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姿势》学案.doc_第1页
《最后的姿势》学案.doc_第2页
《最后的姿势》学案.doc_第3页
《最后的姿势》学案.doc_第4页
《最后的姿势》学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片区六年级语文学案6. 最后的姿势主备学校:镇江市南徐小学 审核:实验片区六语组 课型:阅读 授课时间:两课时【教材分析】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文章编入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以感人的笔触记叙了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护卫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他对学生的无私大爱。本文集中笔墨刻画谭老师的形象,主要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文章不光有谭老师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还借助三类角色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侧面刻画谭老师。另外,对于当时地震情形的三次描写,也从侧面很好地衬托了谭老师的形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注意“凹”的笔顺。联系语境理解“诠释、绘声绘色、生死攸关”等词语。3紧扣课题,调用已有经验,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4.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5. 通过提供的资料,了解在地震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并练习概括。【学习重难点】1. 紧扣课题,体会环境及其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了解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写法。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第一课时班级 姓名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1. 检查预习情况,读通通顺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读音和字形,掌握“凹”的笔顺。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 初读课文,从正面描写中感知谭千秋对家人关爱、恪尽职守、对学生有无私大爱的人物形象品质特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 字词学习(1)读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和课文,注意读音,再独立选择正确读音:洗漱(s sh) 吱吱(z zh)声 坍(dn tn)塌 着(zho zhu)想 深凹 (o o) 地震(zhn zhng)(2)想一想,“凹”字该如何书写?“凹”的笔顺 (3)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有加点字的先写出加点字的意思。废墟 坍塌 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 2. 读课文(1)请大声朗读课文2遍,做到正确、通顺。家长评价 (2)最后的姿势是个怎样的姿势呢?面对死亡,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提示:抓住课题质疑读文是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之一)二、课堂助学1. 导入新课2预习反馈3整体感知:这最后的姿势是个怎样的姿势呢?(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面对死亡,谭老师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姿势?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吗?4. 合作探究:从课文中,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谭千秋?三、当堂练习1、比一比,再组词漱( ) 撼( ) 诠( ) 凹( )嗽( ) 憾( ) 全( ) 凸(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本片段描写中“立即”和谭老师“ 、 、 ”三个动作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谭老师 ;文中“整栋楼房摇晃”之际,我们还从谭老师当机立断的语言“ ”感受到他的 。这是人物的正面描写,是通过 、 来刻画人物形象的。(二)“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这是 描写,写出了 ,侧面烘托出谭老师 的品质特点四、巩固练习:1. 片段描写:那一幕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在眼前: (要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2.搜集当年抗震抢灾的动人事迹,跟同学们交流。如:“折翅雄鹰”双“翼”护佑两学生的汶川县映秀中心小学教师张米亚用身体为孩子挡住水泥板的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教师翟万容舍身救出十余名学生的什邡市师古镇中心小学教师袁文婷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1. 紧扣课题,品读体会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体会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理解命题意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 根据拼音写词语。午休后,他正在院子里x sh(),突然宿舍楼随着地势o xin()下去,顷刻间变成一片fi x()。2. 按要求摘录句子,并写写自己的感受:在生死攸关之际,谭千秋老师是怎么做的?请摘录有关句子回答:救援人员说: 获救学生说: 一位老师说: 从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用四字词语概括: 二、课堂助学1. 导入2. 预习反馈3合作探究:课文为什么以“最后的姿势”为题?课文810小节是舍身护生事迹之后内容,是否多余?三、 当堂训练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冲不出去了!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二)“我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两个片段都描写了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但描写方法不相同。片段(一)是从 直接描写了英雄行为;片段(二)则通过 的话语。从 烘托出谭老师的英雄形象,片段中“ ”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