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练:2.2中国古代的艺术(人民版必修3).doc_第1页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练:2.2中国古代的艺术(人民版必修3).doc_第2页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练:2.2中国古代的艺术(人民版必修3).doc_第3页
2013年高二历史课时练:2.2中国古代的艺术(人民版必修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中国古代的艺术一、选择题1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A逐渐形象化B逐渐多样化C逐渐简约化 D逐渐国际化解析:选C。汉字的形体从甲骨文到小篆、再从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由繁到简的变化,演变的总趋势是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由繁趋简。2郑板桥是清代扬州画派的杰出人物。他的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其作品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遗产。他的代表作是()A墨兰图 B游春图C牡丹蕉石图 D墨梅图解析:选A。游春图是隋唐时期的作品;墨梅图是元代王冕的作品;牡丹蕉石图是明代徐渭的作品;清代郑板桥的作品是墨兰图。3.右图是十一届全运会的吉祥物泰山童子。它属于()A山水画B花鸟画C文人画 D风俗画解析:选D。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属于风俗画。4以历史的视野和眼光看戏曲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发展的轨迹。标志中国古代戏曲真正成熟的是元杂剧,从元杂剧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捕捉到()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阶层发展壮大知识分子地位低下蒙古族和汉族有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ABC D解析:选B。本题结合元杂剧产生、发展的背景分析。元杂剧盛行于全国,由此排除。5.右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解析:选C。注意材料信息的“年”字上半部分为“禾”,因此“有年”的含义应与“有禾”相关联,而“有禾”主要体现为庄稼收获。6.2011年兔年春晚,周杰伦与林志玲合作的兰亭序,曲调温馨淡雅,以书法大家王羲之题词为演出背景,加以行云流水般舞蹈的演出,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兰亭序所表现的书法的特点是()A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B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C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D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解析:选C。兰亭序是行书作品,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A、D均是楷书的特点,B是草书的特点,只有C是行书的特点。7中国古代绘画种类中,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是()A人物画 B山水画C风俗画 D文人画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的是文人画。8在敦煌艺术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与无奈;隋唐时期的壁画则更多宣传享受和娱乐,表现幸福与祥和;宋朝的壁画中,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这种变化说明了()A佛教文化的中国化 B中外艺术的交融性C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解析:选D。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题干中壁画内容的变化,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时代背景。9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第一集的片头展现了北宋都城汴京日常生活的繁华景象,此片头取材于当时的一幅著名绘画。该画是()A女史箴图 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 D送子天王图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要掌握古代中国绘画在各时期的代表作,A、B、C、D四项中只有C项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的绘画作品。10.米芾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兼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雅俗共赏。据此你判断他所擅长的字体是()A楷书B行书C草书 D隶书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题干强调了“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联系作品可以发现与行书的特点较为吻合。11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B戏剧表演C篆刻艺术 D书法艺术解析:选D。材料中“横、竖、画、撇、勾、点”等是汉字的基本笔画,故描述的艺术形式应是建立在汉字基础上的书法艺术。12.龚琳娜演唱的忐忑在各大视频网站迅速走红。在她的表演中有笙、笛、杨琴等多种中国古典乐器伴奏,还能听到演唱者融合了老旦、老生、黑头、花旦等京剧行当的演唱方法。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来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形成的解析:选D。本题旨在考查京剧的形成。南方一些地方剧传入北方后经过不断吸收融合,在北京形成了新的剧种京剧,解答本题注意结合当时的背景分析。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中国书画的确是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以独特的风采,跻身于世界艺林,充满魅力。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画人物时,常常数年不点眼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这个故事,道出了中国书画的魅力所在“传神”,就是注重、追求表现精神面貌。“以形写神”,乃至“得意忘形”,形成了中国书画的发展形式与传统特色。注:阿堵:六朝口语,意为这、这个。请回答:(1)以汉字的起源说明“书画同源”的依据。(2)据材料回答中国书画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解析:第(1)问从汉字起源于图画角度来分析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概括归纳出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