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生关于生字写字教学.docx_第1页
高林生关于生字写字教学.docx_第2页
高林生关于生字写字教学.docx_第3页
高林生关于生字写字教学.docx_第4页
高林生关于生字写字教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朋友:在第四届课堂教学大会上,我曾经答应把课件发到网站上,后来发现网站直播已经报道了,再后来因为事情多了起来,又加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有限。所以一直没有发。现在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高林生明天的识字写字教学高林生2013年4月1日在第四届全国苏教版实验区教学大赛中华中学分会场上的评课发言提纲引 言指导教学的理论有两种,一种来自前人著作或学者的研究的成果,另一种是来自基层实践经验的总结。今天要说的,就是我努力从广大实验区老师们摸索的经验中提取、概括而获得的启示,很可能这只是挂一漏万的尝试。但愿这个讲话能为明天的识字写字教学,提供一个可以深入研讨的话题。第一章识字写字教学的定位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要与阅读写作紧密联系;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都应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尤其是第一学段。第二章小学阶段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的教学要求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对识字写字应有的情感态度以及写字姿势,写字习惯的要求对应有情感态度的形成,要从喜欢、主动入手,逐渐提高到兴趣与习惯的层面;要关注写字姿势与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严格要求、持之以恆。第二、对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对独立识字的教学要求分“学习”、“初步”及“较强”三段。所谓独立识字的能力,除了包括对一定数量常用字拥有独立完成认、讲、写、用的本领外,还包括掌握汉语拼音及使用字典、词典的要求。关于第一到第三学段认、讲、写、用常用字数量要求,如以下数据所示。第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第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这其中“会写”的字,即是要求认、讲、写、用的字,其余的“只认不写”。第三、对使用书写工具、书体及书写规格的要求第一学段: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另外,这一学段还对学会汉语拼音,并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使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提出了要求。 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能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三章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教学建议第一节教材中识字教学的资源开发对于教材中识字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阅读要求以及课文特点,从急需和长远的角度,综合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并按照各有侧重的原则,安排起音、形、义的教学。一、明确识字原理,弄清楚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从本质上讲,人们对汉字的认识。其实是图像、声音、语义、符号(汉字)等信息在人们大脑中的传递与整合的结果。因此,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最重要的基本任务就是把握一定数量常用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并能做到会认、会写、会讲、会用。1、字音教学汉字的读音是在口语的基础上,经过约定俗成、逐渐规范的长期过程形成的。因此,字音教学要特别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读音规范问题;二是多音字的读法;三是轻声、儿化、变读的问题。口语经验、汉语拼音、认识一定数量的常用字是把握字音的基础与辅助工具。2、字形教学针对每一个汉字的字形教学,要关注以下四点:一是笔数;二是笔形,三是笔顺;四是笔位。字形教学要与写字教学密切结合3、字义教学字义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汉字本身的内涵与定义;二是汉字所处的具体语境赋予它的意义,即“语用意义”。因此,字义教学一是要充分地利用工具书,借鉴前人的认知经验;二是要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及汉字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去揣摩、推想字(词)义。二、不同学段识字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1、对单个字音、形、义的教学对不同学段认识单个汉字所要进行的音、形、义教学,要本着相信学生,充分用好他们的已知,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最终指向 “运用”的基本原则,有区别、分阶段地安排。 第一学段: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常识,充分利用汉语拼音和认识一部分基础汉字,使用工具书的本领,尽快把认读字音、分析字形、推测字义的任务和权力交给学生。