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微型专题诗歌鉴赏 提示 三 四两题 请学生疏通大意后试着自己命题 一 阅读下面的唐诗诗 完成后面题目 寄韩潮州愈 贾 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 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 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 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 月明初上浪西楼一夕瘴烟风卷尽 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 元和十四年 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 赴任途中写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隔岭篇章 即指该诗 传到京师 贾岛读后有感而作 浪西楼 潮州名楼 读懂诗歌 1 联系注释 了解背景 元和十四年 元和十四年 819819 宪宗迎佛骨 韩愈上表切谏 触怒皇帝 贬为潮州刺史 赴任 宪宗迎佛骨 韩愈上表切谏 触怒皇帝 贬为潮州刺史 赴任 途中遇侄孙韩湘 写了一首途中遇侄孙韩湘 写了一首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此诗传到京 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 此诗传到京 师 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师 贾岛读后有感而作 寄韩潮州愈寄韩潮州愈 诗 诗 2 逐联分析 把握大意 首联 我的心早与您同乘兰舟 水宿风餐 一直流到岭南韩江潮水的尽头了 首联 我的心早与您同乘兰舟 水宿风餐 一直流到岭南韩江潮水的尽头了 抒发抒发 忠臣遭斥逐 寒士心不平 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忠臣遭斥逐 寒士心不平 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颔联 你这一腔忠愤的颔联 你这一腔忠愤的 篇章篇章 隔着秦岭传到京师 隔着秦岭传到京师 华岳华岳 指代长安 指代长安 我怎能不 我怎能不 内心共鸣 驰书慰问 当出关驿马驰过泷流 谪贬中的挚友就可得到片纸慰藉了 内心共鸣 驰书慰问 当出关驿马驰过泷流 谪贬中的挚友就可得到片纸慰藉了 颈联 望不到尽头的驿路 盘山而上 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 颈联 望不到尽头的驿路 盘山而上 好像悬挂在耸入云霄的峰峦上 途中景况 途中景况 海潮浸到城根 地卑湮湿 老树为之含愁 海潮浸到城根 地卑湮湿 老树为之含愁 到任后的景况 到任后的景况 尾联 瘴气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一扫而光 月光朗照在潮州浪西楼上 月光尾联 瘴气总有一天会像风卷残云那样一扫而光 月光朗照在潮州浪西楼上 月光 如洗 天下昭然 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 自将大白于天下 这里针对韩愈如洗 天下昭然 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 自将大白于天下 这里针对韩愈 好收吾骨瘴好收吾骨瘴 江边江边 一语 一反其意 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一语 一反其意 以美好的憧憬结束全诗 3 明确本诗主要表现手法 想象想象 颈联颈联 想象韩愈路途中的境况 想象韩愈到达潮州后的境况 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 想象韩愈路途中的境况 想象韩愈到达潮州后的境况 表达了对友人的忧虑 关切与思念 关切与思念 尾联尾联 想象瘴气吹尽 月明西楼之景 寄寓了作者希望韩愈冤情大白于天下的情感 想象瘴气吹尽 月明西楼之景 寄寓了作者希望韩愈冤情大白于天下的情感 还有这首诗中的好多意象与还有这首诗中的好多意象与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的对照 的对照 峰悬驿路残云断 海峰悬驿路残云断 海 浸城根老树秋 浸城根老树秋 对对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都写路途之状 都写路途之状 一夕瘴烟风一夕瘴烟风 卷尽卷尽 对应对应 好收吾骨瘴江边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语 一反其意 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 一语 一反其意 表达一种美好的祝愿 问题 1 结合全诗 说说作者主要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 哪些思想感情 20102010 二模 二模 20112011 二模 二模 2 请对颈联中的 悬 浸 二字作简要赏析 3 3 请赏析诗歌的尾联 请赏析诗歌的尾联 思考 思考 20122012 诗歌 诗歌 4 作为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的和诗 请简析这首诗与韩诗的相关之处 答案 1 1 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甘愿陪同贬官受苦的深厚友情 担忧挂念韩愈的深沉的关切心情 担忧挂念韩愈的深沉的关切心情 希望洗希望洗 