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ppt课件.ppt_第1页
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ppt课件.ppt_第2页
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ppt课件.ppt_第3页
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ppt课件.ppt_第4页
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樱桃谷肉种鸭的饲养管理 技术部 一 来源 英国樱桃谷农场以北京鸭和埃里斯伯里鸭为亲本四十年杂交选育四系配套鸭 樱桃谷母鸭 樱桃谷公鸭 二 樱桃谷鸭的生产特点 1 羽毛纯白 适应性强 抗病力强2 早期增重快 饲料报酬高 7周龄活重可达3 6Kg以上 其体重是刚出壳的60 70倍 料肉比 30天1 8 150天2 3 1 3 是现代集约化肉种禽场和畜禽业户的最佳选择 樱桃谷肉鸭超级SM3型 大型 父母代种鸭饲养繁殖单元一日龄种雏由140只组成 母鸭110只 公鸭30只 三 父母代种鸭各项生产指标 父母代种鸭的生产特性 性成熟周龄25周龄25周龄种鸭体重公鸭4 25Kg母鸭 3 2Kg25周龄饲料消耗大约25Kg产蛋周期50周 25 75周龄 产蛋量296枚饲料消耗量180 240g 天 只繁殖力受精率93 以上 四 建场基本要求 一 厂址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1 地势地形 干燥向阳 通风良好 不受洪水 强风影响 有利于排水 2 水源 充足 质良 使用深井水 注意地面污水下渗污染水源 3 电源 充足 稳定 有三相电 且自备发动机 4 交通 便利 场内外修建专用道路 路面硬化或铺沙或煤渣 5 卫生防疫 a 要有足够的卫生防疫间隔 远离居民生活区 场区周围五公里无其他畜禽养殖场 屠宰加工场等 b 要求土壤未被传染病或寄生虫等病原体污染的沙土壤为好 二 场区规划 1 场区规划要综合考虑场内地形 水源 交通 主导风向 流水等自然条件 以便于防疫和管理 2 根据本地区主导风向等 场内由南向北依次设生活区 行政管理区和生产区 风向生活区行政区生产区地形 污染区 三 鸭舍建筑规格 鸭舍建筑的合理利用 可以大大提高种鸭的生产性能 1 鸭舍以跨度8 10米 长度50 60米为宜 为了便于清洗和消毒 应用水泥硬化地 鸭舍 2 舍外有运动场 平整 结实 稍有倾斜度 利于排水 面积同舍内面积相一致或略大一些 运动场 3 舍内地面略高于运动场 鸭舍阳面通向运动场设置数个出栏口 面积宽度为50公分 高度为55公分左右 出栏口 出栏口 4 运动场内要设置2 5m 深度为30公分左右的洗浴池 供鸭群定期洗浴 以利于种鸭的生长发育 洗浴池 饲料营养及饲料使用与管理计划 种鸭饲料营养最低需求量推荐表营养成分育雏期生长期产蛋期 0 8周 9 20周 20周后 代谢能 千卡 公斤 290028502700粗蛋白质 2015 519 5总赖氨酸 1 30 71 2总甲硫氨酸 0 40 310 39钙 最低 1 00 93 75可利用磷 最低 0 50 40 4 维生素育雏期生长期产蛋期 0 8周 9 20周 20周后 维生素A 百万单位 吨 13 51015D3 百万单位 吨 334E 克 吨 100100100B1 克 吨 335B2 克 吨 121016B12 毫克 吨 251525Vk3 克 吨 10105叶酸 克 吨 222 5生物素 毫克 吨 250150200烟酸 克 吨 754550泛酸 克 吨 161220 主要微量元素育雏期生长期产蛋期 0 8周 9 20周 20周后 Mn 克 吨 10080100Zn 克 吨 10080100Cu 克 吨 151515Fe 克 吨 505050 鸭料颗粒料大小 0 8周龄2 5 3mm9 20周龄4mm20周龄以上4 5mm 五 育雏期管理 1 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检查所有设备 确保工作正常 2 准备温开水及葡萄糖 