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5.doc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5.doc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5.doc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5.doc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九周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文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17少年闰土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精读课学习目标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3、通过闰土的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学习重难点通过闰土的外貌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我会读胯下 刺猬 厨房 郑重 允许 畜生 明晃晃2 我理解(把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在一起。):其间 无缘无故无端 稀奇素不知道 如此如许 从来不知道稀奇 其中3.我知道:课文记叙了( )的故事。4.我思考:预习课文后,想一想你喜欢闰土吗?为什么? 探究释疑1、自己想想:我为什么会喜欢闰土?2、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写了闰土给我讲了哪些事情,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3、小组汇报交流:课文写了雪地捕鸟、夏日拾贝、看瓜刺猹、潮汛观鱼四件事,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见识丰富、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流程交流展示1、 认识闰土:我与闰土初次见面,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2、 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3、 请同学们讨论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健康、可爱、天真 、活泼)4、有感情的朗读描写闰土外貌的段落、语句。拓展延伸练习写话: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及文中第一段话。2、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4、组织学生自己读、说、评、议自己的好朋友的外貌。再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5、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达标测评1、我会填深蓝的天空中挂着( ),下面是( ),都种着( )。其间有一个( ),项戴银圈,手捏( ),向一匹猹(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 )逃走了。2、比较形近字,组词。捏 钮 允 厨 跨 垮涅 扭 充 橱 胯 挎教学后记成功与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九周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17少年闰土课时第二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精读课学习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2、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学习重难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流程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 继续了解少年闰土。2、 课文还从哪些方面展现闰土的特点,划出句子。3、 课文讲了闰土的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最感兴趣,为什么?探究释疑1、浏览课文,在这四件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件?2、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在书上作出批注,写出感受(聪明能干,见多识广)。3、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时怎样描写的。请同学们读出有关句子。4、小组讨论:你是选择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为什么? 小组交流。交流展示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想象当时的情景,练习有感情的朗读。2、学生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3、师: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可是相聚很短时间就要分手了,他们分别时会是怎样感人的情景呢?4、同桌结合生活经验,分角色想象表演,体会我与闰土的惜别和怀念之情拓展延伸展开想象,训练口语。1、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4、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达标测评一、看拼音,写词语。 b l zhn zhn yn x fn f ch fn( ) ( ) ( ) ( ) ( ) c wi ch shn ku xi y wn w j ( ) ( ) ( ) ( ) 二、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正月(zhng zhng) 供品(gng gng) 五行(hng xng ) 脖颈(jng jng) 仿佛(f f) 厨房(c ch )三、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1、“贼、獾、厨”中音序字母排在最前面的字是“獾”。 ( )2、少年闰土中的“我”是一位富家少年,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 )3、闰土给“我”讲了四件事,依次是: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海龟。 ( )4、枫桥夜泊中体现作者心情的五种景物是:月落、乌雅、清霜、江枫、夕阳。5、少年闰土是从鲁迅的小说故乡中节选下来的。( )四、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贝壳 ( )地刺去 盼望( ) ( ) 的经历( ) 地逃走 支起( ) ( )的圆月 ( )地离去 撒下( ) ( )的西瓜 ( )地觉得 知道( )五、根据意思,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1、表示有点出乎意料之外:( )然 3、坚决毫不犹豫: ( )然2、不关心,不在乎的样子: ( )然 4、非常敬佩的样子:( )然 5、不应该这样而这样: ( )然五、填空1、按课文填空。( )天空中挂着(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向一匹猹( )刺去。2、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 )少年。六、阅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1)无穷无尽的希奇的是指: 2)“他们”指: 3)这句话是作者 的句子。4“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指: 这句话的意思是: ,表达了 教学后记成功与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九周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精读课学习目标1、 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遗体、挽联、致敬、囫囵吞枣、饱经风霜”等词语。2、 理清课文的条理,概括小标题。3、初始鲁迅先生,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学习重难点理清课文的条理,概括小标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我会读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 记性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 详细 枯瘦逝世 文章 咳嗽 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号 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2、我会填(1)课文的作者是( )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的( )、( )、( )、( )的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 )的人。(2)我给各部分加的小标题是: 、 、 、 , 、 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是: 。3、我知道:(1)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我还知道他的资料是( )。(2)通过预习课文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选取课文中的重点句子)4、我不知。预习课文后,同学们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探究释疑1、 想象鲁迅是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表明中心的句子。2、读课文第二、三部分,思考:从哪里看出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3、找出相关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子的含义。