清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的美好祝愿 清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的美好祝愿 答案有无问题 答案有无问题 20112011 二模 二模 2 2 2 悬悬 字描绘山高路险的画面 字描绘山高路险的画面 浸浸 字写潮州地卑湮湿 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字写潮州地卑湮湿 诗人忧虑韩愈此去道路 艰险 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 透露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心 艰险 想象韩愈到任后的凄苦处境 透露出对韩愈深沉的忧虑和关切之心 20102010 一模 一模 3 3 尾联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 到那时 皓月东升 银光将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 尾联想象瘴气总有一天会消散 到那时 皓月东升 银光将照耀在潮州浪西楼上 作者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 作者借此表达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坚信友人无辜遭贬的冤屈自将大白于天下 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 由士而仕 投身宦海 但宦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 由士而仕 投身宦海 但宦 海有不测风云 忠而被贬 贤而遭迁不乏其人 除了降职 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 不少海有不测风云 忠而被贬 贤而遭迁不乏其人 除了降职 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 不少 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屈原 白居易 刘禹锡等 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 屈原 白居易 刘禹锡等 均曾有过这样辛酸凄惨的经历 贬谪诗中 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贬谪诗中 诗人一般会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1 1 英雄末路之悲 英雄末路之悲 2 2 忠而被贬之愤 忠而被贬之愤 3 3 壮志难酬之怅 壮志难酬之怅 4 4 生不逢时之叹 生不逢时之叹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云横秦岭秦岭家何在 雪拥家何在 雪拥蓝关蓝关马不前 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4 4 隔岭篇章隔岭篇章 即指韩愈即指韩愈 左迁左迁 一诗 借其诗直抒别后景况 一诗 借其诗直抒别后景况 峰悬驿路残云峰悬驿路残云 断 海浸城根老树秋断 海浸城根老树秋 与韩愈诗与韩愈诗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呼应 表达对友呼应 表达对友 人境遇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人境遇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一夕瘴烟风卷尽一夕瘴烟风卷尽 正好与韩愈正好与韩愈 好收吾骨瘴江边好收吾骨瘴江边 之意之意 相反 寄寓美好的憧憬 相反 寄寓美好的憧憬 二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冯延巳 芳草长川 柳映危桥桥下路 归鸿飞 行人去 碧山边 3 风微烟淡雨萧然 隔岸马嘶何处 九回肠 双脸泪 夕阳天 读懂诗歌 1 词的上阕中出现了哪些意象 从中可以看出哪些内容 芳草 长川 柳 危桥 路 归鸿 行人 碧山 行人与归鸿与送别有关 前两句芳草 长川 柳 危桥 路 归鸿 行人 碧山 行人与归鸿与送别有关 前两句 交代了送别的时令与地点 春季 郊外的一座桥下的柳荫中 行人去处 碧山边 交代了送别的时令与地点 春季 郊外的一座桥下的柳荫中 行人去处 碧山边 2 风微烟淡雨萧然 写了哪几个意象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风小云散雨声消逝 一片寂静的雨后景象 风小云散雨声消逝 一片寂静的雨后景象 有没有问题 变题 有没有问题 变题 20102010 江苏 江苏 3 隔岸马嘶何处 这个 马嘶 何处 是什么意思 在词中有何作用 隔岸的马鸣划破长空 但是看不到鸣叫的马儿在何处 诗人还是陷入茫然不知所措隔岸的马鸣划破长空 但是看不到鸣叫的马儿在何处 诗人还是陷入茫然不知所措 的空荡之中 意境由静态转为动态 引出对隔岸行人的思念 进一步催发了不舍之情 的空荡之中 意境由静态转为动态 引出对隔岸行人的思念 进一步催发了不舍之情 4 九回肠 是什么意思 词中作者借此表达什么内容 九回肠九回肠 一般指小路或内心 一般指小路或内心 报任安书报任安书 中有中有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一句 词一句 词 中一语双关 一是诗人想象骑着嘶鸣的马儿的人 在九曲羊肠的山路上奔驰 另一方面 中一语双关 一是诗人想象骑着嘶鸣的马儿的人 在九曲羊肠的山路上奔驰 另一方面 写词人的凄婉之情 犹如九曲羊肠 在脏腑中起伏跌宕 难以言状 写词人的凄婉之情 