辑系统在现在还广泛用运于电视后期制作中,一方面因为许多的电视后期制作人员熟悉它的使用,另一方面因为它在现场直播中比非另一方面因为它在现场直播中比非线性编辑使用方便,线性编辑的特点主要概括为:技术性:线性编辑的整个过程都要求有影视制作的专业技术,无论寻像的机械操作还是镜头组接蒙太奇的用运都必须有专业水准才能完成。顺序性:线性编辑的存储介质是磁带, 素材的存放是有顺序的,不能随意改变他的前后位置。所以后期编辑必须按照脚本的要求严格进行, 否则一点失误会造成全盘皆输.正因为如此,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啊,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一种全新的音视频技术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非线性编辑技术应运而生了,这对于后来的音视频制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3非线性编辑3.3.1非线性编辑的含义从狭义上讲,非线性编辑是指剪切、复制和粘贴的素材无需在存储介质上重新安排它们。从广义上讲,非线性编辑是指计算机编辑音频、视频信号的同时,还能实现众多的处理效果,如计算机特技等。影视艺术本身是与技术密不可分的,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都充分体现了影视技术的先导性。多媒体正在成为影视节目制作系统未来发展的主流,尤其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出现,更以全新的概念打破了节目制作领域的传统格局,给节目后期制作赋予新的活力和时代气息,是多年来电视节目制作数字化变革的一次质的飞跃。3.3.2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非线性编辑系统由软件与硬件构成。硬件方面,由计算机、视频卡、声卡、高速硬盘、专用板卡以及外围设备构成。为了直接处理数字录像机的信号,有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还带有SDI标准数字接口以及DV/1394接口,以充分保证数字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质量。软件方面,由非线性编辑软件(如Premiere)、二维动画软件、三维动画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频处理软件等构成。 非线性编辑系统对模拟视频处理一般都遵循这样一个过程:首先把来自录像机或其他信号源的音视频信号实时采集压缩,存储到高速硬盘上;其次根据脚本,使用非线性编辑软件及其他各种软件工具,对采集的数字音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合成,形成节目片段;最后从高速硬盘上将节目片段送至相应的视频卡、声卡,进行解压缩和D/A转换,还原成模拟信号送入录像机或直接将数字信号刻录成光盘。3.3.3非线性编辑的特点(1) 制作合成集成化。它集传统的编辑录放机,切换台,特技机 电视图文创作系统, 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系统 ,调音台, MIDI音乐系,统 多轨录音机 编辑控制器 ,时基校正器等。设备于一身 ,实现影视后期制作的全部功能。(2) 信号处理数字化: 非线性编辑技术的核心是将视频信号作为数字信号处 理, 整个系统以计算机为中心,以数字编码技术为基础 ,实现视频信号的采集 存储 编辑和传输。(3) 素材存储随机化。非线性编辑的存储媒,介以盘基为基础,采用硬盘为记录载体,视频素材是一个个文件形式记录在硬盘或光盘上的数据块,每组数据块都有相应的地址码,查看素材就通过硬盘或光盘上的磁头来快速地访问数据块,这样实现了素材随机存储。(4) 编辑手段的多样化: 由于可利用计算机技术的视频 ,音频 ,绘画, 动画, 多媒体等各种软件设计出无穷种数字特技效果软件设计出无穷种数字特技效果,使影视节目制作手段大大提高 。常见的影视后期编辑软件有:Smoke, Edit,6.5 MediaIIIusion2 Shake2.4 Combustion* Fire。Effect*2.1 Paint*2.1 Premiere6.5, After Effects Speed Razor 2000,Video Action Avid Media Composer 8000/9000和Media100 Commotion Media Studio Pro 6 Elastic Reality3.0 Sound Forge 5.0等。(5) 编辑方式非线性。这是非线性编辑的重要特点要特点,是相对线性编辑而言的 ,线性编辑的过。程是从原始素材带中挑选镜头画面 根据分镜头稿本镜头的次序复制到另一盘录像带上,它工作,的实质是复制这种剪辑复制操作须投入大量精,而非线性编辑将所要画面挑选出来 在视音频轨道上任意组合,小小鼠标即可完成剪辑复制,操作编辑人员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艺术创作中,非线性编辑有利于反复编辑和修改 ,发现错误可以利用历史控制面板恢复到以前操作,的任意一步, 编辑内容可以拉长, 缩短, 还可以在任意位置插入和删除镜头,编辑的步骤也不固,定可以从前到后编辑, 也可从后到前进行编辑,也可选中间的某段进行编辑。