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中年段课程标准(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8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内容。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教法1、古诗诵读方法:在诵读中体验、理解,诵读中感悟情景,诵读中完成背诵。2、口语交际方法:要与生活实际接轨,注重营造交际的情景,提高交际的效率。四年级要注意表达有条理,能够说清楚。3、综合实践活动方法:跳出教材的框框,与课外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注重教给学生方法。4、语文乐园的学习:此处出现较多的知识体系并且延伸到本单元的课文中。其中名言警句必考;乐园中的阅读是精读课文的演练延伸。5、作文教学注意四点:注意作文的文气和文采。中考作文评价标准:文章清楚、完整占20;文气文采占20分。作文教学提前一周准备。提前一周准备材料,思考,与平时的日记、课文教学、课余活动结合起来。作文课重点在指导上。指导学生读懂作文要求;指导学生选材;指导学生先说后写。把事情说具体说明白说完整。四年级作文检测两点:具体和顺序。指导可以以课文为依托,重点学习承接、并列、总分等关系的构段方式。注重作文的评价、修改。应该有自评和互评。二、教学建议(一)解读教材1、领悟作者的用意。2、作者的用意体现在文章的哪些地方。学生回答时不对要纠偏,对了要讲明为什么对了。语文课堂现在存在的问题是仅仅停留在基本理解上。(二)读中领悟现在语文教学读得很多,读得很热闹,但没有弄懂“为什么这样读”和“这个地方该怎么读”。一次次读中要有新的发现。(三)重视单元整组备课将作文渗透在日记和小练笔中。(四)从评价看语文教学1、字:要求会写、会认的字必考。注意字的结构、读音、字形、组词(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语,重点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要考),书写强调规范。每一课教师注重指导12个字。2、词语:注意关键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如军神中的“钢板”;词语的搭配(的、地、得的使用);近义词的区别填空。3、句子:标点与感情有关的句子句子组合成构段:总起关系、设问、反问有关联词语的句子有修辞的句子重点句子的理解(中心句、潜在含义的句子、饱含感情的句子)4、段(四年级的重点)四年级的构段方式多为承接关系和并列关系5、造句:仿写、变形、引用诗句教学进度周次内容11.诗人 2.语言的魅力23.书本里的蚂蚁 古诗诵读四时田园杂兴 语文乐园(一)34.儿童和平条约 5.太阳,你好 46.检阅 古诗诵读初秋行圃 语文乐园(二) 5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8.阳光洒下来 69.父爱深深 古诗诵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语文乐园(三) 710.蝉 11.看松鼠做巢 812.天鹅 古诗诵读望洞庭 语文乐园(四) 91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4.小萝卜头的故事1015.童年读水浒传古诗诵读子夜吴歌 语文乐园(五)1116.伯牙断琴 17.爱因斯坦与小女孩1218.山和海的书信 古诗诵读别董大 语文乐园(六)1319.观潮 20.听泉1421.三潭印月 古诗诵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语文乐园(七)1522.女蜗补天 23.木兰从军1624.军神 古诗诵读元日17语文乐园(八) 复习18考试 第一单元整组教学要求、掌握 32 个字,认识 23 个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 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诗人、 语言的魅力最后一自然段、背诵古诗四时田园杂兴,能复述课文书本里的蚂蚁3、结合课文诗人的内容,理解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 哲学家和文学家。通过阅读课文认识诗人、认识诗,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神奇、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创新精神。 4、通过学习语言的魅力这一奇特感人的故事,使同学们能够了解故事内容, 感悟“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能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5、理解四时田园杂兴的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 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6、看图读词,了解书记的发展历程。读8个思考与写作的成语,初步感知它们的意思。书写并积累有关读书与思考的格言警句。阅读趣味故事,理解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有不同的意思。认识反问句,探究不同的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效果不同。在练习中渗透人文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诗 人教学目标:、掌握12个字,认识9个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和文学家。、通过阅读课文认识诗人、认识诗,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神奇、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和持之以恒、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尝试、创新精神和面对挑战的勇气。教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1)教学要求:学会12个字,认识9个字。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理解“伶牙俐齿、呈现、真谛”的意思。了解全文大致内容。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由诗入文,激发兴趣。板书课题,当读到诗人两个字时,你们会想到学过的哪些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诗人的课文。二、初读感悟、引入情境。、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小组分段朗读课文,教师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程度。自主交流自学中的重点词句。、回答:作者笔下的诗人是什么?三、精读细品,体会诗意。出示第一组诗。自由朗读诗句,想一想,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指名生谈感受。 指导朗读:看到如此色彩丰富的画面,你会怎么读这句话? 师:这么美丽的画,诗人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板书:用文字) 诗人真是了不起啊!他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谁来夸夸诗人。 齐读课文1自然段。师:我和大家一样非常喜欢诗人,我认为诗人的诗非常神奇,他能用文字创造出许多奇迹。诗人除了是大画家,他还有其他的本事。出示第二组诗。读一读,说说你的收获。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师:诗人真是神奇啊!他能指挥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在他的手中,文字也变的神奇起来,能发出声音,能制造我们平时难以看见和想象的画面。让我们拿起书来,再一次感受诗人的神奇、文字的神奇吧!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朗读课文2自然段。