犹如九曲羊肠 在脏腑中起伏跌宕 难以言状 5 对 双脸泪 夕阳天 进行描绘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诗人在雨后夕阳下 双脸垂泪 泣不成声 表达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忍离别的极诗人在雨后夕阳下 双脸垂泪 泣不成声 表达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不忍离别的极 度悲伤 度悲伤 6 从词的内容看 这是一首 送别诗送别诗 主要抒发了离别伤感情怀离别伤感情怀之情 问题 1 词的上阕起笔两句写景有何作用 作用 2 在整首词中 诗人的感情是逐步深化的 请分析说明诗人的感情具体经历了怎样怎样 的变化 的变化 3 3 下阕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下阕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案 答案 1 1 交代离别季节 是芳草萋萋 绿柳成荫的春季 交代离别季节 是芳草萋萋 绿柳成荫的春季 交代离别地点 是在绿草如茵交代离别地点 是在绿草如茵 的郊外的一座桥下的柳荫中 的郊外的一座桥下的柳荫中 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美景 为后文抒发伤离惜别情怀起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美景 为后文抒发伤离惜别情怀起 到反衬作用 乐景反衬哀情 到反衬作用 乐景反衬哀情 2 2 离别时刻的不舍 离别时刻的不舍 在行人离开之后的寂寞 在行人离开之后的寂寞 在清冷的环境中听到隔岸嘶嘶马在清冷的环境中听到隔岸嘶嘶马 叫声时的惆怅不堪 叫声时的惆怅不堪 在行人走远之后的内心极度伤感 学生能写出送别人之人的情在行人走远之后的内心极度伤感 学生能写出送别人之人的情 感变化状况即可得分 感变化状况即可得分 3 3 视听结合 雨后寂静之景与马嘶之声 马嘶划破寂静 意境由静态转为动态 表达 视听结合 雨后寂静之景与马嘶之声 马嘶划破寂静 意境由静态转为动态 表达 了当时诗人由暂时的寂寞宁静又变为惆怅感伤的感情 体现了诗人在送别之时复杂 脆了当时诗人由暂时的寂寞宁静又变为惆怅感伤的感情 体现了诗人在送别之时复杂 脆 弱 敏感而多变的内心世界 弱 敏感而多变的内心世界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 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注 云和 古代乐器的代称 昭阳 汉成帝宠赵飞燕 为其建昭阳宫 后来赵飞 燕成为皇后 昭阳宫成为后宫正宫 1 西宫夜静百花香 交代了哪些内容 点明季节 点明时间 营造香气袭人的氛围 点明季节 点明时间 营造香气袭人的氛围 是什么惹起了春恨 恨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惹起了春恨 恨的是什么内容 4 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触发她的春怨 春恨 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触发她的春怨 春恨 恨有花香却又不见春景 恨有花香却又不见春景 2 第三句哪两个动词展现了少女的什么活动 抱 见 抱着乐器却不弹奏 只是望着月亮出神 表达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微抱 见 抱着乐器却不弹奏 只是望着月亮出神 表达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微 妙 也极其痛苦的心情 妙 也极其痛苦的心情 3 昭阳 在这里有什么言外之意 隐 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昭阳宫是后宫正宫 皇帝的居处 而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 西宫与昭阳宫本来就距昭阳宫是后宫正宫 皇帝的居处 而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 西宫与昭阳宫本来就距 离遥远 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 诗中人只能望见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 离遥远 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 诗中人只能望见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 隐隐 字字 既写出树影的朦胧 又曲折地表现了女子愿望的渺茫 既写出树影的朦胧 又曲折地表现了女子愿望的渺茫 4 诗歌中的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在这首诗里展现了她的哪些动作与心理活动 有音乐素养而又百无聊赖 无限幽怨的宫中女子 夜不能寐 欲卷珠帘又止 只闻有音乐素养而又百无聊赖 无限幽怨的宫中女子 夜不能寐 欲卷珠帘又止 只闻 花香不见春景惹出绵长春恨 想以音乐打发时间 排遣愁恨 却还是凝望着夜空独自出花香不见春景惹出绵长春恨 想以音乐打发时间 排遣愁恨 却还是凝望着夜空独自出 神 神 请学生自己命制题目 请学生自己命制题目 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 南宋 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 几兴亡 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 