3 提前预温 2 接雏 1 用带有保温设备的车辆运送雏鸭 在运输过程中 注意随时查看雏鸭状况 2 重点查看车厢中间地带放置的雏鸭盒 防止温度过高和通气不足发生窒息死亡 3 雏鸭到场后 将雏鸭小心谨慎地从育雏车上搬下 并按正确的箱数摆放于雏鸭围栏内 4 准备好一周用的育雏料 电解多维 药品及疫苗 以使垫料温度在雏鸭入舍前达到29 31度 即使小鸭在极短时间内受凉 也会严重影响成活率 整齐度和整个鸭群的生产性能 3 雏鸭管理要点 适时饮水 开食和保温 雏鸭刚入舍遵守 先喂水后喂料 无水不喂饲料 的原则 三日龄鸭须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等抗应激的药物 雏鸭一般应在出壳24小时内饮水开食 过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而太迟则造成雏鸭过度饥饿和缺水 影响雏鸭今后的体质和生长发育 1 温度管理 入舍温度调到33 35 C 以后每周大约降低3 C 直到保持18 22 C为止 禁止温度忽高忽低 雏鸭应激时适当提高温度 可根据雏鸭在舍内的状态 调整温度 原则上 舍内温度差控制在3 C范围内为宜 2 控制湿度 育雏前几天 相对湿度可以保持在65 70 左右 以后逐渐降低至50 55 因为鸭子是水禽 有戏水和洁身的生物学特性 而且其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很容易使舍内潮湿 产生大量的氨气 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易诱发霉菌病 但是如果鸭舍干燥 尘土飞扬 则有利于激发大肠杆菌病和呼吸道疾病 所以 在潮湿季节 则要及时增添足量干爽的吸水性垫料 保持舍内垫料干燥卫生 在旱季可以通过喷雾增湿 3 饲养方式及饲养密度 饲养方式 封闭式饲养 半封闭式饲养 地面垫料饲养 网上棚架饲养 饲养密度 1 当小鸭在垫料上饲养时 则必须留足地面空间 如果饲养密度过大 造成舍内过分拥挤 很难保持垫料干燥 且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只 m 舍内 备注 2 鸭群的整齐度和体质会下降 残次率增高 建议采用下列饲养密度 4 光照制度 a 头三天23 24小时 以后随喂料次数的减少而减少 b 也可以采取17小时恒定光照法c 及时更换坏灯泡 确保光线均匀d 强度适度 光照强度以5瓦 平方米为宜 光照过强 易引起鸭群疲倦和啄羽现象 光照 5 通风与换气 A 小鸭新陈代谢旺盛 生长发育快 群体大 密度高 随着日龄增长 鸭舍内二氧化碳含量以及鸭粪腐败产生的氨和硫化氢有害气体增加 尤其冬季烟道取暖使舍内粉尘含量高 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B 因此一周后 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通风 但要注意防止贼风形成 6 饮水与采食 A 小鸭到达后先饮水后开食 前7天以饮温开水为宜 第一天可添加5 左右的葡萄糖或电解多维 B 饮水的质和量同小鸭的健康密切相关 在炎热季节 当室温超过35 C 即使短时间停水 也很容易引起发热应激而造成小鸭的死亡率明显上升 C 另外水的质量必须接近或达到人的饮用标准才能使用 也可以每周在饮水中加适量的漂白粉 3 5ppm 消毒一次 D 小鸭生长发育十分迅速 必须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 一般用2 3毫米的全价颗粒饲料 二周内最好使用破碎料 1 3天可将饲料撒在采食布上或平底料盘上 4 7日龄应逐渐换用U型小料槽饲喂 E 饲喂次数遵循勤喂少添 随时剔出料盘中的脏污及板结饲料粪便等 可采取头四天8次 以后每4天减少1次的喂料方法 F 喂料量严格按28天喂料计划喂料 六 育成期管理 9 18周 育成期的重要意义 育成期的目的是保持鸭群的增重尽可能接近目标体重 因体重过高或过低都有害于鸭群体重与目标体重相差的情况来定 一 育成期的环境基本要求及控制要点 1 温度 育成期适宜的温度是18 21 C2 光照 采用自然光照 3 均匀度控制 