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单一资本主义世界的“大萧条”19291933年危机的爆发与各国的选择1.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和银行挤兑风潮出现,史称“黑暗的十月”。2原因(1)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2)具体原因:美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大大限制了社会购买力。投机狂热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3影响(1)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常用“大萧条”“大恐慌”来形容这场危机。(2)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各国普遍出现了群众运动,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宁。(3)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商品,争夺世界市场,引发经济战,关税战、市场战愈演愈烈。(4)为摆脱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方式和道路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走上对外侵略扩张道路。清单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希特勒上台和德国的扩军备战1.希特勒上台(1)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引起社会动荡。政治原因:垄断资产阶级支持建立独裁政府。直接原因: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妄图建立日耳曼人的“第三帝国”。(2)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3)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2德国的扩军备战(1)政策上: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2)行动上:1936年德军出兵占领莱茵非军事区。法西斯一词最早来源于拉丁文“fasces”,意为权柄,原指古代罗马时期执政官的权力标志,象征暴力和权威。一战后,法西斯是鼓吹种族主义、专制独裁和侵略扩张的政治理论、运动和极权形式。清单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势力的膨胀和对外扩张1.法西斯上台(1)背景:日本因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打击,造成严重社会动荡。军部法西斯势力图谋政变,取消资产阶级政党内阁,确立军部的执政地位。(2)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加紧扩军备战。(3)影响:亚洲出现了世界大战策源地。2对外扩张(1)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2)军部的分歧:陆军主张同德国夹击苏联;海军主张对抗美国,确保太平洋的制海权。(3)基本国策:“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4)全面侵华:1937年,近卫文麿上台组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探究点一经济大危机带来的历史影响史料探究材料一1929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1)结合材料一,分析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及原因。答案状况: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大幅度降低。原因:经济危机的爆发。材料二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情况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46.2%40.6%28.4%16.5%8.4%(2)材料二中日本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仍对其经济造成重大打击的原因是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结合史实说明其影响。答案原因:日本经济基础薄弱,国内市场狭小。结果: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尖锐,导致严重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势力乘机发展,军事法西斯专政最终建立。影响: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形成了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结论形成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从局部看: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1)经济上: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社会资源,各国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政治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各国工人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乘机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2从整体看: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1)各资本主义国家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转嫁危机,加深了它们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争夺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空前的经济战。(3)加速了欧、亚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引起了世界格局开始变化和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点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面对经济危机的不同选择史料探究材料一如右图(1)材料一是哪国于何时修建的水利工程?它的修建体现了怎样的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政策:“以工代赈”。影响:缓解了经济危机的压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稳定了社会秩序,也给美国带来了长期的社会经济效益。材料二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国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只有本民族的同志才能成为公民;不分职业如何,凡是具有日耳曼血缘的人才能成为本民族同志。纳粹党的早期纲领(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纳粹党的对外政策和民族观点。答案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观点。材料三讽刺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的漫画(如右图)。(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说明了什么?答案事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说明:德国已公开撕毁和践踏凡尔赛和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遭到破坏。结论形成德日与美国以不同方式解决经济危机的原因1方式德、日通过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来摆脱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来摆脱危机。2原因(1)历史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日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这成为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的基础。而美国成立之初建立的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体,使它具有民主传统。(2)国际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受到严厉制裁,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张受到遏制。因此,德国存在复仇情绪,日本急于打破这种遏制。而美国是这一体系中的受益者,不想破坏现存秩序。(3)直接原因:德、日经济实力比美国弱,只有依赖国民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更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方案
- 智能照明系统施工方案
- 土地复垦工程方案
- 2025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测试卷及答案
- 环保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冰雪运动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施工方案
- 管网施工质量管控与漏损预防方案
- 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收费营销奖金分配方案
- 增材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车间5S管理培训
- 2025年度汽车销量目标达成合作协议模板
-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 公司绿色可持续发展规划报告
- 高速铁路桥隧养护维修 课件 2 桥隧养护维修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
- 战略规划六步法
- 2024年废旧溴化锂出售合同范本
- 《销售培训实例》课件
- 糖尿病足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2024-2030年能源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