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本资料编排目录任务分布必修1第1章 走进细胞(李芬)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杨阳)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胡璐)第1节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田瑞娟)第1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徐存吉)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徐娴)第1节 细胞的增殖第2节 细胞的分化第3、4节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 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肖家元)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刘桂芳)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章基因的本质 (洪艳平)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4章基因的表达 (张艳梅)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刘桂芳)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洪艳平)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肖秋云)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必修3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张爱清)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田瑞娟)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第3 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第4节免疫调节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胡璐)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第3节 其他植物激素 第4章种群和群落(徐娴) 第1节种群的特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第4节 群落的演替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李芬)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 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6章 生态系统的保护(张爱清)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江山)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王友涛)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谭亚丹) 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谭亚丹) 选修3专题1基因工程(童志华) 第1节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3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第4节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专题2细胞工程 (张玉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 第2节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第3节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 第4节 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专题3胚胎工程 (张艳)第1节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第2节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第3节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专题4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张玉立)专题5 生态工程(童志华)编写体例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标定位1. 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并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结论2. 掌握两大经典实验的思路分析及运用 基础梳理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 和 组成的。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菌落菌体毒性S型细菌表面 有多糖类荚膜 R型细菌表面 无多糖类荚膜 格里菲思的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结论: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含有_将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艾弗里的实验方法:将S型细菌的_、_和_等物质提取,分别加入到培养了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现象:只有加入_,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结论:_才是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物质。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T2噬菌体的结构和增殖实验过程(1)标记噬菌体(2)侵染细菌3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即 是遗传物质。 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 进入到细胞中,而 留在外面。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_ _来遗传的。结论:_ _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未起到遗传作用思考: 为什么用35S标记的实验结果显示沉淀物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放射性从何而来?为什么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实验结果显示上清液中也有少量放射性? 四、生物体的遗传物质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 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 _能使烟草感染病毒。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 疑难突破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体内转化实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者格里菲思艾弗里及其同事培养细菌用小鼠(体内)用培养基(体外)实验结论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其它物质不是联系(1)所用材料相同,都是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2)两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典例1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组号接种菌型加入S型细菌的成分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或荚膜多糖R型RDNA_RDNA (DNA酶处理)R型A.证明S型细菌的蛋白质或荚膜多糖不是转化因子B.中培养皿长菌情况为R型和S型C.和说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时突破1以下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不能繁殖C.向R型细菌中加入S型细菌的荚膜,可使R型细菌的子代也具有荚膜D.与S型细菌DNA混合的R型细菌并不会都转化成S型细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装配释放(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整个过程:噬菌体注入细菌的物质是DNA,它是病毒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在合成蛋白质时所用的氨基酸等原料均来自于细菌,包括病毒的DNA复制时所需的原料也来自细菌。(2)T2噬菌体:化学组成:60%是蛋白质,40%是DNA。所含元素特点:S仅存在于蛋白质分子中,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C、H、O、N在蛋白质和DNA中均含有。标记方法:选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3)放射性物质分析: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讲,含32P标记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内,上清液放射性为0。实际上,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原因分析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讲,含35S标记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大肠杆菌,离心后全存在于上清液中。实际上,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典例2(2012沈阳高一检测)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保温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分是( )A.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B.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上清液、上清液C.沉淀物、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D.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即时突破2若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然后用该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则细菌死亡破裂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绝大多数噬菌体中( )A.只含有35S B.只含有32P C.同时含有35S和32P D.既不含35S,也不含32P三、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解(1)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该核酸也就是它的遗传物质。生物类型核酸种类遗传物质实例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生物DNA和RNADNA玉米、小麦、人原核生物乳酸菌、蓝藻无细胞结构的生物DNA病毒DNADNA噬菌体RNA病毒RNARNA烟草花叶病毒(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典例3(2012厦门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含有硫元素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即时突破3列关于生物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B.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C.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除部分病毒外,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同步训练10+4(10个选择题+4个非选择题,仅限本小节内容,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不能超纲)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1B.3和4C.2、3和4D.1、2、3和42.