徒 感慨 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 名王 扫沙场 击楫中流 曾记泪沾裳 欲上治安 双阙远 空怅望 过维扬 注 中行 中行说 西汉文帝时太监 后降匈奴 成为汉朝大患 馘 gu 割 耳朵 治安 贾谊曾给文帝上 治安策 读懂诗歌 1 上阕中写景的诗句有哪些 写的是哪里的景 找出其中的意象 并指出景色的特点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 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 平沙浅草接天长 路茫茫 昨夜波声 洗岸骨如霜 过维扬 扬州 时扬州所见之景 联系下阕 过维扬 扬州 时扬州所见之景 联系下阕 沙 草 天 路 辽远 凄迷 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 表达作者惆怅 悲凉的心情 沙 草 天 路 辽远 凄迷 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 表达作者惆怅 悲凉的心情 2 结合上阕内容 体会作者的 徒感慨 漫悲凉 的原因 因为作者目睹扬州劫后的荒凉破败之景 痛悼国家不幸 又想到千年的兴亡 因为作者目睹扬州劫后的荒凉破败之景 痛悼国家不幸 又想到千年的兴亡 古往今来古往今来 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 的英雄都随着时间消逝的史实 3 徒 漫 两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徒 白白地 漫 随意 无来由 徒 白白地 漫 随意 无来由 表现了作者表现了作者目睹扬州破败之景的惆怅悲凉心情以及目睹扬州破败之景的惆怅悲凉心情以及对对 历史历史兴衰 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 兴衰 英雄已逝的深沉思索与感叹 4 下阕分为几层 请分别概括主要内容 两层 先写两层 先写自己少年时的志向 再点到维扬 表达自己经过此地所生发的无奈而怅惘的自己少年时的志向 再点到维扬 表达自己经过此地所生发的无奈而怅惘的 感情 感情 5 少年时主要有哪些志向 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降服叛贼 伏中行 驰骋沙场杀敌 立下报国誓言 用典降服叛贼 伏中行 驰骋沙场杀敌 立下报国誓言 用典 6 欲上治安双阙远 是什么意思 治安治安 指自己的治国之策 双阙 指代朝廷 指自己有报国之意而统治者不纳忠言 指自己的治国之策 双阙 指代朝廷 指自己有报国之意而统治者不纳忠言 7 为什么作者过维扬会空怅望 5 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 但随着时间流逝 壮志成空 看到维扬之状 联想自己年轻时的志向远大 但随着时间流逝 壮志成空 看到维扬之状 联想兴亡的关键 兴亡的关键 维扬屡遭破坏 指责批判统治者不纳忠言 维扬屡遭破坏 指责批判统治者不纳忠言 8 8 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 0909 一模 一模 1010 二模 二模 借景抒情 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 形成辽远 凄迷的意境 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 借景抒情 作者运用了单调的景物 形成辽远 凄迷的意境 抒发了对国事的担忧 惆怅之情 惆怅之情 运用典故 作者运用了运用典故 作者运用了 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名王 扫沙场少年有意伏中行 馘名王 扫沙场 击楫中流击楫中流 等典故 等典故 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书写了自己年轻时的雄心壮志 直接抒情 作者直接运用直接抒情 作者直接运用 徒感慨 漫悲凉徒感慨 漫悲凉 空怅望空怅望 抒发悲伤 惆怅之情 抒发悲伤 惆怅之情 对比 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对比 作者把年轻时的远大理想理想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 与现在的愿望成空进行对比 请学生自己命制题目 请学生自己命制题目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蜀先主庙 刘禹锡 天下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 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 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 来舞魏宫前 注 蜀先主即刘备 先主庙在夔州 作者曾任夔州刺史 821 824 此诗当作于 此时 五铢钱 汉武帝时的货币 王莽代汉时 曾废 至光武帝时恢复五铢钱 比喻 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 象贤 学习先祖的贤才 1 首联 千秋尚凛然 的 尚 字有何妙处 3 分 尚 尚 尚且尚且 还还 依旧 依然依旧 依然 之意 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 其当年叱咤风云的之意 先主之庙堂尚且威势逼人 其当年叱咤风云的 英雄气概似存英雄气概似存 境界雄阔 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境界雄阔 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 