均匀度 5 的标准要求如下 4 限制饲养 A 樱桃谷肉种鸭在育成期实行限制饲养 在实践中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这可使后备鸭的体重落在目标体重范围内 增加累积产蛋量 降低死淘率 B 限饲方案很多 如限制采食时间 限制饲喂量 饲喂低营养日粮等等 5 在限饲中所应遵循的原则 1 控制鸭群适宜的密度和群体 每只鸭在育成期应有0 6m 舍内0 3m 舍外0 3m 的活动空间 鸭舍之间应分隔成栏 每栏以200 250只为宜 2 足够的采食面积和饮水空间 每只鸭采食位置以13 15厘米为宜 饮水空间以3 5 5厘米为宜 3 对鸭群随机抽样 定期周末称重 并根据体重曲线发育及时调整鸭群 缩小群内的个体差异 饮水 喂料 4 每周加料幅度稳定 保持每周体重持续稳定增长 5 将称量准确的饲料在早上一次性快速投入料槽 料槽在运动场 或舍内 分布 如果鸭群整齐度较差 有必要做到 A 把鸭群按体重分成若干组 按其所需分别饲喂 B 降低鸭群密度及群体大小 C 增加或改变采食和饮水空间 6 腿病控制 鸭的腿病主要是创伤引起的葡萄球菌关节炎 本病多发于5周龄左右 延续到16周龄以上 特别是后备公鸭的主要问题之一 葡萄球菌感染 控制方法如下 1 注意营养物质的平衡 钙磷比例 锰的用量 维生素的添加 2 加强饲养管理 减少应激 晚上舍内必须加暗光 3 运动和洗浴 4 加强垫料管理 剔除尖锐石块及异物 防止垫料过湿板结和异物 5 严格板条及棚架管理 保持干燥 无钉尖 毛刺裂缝等 6 随时修正出鸭口的管理 防止早晨放鸭时损伤腿关节 7 进行疫苗注射 严格消毒有关注射器 接种针 8 选择合适的高效药物预防和治疗 严格执行药物预防程序 7 公母分饲 1 在育成期 通过公母分饲 能够准确控制这两种不同种系的种鸭的生长体重 2 在公鸭群中必须放养少量的母鸭 1只母鸭 4 5只公鸭 3 育成期及时淘汰所有鉴别错误 跛足和有生理缺陷的公鸭 4 对于公鸭栏内的少量母鸭不需称重 也不进行体重控制 5 20周龄时 将公鸭和母鸭混合一起 混合比例为1 5 将公鸭栏内的少量 盖印母鸭 母鸭平均分配到每个栏中 公母分饲 1 2 3 4 5 24 23 22 0 00 0 50 1 00 1 50 2 00 2 50 3 00 3 50 4 00 SM3型大型父母代育成曲线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220 240 3 2kg 4 25kg 樱桃谷SM3型 大型 父母代育成期标准体重 七 产蛋期管理 25 66周龄 1 产蛋前准备 1 在18 20周龄安装产蛋箱 按每个产蛋窝3或4只母鸭 把产蛋箱摆放在鸭舍内形成一个集蛋圈 要求产蛋箱摆放整齐 产蛋箱内放入8 10厘米厚的垫料 2 这一时期由于增加光照 疫苗接种 抗体检测采血及淘汰不良鸭子 给鸭群带来极大应激 鸭群极易惊群 对外界的变化极易敏感 因此 对环境控制和管理操作十分谨慎 尽量减少应激 喂料量 固定饲料量至28天 公鸭和母鸭分开 根据体重控制饲料量 公鸭和母鸭分开 改变为固定饲料时间 炎热气候下 产蛋初始增加喂料时间 2 4 18 32 26 樱桃谷SM3型 大型 父母代喂料曲线 56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根据平均蛋重量调节喂料时间 2 产蛋期管理 1 温度 湿度 通风换气 垫料要求控制同育成期 2 光照制度 3 喂料管理a 20周龄公鸭与母鸭按1 5比例混养至产蛋结束为止 b 混群后按公鸭喂料量投料 若公鸭19周喂料180克 则20周按180克投喂 21周195克 然后每5天增加10克料左右 直至自由采食数量 220 240克 运动场内的大料槽 4 产蛋箱管理 产蛋箱设计一般是用木板 条 或砖块做成40厘米见方内径的小隔 每个产蛋箱共3 4只母鸭产蛋用 一般每5个产蛋箱为一组联体 一般在18 20周左右放入鸭舍内 产蛋箱 5 种蛋的收集与管理 A 种鸭的产蛋时间集中在下半夜1 5点种 最迟每天早晨四点开灯收集种蛋 B 拣蛋完毕后 立即在工作间内选蛋 选蛋时淘汰破碎蛋 双黄蛋 软壳蛋 砂皮蛋 畸形蛋等 C 选好后 立即放入熏蒸箱或熏蒸间内 用福尔马林 