3.3.4非线性编辑的工作原理(1)首先把来自摄像机、录像机或其他信号源的视、音频信号,分别经视频采集卡、声卡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硬件实时进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数据存储到高速硬盘中。 (2)根据节目的需要,使用多种编辑软件对硬件中的素材进行字幕、特技等加工,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符合节目需要的音视频片段。(3)高速硬盘将数据流送至相应的板卡( 视频回放卡、声卡)进行数字压缩及21 # 转换,还原成模拟的视频、音频信号并送入录像机录制或直接刻制成或2-2 光盘。 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作用看,它集录像机、切换台、数字特技和图文创作系统、二维及三维动画创作系统、多轨录音机、调音台,&525 创作系统、编辑控制器等于一体,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后期制作设备。如图3-2 图3-2非线性设备3.3.5非线性编辑的优越性在后期节目制作中,完全抛弃那种按照工作顺序和节目顺序来完成相应操作的工作方式,编辑效率高。节目创作人员可以随意调整素材的顺序,而且可以将图像、图形、文字、声音、特技动画等完全融入到这种自由化的创作环境中去,在一个系统内以全数字的方式完成多种混合、图文制作、特技切换,使创作人员的丰富想象得以充分发挥,为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打开了一个领域。 电视信号是记录在硬盘上的数字信号,具有随机存取的特性,节目素材的搜索是在瞬间完成的,无需按顺序的方式到达指定的位置,在对节目图像进行特技处理并同时叠加多个画面时,也不必进行素材间的多次复制,所以,无论采用何种特技处理方式,都不会产生信号的损失而使图像质量劣化。而且,联网容易,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它集传统设备中的编辑特技台、字幕机、时机校正器、切换台为一体,设备的花费低于传统设备。由于少了许多设备之间复杂的连接,系统的故障也大大降低,可靠性提高。3.3.6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不足与任何新生事物一样,非线性编辑系统也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非线性编辑系统多是基于PC平台的,计算机系统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尽管数据已被压缩,但系统每秒仍要产生极高的数据流,尤其对视频特技的运算,由于它由软件完成且实时生成,几百兆的空间是一般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磁盘容量难以胜任的,当计算机达不到功能要求时容易出现死机,使整个系统瘫痪。由于JPEG压缩算法的原因,部分颜色会有损失,用硬盘里压缩的素材作为源信号转录到磁带,毕竟不如源磁带上未压缩的素材质量高。此外,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节目素材输入、完成节目输出方面都需要较长的上下载时间,不能完成电视台节目的流水线作业,且非线性编辑系统存储容易受外置硬盘存储空间的限制,单位时间长度的存储成本较高,若有的节目从编辑完成到审查通过播出需要保存较长的时间,就会使制作的节目与节目之间相互影响。3.3.7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选择和使用 (1)计算机硬件平台。非线性编辑系统都是建立在计算机平台上,主机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优劣。它要完成数据存储管理、视音频处理、控制运行等任务,因而它的性能与稳定性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计算机总线的选择,对速度要求十分苛刻,对非线性编辑也非常重要。 B,数字特技功能不可忽视。非线性编辑除了完成一般的编辑外,数字特技功能也很重要。特技的种类和效果能否实时地完成也是评价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C,字幕功能。作为一个后期节目编辑系统,字幕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汉字是我国文化、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因而在图像上叠加字幕形成图文并茂的画面是节目后期制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套优秀的制作系统不可缺少中英文字幕功能,如果非线性编辑系统不具备此功能,那么做出的节目将不够尽善尽美。