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doc_第1页
7、(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doc_第2页
7、(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doc_第3页
7、(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doc_第4页
7、(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修改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作者 学号 30811P46 系部 微电子学院 专业 电子电路设计与工艺 题目 油墨在丝印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及其营销方案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 2011 年 5 月 1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题目):油墨在丝印行业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及其营销方案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丝网印刷在中国大陆开始盛行,各种制造业、贸易公司都涉及到丝网印刷。油墨作为丝网印刷的耗材,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油墨在丝网印刷中的使用案例和案例分析,浅谈油墨的使用过程,以及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文中有成功案例,亦有失败案例,通过对失败案例的重点分析,来达到弯路少走,更好的工作。案例中涉及测绘铝材、金属涂漆板、喷涂油墨、玻璃油墨等知识,这些油墨均是前沿知识,所以在使用方面需要测试、打样,然后才能确定是否能够使用。同时论文中也添加了相关的油墨知识,如:日本精工1300系列、日本精工1000系列、德国宝龙系列,美国诺固系列关键词:油墨、丝网印刷、稀释剂、客户要求,测试结果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itle : The case of the ink in the screen & analysis of the case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creen printing became popular in China.All kinds of manufacturers and trading companies are involved in screen printing.Screen printing ink as supplies encountered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application.In this paper, author wrote something about ink in the screen printing of the use cases and case studies,through the use of ink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of solving problems.There are the successful cases and the failures in this paper,to focus on analysis of failures achieve the roundabout walk less, and better jobs.Case involves mapping aluminum, painted metal plate, spray ink, glass ink and other knowledge,these inks are the frontiers of knowledge.It need to be tested, sampling, and then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use. At the same time,author also add the relevant paper ink knowledge, such as: Seiko 1300 series, Japans Seiko 1000 series, a beautiful treasure spray ink, 10,000 Swiss water temperature glass ink HGL-T.keywords: ink,analysis, screen printing,thinner,particle size,wear,Drying condition,solve,ink vibrator,wire tension,requirements of customer,test results目录1 引言6页2 油墨的知识6页 2.1 油墨的分类6页 2.2 油墨的作用7页 2.3 