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 D 蛋库要求温度15 18 C 相对湿度65 70 种蛋大头朝上摆放 存放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周 种蛋的收集 八 种蛋机器孵化操作要点 根据我们多年的孵化经验和英国樱桃谷公司提供的孵化参数制定樱桃谷父母代种蛋的孵化操作要点供大家参考 望广大客户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实施 以期获得理想孵化成绩 1 温度 0 3天38 C4 7天37 8 C8 15天37 85 C16 25天37 5 C26 28天37 2 C 2 湿度 0 7天65 Rh8 15天60 Rh16 28天70 75 Rh3 通风 0 1天风门关2 7天风门小8 15天风门中16 25天风门大 4 翻蛋 1 翻蛋的目的在于改变胚胎方位 防止粘连 促进羊膜运动 2 从孵化第一天开始至此25天移盘 要求每两小时翻蛋一次 3 翻蛋角度为50 5 凉蛋 1 凉蛋的目的在于防止鸭胚胎局部温度过高 驱散孵化器内余热 2 春 秋 冬季凉蛋一般在16 25天 每天二次 夏季可以从12 13天开始凉蛋 3 春秋两季用37 38 C温水喷洒蛋面 要求各层要均匀喷洒到 使温度降到31 32 C为宜 时间一般为50分钟 6 照蛋 照蛋一般安排在第七天进行 其目的是移走未受精蛋 污染蛋和早期死胚 同时注意对角倒盘 以便于孵化器内各部受热均匀 7 洗蛋为提高孵化率 上孵前应进行洗蛋 一般用37 38 C 浓度在1200 13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进行洗涤15 20分钟 然后吹干上孵 照蛋 洗蛋器 8 落盘 1 根据孵化器类型不同 孵化蛋通常在孵化的25天或26天 转入出雏器 2 落盘前出雏器和出雏盘都应彻底清洗 消毒并放置干燥 3 落盘前开启出雏器将其运转到所需的温度 小心将每枚孵化蛋从孵化器内拉出 落入雏盘内 4 每只出雏盘内应放置足够数量的孵化蛋装满盘子 但又要保证在雏鸭孵出后又不能太挤 5 此工序必须迅速 尽可能减少孵化蛋在机器外的时间 50 70 90 100 樱桃谷SM3型 大型 父母代种蛋孵化曲线 孵化率 受精率 上浮蛋孵化率 25 30 35 40 50 45 55 60 65 70 74 80 生物安全体系 一个种禽场要想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家禽市场中养鸭成功 并获得丰厚的利润 必须在思想中树立一个全方位的卫生防疫观念 一 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防疫意识 在生物安全体系中 人是最重要的因素 二 鸭舍的隔离控制原则 1 鸭场位置 远离居民区 集贸市场 交通要道 合理利用地势 气候条件 风向及分离空间 2 生产区划分控制 从人 鸭群角度出发 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生产功能区 要便于对人鸭设备运输甚至空气走向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 三 树立强烈的防疫意识 阻断疾病传播通道 1 严格控制鸭场外的人员和车辆入场 对来场参观者和外出归来的工作人员必须彻底消毒换鞋工作服后才能重新进入生产区 2 场内的技术人员 在自觉消毒后 行走路线应本着 先雏鸭 后成鸭 先健康 后污染群 的原则 尽量杜绝交叉感染 3 每天死亡的鸭子由专人统一送出 集中无害化处理 4 经常灭雀 捕鼠灭虫 消灭蚊蝇 防止猫狗进入鸭舍 杜绝动物传播疾病的媒介 四 对鸭舍进行科学合理布局须严格将生产区与职工生活区 行政区分开 并尽可能地在生产区按地理环境划分基干个较小互相独立且距离较远的分区或分场 五 实行专一生产 保证全进全出 六 始终保持鸭舍清洁如新 七 搞好免疫接种工作和预防用药SM3樱桃谷父母代种鸭免疫程序0 3日龄鸭肝炎颈部皮注0 3ml 只2头份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