过渡:诗人是大画家、是音乐家,他还是个魔术师呢?他的魔术是怎么变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的表演吧!出示第三组诗。自由朗读,说说诗人是怎样变魔术的?小组讨论:诗人把什么变成了人?诗人把人变成了什么?这个魔术神奇在哪呢?全班交流。 师生齐读第3段。四、拓展延伸,深化体会。诗人是大画家、诗人是音乐家、诗人是魔术师,同学们,你们想当诗人吗?让我也感受一下你们的神奇。五、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词。、练笔:学当小诗人。第 二课 时(2)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孩子们感叹文字的强大生命力与变换无穷、净化心灵的魅力,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点评导入。出示学生所写的诗句并邀请作者上台为大家朗读。诗人是大画家,他的笔是彩笔,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诗人是音乐家,他的笔是指挥棒,能使文字奏出悦耳的乐章;诗人是魔术师,他的笔是魔棒,能用文字把事物变成人,把人化成事物。诗人还能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二、精读细品、深入探究、诗人还能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的4、5自然段,把你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找到的句子划下来,仔细地读一读,并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全班交流。诗人是哲学家:教师引导学生在谈出自己体会的同时把自己的感受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诗人是文学家。当学生谈完体后板书。板书:诗人是个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你发现他们的不同了吗?作者为什么说诗人当然是文学家。诗人是如何让平凡的语言文字变的不平凡的呢?板书:吸收、观察、思考、尝试、锻炼。指名说说对这十个字的理解,难理解的词是:吸收)、齐读课文第6段。三、回顾总结,巩固所学师:学完这篇课文,我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为什么说诗人是大画家、音乐家、魔术师、哲学家、文学家?诗人真得是的吗?、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诗,并不是难学的东西,只要我们肯吸收、肯观察、肯思考、肯尝试、肯锻炼,我们也能拥有新奇的想象,无穷的创意、丰富的情感,我们也能用文字绘出色彩缤纷的图画,奏出悦耳的乐章,表演神奇的魔术,说出深刻的道理,也能让平凡的语言文字变得不再平凡。四、课堂练习:、背诵课文、练笔:学当小诗人。板书设计: 画家 音乐家1诗人 魔术师 神奇(用文字) 哲学家 文学家。2 、语言的魅力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复述课文。3、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4、联系生活,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有魅力的语言。教学重、难点:能抓住课文中重点的词句,说清语言的魅力所在,理解语言产生魅力的原因在于以情动人,打动人心;并练习写一句有美丽的语言。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3)教学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贺知章东城见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语言怎么样?是的,这些语言很有吸引力,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语言:交流要运用口头语言、思考要依靠思维语言、写作要驾驭书面语言,即使做梦吧,也会运作潜意识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语言的魅力这课。2指名板书“魅力”,指名读。师: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二、新课:1、整体感知:(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回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说说具体在这篇课文中有鬼力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教师板书)从总体上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本课有魅力的语言指的内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2、再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诗人让彼洁勒加上那几个字前后,情况有什么不同?(2)结合重点词句全班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木牌内容变化前后行人的态度、失明老人的感受所发生的变化,来体会加上这几个字的巨大作用。)体会有魅力的语言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激发探求魅力所在之处的好奇心。三、学习生字。1 说说本课中书写要注意的字。2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完成小字作业。四、课后作业:收集体现语言魅力的小故事。第二课时(4)教学要求:通过读文,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关心、 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指导朗读,练习背诵第 6 自然段。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细读课文,重点研究第六自然段:(1)自学思考:诗人让彼洁勒加上的那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方法提示: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划、边读边动笔划出相关内容,感受深的地方请做批注。议、独立学习后可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自学、小组学习的能力(2)全班交流:针对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体会。 “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动,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语,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进行体会,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自由读,指名配乐读,全班配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乐读)让学生在读中进一步体会语言的魅力。二、练习为下面的图画配上有魅力的警示语。(一幅是关于爱护花草的图,一幅是关于节约用水的图。)(1)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2)以小组为单位推荐有魅力的警示语并进行评价。5、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自然段。板书设计:2 、语言的魅力漆黑一片万紫千红无动于衷变产生同情淡淡一笑解囊相助叹息笑着3、书本里的蚂蚁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个生字,认识一个字。理解“孤零零”“随手”“乐意”等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复述。、学习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初步了解汉语语序在表达语义时的作用,做简单的语序变化练习。