4、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学习流程交流展示一汇报小标题。二、学习重点段落或者句子。(一)学习谈水浒传1、 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的,结果如何?2、 伯父听了我的回答,是怎么说的?3、 我听了伯父的话后,有什么感想?(二)学习“碰壁”1、学生思考:作者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结合当时的背景资料。2、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三、汇报交流。拓展延伸1、 了解鲁迅的其他事迹。2、 练笔:(1)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引导悲痛读句子。(2)假如你是作者,看着伯父的遗体,想着他就要永远离开自己了,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一写。(3)检查评议。达标测评1、我会写wn lin shn o xing x sh sh k su( ) ( ) ( ) ( ) ( )2、将词语补充完整。张()李()囫囵() ()然大() ()经风()3.我知道:课文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四件事,我概括的小标题是:( )、( )、( )、( )。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 教学后记成功与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九周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时第二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精读课学习目标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抓住寓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作者抓住寓言、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学习流程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我能画出表明中心的句子。2、明确中心,找出首段中相呼应的句子,读一读。3、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里的别人可能是指()4、找到相关句子勾出来读一读,结合课外搜集资料想想理由,与同学交流。探究释疑研读“救车夫”1、 自己读读救车夫的故事,勾画出最能拨动你心弦的句子。2、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先生的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理解“半跪”,谈感受。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动作词,体会人物品质。4、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感情朗读这段话。5、先生面对小周晔是那么慈祥,现在为什么变得严肃了?交流展示1、当周晔想到再也无法享受伯父的至爱关怀了,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想象说话)2、出示课文段落“爸爸跑到伯父家里扎好绷带。”学生说说各自体会。3、 请同学们交流让你心动的句子,引导理解两个“清清楚楚。”学生谈感受4、 请你拿起笔,把先生想到的写下来。5、 齐读这句话“这时候,我清清楚楚的看见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后气。”拓展延伸1、我明白了第一部分与后面几部分的关系。2、课后的阅读链接读一读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结合课文的学习写一写自己的感受。达标测评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深奥()()枯瘦()()详细()()慈祥()()爱戴()()惊异()()2、成语填空 囫()吞()张()李()()经风()北风()()然大()一目()行一知()解()痛哭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四个小故事,可用四个小标题表示:_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因为:_4、阅读句子并作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_这句话体现了_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通过对鲁迅的_和_的描写,表现了鲁迅_5、阅读片段,完成练习。(一)“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那怎么-”“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就把鼻子碰扁了。”“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恍然大悟: “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四周围黑洞洞的”怎么理解?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这段话表现了_(二)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这个片段写了_这件事,通过_描写,表现了鲁迅_ 本段中描写动作的词语有: 教学后记成功与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九周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时第三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拓展延伸学习目标通过视频进一步了解先生的品质。学习重难点认真观看视频,写出观后感。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拼音。数:数不清( )、数学( ) 冠:张冠李戴( )、冠军( )号:北风怒号( )、号角( ) 的:的确( )、目的( )2、 出示生字词语遗体 挽联 致敬 爱抚 团聚 情节记性 保存 阴暗 低微 寒意 深奥详细 枯瘦 逝世 文章 咳嗽失声痛哭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马马虎虎 恍然大悟 北风怒吼匆匆忙忙 饱经风霜3、再读文,说说四个小标题。探究释疑观看鲁迅追悼会视频。观看鲁迅革命片段视频。学习流程交流展示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拓展延伸读鲁迅的作品,进一步了解他的品质。达标测评练笔完成观后感教学后记成功: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九周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19一面课时一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自主阅读课学习目标1正确读记“殷勤、失业、窘相、厚实、苗头、面孔、轻视、陡然、艰苦、软绵绵、牛毛细雨、结结巴巴、大病初愈”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思路,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3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重难点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学习流程预习交流给加点字注音:赫然()嵌着()颓唐()憎恶()()恣情()抖擞()摩挲()窘相()虐待()2认真阅读课文,有意识培养自己概括和表达中心的能力。3复习记叙顺序的有关常识,了解本文的写作顺序。4通过阅读课文,掌握文章的中心事件,并明确文章以“一面”为题的作用。探究释疑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本文记叙的顺叙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本文记叙的是谁见谁一面?为什么以“一面”为题?思考本文的中心事件。2、合作解疑: 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特写镜头。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赠书过程中对鲁迅的肖像、语言和行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出鲁迅的崇高形象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其中对鲁迅三次肖像描写,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找出文中对鲁迅肖像描写的三段,比较其异同。学习流程交流展示1、齐读三次肖像描写:文中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征进行描写?文中渗透着“我”对鲁迅怎样的感情?2、本文语言极其平常,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真挚而深厚的感情,全文求真意,毫无雕饰的痕迹。既有“理”,又有“情”,从一件平凡的小事,深刻提示了鲁迅永远和广大群众在一起的主题,从而使文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3、讨论探究:当我醒悟到眼前赠书者不是别人,而是一位伟人时,文中怎样描写我欣喜若狂的心情,又是怎样写鲁迅的回应的?作者为什么“结结巴巴”?为什么“向四周望一望”?没有蹦出鲁迅的名字?老人荐书并赠书时,“我”感到惊异;当认出鲁迅后,“我”由衷的爱戴、崇敬、激动、狂喜。作者高度赞扬了鲁迅先生是同志、朋友、父亲、师傅、战士。这些称呼有何深刻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怎样理解我们不愿恣情悲痛?为什么不是恣情悲痛的时候?文尾中“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个词集中表现了这种感情?拓展延伸一、想一想在你的成长道路上有没有一面之缘或对你的成长影响很大的人,组织语言,小组内交流。二、指出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用法。