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着迷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让孩子着迷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让孩子着迷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让孩子着迷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让孩子着迷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育基础书目100本好书推荐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教学设计作品解读: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是日本最受欢迎的科学实验书!它由日本后藤道夫所著。后藤道夫为小朋友写了很多科普书,是深受日本儿童喜爱的“实验伯伯”。为什么叫772呢?因为整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各有77种游戏。从上篇77个简易好玩的科学游戏入手,循序渐进,进阶到下篇77个不可思议的科学游戏。 书中许多科学游戏的名字妙趣横生,夺人眼球,如 “硬币金鸡独立”,“筷子圆舞曲”,“气功断筷”、“宣传单的呐喊”其操作步骤简单明了,图文并茂,孩子可以亲自动手,体验科学的神奇力量;老师可以通过操作示范,帮助孩子理解和运用各种科学原理;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互动起来,教会他们独立思考,发掘出潜藏的创造力!科学小游戏蕴含的科学原理总结得通俗易懂,整本书还介绍了六位科学家的故事。它在版式安排上很人性化,书的第三页就给各位家长、老师写了一封短信,提醒大家安全第一。这本书让我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了科学,深深地领略到科学的神秘魅力,能让我们的孩子不由自主地亲近科学、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设计意图:科普书籍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大凡在科学史上有过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在少年儿童时代都拥有阅读科普读物的经历;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自己的传记或回忆录里也曾提到,小时候受过某本科普书、某次科普展览或某部科普电影的影响,因此首先通过玩有趣的科学游戏,读闻名世界的科学家故事,激起孩子阅读科普书的兴趣。每个科学游戏都有简单的操作步骤,形象的示意图,点到为止的科学原理,该如何阅读呢?举例示范引导,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知道“五步曲”阅读法,明白观察善思的重要性,再进行自主尝试阅读实践,这样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课上多多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拿手的科学游戏,交流探究的经历,我想学生心中的那扇科学之窗就会被慢慢地打开教学目标:1.知道阅读科学游戏的方法,在阅读、实践中,了解各种来自科学的知识,享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科普书籍的兴趣。2.学会观察、体验,能具体、完整地记录一次实验或游戏的经过。3.在一次次实验中培养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勇于创造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良好学习品质。4.激发并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最终能迷上科学。教学过程:导读课一、快乐游戏,引出书目1.我们来做个科学小游戏,请注意“静静听,好好看,认真做”出示游戏要求:静静听,认真做,好好看准备好了吗?2.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像老师这样双臂水平前伸,两条手臂一样长吗? 右手臂继续伸平保持不动;左手臂呢,做屈伸运动,大概30次,动作快一点激烈些,手臂要保持平衡。 双臂恢复水平前伸,你发现了什么?(运动的右手臂变短了,足足短了几厘米)3.啊,手臂变短了!这是怎么回事? 自由说 小结:人体的关节部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空隙。手臂是由肌肉和韧带连接的,进行了激烈的屈伸运动后,肌肉和韧带会产生暂时性的收缩,关节处的空隙也会暂时缩小,手臂就变短了。