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上)教学设计(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六组:父母之爱 执教:郑玉婷第六组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父母之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略读课文慈母情深、学会看病。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慈母情深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学会看病中的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让人感动,引人思考。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在本组教材的教学中,要紧紧扣住“父母之爱”这一专题,整合全组教学资源,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词语盘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 2课时。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洛杉矶、混乱、昔日、废墟、爆炸、瓦砾”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运用提问题的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感受父子的亲情,学会爱别人,增强做人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搜集并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如学生搜集有困难,教师可提供背影血泪亲情泣天地无私母爱创造生命奇迹7岁女孩拯救母亲的感人故事等文章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中设计第 一 课 时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明确专题:各自默读本组课文的导语,说说本组专题的内容及学习要求。2谈话导入:对下面的一段文字,大家一定有了深切的体会。出示一段赞颂亲情的抒情性文字,可以是 收集到的别人的文字,也可以教师自己撰写的:(亲情,是黑夜里明亮的烛光,撕开夜幕,指引前进的航向;亲情,是冬日里和煦的太阳,驱走严寒,给人们带来温暖)让学生齐读。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板书),读了以后,相信大家对这段文字,对亲情的可贵一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初读课文 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学生通过查字、词典,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边读边动笔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2检查认读生字新词。3指名分部分轮流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4检查自读情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后你有些什么想法?再读课文,直指重点1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2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3质疑: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4小组内探讨,交流各自的初步认识。第 二 课 时抓住重点 合作研究1深读课文,看看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2品味词句。(1)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父亲说的这一句话课文中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可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也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以下的句子,你认为好吗?“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2)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不! 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 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3再次齐读导入时出示的那一段文字。4小结: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朗读体会,加深体验1自由读课文,想读谁说的话就读谁说的话,想读哪段就读哪段。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3全班交流分角色朗读课文,用小组汇报的形式。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想对父母说些什么,或者是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故事,或者是你打算怎么做,都可以记在你的日记本上。2课后自由组成小组,读读课文,展开讨论,编写剧本,演一演,制成录音带,然后全班交流,评一评。板书设计(每课书结束)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不放弃责任感 信任课题: 18、*慈母情深教学目标1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深沉。教学重、难点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VCD烛光里的妈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中设计第一课时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学完了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后,我们深受感动。一位父亲经过38小时挖掘终于救出了遇险的儿子。这件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父爱所迸发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这种爱是伟大、无私的。那么,母爱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慈母情深,将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一番母爱。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1)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同桌相互读课文,相互正音。3汇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一)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1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只作适当点拨。如,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来。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再如,这是一位勤劳的母亲,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这是一位无私的母亲,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句段的读悟,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位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二)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请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如,“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引导学生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反复读读,边读边想,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六、精要总结,歌曲结束1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课件播放烛光里的妈妈,学生跟着轻轻哼唱。七、作业超市,注重积累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搜集颂扬母爱的名句或诗歌。3课外阅读颂扬母爱或感激母爱的文章,如母亲的“存折”、那一刻,我理解了母爱、妈妈的心,是瓷器等等(可以上网查找)。板书设计(每课书结束)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中设计 第 一 课 时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初步感知,理清层次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3全班交流:(1)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3)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4)课文主要讲什么?品读文章,体会情感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4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1)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2)语段二: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3)语段三:“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4)语段四: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布置作业,体会情感1有情感朗读课文。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第 二 课 时披文得意,自我感悟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2文中两种“评价”竟然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关于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3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4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那样“ 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5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那就是说,父亲的评价也是事出有因,他不想让巴迪走向极端,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对巴迪严格要求。现在我们分角色读1 14自然段,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联系生活,加深体验1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一件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2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3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4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到了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反思文本,内化情感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成熟了不少。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情境的新认识。2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3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式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要求的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板书设计16“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鼓励严格要求爱课题:20*、学会看病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中设计 一、创设情境,说“母爱”1欣赏懂你。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2叙说“母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3导入新课。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二、阅读课文,懂“母爱”1一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2二读课文。(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3三读课文。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三、联系实际,赞“母爱”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2独自准备。3交流共享。四、拓展延伸,谢“母爱”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板书设计: 学会看病 “冷漠”处理 独自看病母亲 儿子 尽责的“爱” “路线图”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对待自己的态度,并用讲故事的方法使父母懂得正确的教育方式。2在交流的过程中,练习口语交际的能力。3在习作中,学会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在习作中,尝试使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方法。5学会评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中设计读故事、谈看法1自己出声朗读“父母的爱”中三则小故事。2指名读第一则小故事。3小组内交流。4班级交流。妈妈的包办,使刘明养成了丢三落四的不良习惯。应该像慈母情深中的母亲,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5指名读第二则小故事。6小组内交流。7班级交流。故事中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冯刚畏惧考试。爸爸应该帮助他找出失败原因,鼓励他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8指名读第三则小故事。9小组内交流。10 班级交流李路杰的成功是爸爸正确引导的结果。11 交流对这三则故事的整体的看法。说自己、明事理1同位之间讲自己的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的事情。2指名在班上讲。熟记故事、讲给父母1读熟这三则小故事2先讲给同位听。3回家讲给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中设计敞开心扉、吐露真情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们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们的时候呢?敞开你的心扉和同学们说一说你心中的困惑吧!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合作投资框架协议合同范本 供应链管理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合作经营合同合作经营合同范本模板
-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捆小棒》课件
- 2025年电子竞技俱乐部品牌建设与电竞文化推广报告
- 2025年个体意外伤害保险合同范本
- 终身学习理念下2025年成人教育体系构建与平台运营的师资培训与能力提升策略报告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第八课 国家利益至上 第2课时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说课稿 新人教版
- 青岛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 苏教版高中政治高三上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 老年人教育公开课课件
-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硫及其化合物(好题冲关)原卷版
- 2025年城市环境监测评估标准评估方案
- 2025年水面渔业养殖承包合同范本:水产养殖合作协议
- 水厂反恐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供应链金融操作指南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3《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湘教版(2024)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
- 公司金融学 课件 第三章:货币的时间价值
- 共产党员因私出国(境)保留(停止)党籍审批表(科级以下工作人员版)
- 2025年综合类-热力司炉工考试-高级热力司炉工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100道合辑-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