因此字幕的使用是非线性编辑系统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D,视音频处理。视音频处理的重要功能是对视音频信号进行A/D和D/A变换,压缩和解压缩,实现硬件特技处理。由于视音频信号主要通过此卡进出硬盘,因此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图像及声音质量取决于视音频处理卡,所以说它是非线性编辑系统产品的决定性部件。 E,系统软件。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编辑、特技、动画、字幕等功能主要是靠软件完成的,不同档次的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价位和性能也各不相同。 F,压缩方式和压缩比。大量非线性编辑系统之所以能够处理视频信号数据主要是采用了压缩技术。视频信号的压缩、解压缩是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图像的质量。压缩带给我们的好处是节省处理时间、存储空间,传输时信道利用率高。 数字化视音频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将朝着高质量、全实时、多功能、操作简单的方向发展,其性能也会越来越完善。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众多电视台的制作设备均为模拟设备,现在正面临着设备更新换代的挑战,由于资金有限,非线性编辑系统设备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电视节目、制作任务来选择不同档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在现在的音视频制作中,我们采用的是将非线性编辑和线性编辑结合起来的做法,这种传统的与现代的结合将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因此,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应用这两种编辑方式。3.4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区别与联系3.4.1两者之间的区别(1)非线性编辑采用硬盘(或光盘)为记录介质,其检索方式为随机存取,利用时间地址码二维检索,省去了磁带录像线性编辑搜索编辑点的卷带时间,不仅加快了编辑速度,提高了效率,而且编辑精度可以精确到帧。(2)线性编辑的信号是在磁带上顺序纪录的。然而,非线性编辑的连接、删除并非在存储介质的物理位置上进行,而是依靠软件跳跃式的编辑。编辑的过程只是编辑点和特技效果的纪录,可以不进行图像声音的复制,因此不存在多版复制的问题,信号质量不会降低。而且,由于硬盘(光盘) 所具有的快速随机存取性能,使得非线性编辑具有多种新的灵活的功能,如安排场景、向前向后移动编辑点重组素材段。所有这些操作几秒钟就可完成。(3)线性编辑往往需要反复编辑修改,这样会导致录像机磁头磨损严重,寿命缩短,致使维护费用高。而非线性编辑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集特技、字幕、编辑于一体,高度集成化,这一特性决定采用非线性编辑节省机时,设备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维护费用低。3.4.2两者之间的联系根据视频制作的要求和线性编辑与非线性编辑方式的特点,选用合适的编辑方式。当然在使用线性编辑的同时,根据需要我们可以同时使用非线性编辑进行实时采集,将资料同时进行带基存储和盘基存储,提高素材的后期制作效率和利用率。随着广播电视行业与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融合,磁带与磁盘相结合、线性与非线性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相结合更适合当前视频制作设施状况和数字化技术发展的需要,非线性编辑系统将在后期制作的某些方面代替线性编辑,但不可能完全代替,所以应合理运用线性与非线性编辑系统,从节目制作质量、制作效率、素材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以适应视频技术发展和数字发展需要。第4章 基于计算机的音频技术第4章 基于计算机的音频技术4.1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音频设计思路 视频拍摄好之后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视频中各个画面进行解说,即音频处理的过程。通过专业软件的编辑合成,形成一个比较完美的音频文件,用于视频的后期编辑之中。本设计中涉及的重要过程包括:录音环境的配置文字稿本的编写声音的录入音频的编辑以及处理音频的输出。4.2录音环境的配置一个配置良好的录音环境,可以产生高质量的音频文件,这里的录音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因此,以下我们将结合本设计,谈跑下录音中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配置问题。