油墨的主要丝印性能7页3 丝网印刷的工艺7页4 实例8页 4.1 2010.12.4昆山泰德兴电子 8页 4.2 2010.12.10苏州昆立电子 9页 4.3 2011-12-26 南通万德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11页 4.4 2011-2-10 湖州万德电子工业有限公司11页 4.5 2011-3-10 南通展志电子12页 4.6 2011-3-14 苏州仪元电子13页5 结论 14页6 致谢.14页1 引言 作此文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例来分析油墨的使用过程,从打样到销售的这一过程,还有打样失败的惨痛教训等,主要的动机就是分析这一经历的过程,来达到专业方面的提升, 为更好地开发客户积累经验;本文的主要问题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满足了,客户就会接受,满足不了,那就是阶段性的失败。本文的文献主要含有网印油墨100问、特种印刷油墨、印制电路技术,这些文献在基础知识上、实际问题上、理论上都能为我排忧解难,而且帮助我为客户解决问题。本文通过实际遇到的客户问题,辅以丝印知识,公司内部的油墨来帮助客户解决难题。基本的结构就是:首先找到客户问其需求,然后为客户选择适合的油墨,继而打样、跟踪,成功则好,失败了就要分析原因,做好改进准备。基本方法就是通过案例分析客户需求,解决客户的疑难问题。本文的重点就是几个案例,尤其是马鞍山客户的案例,很具有代表性,失败的原因很多,文中会有重点分析。当然还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也是值得回味的。2、 油墨的知识2.1、油墨的分类按油墨中所含溶剂的类型可分为:水溶剂型油墨、溶剂型油墨、紫外光固型油墨。我涉及最多的就是溶剂型油墨,因为溶剂型油墨用在按键印刷、机壳印刷等。根据承印物材料分类,可分为:纸张油墨,织物油墨,塑料油墨,金属、玻璃、陶瓷油墨,皮革油墨,木材油墨,线路板印刷油墨。我涉及最多的承印物大多都是片材,PET、PMMA、PC、玻璃等。都是高端产品。根据油墨的特性分类,可分为:荧光油墨、金属色油墨、磁性油墨、导电油墨、亮光油墨、升华油墨、转印油墨。根据干燥方式分类,可分为:挥发干燥型油墨、氧化聚合型油墨、二液反应型油墨、加热固化型油墨、光固油墨。我所遇到的干燥方式一般都是加热干燥和光固干燥。自然干燥花费的时间太多,所以烘箱是必须的。2.2 油墨的作用丝油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丝网漏印后,在承印物表面形成由印刷料组成的图文,干燥后具有牢固的附着力,有较强的抗蚀性和美观的装饰性,所以,油墨不是单一的品种或单一组分组成,它是几种成分的混合物,其中最主要的物质是树脂。 2.3 油墨的主要丝印性能粘度、触变性、流动性、细度、可塑性、粘弹性、拉丝性、 油墨的透明度和遮盖力、耐候性、表面张力、色彩。3 丝网印刷的工艺3.1丝网印刷工艺:丝印前的准备装版及调试印刷印后处理3.2承印物的前处理去油去污(去污粉、稀减溶剂)机械刷光和酸饰处理(阻焊剂)3.3装版及调试:调整网板与承印物的距离,减小网距,提高网板的张力,就能使印刷的效果很好,所以调试时必须要去做的3.4印刷流程:网板抬起按已定位置放好承印物放下网板胶刮刮动油墨抬起网板回墨取下。实际的印刷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大致流程就是这样,相差太多,就不能印出想要的结果。所以,最好参照这样的流程来印刷。3.5印后处理:印后的主要工作是按油墨的操作要求进行干燥。干燥有:自然干燥、强制干燥、紫外线固化等。3.6注意事项:自然干燥: 干燥环境要干净,最好是无尘车间,不然灰尘会附在承印物上,造成报废。无通风的场地不利于干燥,尤其是含有硅油成分的油墨,在高浓度的环境中不易干燥彻底。 干燥要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温度偏低,树脂中未充分交联固化,影响附着力及性能测试,有时还会反粘。温度过高,膜层脆化干裂经不住机械加工而脱落。一般来讲误差不超过3。紫外线固化:严格按照油墨的技术数据进行。机械成型加工: 在机械成型加工前,在印刷件的表面贴上保护膜,进行保护。要随时检查落料,成型的工件,发现异常,立即处理。模具是质量的保证。CNC机器有时切割的话,会有毛刺。4 实例4.1 2010.10.4客户:昆山泰德兴电子4.1.1问题: 客户带着精工油墨1000系类,710不透明黑,油墨很稠。来到分公司,说底层印青灰色,再印白色,最后印不透明黑,也就是套印,一分钟只内不会有变化,5-6分钟之后,黑色渗入白色中有密密麻麻的小点,也就是说黑色与白色发生化学反应。要求换货 。 4.1.2 问题解决方法:主要是稀释剂加少了,回去多加稀释剂比例在10%,白色油墨在150下烘5-10分钟。 客户来的时候很困惑,在分析之后表示:愿意回去尝试 后来客户再没因为这个问题,再到分公司来,问题解决。 4.1.3 分析: 稀释剂加少了之后,油墨会很稠,会出现堵孔等现象。白色不加热干燥,白色油墨里面就会有树脂和硬化剂没有反应,这样透明黑印上之后就会与白色油墨中的树脂、硬化剂参与反应,这样密密麻麻的小点出现就不奇怪了。 4.1.4 心得: 客户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一般不会怀疑自己,因为人的心理是保护自己,不会先考虑到自己的错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于产品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上,客户的自身水平达不到。