教学重点:知道小蚂蚁住进旧书之后,发生了那些新奇有趣的事情。教学难点:复述课文,使我们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5)教学要求:掌握本课个生字,认识一个字。理解“孤零零”“随手”“乐意”等词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质疑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同学们,大家读完这个课题后,你特别想知道什么?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阅读第3课。二、初读: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些什么,并边读边圈生字,读完课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复多读几遍直到熟练。检查生字。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想想读完课文后,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来。三、精读:1、师: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吗?2、指名读1、2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3、同学们,如果你们是这只小蚂蚁,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扁扁的了,你们会想些什么呢?四、学习生字:学习“墙、零”等9个字。 第二课时(6)教学要求:学习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初步了解汉语语序在表达语义时的作用,做简单的语序变化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进行复述。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上节课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小蚂蚁,被小女孩无意间夹到了旧书里面,那么随后又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二、理解课文,读中领悟。1、自由读课文的36自然段,思考:自从小蚂蚁住进旧书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学生朗读课文,指名回答。2、指导朗读:小蚂蚁非常乐意做一个字的,而且它在那本很旧的书里,到处跑来跑去。其他的字也学着它跳跳舞、串串门。它们多快乐呀!那么现在我就请三位同学起来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看看你能将小蚂蚁和书本里的字的快乐读出来吗?3、在小蚂蚁的感染下,旧书里的字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那么大家想一想,这本书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4、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的712自然段。旧书里都是“会走路的字”以后,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情呢?5、你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小姑娘被这本旧书吸引了呢?(读课文89两段,抓住“一口气”、“忍不住”,来指导朗读。)一本已经放了很久的旧书,小姑娘为什么会第一天、第二天、“一口气”、“忍不住”的读呢?默读课文第1012段。三、指导复述课文。板书设计:3、书本里的蚂蚁 字会说话 文字的魅力 新故事 会走路的字古诗诵读 田园四时杂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重点: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大体含义。教学时间:一课时(7)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以图导题,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2.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二、以疑促读,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微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前两句写乡村男耕女织,日夜辛劳,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农村儿童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情景,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诗中描写的儿童形象,天真纯朴,令人喜爱。全诗有概述,有特写,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乡村男女老少参加劳动的情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三、解疑品读,感悟诗情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教学过程二次备课动生活的场面。2. 指名朗读,师生共赏。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四、背诵,积累语言。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语文乐园(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文字的演变的词。2、引导学生认识有关描写文学创作的词语,体会。3、读名言,激发学生爱书的情感,思考的习惯。4、读短文,了解我国的文字很丰富,要仔细辨认。5、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了解反问句的用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特点,知道辨别多义词的用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8)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文字的演变的词。引导学生认识有关描写文学创作的词语,体会。读名言,激发学生爱书的情感,思考的习惯。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认一认,想一想1、让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同桌检查词语,正音。2、动脑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二、读一读。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大声朗读。2、说说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你有什么发现?3、齐读词语。三、写一写,背一背1、读格言。2、背诵并积累。3、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书和知识的格言。 第二课时(9)教学要求:读短文,了解我国的文字很丰富,要仔细辨认。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了解反问句的用法。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 读一读1、自由朗读短文。2、读完短文后,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3、学生补充多义词的例子。二、探究与发现1、读一读句子。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2、结合例句,教师讲解:反问句表达一种肯定的意思。