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周测6.doc_第1页
高二生物周测6.doc_第2页
高二生物周测6.doc_第3页
高二生物周测6.doc_第4页
高二生物周测6.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生物周测题6 编写人王延伸 审核人:杨久福高二生物周测6一,单选题(15题,每题4分,共60分)1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新品种的是A. 诱变育种 B. 细胞融合 C. 花药离体培养 D. 转基因2.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3. 杂交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和提高作物产量的常用方法,它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 A染色体数目增加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减少D基因突变4.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5.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们转变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AABB;aB;AaBBC;AAaaBBBB。则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6.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比较,不同的是()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7达尔文认为生物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A生物个体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遗传和变异的矛盾C生物过度繁殖和有限的生活资源之间的矛盾D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8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点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BAB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D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9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色,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A25% B32% C50% D64%10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频率是指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B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造成基因频变的改变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11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对这种抗性解释最好的是A病毒的获得性遗传B由于生殖隔离形成C病毒的某种结构的用进废退D自然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保留12生物物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的生物不属于同一个物种B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是一个物种C地理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的性状是相同的13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有细长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B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14下列各项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由变异决定,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B共同进化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原因C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的是突变D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15.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生物进化与新物种的形成B种群之间的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C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二,双选题(每题6分,错选不给分,共12分)16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基因频率的改变B是用进废退C是自然选择学说D是物种多样性17.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可形成新的基因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姓名 班级 成绩 选择题答题卡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研究发现该物种现存种群仍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长期续存的进化潜力,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而现存种群的衰退仅始于几千年前。这一调查显示大熊猫种群的濒危和中国历史上人口不断增长所带来的压力密切相关。请阅读资料回答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基因可以通过_过程传递给后代。(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_、_、_和_等。大熊猫在末次冰期消融后还经历了强烈的种群扩张的事实说明,大熊猫种群的_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变化。19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为W为0.2,w为0.8。请问:(1)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 20、荧火虫能发光是因为荧火虫体内可以通过荧光素酶催化的系列反应所产生的现象。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惟一来源是从荧火虫腹部提取的。但加利福利亚大学的一组科学家成功地通过转基因工程实现了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并在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荧光素酶。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此转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_。(2)在该过程中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其中包括_。(3)将此目的基因导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