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艾弗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遗传物质组合在了一起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将其蛋白质与DNA区分开来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只有在离心后的沉淀物中才能检测到放射性3.1944年艾弗里等人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实验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及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B.完成该实验,需要DNA的提纯技术支持,DNA的纯度愈高,实验结果愈明显C.该实验可以说明只有保持DNA分子结构的完整性才能行使其遗传功能D.该实验说明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因不同细菌而不同4.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的情况依次是(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B.死亡、存活、存活、存活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5.如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个1 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元素是( )A.31PB.32PC.32SD.35S6.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32P集中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无放射性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D.本实验说明蛋白质不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7.图1中的每个噬菌斑(白色区域),都是在长满大肠杆菌(黑色)的培养基上,由一个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数量的变化曲线(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基中加入含35S或32P的营养物质,则放射性先在细菌中出现,后在噬菌体中出现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部分细菌已经被裂解8.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病毒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可表示为( )9.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10.20世纪30年代之前,人们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但通过实验充分证明了DNA才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遗传物质DNA的实验发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发现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有: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B.要证明什么是遗传物质,必须设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单独、直接观察它们的作用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D.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 DNA 是遗传物质的结论11.材料分析题:材料1:用同位素31P、32P和32S、35S分别作如下标记:噬菌体大肠杆菌脱氧核苷酸32P31P氨基酸32S35S材料2:(1)用32P标记噬菌体的大致操作过程:_;_。(2)若材料1中的噬菌体和大肠杆菌分别换成烟草花叶病毒和烟叶细胞,则能说明_。(3)分析材料2,AD的结果中,哪项不正确?_。说明理由:_。(4)材料1、材料2共同说明的问题是_。12.如图是赫尔希和蔡斯研究遗传物质实验中的物质示意图及实验过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3中用35S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壳,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2中的_。如果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标记元素所在部位是图1中的_。(2)赫尔希和蔡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其原因之一是_。(3)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其目的是_。(4)仅有图3的实验过程,_(能或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原因是_。13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个噬菌体和细菌的有关物质如下表。产生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与亲代噬菌体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试回答:噬菌体细菌核苷酸32P标记31P氨基酸32S35S标记(1)子代噬菌体中,只含有32P的有 个,只含有31P的有 个,同时含有32P 和31P的有 个。(2)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都没有 元素,由此说明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都含有 元素,这是因为 ;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 。(3)该实验能够说明:( )A噬菌体比细菌高等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DDNA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4)实验中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噬菌体时,为何选取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可否用14C和18O标记?说明理由: 。14如图为肺炎双球杆菌转化实验的 一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1)该实验实在 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 的化学成分。(2)在对R型细菌进行培养之前,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是 (3)依据上面图解的实验,可以作出 的假设。(4)为验证上面的假设,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该实验中加DNA酶的目的是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通过上面两步实验,仍然不能说明 为此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该实验能够说明 提能训练6+2(6个选择题+2个非选择题,区别于同步练习,以历年来的高考题目为主,习题具有综合性,注重学生能力提升)知识网络1下列关于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B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到了R型细菌中C噬菌体侵染细菌并经离心后,含32P的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离心管上清液中D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能够证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2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R型细菌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S型细菌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A死亡,存活,存活,存活B死亡,死亡,存活,存活C存活,存活,存活,存活D死亡,存活,存活,死亡3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同种生物个体间的DNA分子完全相同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一个DNA分子可以体现许多性状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A BC D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都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B二者的设计思路都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C艾弗里的实验设置了对照,赫尔希与蔡斯的实验没有对照D二者都诱发了DNA突变5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 B C D6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类型的细菌B小鼠体内出现S型活细菌是R型细菌基因突变的结果C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作用所致D曲线bc段上升,与S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增殖导致小鼠免疫力降低有关7“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科学家在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中所做的一个实验。(1)某人曾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将一部分S型细菌加热杀死;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并分为若干组,将菌种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接种的菌种见图中文字所述);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发现在第4 组培养装置中有S型菌落。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2)艾弗里等人通过实验证实了在上述细菌转化过程中,起转化作用的是DNA。请利用DNA酶作试剂,选择适当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促进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 菌的物质是DNA”,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材料用具:R型菌、S型菌、DNA酶、蒸馏水、制备培养基所需的原料。实验设计方案:第一步:从S型细菌中提取DNA;第二步: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将其均分为三组,标记A、B、C,请将处理方法填写在表格中;编号ABC处理方法不加任何提取物第三步:将R型细菌分别接种到三组培养基上;第四步: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预测实验结果:_。得出结论:_。(3)回答下列问题:“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以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功率测量仪表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中国倍白珍珠膏数据监测报告
- 2025年刺绣机项目提案报告
- 车位买卖中介合同(标准版)
- 2025年双门轿跑车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钎焊材料冶炼成型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个人工资合同(标准版)
- 浸渍纸层压板工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食堂劳务派遣合同(标准版)
- 印染定型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光伏项目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模块化炼化设备的设计与集成
- 光伏发电功率预测系统
- HY/T 0404-2024潮流能、波浪能发电装置海试过程控制规范
- 设备维护服务方案(2篇)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 手术前术前准备未执行的应急预案
- JJG 270-2008血压计和血压表
- T-CARM 002-2023 康复医院建设标准
-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 毕业设计(论文)-水果自动分拣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