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厂高二知识.doc_第1页
三厂高二知识.doc_第2页
三厂高二知识.doc_第3页
三厂高二知识.doc_第4页
三厂高二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厂中学高二语文双休日导学单 编稿人:黄筠筠 审核人:俞影 使用日期:12月1、2日 编号:14高二语文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学习目标】1、学习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2、背诵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中的名句。3、复习基础训练四。一、 周知识摘要回顾(10分钟)(一)文学常识1、战国时代末期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 、齐国的 、赵国的 、楚国的 。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2、请写出与韩信有关的成语或熟语四个: , , , 。(二)名句默写 1、陷之死地而后生, 。 2、有志者, 。 , ;苦心人, 。 , 。 3、狡兔死, ; , 。(三)解释加点字1、于是信孰视之 9、信与张耳以兵数万2、虏魏王,禽夏说 10、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3、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11、枉车骑过之4、兵法右倍山陵 12、谢客就车5、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13、屏人间语6、陛下不过将十万 14、遍赞宾客7、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15、留军壁邺8、又不能治生商贾 16、致食客三千人(四)翻译句子1、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 2、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3、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4、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_ _ _5、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二、 典题变式(10分钟)1、下列句子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公子颜色愈和 B.举手视公子曰 C.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D.公子勉之矣 2、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五霸之伐也 平伐其功 B.致食客三千人 致光之言 C.如姬资之三年 资怨而助祸 D.顾未有路耳 顾计不知所出耳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辞决而行 B.椎杀晋鄙 C.数遗魏王及公子书 D.北乡自刭 4、下列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宾客皆惊。 引:拉;赞:赞扬B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数:多次;故:故意C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勉:努力;从:随从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闻:听说;资:蓄积5、下列各句中的“之”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皆谦而礼交之 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然嬴欲就公子之名 于众人广坐之中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 而公子亲数存之 如姬资之三年A BC D6、下列各句中的“过”与例句中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A行过夷门,见侯生 B愿枉车骑过之C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D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7、下列各句中加黑词与例句中加黑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愿枉车骑过之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魏救不至汝复轻身而昧大义 公子怪之则席地倚墙而坐 北救赵而西却秦A. B C D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 B.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C. 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D.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信乃解其缚/生乃与哙等为伍B.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发以袭吕后、太子 C.斩之长乐钟室/人言公之畔 D.淮阴人为余言/乃为儿女子所诈三、 错题重练(4分钟)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刊载 下载 传记 名不虚传 颠倒 本末倒置卡片 关卡 逮捕 力有未逮 否认 否极泰来模型 模样 行情 高山景行 补给 家给人足甲壳 躯壳 和谐 曲高和寡 咀嚼 味同嚼蜡2、改错别字乌烟障气 连琐店 姹紫胭红 篷头垢面 额首称庆 脉膊壁玉 一幅对联 崭露头脚 原型毕露 班驳3、解释成语(1)空中楼阁:(2)无所不至: (3)鼎力相助: (4)敬谢不敏:4、修改病句(1)捷克警察学院施特劳斯教授目前正领导一个研究小组从事步态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工作人员只需采集一个人的8个脚印,就能从中获得此人的身高、体重和性别等,而且其准确性与指纹验证的准确性相当。(2)由于中国馆本身的设计容量和接待能力有一定限度,世博会开幕前,呼吁中国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国游客,上海本地游客将参观机会留给外地游客。四、 巩固练习(25分钟)(一)基础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背篓/背井离乡 着迷/不着边际 卡壳/拦路设卡B.肥胖/心宽体胖 鲜见/屡见不鲜 蛮横/飞来横祸C.饿殍/人浮于事 针灸/脍炙人口 怆然/沧海桑田D.沏茶/雕栏玉砌 提防/醍醐灌顶 诧异/姹紫嫣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琐屑 胚胎 老趼 食不果腹 B床褥 矜持 修茸 呱呱而泣C纹身 乳媪 斑澜 桀骜不逊 D涅槃 谂知 矫正 无与纶比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陈光标的救援车队抵达玉树灾区时,当地群众敬谢不敏,自发拉起了标语:“感谢共产党!感谢活菩萨陈光标!”B在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她们互相鼓励,举案齐眉。在她的文章中说:“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安慰和鼓励。”C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文笔,长歌当哭。D美术家和掐丝工人的合作,使景泰蓝器物改头换面,博得多方面人士的爱好。4、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今文坛出现了一些格调不高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某些作家丧失立场、随波逐流、媚俗竞利的现状。B.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D.很多人利用长假出游,怎样才能避免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有关部门对此作了相关指示。(二)阅读论述类文本吃出来的血缘,完成1-4题吃出来的血缘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血缘关系中,最亲的是母子。母子关系,说得白一点,也粗俗难听一点,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兄弟、乡亲,则是“同吃”的关系。“乡”这个字,繁体作“绑”,甲骨文的字形是:当中一只饭桶(簋),一边一个跪坐的人。所以,乡,也就似乎“同吃一锅饭”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比如部队里的战友,单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种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岂能不是兄弟?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你能和他们一起进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 当然,进餐的方式,也决不能是西方那种“分餐制”。