4.2.1硬件环境的配置由于本设计中音频的制作是基于计算机在cubase sx3中合成的,因此这里我们所说的硬件配置,就是基于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其配置如下表:项目设备CPUAMD双核5000+主板NF4声卡AC97硬盘160G/8M音箱轻骑兵C66004.2.2软件环境的配置 本设计中主要应用到的音频处理软件是Cubase SX3.0. Cubase SX是集音乐创作、音乐制作、音频录音、音频混音于一身的工作站软件系统。从最早的Cubase,到Cubase SX,再到如今最新的Cubase 5.1,由Steinberg推出的这一款软件系统给无数音乐人和录音师带来了工作上的福音。至今很少有PC系统软件能像Cubase SX或Nuendo如此强大、如此稳定、如此高效和具有丰富的插件资源.西安工程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Cubase主程序建议安装在C盘默认目录,需要 247M空间。(2)运行光盘中的Setup.exe开始安装。首先会看到一个cmd命令提示窗口,如下图:图4.1 开始安装(3)点击Install按钮,进入安装许可界面,如下图: 图4-2(4)点击Install按钮,进入安装许可界面,如下图:图4-3(6) 选择I accept the terms in the License Agreement 选项,然后点击Next按钮,出现预备安装界面,如下图:图4-4(7) 点击Install按钮进入安装过程界面。安装过程完成后出现完成界面,如下图:图4-5 4.3 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文字稿本的编写在进行录音和音频处理之前,我们要对所录音的画面进行相应的文字稿本编辑,稿本就好比建筑大厦的蓝图,为影视作品的摄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全体摄制人员根据稿本,分工合作,协调进行摄录制的各项工作。文字稿本常用的体裁主要有三种:即记叙、论说和散文。在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里面,我们所采用的题材就是记叙。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坐落在美丽的国际级风景名胜区西安市临潼区,周围依山傍水,毗邻芷阳湖和骊山,学校环境优美,风景独特,是学习的理想场所。作为一名毕业生,为了表达对母校的眷恋,编写好剧本时非常重要的。在编写稿本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 首先,运用电视语言写画面 。字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画面语言的基本单位是镜头,即连续拍摄的一段画面。通过把一个个画面组接起来,能通顺地说明一个现象,一个原理或一个概念。因此在写文字稿本时,脑子里必须装满镜头,并且时刻考虑好根据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安排好画面的组接,段落的转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电视手段的动作性连续性特长。(2) 其次,画面的形象描述要具体准确。文字稿本的通病是画面写得过于简单,文字的叙述,动画符号的表达,只有自己才能看懂,别人看了根本不知所云。屏幕上需要出现什么内容,就把它具体形象的描述出来,别人看了也很容易地知道。 (3) 画面的写法一般采用叙述、描写和说明。(4) 画面设计要掌握好节奏 。宣传片虽没有故事片的电影、电视剧那么复杂,但由于画面上物体的运动速度,摄像机运动的快慢,以及切换形式、剪辑技巧、音乐、音响等因素,形成一定的节奏,在设计画面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既不能把节奏设计的过快,使人目暇接,也不能缓慢拖沓,使观众感到厌倦,产生反感。 本宣传片以解说着解说为主,对应着各个画面,分节奏,语调进行解说。以下是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解说词的部分文字稿本。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宣传片镜号景别拍摄技巧画面解说音乐备注1远景正拍骊山画面骊山脚下,芷阳湖畔,坐落着一所美丽的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次部分为片头部分2远景正拍西安工程大学是由1978年成立的西北纺织工学院发展而成,其前身是1912年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设置的机织科。3远景B教学楼和学校雕塑群学校的面积并不大,却布置地精致紧凑。未加雕饰的求是石、气势宏伟的B座教学楼,都已成为西安工程大学临潼校区的志。4近景学校环形路和路灯当朝阳在药大投下第一缕光线的时候,这座沉睡中的校园是宁静的。广播里没有烦心的台湾问题又起冲突,小花园里没有各院部的活动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