这两个方面就决定了客户会找上门来,或者打电话过来要求过去解决问题。1300系列资料见附件A 4.2 2010.12.10客户:苏州昆立电子有限公司 4.2.1 客户问题:承印物是氧化铝,用精工1000系列二液性油墨印刷,稀释剂调到10%。白色印刷效果很好,在白色油墨上印刷黑色时,黑色容易粘网,用洗网水才能洗掉,洗网水要蒸发一段时间,网版才能使用。印刷效果很粘稠,表面也很粗糙,表面还有多余的纹路出现。客户使用380目国内丝网,用木框绷网,印刷时没有回墨,直接进行下一次的印刷,就这样反复印刷。 4.2.2 问题分析:(1)精工1000系列的油墨主要用在金属上,在粘稠度方面会比其他的油墨要大一点,在印刷时候一般根据客户的材料,生产条件添加10%-20%的T-1000稀释剂,但由于是冬季,油墨相对来说会更加粘稠一点,所以稀释剂要适当的增加比例,一般在15%以上,客户的比例是10%,因而很容易造成油墨过度粘稠而堵网。 (2)印刷物不光滑或强度低,因为是氧化铝,金属涂漆面,工作时,工人表示做得很好,暂不作为故障考虑。 (3) 油墨粘网,还与网距有关系,如果网距提高,下墨量会降低,也可以减少粘网,因为网距提高了,丝网在胶刮刮过之后随着网版的张力立刻恢复原样,油墨不再像之前在丝网上停留,所以相应地减少粘网。因为客户的测绘仪是长条形状,相应的,客户的网版也是长条形的。网版的宽度对于印刷的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胶刮两端是受力的最大点,所以网版窄,时间长了,丝网的张力就很低,粘网自然就不奇怪了。因为胶刮在窄网版上印刷会损坏丝网,将网版做的大一点以后,印刷就会很均匀,粘网的问题也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4)固体颗粒大:1000系列和1300的颗粒度很细,在480目的高目数网纱上测试没有问题,所以也不是故障原因。 (5) 没有回墨是不科学的,不回墨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会造成堵网 (6)稀释剂挥发快,黏度变高,稀释剂有慢干的,客户的稀释剂添加比例为10%,可能少于客户工艺要求的稀释剂添加比例。 (7)丝网有灰尘:这和客户工作环境有关,我们建议使用无尘车间,但客户暂时还做不到,只能尽量减少灰尘。 (8)压力大,胶刮弯曲度大:刮印时的面接触,油墨刮不干净,网版有残墨。 (9)网距小,挂印后网版不脱离承印物:与丝网和张力有关是问题之一,上次已经建议客户做相应改善。建议其先购买2米尼龙丝网,使用铝框,绷网最好达到20N. (10)制版图案部分有鬼影,重复使用网版的原因,建议使用除鬼影膏,改善相应的问题。 (11)客户使用木框,国内丝网,张力只能达到9-12N,低张力造成堵网现象自然是很正常的。4.2.3 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1)将稀释剂的比例加大到15%以上,增加油墨的流动性(2)将网版做的大一点,减少胶刮对网版的压力(3)印完一次后及时回墨(4)建议客户使用高张力的网纱,比如我们三和的赛发丝网(5)建议客户使用相对较好的胶刮,像三和的飞马胶刮,普莱格胶刮(6)在生产时候减少灰尘的污染程度(7)相对的增加网距(8)使用铝框进行绷网(9)对网版及时回收处理4.2.4 客户的态度及接受的方案: 将网版做大,整个的工作台就会改变,成本会增加很多,每次都回墨的话,会增加时间成本,造成任务量的减少,所以客户在改变网版和回墨这两方面暂时无法接受改变。但在减少污染,改变网距,更换印刷制版辅材方面客户愿意去尝试。 1、抬高网距,也就是加大印刷面和承印物之间的距离,减少粘网。 2、将稀释剂比例提升至15%-20%3、推荐1300黑白两色的样品,客户回去尝试,因为金属涂漆面1300系列是专用油墨。4、尽量使用铝框进行绷网,这样才能达到足够的张力4.2.5 最后结果: 客户回去以后按照我们提供的方案,使用铝框进行绷网,同时将稀释剂的 比例加大到20%之后,最后问题得到解决。4.2.6 心得: 1、在解决客户问题的时候,心态要摆正,把问题问的清清楚楚,按照顺序来问: (1)网框是木质还是铝质的,能达到多少张力 (2)丝网是用什么丝网?国内还是国外? (3)感光胶是用什么感光胶,能不能达到要求?或者是什么菲林? (4)胶刮用什么品牌?多少度的? (5)油墨是用什么油墨?稀释剂的添加量 (6)印刷的方式,是否回墨? (7)用的是多少目的网纱什么线径的网纱?2、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抓住客户的问题的关键点,主要还是要执着,让客户也不好意思拒绝你拒绝这个油墨,问题解决的差不多的时候客户就会叫停了。 3、对于出现的问题,把问题逐一列出,然后分析原因也一一列出,各个击破。 4、细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细节决定成败” 5、目标明确,目标是通过解决客户问题,实现产品销售4.3 2010-12-26 南通万德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4.3.1 客户要求:客户的案子是汽车配件,是汽车的电子锁,材料是TPU,客户要求油墨要能耐摩擦,RCA纸带测试175g力要求300圈。