进入第二、三学段以后要逐步将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字义的推敲与揣摩上,而将认读字音、分析字形的权力交还给学生,并逐步提升他们独立识字的能力与水平。2、对不同学段,不同类型课文的解读和利用 、对第一学段“识字”课文的解读与利用、对第一学段阅读课文的解读与识字资源的利用、对第二、三学段阅读课文的解读与识字资源的利用第二节识字教学的实施建议第一、识字教学要遵循分阶段、长期渐进的推进原则人对汉字的识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是框架识记,其次是结构识记,最后是清晰识记;而独立识字能力的建立更是一个长期积累、多次反复的过程,所以,对汉字的识记一是要注意多次反复;二是要注意再现的间隔;三是要不断提升要求;四是要运用识记的规律。附:加强识记的几条重要提示1、充分利用韵语、图像、事件有助于识记的优势;2、根据记忆规律适时组织复习。3、控制识记阀域(72),提高识记效率。4、采取多种方式,调动眼、耳、口、手、脑多种感官参与识记。第二、识字方法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汉语拼音、汉字知识、相关的工具书、日常生活经验等。要注意方法的趣味性、科学性、有效性。 第三、关注识字教学的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系。内部联系是指字的音、形、义教学的紧密联系;外部联系主要是指识字教学与写字教学,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以及相关语文活动的结合。特别是与阅读教学的穿插联系,要认真研究阅读教学的进程中。识字教学何时插入?插入什么内容?如何插入?插入到何种程度?如何与阅读理解充分融合的问题。第三节、写字教学写字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是汉语文学习最富特色的教学内容,是民族文化最需要传承与弘扬的瑰宝,是学会用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视角去观察、欣赏、评价世间万物的视野和标尺。1、写字教学的内容提示写字与书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写字教学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一是要关注执笔与运笔的训练执笔训练,包括执笔姿势与身体姿势两个方面。执笔姿势的训练既要注意握笔姿势的训练,做到固中求活;又要注意身体姿势的训练,力求自然放松,正直平稳;所谓运笔训练,主要是指对点画书写的训练。姜夔在续书谱中称:“大抵执之欲紧,运上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沈尹默先生认为:“字是用笔蘸上一色墨,由指执笔,由腕运笔,起倒使转不停而写成的。” 二是要关注练写内容的安排1、基本笔画的练写基本笔画练写,首先是形态准确,其次是笔画平稳,再次是运笔到位,最后是提按变化。具体要求的顺口溜: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横要平竖要直,撇有尖捺有脚;鈎提出锋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认真练习功夫到,笔画健美字才好。 附:关于运笔的训练运笔分成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步骤。 第一.运笔要讲求力度与速度的配合。一般在按笔时力度重,行笔相对要慢;而在提笔时力度轻,行笔相对要快。第二.运笔要一气呵成: 笔画的起、行、收要注意连续性,行笔途中不要犹豫。第三.运笔要讲究变化,但过度要自然,突然变化会造成病笔。 2、单个字的练写第一、起步练习硬笔练写大体上按描红、仿影、临写三个步骤进行。软笔练写,传统的方法一般分为描红、填黑、映格、脱格、临写几个基本步骤。第二、临写练习临写练习的基本步骤是一看、二写、三对照。看”,就是通常所说的读帖。读帖首先要看清字的笔数、笔形、笔顺、笔位,其次是要认真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并注意寻找写好这类字的规律,举一反三。关于间架结构的教学,要特别关注以下有关结字规律二十四条:第一条偏旁单立人,垂露起中央 亻 第二条外部半包围,内部半身藏 旬、房第三条水旁三个点,多在弧线上 氵第四条三部堆叠字,上部居中央 品、磊第五条一字有两捺,一收一伸长 逢、发第六条部首应避就,偏旁有迎让 侈、轧第七条一字有双撇,两撇不同向 反、府第八条上面三包围,内部略靠上 同、月第九条撇下若有横,平出才适当 千、舌第十条下边三包围,盘边不要长 幽、函第十一条数笔交叉处,切忌放射状 米、水第十二条竖笔穿横过,宁右勿偏左 平、中、年第十三条上下有中竖,注意对成行 卡、幸第十四条上下合体字,天覆或地托 今、盖第十五条小口倒梯形,大口应见方 呆、因第十六条左右合体字,右大左要小 件、林、祥第十七条口中有笔画,底横口中装 日、困第十八条合体左中右,三部应错落 街、嫩第十九条长戈靠左起,挺拔且伸长 成、我第二十条上中下结构,虽高不能过 冀、暮第二十一条卧勾不厌曲,三点布其上 心、必第二十二条瘦者任其瘦,不可使其胖 月、耳第二十三条折笔贵使转,中途变方向 肥者控其横,不可太肥胖 斑、辩第二十四条撇捺两相交,交点宜靠上 又、文、史结字有规律规律生法则潜心读碑帖苦练细考量 总之,临写要在“看看写写、写写想想”的反复实践中提高的。三、汉字书写的指导与评价 汉字的书写指导绝不仅仅是书写技巧的指导,更为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学会用中国人特有的审美视角去观察、欣赏、评价、练习汉字的书写。 一、重心平稳 这一要求是要我们在写字时要将字写得平正、均衡,把整个字稳定在支撑点上,要把重心放在方块的黄金分割点上。又因为在汉字形体中成轴对称形的是少数,大部分是不对称形,所以书写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达到重心平稳。二、疏密匀称汉字有简有繁,笔画有多有少,多者一、二十画,少的两、三笔。书写时要安排好各点画间的空白,使每个笔画间的距离合理,匀称。特别是笔画的聚散,要特别要注意匀称。这种匀称不仅仅是指点画间的空间,还包括各点画本身的匀称。匀称是结字中最难解决好的问题。 三、呼应连贯楷书虽然每一笔画各有起止,但是后一笔画依然要紧承前一笔画收笔时的笔势自然书写,做到笔断意连。偏旁部首间要运用穿插避就等方法,使笔画部分间呼应顾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