表达了作者面对先主的崇表达了作者面对先主的崇 敬景仰之情 敬景仰之情 每点每点 1 1 分 意思对即可分 意思对即可 2 试分析颔 颈两联的表现手法及其各自的作用 4 分 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 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 意蕴丰富分别是用典和对比的手法 颔联用典故颂扬了刘备兴复汉室的英雄之志 意蕴丰富 颈联颈联 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 抒发了用刘备的长于任贤与他的短于教子和子嗣不肖相对比 抒发了 创业难 守业更难创业难 守业更难 的的 感叹 感叹 每点每点 2 2 分分 只答出手法不解析得分不超过只答出手法不解析得分不超过 2 2 分分 3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思想感情 3 分 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感叹后主刘禅的不肖 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 总结了古今兴亡的深总结了古今兴亡的深 刻教训 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 刻教训 警策昏庸无能的唐朝统治者 每点每点 1 1 分 意思对即可分 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题江湖伟观题江湖伟观 刘黻刘黻 柳残荷老客凄凉 独对西风立上方 柳残荷老客凄凉 独对西风立上方 万井人烟环魏阙 千年王气到钱塘 万井人烟环魏阙 千年王气到钱塘 湖澄古塔明寒屿 江远归舟动夕阳 湖澄古塔明寒屿 江远归舟动夕阳 北望中原在何所 半生赢得鬓毛霜 北望中原在何所 半生赢得鬓毛霜 注注 刘刘黻黻 南南宋宋爱爱国国诗诗人人 屡屡遭遭贬贬斥斥 国国都都陷陷落落 毅毅然然奔奔赴赴国国难难 为为国国献献身身 1 诗人在秋风萧瑟的季节登高望远 请从首句中找出能反映季节特征的意象 2 分 参考答案 残柳 老荷 参考答案 残柳 老荷 2 2 分 各分 各 1 1 分 只写柳 荷 风不得分 分 只写柳 荷 风不得分 6 11 二模 三模 二模 三模 3 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4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 孤独凄凉之情 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 孤独凄凉之情 诗人北望中原 收复无诗人北望中原 收复无 望的哀痛之情 望的哀痛之情 诗人屡遭贬斥 半生潦倒 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 诗人屡遭贬斥 半生潦倒 报国无门的沉郁哀伤之情 4 4 分 一点分 一点 2 2 分 分 2 2 点点 3 3 分 分 3 3 点点 4 4 分 分 古诗词鉴赏 10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桂州严大夫 韩 愈 苍苍森八桂 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 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 飞鸾不假骖 1 找出诗中突出桂州物产之 丰 的词语 由桂州的 黄柑 可以联想到苏轼 惠州一绝 中直抒宦游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2 分 1010 江苏卷 江苏卷 户户 家家 是同义复词拆用 意即家家户户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 是同义复词拆用 意即家家户户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 南人 南人 2 颔联写出了桂州山水的哪些特征 是怎样来写的 4 分 一是形的特征 一是形的特征 水水 蜿蜒曲折 清澈澄明 蜿蜒曲折 清澈澄明 山山 拔地而起 峻峭玲珑 二是色拔地而起 峻峭玲珑 二是色 的特征 的特征 水水 碧绿 碧绿 山山 翠绿 翠绿 用女性的用女性的 青罗带青罗带 碧玉簪碧玉簪 作比喻 来写作比喻 来写 桂州山水的柔美和秀美 不仅桂州山水的柔美和秀美 不仅 相宜相宜 而且独特 而且独特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诗人将荒蛮之地写得美如仙境 意在劝慰友人 诗人将荒蛮之地写得美如仙境 意在劝慰友人 友人到桂州赴任远胜过求仙学道或友人到桂州赴任远胜过求仙学道或 升官发财 诗人有羡慕之意 升官发财 诗人有羡慕之意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西湖 尽日凭栏楼上望 三三两两钓鱼舟 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 白鸟成行忽惊起 别来闲整钓鱼竿 思入水云寒 1 有人说 有人说 长忆西湖长忆西湖 的的 忆忆 字是全词关键 请简要分析 字是全词关键 请简要分析 3 分 分 11 卷江苏 卷江苏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 令作者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 全词围绕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 令作者念念不忘 另一方面 全词围绕 忆忆 展开对西展开对西 湖美景的描写 湖美景的描写 答对 答对 1 1 点点 