4.3.2 问题分析及方案:这是一个很难的要求,TPU是一种材质非常软的塑料化合物,一般的油墨的附着力很差,之前客户测试的结果也就是40圈左后,我们建议客户使用精工HAC的白油进行测试,结果是在不到规定的圈数下油墨就严重脱落了。之后我们拿到到样板,用我们的万瑞高耐磨油墨进行测试,但是由于材料是很软的,印上之后从材料的背面一顶,油墨出现裂痕,主要是墨层太厚。之后我们建议客户减少印刷次数,降低墨层厚度,降低硬化剂比例,来增加油墨和材料的结合力。4.3.3测试结果:耐磨性和油墨结合力方面能还是无法达到客户要求,最后就只能放弃这个案子4.4 2011-2-12 湖州万德电子工业有限公司4.4.1客户要求: 基材是汽车按键(ABS、PVC),颜色要求是哑光黑色,要求耐磨1500RCM,附着力好,耐低温-30,客户要求在底材上打底,然后喷涂涂料,工艺中涉及雷雕。在拿到客户的样板之后,交到市场部的工程师手中进行我们的测试测试结果:测了八个片材,材料都是ABS、PC。结果如下: Black底+银中+UV面 Black底+UV Black底+银中+UV黑素材 Black底+白素材 Black底+银中+UV白素材 Black底黑素 Black底+银中 Black底图见:图一至图八二 Black底+UV一Black底+银中+UV面三 Black底+银中+UV黑素材四 Black底+银中+UV白素材六 Black底黑素五 Black底+银中+UV白素材七 Black底+银中八 Black底4.4.2 客户提出的问题: 颜色稍微有些偏差,自己倒是可以解决 不上光油就可以达到耐磨的作用油墨的耐磨测试方法: 用橡皮擦测试:在橡皮擦上加50g的砝码,来回磨,一般能磨50次,OK。 RCA纸带测试:在纸带上放175g的砝码,来回磨,一般次数都在50-350之间。客户自己的测试结果: 4个未上光油的片材,用175g的力磨了50几次就掉了,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只能放弃这个案子。4.5 2011-3-10 南通展志电子4.5.1客户要求(油墨): 无机颜料,油墨光泽度符合要求。 使用温度680-720。烘干温度150-180 颗粒度0.03mm,固含量70% 印刷适应性良好,无明显气味影响。 水性油墨配方,无明显气味影响。 铅、铬等重金属含量符合ROSH要求,并提供有效期内的产品SGS报告。4.5.2 客户需要(拜访): 3.15米的sefar丝网需要色样:黑、白、品红、原黄、天蓝五种色样。客户背景:该司08年10月成立,现在用杭州的伏诺油墨,如果一天3班的话,每天的用量可达到50KG,但目前没有,具体数字不愿意透露。给客户寻找的油墨 万瑞水性高温玻璃油墨HGL-T系列 4.5.3 分析:本客户正在试样中,主要需要sefar的3.15米宽幅的丝网。 4.5.4 结果:客户打样成功。4.6 2011-3-14 苏州仪元电子4.6.1 客户要求: 镜面油墨达到亮的效果 白色压印附着力良好 切边时不会产生毛刺4.6.2 客户的工艺是: 先印镜面银,再全版印刷白色,最后用CNC机切边,工艺很简单,客户的镜面银油墨、白色油墨、未处理的PMMA片材都可以用到我司材料,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未处理的亚克力上印刷镜面银油墨,我司工程师用万瑞新品镜面银给客户试样,第一次印的油墨,因为有雾状,不成功,第二次我司工程师做好准备把油墨和印好的样品寄给客户,特别声明用350目或者350目以上的网版印刷,客户用300目印刷,结果还是有雾状,推荐其用宝龙M1镜面银印刷,但是这个产品很贵,客户接受不了,目前还在商谈中这个案子目前有两个解决方式:1、改成350目印刷,试样;2、改用宝龙M1镜面银试样,不会有问题。就看客户能接受哪种方式了。4.6.3 结果: 客户使用300目的网版印刷万瑞镜面银,仍然有雾状。使用350目印刷时,我方印刷效果良好,客户没有350目网版,所以万瑞镜面银无法打样成功。我又给客户寄了宝龙M1镜面银样品,客户打样成功,但是镜面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最后这个案子我方选择放弃。4.6.4 分析:首先要了解客户的工艺,然后选择合适的油墨,再寄给客户合适的样品,客户打样,这是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步骤。印刷跟网版的目数有关系,跟胶刮的硬度有关系,综合考虑后,还要看印刷的效果,很多事情要试样之后才会有结果,所以试样是必须要做的。图见:图九5 结论 本文通过文中五个实例的阐述和分析,同时也利用了目前市场上的前沿技术和产品的支持,来达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超越客户期望的目的。 第一个案例的成功解决是因为客户之前没有问题,稀释剂加少的缘故;第二个案例其实问题很清晰,只要客户愿意,问题就可以解决,在解决回墨的问题,再用铝框网,问题迎韧而解;第三个案例失败的原因是客户的要求太高,我们的高耐磨油墨还是不太成熟。第四个案例失败的原因是客情关系没做,只是在产品要求上下功夫,客户的要求太高,业界都无法满足,新行业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探索;第五个案例也成功了,选择了合适的油墨,客情关系还不错,另外的原因是我们有他需要的赛发丝网。经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业务上也积累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