(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D表示声音的延长E表示插说 F表示话没说完)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50上下的中国人(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3.这时,我忽然记起那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 )4.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6.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达标测评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冲关”练习。1、比较下列各组字形和读音,然后组词:踱()窖()挲()恣()镀()窑()娑()咨()2、给加的字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不能自已()A、止,罢了B、已经,表过去C、后来,不多时D、太,过有一种怪舒服的感觉()A、奇异,不平常B、怪物C、很,非常D、怨,责备受着这样的优遇()A、相逢,会面B、机会C、对待,款待D、优待平素()A、本色,白色B、本来的C、带有根本性质的D、向来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门外,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有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每天都要在车上摇晃十一个钟头,我已经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4、找出文中三次集中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的句子,用划出来教学后记成功: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十周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20有的人课时第一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自主阅读课学习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诗歌的深刻内涵。2、体会本诗在写法上的特点,初步理解诗中的对比和反复两种手法所起的作用3、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养成鲜明的爱憎情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重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用自己的话大致说出诗歌的深刻内涵。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知道这首诗的主标题是 ,副标题是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读了略读提示,我知道要完成三方面的任务: 3、自读课文,我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4、初读课文,我有一些问题批注在课本上,准备与大家交流,一起解决。探究释疑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两个“有的人”各指什么人?你知道哪些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们还活着?鲁迅先生是不是这样的人?为什么?两个“活”字的含义一样吗?两个“死”字呢?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3、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4、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5、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6、文章多次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让我们再次对比朗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7、对于生与死的意义上,我国古代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我知道的关于写生与死的诗句有: 学习流程交流展示诵读全诗,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3、指名读,师生评议。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达标测评1、我会读不朽摔垮尸首2、我会填()有的人是诗人()为纪念()逝世十三周年写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3、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联系生活,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并说说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教学后记成功与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第十周年级五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五课时三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综合学习学习目标1、增强学生表达、倾听的能力,养成合作质疑的习惯。2、介绍印象最深的人,学会把握并表现人物的特3、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4、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学习重难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自读口语交际的学习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2、学生明白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3、回顾自己生活中给你第一印象最深的人。探究释疑1回忆生活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说一说第一次相见时的情景和他留给你的印象,也可以说说后来相处中的发生的事,以及你对他印象的变化,要用一两件事来介绍你的小伙伴,说出小伙伴的特点。2.阅读小木船的开头部分,展开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学生自己思考、自选内容,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流程交流展示1回顾复习少年闰土:作者第一次看见闰土的时候,闰土给他留下了怎样的映像?闰土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怎样变化、加深的?2确立交流对象与线索:A、初次见面时的印象是怎样的?可以说一说他的外貌特征、性格等。B、相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双方是怎样处理的。(注意把事情讲清楚、具体)C、通过这件事情,你对他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分组讨论,组内交流A、小组交流,畅所欲言。 B、相互评议,改进完善。3示范带动,交流评价A、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B、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拓展延伸一、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二、朗读赏析,交流评议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重点注意是否写出了特点。达标测评1、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誊写本上。教学后记成功与不足:永登县柳树乡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第十周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主备人张芳林辅备人乡六语教师组长审批柳博课题回顾拓展五课时两课时授课人张芳林课型综合学习学习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交流对鲁迅的认识。2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妙处。3积累鲁迅的名言。4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学习重难点积累鲁迅的名言学习流程预习交流1、熟读本组课文的四篇文章。2、知道表达方法有哪些?3、找出并仔细体会本组课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4、自己读趣味语文。 探究释疑1、学生回顾本组课文,全班同学交流自己对鲁迅的认识。2、回顾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全班同学交流对这类句子理解的方法。3、学习日积月累。4、学习趣味语文,体会鲁迅的敏捷才思。学习流程交流展示(一)交流平台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二)日积月累1、学生自读。指名读。2、理解重点词语:千夫:众多的人。 孺子:小孩子。 无端:没有来由地;无缘无故地。空耗:白白地消耗。无异:没有不同;等同。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三)趣味语文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2、学生自读,指名读。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拓展延伸读主题丛书中的文章,体会人物的感情达标测评一、读拼音,写词语。ch shen y t zh jn tun j k sou( ) ( ) ( ) ( ) ( )d wi hn y xin x cn cn mn mn( ) ( ) ( ) ( )二、按查字典要求填空。查带点字音 序部 首剩几画字典里的解释应选解释张冠李戴A、帽子 B、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恍然大悟A、形容忽然醒悟B、仿佛饱经风霜A、足足的,充分 B、饱满C、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