3、学生练习,从书本中找到这样的句子。第三、四课时 习作我喜欢的歌(10、11)教学要求:1、围绕“我喜欢的歌”这一话题,通过学生思考、交流、探讨,培养学生用情去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生活的习惯。 2、学会围绕一主题,寻找生活事例,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让学生先将自己喜欢的歌词抄写出来,激情朗诵诗歌,放声歌唱歌曲,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二、学生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首歌?你是什么时候会唱这首歌的?你常常在什么情况下唱这首歌?唱这首歌会让你想到什么?会给你怎样的感受?三、教师点拨本次习作重点:、要写清楚自己喜欢的是哪首歌曲,是一支怎样的歌?、要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自己是如何喜欢唱这首歌?四、学生习作。五、将习作读给老师或同学听,请别人提意见。六、学生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唱这首歌时的感受、想象到的情景 第二单元整组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 26 个生字,认识 14 个生字,了解多音字“给”“抢”的读音。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儿童和平条约 。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 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3、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5 课太阳,你好!,背诵 2-6 自然段。能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最爱小朋友,并能想向 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检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5、正确、流利地朗读初秋行圃这首诗,并能背诵全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6、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组成。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读名言, 激发学生了解、积累古代格言的兴趣。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 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通过说,多角度表达对和平的向往。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4 、儿童和平条约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多音字“给”的读音。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条约、宣告、憎恨、饥饿、共享、给予,彩虹、不朽、探索、恐惧、悲伤,无家可归。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教学重、难点:在朗读、讨论、感悟的过程中,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激发学生从小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2)教学要求: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多音字“给”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条约、宣告、憎恨、饥饿、共享、给予,彩虹、不朽、探索、恐惧、悲伤,无家可归。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课题时,你会想到些什么呢?和平是我们所有人心中的愿望,那么在作者眼中和平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课文去看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通顺。2、认读生字词。指导给是多音字。单用时读gei。憎是平舌音,又是后鼻音。指名读课文,正音。3、小组合作自由合作读课文。三、讨论学习课文内容1、读了课文,你觉得宣告是什么意思?2、全世界儿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3、你从这个条约,想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13)教学要求:了解“儿童和平条约”的内容,体会儿童热爱和平的美好心愿,激发学生从小热爱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鼓励同学们为世界和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学生交流读后感可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和平的理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二、学习课文。1、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来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都说了些什么?从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意见,在班上集中解决不明白的问题。3、儿童和平条约中的小朋友讨厌战争,渴望美好的生活,你们也和他们一样热爱和平,那么让我们大声来朗读课文吧!让我们读出小朋友们心中的渴望。三、练习解说: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反复读,体会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说一说,儿童和平公约有些什么内容。讨论: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板书设计: 儿童和平条约没有战争、破坏、仇恨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创美好的生活5、太阳,你好!学习目标:1、学会个生字,认识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以下词语:融化、哗哗、流淌、山颠、滋润、寄托。2、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2-6自然段。、能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最爱小朋友,并能想向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感受太阳的平等和博爱。2、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在读中品味语句,体会太阳最爱小朋友。进一步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体会这样的语句的优点。教学准备: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4)教学要求:学会个生字,认识个字。能结合课文,理解以下词语:融化、哗哗、流淌、山颠、滋润、寄托。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排比句和拟人句,能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揭题。课件演示:太阳微笑着缓缓行走在天上同学们,谁在向我们微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太阳打个招呼。板书课题:指名读题。