1 1 分 答对两点分 答对两点 3 3 分 分 2 这首词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 请举出三处 3 分 长忆与别来 钓鱼舟与钓鱼竿 正清秋与水云寒 长忆与别来 钓鱼舟与钓鱼竿 正清秋与水云寒 3 3 分 每点分 每点 1 1 分 分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 结合具体诗句 作简要分析 4 分 7 言之成理即可 言之成理即可 a a 情景交融 钓鱼舟三三两两 悠然闲散 自由自在 雪白的芦花 雪 情景交融 钓鱼舟三三两两 悠然闲散 自由自在 雪白的芦花 雪 白的鹭鸟 泛舟垂钓 以高洁 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以及急于归隐白的鹭鸟 泛舟垂钓 以高洁 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 以及急于归隐 的情感 的情感 b b 虚实结合 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 终日登楼怅想 结尾两句写收拾 虚实结合 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 终日登楼怅想 结尾两句写收拾 鱼竿 急欲归隐西湖 抒现实情 是实 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 描摹往昔的西湖鱼竿 急欲归隐西湖 抒现实情 是实 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 描摹往昔的西湖 美景 写昔日景 是虚 美景 写昔日景 是虚 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 1 3 题 夏夜宿表兄话旧 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 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 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 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 愁见河桥酒幔青 1 本诗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 分 诗歌一 四两联虚实结合 诗歌一 四两联虚实结合 1 1 分 分 第一联从视觉 味觉等角度描述诗人与表兄在夏夜庭 第一联从视觉 味觉等角度描述诗人与表兄在夏夜庭 院中重逢畅饮所见的夜合花开 细雨蒙蒙的景象 院中重逢畅饮所见的夜合花开 细雨蒙蒙的景象 3 3 分 分 第四联设想与表兄离别后将面 第四联设想与表兄离别后将面 对的孤舟离别 亲友在桥边搭起青帐饯别的场景 对的孤舟离别 亲友在桥边搭起青帐饯别的场景 2 2 分 分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请分点回答 4 分 与表兄久别重逢的愉悦畅快 回忆往昔乡书不达 故交零落的凄凉 想到明朝又要分别与表兄久别重逢的愉悦畅快 回忆往昔乡书不达 故交零落的凄凉 想到明朝又要分别 的忧愁 的忧愁 每点 每点 1 1 分 表达分 表达 1 1 分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题剑阁 崔与之 南通市南通市 20122012 届高三语文一模届高三语文一模 万里云间戍 立马剑门关 乱山极目无际 直北是长安 人苦百年涂炭 鬼哭三边锋 镝 天道久应还 手写留屯奏 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 搔白首 漏声残 老来勋业未就 妨却一身闲 梅岭绿阴青子 蒲涧清泉白 石 怪我旧盟寒 烽火平安夜 归梦到家山 注 崔与之 南宋名臣 广东人 此词写于词人出任成都知府兼成都府路安抚使时 当时 淮河秦岭以北的大片国土 尽沦于金人之手 1 这首词上片以词人立马剑门 遥望中原开篇 写了哪几层意思 3 分 怀念沦陷中原 痛心于战争惨烈与百姓苦难 深信失地终将收复 决心戍边抗敌 为怀念沦陷中原 痛心于战争惨烈与百姓苦难 深信失地终将收复 决心戍边抗敌 为 国尽忠 答一点给国尽忠 答一点给 1 1 分 不加分 分 不加分 2 梅岭绿阴青子 蒲涧清泉白的石 怪我旧盟寒 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拟人 拟人 1 1 分 借写青梅 流泉责怪自己背约 既委婉表达思家而不能归的复杂心情 分 借写青梅 流泉责怪自己背约 既委婉表达思家而不能归的复杂心情 烘托殷切的报国之意 烘托殷切的报国之意 2 2 分 分 3 吴世昌 词林新话 评此词称 此词直逼稼轩 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4 分 风格豪迈而沉郁 主旨爱国激情 与辛词风格 主题逼近 风格 主旨各风格豪迈而沉郁 主旨爱国激情 与辛词风格 主题逼近 风格 主旨各 2 2 分 分 9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10 分 水调歌头 闻采石战胜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 风约楚云留 何人为写 悲壮 吹角古城楼 湖海平生豪气 关塞如今 风景 剪烛看吴钩 剩喜然犀处 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小乔初 嫁 香囊未解 勋业故优游 赤壁矶头落照 肥水桥边衰草 渺渺唤人愁 我欲乘风去 8 击楫誓中流 注 1161 年冬南宋官兵 以舟师拒金兵 战胜却之 词人时滞 楚地 后方 写 同 泻 剩喜 甚喜 然犀处 指采石矶 1 忆当年 周与谢 富春秋 三句使人联想起哪两个历史故事 