4.手臂变短了,怎么办?别担心,过一会儿,就恢复原样了。不信,伸伸看。5.是不是非常神奇?像变魔术似的。有一本书里介绍了许多这样有趣的科学游戏,想读吗?二、细读封面,走进书目1.出示书本,认书名: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2.解题(1)读完书名,有什么疑问?(2)772,什么意思?通过翻看目录,学生自主发现。(3)小结:因为整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各有77种游戏。上篇是77个简易好玩的科学游戏,下篇是77个不可思议的科学游戏,书中共介绍了154个科学游戏,它是日本最受欢迎的科学实验书。(4)齐读书名3.看封面,走近游戏,明读书方法(1)封面上就有8个有趣的科学游戏,依次介绍:户外风景映在银幕上、纸杯不着火、大可乐瓶里有喷泉、模拟富兰克林的电动机实验、喷雾彩虹、蜡烛熄灭了、滴水不漏的漏斗、掉不下来的硬币(2)听完后,有什么疑问?自由交流 看来大家已被这些科学游戏深深吸引了,像极了爱问“为什么”的小小爱迪生!只要打开书本读一读,做一做,一切疑难问题就水落石出了!(3)我们挑最后一个“掉不下来的硬币”来玩一玩。A 出示操作步骤,自由读一读,注意一些关键词。B 交流,圈画:手指张开、中指以外、夹紧手指、向内侧弯曲两手的中指、中指的第2关节并拢、依次放开。C 这些关键词是科学游戏成功的关键,大家阅读时一定得注意。再读一读,想一想。D 拿出课前准备的4个硬币,照着操作步骤试着做一做。 成功了吗?没事,多试几次就会成功!E 哪些硬币掉下来了?哪个掉不下来?有什么感觉?(两个无名指好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动弹不得,那枚硬币就是掉不下来)F 这是为什么?学生先凭已有知识经验猜一猜,再读一读“为什么?”板块,知道其中的科学原理。G 小结“五步曲”阅读法:我们自己读这本书时,也可以这样做:一读游戏名;二读操作步骤,圈画关键词;三试着做一做;四想想为什么;五读读“为什么”和“应用”,肯定会事半功倍。4.读科学游戏名,再次激发兴趣。(1)指名有选择地读一读目录(2)你发现了什么?(科学游戏名称很有趣,拟人手法随处可见)(3)你现在有什么冲动?(光看名字就那么有趣,神奇,现在恨不得马上去读一读这本书,并一个一个去做一做。)5.了解作者,明确注意事项(1)看来大家都已经喜欢上了这本书,你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2)出示后藤道夫的简介,读一读后藤道夫,1927年生于日本长野。毕业于东京理科大学物理系。曾任教于东京都立大学、上智大学和明治大学。1998年起,他作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的“科学推广人”,在日本各地举办“科学教室”,开展科学教育。他为小朋友写了很多科普书,是深受日本儿童喜爱的“实验伯伯”。6.作家后藤道夫对我们做科学游戏,还提了些要求呢。 出示p3,指名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注意哪些安全?(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再次强调安全)三、读科学家故事,亲近书目1.说到科学家,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爱迪生、爱因斯坦,这本书里也穿插讲述了六位科学家的故事。2.教师选读“专栏2爸爸给爱因斯坦的指南针、专栏3妈妈送给小爱迪生的科学实验书3.出示封面上的一段话,教师神情地讲述:爱因斯坦的科学,从爸爸给他的指南针开始;爱迪生的科学,从妈妈送他的科学实验书开始。你的科学呢?就从这里开始吧!4我相信你读完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会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科学,深深地领略到科学的神秘魅力,会不由自主地亲近科学、爱上科学,迷上科学。推进课一、科学游戏名儿大接龙1. 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这本书看了一遍的,举手!两遍的?两遍以上的?2.154个科学游戏的名儿还记得吗?我们来个“科学游戏名儿大接龙”,做到不翻书,不重复,谁接到最后,谁就是今天的 “记忆超强星”? 玩“科学游戏名儿大接龙”游戏 3. 哇,大家像爆芝麻似的说出那么多科学游戏的名儿,真了不起!二、说一说1.不过光会说名儿不是真正的厉害,里面的科学游戏做了吗?做了哪几个?几次才成功的?学生拿出记录单,在小小组内汇报交流一次性成功的两次才成功的三次才成功的三次以上才成功的2.老师也看了,做了不少的游戏和实验。其中有些一次性成功了,有些呢经历了许多次失败才成功。记得那次做“把硬币吹进碗里”,首先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找到一枚一分硬币,接着照着书上说的把硬币放在离碗20厘米处,弯着腰使劲吹,可是硬币一动也不动。难道不够用力?