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将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2、检查预习情况:你认识到哪些字词?你是怎么认识的?组词3、把这些字再带到课文里还会读吗?自由放声朗读课文。4、指名读文,正音。5、再次默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写了件什么事?6、质疑: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呢?(太阳知道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太阳最爱我们?“当阳光滋润了鸟儿的歌喉,鸟儿就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赞美大自然的歌唱。”“因为他知道在小朋友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理想和希望。”)三、感悟品味:1、太阳知道了些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它很爱孩子们?2、结合学生的表述指导朗读,加强感情的渲染。3、选择合作伙伴和喜欢的朗读形式读。(也可师生合作)4、质疑:“当阳光和温暖滋润了鸟儿的歌喉,他们把自己满心的爱都注入了赞美大自然的歌唱。”(鼓励学生自己读书解决这句话在讲什么?倾听鸟叫声,说说你听到小鸟在唱什么?)5、太阳最爱小朋友,你能对太阳说几句问候和感谢的话吗?四:指导书写。融 巅 微 候 喉 第二课时(15)教学要求: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文章中体会到太阳最爱小朋友,并能想向太阳表达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背诵2-6自然段。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太阳最了解我们,他知道我们的希望,知道我们的理想。二、细读品味: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太阳很爱我们?1读好“你好,太阳”。通过个性化的朗读表达自己的心情和独特的情感体验。2倾听太阳的话。三、引读背诵。在基本了解课文1-7自然段的内容以后,可以用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背诵的规律,提高背诵的效率。如:师:太阳在天上行走,他看见的东西最多了,他听说的故事最多了,他知道的事情最多了。他知道小朋友喜欢到河边游玩,生:就发出光,送来温暖,叫草木苏醒、发芽,让大地铺满了绿,活跃起新的生命。师:他知道小朋友们喜欢到树林里游玩,四、课堂拓展:(1)小朋友还喜欢什么,把它画下来,写下来告诉太阳。太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 ,就发出光来,放出温暖来, 。(2)想象,说话练习。(回顾全文,使精神和语言达到同构共生。)太阳微笑着行走在天上,他在笑些什么?五、总结全文。太阳看到小朋友一天天健康快乐地成长,人们的生活那么幸福,世界那么美好!他怎能不高兴呢?太阳永远永远地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孩子们,让我们也跟太阳问声好!6、 检 阅学习目标:1、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并积累词语:检阅、讨论、商量、棘手、俱乐部、隆重,鸦雀无声、情不自禁、人山人海、成千上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这些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6)教学要求:学会10个字,认识8个字。理解并积累词语:检阅、棘手、俱乐部、鸦雀无声、情不自禁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读文解题,感知全文1板书课题:检阅 试问学生:什么是“检阅”?2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进一步理解检阅。3交流: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检阅”了吗?4出示插图,看这就是在七月,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举行的一次检阅流行。 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指导朗读文中有关描写检阅隆重场面的句子。 随机读词:博莱克截肢拄拐等,了解博莱克二、再读课文,了解故事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1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思考:队员们发生了什么事?2汇报交流,理清脉络:(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捡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棘手的事”;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在交流中随机指名读相关段落,及时正音,如:鸦雀无声 羡慕沉默的局面 情不自禁等。三、走进故事,品味语言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博得了观众的称赞,他们是这样说的: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 这些小伙子真棒!观众为什么称赞他们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队伍走得整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你想说什么呢?(我知道博莱克得到大家的称赞是因为他左腿截肢了但依然走得很好。)大家都想表达这一个意思,对么?好。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棒”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走进博莱克1一生读。多媒体出示带有画面的文字。2生自由读,边读边想:哪些话让你感受博莱克棒。3交流重点品读:他同全队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哪些词让你感觉到博莱克棒?(根据学生回答,抓重点词指导朗读。)想象当时博莱克在想什么?透过这个镜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体会人物心情,引导有感而读。)看着这拐杖,这高扬的头,这挺起的胸脯,你想对博莱克说句什么话呢?(进一步指导朗读)4博莱克真的让我们佩服。好!同学们,这一幕幕镜头,一个个场景不仅你看到了,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也看到了,所以,他们由衷的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让我听到你发自内心的称赞!生再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师:为什么观众还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四、练习书写生字。第二课时(17)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二)、走进儿童队员1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和坚强迎来了观众的称赞,那么人们为什么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2没考虑这个问题是么?没关系,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就明白了。(出示课文29段)读一读,想想自己知道了什么。3交流。4我知道博莱克也明白大家的良苦用心,所以,他在队伍中走得那么出色。让我们再来看看检阅队伍中的博莱克。(出示:在队伍的第一排睁大眼睛望着检阅台。再次指导朗读这个句子)5.师:看着这整齐的队伍,看着这坚强的博莱克,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怎能不称赞呢?