尽管不少现代中国人也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岂止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怀疑人家有传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学卫生,反倒不好意思分餐。相反,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儿们”,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无妨先“病人之病”。作为主人,无妨看作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资”;作为客人。则无妨看作接受情谊的一种“表态”。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共餐的目的,在于人情,在于血缘,而亲与疏、敌与友,竟在于“共食”与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也不能长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国,分出去的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总要寻找机会回“娘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不可不吃的。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为重要,在于它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缘关系,是肯定和确认;对后一年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则是预约与重申。不难想象。在那万家灯火的岁除之夜,一家人团团围坐,举筷共食,母亲重温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长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1、下列对文中“共食”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共食是世界不少民族共同的习俗,因为吃同一种食物而具有了血缘关系。B、共食是与冷漠而缺乏人情味的西方分餐制相对的中国人特有的进餐方式。C、共食是为了肯定和确认现存的血缘关系,预约与重申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 D、共食是主人酒菜之外的一种感情投资,是客人接受情谊的一种认同表态。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之所以喜欢请客吃饭,无非是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成为血缘关系。B、卫生而节约的分餐制在中国实在难以推广,因为中国人只讲义气而不注重科学。C、愿不愿意、能不能够在一起共餐,在中国常常可以用来判别亲与疏、区分敌和友。D、作者以吃年夜饭为例,进一步证明:即使真正的兄弟,长期不共食则情谊不存。3、“吃出来的血缘”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答: 4、请结合文意,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答: 五、 新知预习(35分钟)“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志趣等。 “象”就是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等物象和形象。 “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象的组合叠加生成意境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载体。 “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预习春江花月夜,熟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春江花月夜中主要描绘了哪些意象?其中最主要的意象是哪一个?为什么? 2、“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 对 _的怀念。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思念,而是用“_”来_她的思念之情。 诗篇把“月” _化,“_”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月的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踌躇不忍去。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_ _ _”“_”,真诚地依恋着她。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_。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_ 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在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_。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的_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_”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_”也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高二语文双休日任务型自主学习导学单答案一、周知识摘要回顾(一)文学常识1、信陵君、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2、【国士无双】【背水一战】 【拔旗易帜】 【置之死地而后生】 【萧何月下追韩信】 【伐功矜能】 【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钟室之祸】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登坛拜将 比喻指任命将帅以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多多益善 益:更加。越多越好。 高材捷(疾)足 高材:才能高;捷足:迈步快。形容人才国士无双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捷(疾)足先得(登)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捷足先登 胯下之辱 胯下:两条腿之间。从胯下爬过的耻辱。 人自为战 为战:作战。人人能独立地战斗。深沟高垒 深的战壕和高的营垒。指坚固的防御工事一饭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中原逐鹿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二)名句默写1、略 2、略 3、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三)解释加点字1、孰通熟 2、禽通擒 3、萆通蔽 4、倍通背 5、信,名词活用为动词,给饭吃 6、将,名词活用为动词,率领 7、乌,名词做状语,像乌鸦一样 8、做买卖 9、凭借 10、运送 11、屈就拜访 12、辞别登上13、私下暗中 14、介绍 15、驻扎 16、招致(四)翻译句子1、于是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2、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3、我后悔没有采纳蒯通的计谋,以至被妇儿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4、街市上的人都认为我是个小人,而认为公子才是有德行的人,能谦恭地对待土人啊。5、现在我率领十万人马,驻扎在国境上,这是国家的重任。现在你单车来代替我,怎么回事呢?二、典题变式1、D(A、脸色 B、抬头 C、有婚姻关系的亲戚)2、D (A功业 夸耀 B招致 转达 C积蓄准备 提供帮助 D只是 只是)3、C(A同“诀” B同“锤” D同“向”)4、A 5、B 6、B 7、D 8、D 9、A三、错题重练1、zi、zi、zhun、chun、do、do、k、qi、di、di、fu、p、m、m、hng、xng、j、j、qio、qio、h、h、ju、jio。2、乌烟瘴气、连锁店、姹紫嫣红、蓬头垢面、额手称庆、脉搏、碧玉、一副对联、崭露头角、原形毕露、斑驳3、(1)空中楼阁:指建筑在半空中的楼阁,比喻脱离实际的虚幻的事物,偏重在没有根基,脱离实际,多指幻想,比喻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空想等,此处用的是本义。(2)无所不至:多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含贬义,改“无微不至”。(3)鼎力相助:敬辞,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4)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4、(1)成分残缺,应在“身高、体重和性别等”后面补上“获得”的宾语“信息”。 (2)主语残缺,在“呼吁”前加上“主办方”四、巩固练习(一)1.C(A项读音分别为:bi,zho/zhu,qi;B项分别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