我鼓起腮帮子又吹了几次,还是一动不动。后来发现,桌上有水迹,硬币与桌子黏在了一起。我连忙把硬币擦干,换了个干燥的地方试了试,用劲吹,要么硬币只动了一小段,要么走曲线运动,就是进不了碗里。这回又是怎么了?再仔细一看操作步骤,才知道得碗、桌面、硬币平行方向用力,我就跪在地上,让嘴与硬币处在平行线上,用力一吹,硬币飞得远点了。就这样,把握方向,注意力度,经过十几次的尝试,终于硬币在桌子上空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不偏不倚地飞入了碗里,当时我都高兴得跳起来了。你们知道我当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没有认真阅读操作步骤,特别是忽视了一些决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词句)可我最终成功了,又是因为什么?(不怕失败,寻找原因,不断尝试)教师表演“把硬币吹进碗里”谁知道是什么原因让硬币飞入碗里的吗?3.给你印象最深的科学游戏是哪一个?失败的、成功的、有趣的,还是虚惊一场的,都可以,选择一个与大家分享一下。小小组交流派代表发言,学生说到哪个科学游戏,随机出示操作步骤及图片。如果你也做过这个科学游戏的,可以补充介绍。三、做一做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展示一个最得意的科学游戏或实验,准备好了吗?要求:说清科学游戏的名称、所需的材料、具体步骤,最好有一种魔术家变魔术的感觉。在小小组里展示2.挑出优胜者上台展示,评出“巧手智多星”要求;台下的同学认真看,说说哪个环节哪一幕最吸引你?3.交流:哪个环节哪一幕最吸引你?如果,上来展示的同学失败了,随机引导指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再次进行实验,直到成功为止,让学生明白往往一个发明创造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诞生的,培养良好的探究品质。四、讨论解疑1.其中哪个游戏你做了无数次还是没有成功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不妨把你怎么做的,卡壳在哪里,告诉同学们,我们一起寻找金点子。先小小组交流,不能解决的再进行大组讨论。2.回去再试试,看看同学们的金点子灵不灵?如果还不行,不要泄气,要坚信“失败乃成功之母”!3.继续阅读,继续游戏与实验,我相信更多的精彩正等着你! 延伸课课前准备:准备一只烧杯、一杯清水、一张与杯口差不多大的纸片、一只生鸡蛋、一包盐、一把汤匙一、启迪思维,引出实验1.出示:“浮蛋”2.第一次看到这个科学游戏的名字,你有什么感觉?当时是怎么想的?3.既然有那么多为什么?还不快动手做一做!二、仔细观察,展开想象1.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器材?请用上数量词说一说。2.实验马上要开始了,请注意老师是怎么做的?做实验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板书:做、看、想)3.实验1:在装有半杯清水的杯中加盐,不停搅拌。(1)盐、水有什么变化?(2)展开丰富的想象,你觉得水像不像一个大胃王,把盐全吞进肚里?可是慢慢地他吃饱喝足了,再也吃不下了。你又觉得像什么呢?(板书:比喻 拟人)4.实验2: 现在这是饱和的食盐水,为了不让它与清水混合起来,可以放入一张圆纸片,最后浮上水面把它拿掉。倒清水了,仔细看,看到了什么?5.实验3:老师把鸡蛋轻轻放入杯中。(1)仔细看,鸡蛋有什么变化?先是然户呢最后(板书:动作)(2)展开丰富的想象,你觉得不同时候的鸡蛋像什么?怎么了?(3)随机出示,读一读描写观众的词语:目不转睛 欢呼雀跃 议论纷纷 争先恐后 一眨不眨 伸长脖子 疑惑不解 手舞足蹈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词语:晃晃悠悠 摇摇摆摆 慢吞吞 稳稳当当 稳坐泰山描写鸡蛋鸡蛋变化的句子:鸡蛋像个潜水员慢慢下沉。鸡蛋像喝醉了酒似的,晃晃悠悠地往下坠,沉到杯中央后一动不动了,好像在“睡大觉”。鸡蛋仿佛轻了许多,不再下沉,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来了个“金鸡独立”。 鸡蛋像一位跳水运动员一样跳入水中,在清凉的池水里游动几下,眨眼间摆了个仰泳定格造型。子:6.为什么鸡蛋像个杂技演员似的能浮在水中央呢?7.按照要求每个人做一做“浮蛋”实验。三、巧妙构思,细细描写1.要求:把老师或自己做“浮蛋”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如;实验过程中怎么做、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学们有什么表现?最后又明白了什么?别忘了动作、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3.点评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