生齐读: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四、走出故事,升华认识。1教师诵读最后一节。2这长时间的掌声是送给谁的?3虽然长时间的掌声淹没了观众的议论声,但你知道他们还会议论什么呢?(通过想象说话,升华课文主题。融人文性与工具性于一体。)五、巩固积累,指导书写。六、课外练笔,引申主题。1.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也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1)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2)读了这个故事,我想说:板书设计: 6、检阅 这个小伙子真棒!(自尊自强)这些小伙子真棒!(美好心灵)古诗诵读 初秋行圃学习目标:1、认识生字“圃”(注意“圃”的写法)2、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诗,并能背诵全诗。3、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教学重点:背诵古诗,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教学时间:1课时(18)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初秋行圃)齐读课题,读完课题对于这首古诗大家知道了什么?(学生理解课题含义)这首古诗写了作者于初秋在蔬菜园地里散步的所见所闻。二、初读古诗:那么现在我想分别请几位同学将这首诗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检查学生读音“圃”、“咫”)三、感悟理解:那么在读完整首诗以后,你又知道些什么呢?(对于古诗第一句的前半句,学生是最难理解的,在此处以学生的理解为主,不强求理解的规范。理解难点:“暮蝉鸣”、“无寻处”通过诵读古诗,以学生的理解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再次齐读古诗)结合古诗所描写的场景,读完古诗后,你有怎样的感觉?(教师介绍作者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古诗,才能读出这样的感情呢?(学生相互诵读,小组比读。再次体会古诗意境。)板书设计: 初秋行圃 (宋)杨万里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近在咫尺无寻处,寻到旁边不作声。附: 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緌(ru):结冠(帽)的两条带子叫缨,缨在颔(hn)下打结,余下的两段叫緌。因为緌是下垂的,所以诗中称“垂緌”。饮清露:古人以为蝉是饮露为生的(其实它吸树汁)。语文乐园(二)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组成。2、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3、读名言,激发学生了解、积累古代格言的兴趣。4、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5、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通过说,多角度表达对和平的向往。6、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2、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19)教学要求:引导学生了解词的组成。引导学生积累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或成语。读名言,激发学生了解、积累古代格言的兴趣。教学过程二次备课我来试试一、读一读读:1、让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同桌检查词语,正音。思:1、动脑筋,想一想每个词的意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谈:1、你发现了什么? 2、这些词的意思有变化吗?结:总结,积累,抄一抄。二、认一认,读一读。1、学生自由朗读。2、说说你你有什么发现?3、再读词语。 4、结合第一题进行拓展训练。三、写一写,背一背1读古代格言。2、大概的说说读后的感受。3、背诵并积累:可见,这些简短的格言往往给人以深刻的警示,让我们牢牢的记住他们。 第二课时(20)教学要求:读短文,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短文了解一个道理:化敌为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通过说,多角度表达对和平的向往。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同时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一、读一读1、自由朗读短文。2、 读完这则成语故事后,你能说说你知道了什么?3、谁能试着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二、探究与发现随课文拓展。三、口语交际1、创设情景:(一声枪响)师:星期天,文文、乐乐、兰兰一起去登山。走着走着,文文突然用手一指,大声说:“你们看,有人在打鸟!”大家于是前去劝阻。2、激发讨论:师:我们该怎样劝阻打鸟的人呢?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小组讨论。3、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4、自由选择角色,现场表演。第三、四课时 写写我自己(21、22)教学要求:1、能清楚全面的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情况,告诉大家自己的相貌、爱好、性格以及一些生活中的习惯。2、初步学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3、引导学生善于展现自己的优点,学会欣赏自己。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游戏:猜一猜他是谁?师描述,学生猜。二、引导发现描写点师:你怎么猜出来的呀?指名交流。(板书:外貌、性格、特长、爱好)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善于倾听的孩子。三、尝试描述,教师指导1、师:你们都很会观察、描述别人,其实,描写自己也很有意思。不信?你也试着说说自己。可以抓住自己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说。注意,要说具体,说详细。这样,别人才能听的明白。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教师作典型指导指名,学生可以简单地说自己的不同点。再次指名,可以像他那样,通过一件事把自己的不同点说的更具体些吗?师:他把自己的语言特点说的很清楚!他把自己的动作刻画的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偏瘫痉挛期康复措施
- 前交叉韧带断裂术康复
- 环卫公厕智慧管理办法
- 环境安全实施管理办法
- 现场安全标识管理办法
- 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 现代服务总部管理办法
- 现场材料配送管理办法
- 玻璃天桥项目管理办法
- 珠海应急响应管理办法
- 汽修厂污染防治知识培训课件
- 租房托管班合同(标准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6)
- 2025年甘南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浪浪山小妖怪开学第一课
- 学校2025年秋季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全学期带内容模板)
- 2025四川农信(农商行)社会招聘80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乐软物业经营管理系统V8.0操作手册
- 宁夏普通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完整版
- 康复医学概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