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必修3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2.doc_第1页
语文版必修3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2.doc_第2页
语文版必修3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2.doc_第3页
语文版必修3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2.doc_第4页
语文版必修3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 语文版必修3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品味“寻寻觅觅”等叠词的作用。2、解读词中“淡酒、黄花、梧桐”等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整体感受词的意境美。3、学习鉴赏李清照婉约派词作的风格,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熟读并背诵全词,体味词的声律之美。2、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准确把握“愁”的内涵。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离乱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二、教学重点1、背诵全词。2、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3、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五、教材分析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多种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六、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七、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课时一课时九、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师:课前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曲,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幻灯片1)(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这么美的音乐把我们一起带进了今天的课堂,大家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吗?生:月满西楼师:歌词化用了李清照的一剪梅,是新婚不久的她因思念远游的丈夫而作的,那咱们一起来齐读一遍这首词。(幻灯片2)师:今天我们就走进李清照,一起来解读一下被后人称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幻灯片3) 板书:声声慢 李清照要想解读这首词,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板书(知人论世)接下来,请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你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知人论世 (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幻灯片46)找同学读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文善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夫妻感情笃厚,赵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家庭美满幸福。(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清照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明城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殆尽、再婚却遇人不淑又离婚, 身边没有任何亲戚朋友。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学生总结后期的人生际遇:国破家亡,夫死财散,贫病交加,韶华已逝。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新明丽。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声声慢就是她后期词的代表作。(三)、美读(现在大家就自己揣摩情感,有感情的读这首词)1、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诵(加以点评: 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凄凄怨怨)。2、对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诵,你觉得哪些地方可以读得更妥当完美些?3、放录音,听名家的示范朗诵。(幻灯片7)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幻灯片8)(四)、整体感知师:读完这首词,你感受到词人是怎样的心境呢?(请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幻灯片9)生:愁(五)、诗歌赏析如何写愁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李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大家找一找哪些是直接抒情的句子?(幻灯片10)直接抒情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开头结尾2句直接抒情,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句是入愁,入即进入,李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呢?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找到了吗?没有!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这般的寻觅不但没找回失去的东西,反而只能感到四周的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是处境心境的“清冷”。所以此时的词人只剩下这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了。 (幻灯片11)这组叠词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总结,教师明确。这七组叠词,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世界,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定下了全词悲苦愁绝的基调 这正是李清照的大胆创新,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是诗赋曲中也绝无仅有的。真可谓“前无古人”,当然“后有来者”。2、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多为名词。李清照在抒写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幻灯片12)师:1、作者在词中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幻灯片13)(学生:淡酒 晚风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2、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词人选择这些意象有哪些特点?和词人表达情感有什么关系?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探讨明确:1)、三杯两盏淡酒列出有关“酒”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问:为何喝酒?借酒浇愁,不足为奇,但这里的 “淡酒”说明什么?愁浓。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联系自己排解愁绪的方法谈谈体会:谈琴、散步。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柳永: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应该常想一二。2)、“怎敌他晚来风急”列出有关“秋风”诗句:(“秋风”意象略讲)“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得出结论:秋风渲染愁情。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列出有关“雁”诗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教师点拨: 提到雁我们会想到一剪梅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曾经寄来丈夫赵明诚的信,而现在大雁虽在,爱人已去,抛下她一个人在孤寂中打发冷清时日。同时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略析“黄花”意象)列出有关“黄花”诗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得出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教师点拨:当日与之共同赏菊的爱人已去,憔悴损的只是菊花么?更是词人自己。女人好比一朵花,年轻时鲜丽娇嫩,嫁作他人妇,爱情滋润更是娇嫩异常,而后来世事变化,国破家亡,爱人已去,晚年孤寂,千万愁绪无人倾诉时,再娇嫩的花儿也憔悴不堪了。略讲“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人是位感情丰富的女子,这样守着窗儿,不免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如此孤独难耐惨淡愁苦可怎么捱到天黑呀!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详析“雨”意象,略析“梧桐”意象。)列出有关“细雨”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得出结论: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6)、“梧桐”意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这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幻灯片14)3、小结: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幻灯片15)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的心境梧桐 细雨 当李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孤寂的意境中不能自拔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但却言尽而意无穷,欲说还休,愁情似水长,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慢慢咀嚼了。(幻灯片16)(六)、为何生愁?这里的愁具体指什么?(幻灯片17)明确: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七)、总结(幻灯片18)声声慢是她在遭受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作为一个女人,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