2 分 赤壁之战赤壁之战 淝 肥 水之战淝 肥 水之战 评分建议评分建议 2 2 分 每空分 每空 1 1 分 分 2 赤壁矶头落照 肥水桥边衰草 渺渺唤人愁 三句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 4 分 运用典故 联想 想象 丰富 借古讽今运用典故 联想 想象 丰富 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借古抒怀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3 试分析全词所蕴含的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4 分 闻捷闻捷 以后的兴奋喜悦 未能亲自参战的遗憾失落 对英雄人物的追慕赞扬 触景而以后的兴奋喜悦 未能亲自参战的遗憾失落 对英雄人物的追慕赞扬 触景而 生的悲愁感伤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生的悲愁感伤 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评分建议评分建议 4 4分 每层分 每层1 1分 答对四层即可 分 答对四层即可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柳宗元 无限居人 送独醒 可怜寂寞到长亭 荆州不遇高阳侣 一夜春寒满下厅 注 元和十年正月 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后奉诏回京 临行前永州亲友为他饯 行 至驿站后他感慨万千 便写下这首诗寄给他们 却寄 回寄 居人 指居住在永 州的故旧 荆州 古州名 永州古属荆州 高阳 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郦食其 他是 陈留高阳人 见刘邦时自称 高阳狂士 在楚汉战争中 他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 并 亲自劝说齐王田广归汉 下厅 客舍 找出诗中点明送别的意象 柳永 雨霖铃 中的哪三个句子也运用了这一意象来 烘托送别的气氛 3 分 长亭长亭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首句 独醒 二字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4 分 不与世俗同流的苦闷之情 不与世俗同流的苦闷之情 用典 用典 楚楚 辞辞 渔父渔父 屈原曰 屈原曰 举世皆举世皆 浊我独清 举世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浊我独清 举世皆醉我独醒 是以见放 首句首句 独醒独醒 二字是柳宗元以屈原自喻 二字是柳宗元以屈原自喻 柳宗元举诏赴京时有那么多故旧亲朋为他送行 为什么还是感到 可怜寂寞 一夜春寒 呢 3 分 在贬抑之后 柳宗元清醒地意识到 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得到朝廷重用 没有志在贬抑之后 柳宗元清醒地意识到 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得到朝廷重用 没有志 同道合的朋友的援手是寸步难行的 而他被贬永州十年 就一直没有遇到给他以援手的同道合的朋友的援手是寸步难行的 而他被贬永州十年 就一直没有遇到给他以援手的 朋友 朋友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10 分 分 9 阅读下面的宋词 回答问题 忆秦娥 刘辰翁 中斋上元 客散感旧 赋 忆秦娥 见属 一读凄然 随韵寄情 不觉悲甚 烧灯节 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 江山如旧 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 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 照人烛泪 照人梅发 注释 本词是刘辰翁于南宋灭亡后和邓剡之 忆秦娥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洞察与解读
- 环保政策与燃气零售业竞争格局-洞察与解读
- 2025年山东护理单招试题及答案
- 零日攻击检测策略-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新能源行业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实现数字化转型与人才适配度提升
- 2025年低空经济适航标准国际协同与适航认证流程改革报告
- 2025年光伏电站智能运维系统在光伏电站退役后的应用报告
- 体验营销计划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媒生物防制试卷及答案
- 英语凤凰集训试卷及答案
- 标准化研究课题申报书
- 2024年下半年信息安全工程师考试及答案(中级)
- 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派遣与医疗资源共享协议
-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
- 老旧燃气管线改造工程规划设计方案
- 2025年遴选干部面试题及答案
- plc技术协议合同模板
- 2025广西旅发南国体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公司印章管理培训课件
- 医院设备科述职报告
- 国企面试实战题库:经典题目及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