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选修2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学案2.doc_第1页
人民版选修2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学案2.doc_第2页
人民版选修2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学案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问题导学探究问题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传播和戊戌变法的败因分析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年的“百日维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混合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材料二康梁之徒,欲以最短期内铲除千余年之积弊,俾中国欲为强国。不知环境之阻力,偏于理想,多招忌妒,终则一无所成,其人固无经验之书生也。陈恭禄中国近代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认识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你认为影响变法成败的因素有哪些?探究问题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意义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自由。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建构国家政权的?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材料二货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以下是某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两枚货币。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这两枚货币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2)结合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谈谈应如何理解甲、乙、丙的说法。1维新思想与民主革命思想有何异同点?类别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不同点(1)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2)维护清朝的统治,改变的只是专制主义。(3)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1)革命派直接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思想武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2)不仅要改变封建主义,而且要推翻清王朝统治。(3)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相同点都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反对封建主义,用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取代封建专制;都侧重介绍、宣传政治主张,对封建思想没有进行彻底批判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封建专制色彩体现在哪里?(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皇帝的“君权神授”。(2)人民有人身、居住、言论等自由,与封建君主专制“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有根本区别。(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与封建专制主义“万世一系”的世袭制、终身制有本质区别。当堂检测1(19世纪末)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的先声。其中“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指的是()a发起“公车上书”b发布孔子改制考c组建强学会d成立保国会2在戊戌变法的诏令中,致使“举国守旧迂谬之人,失其安身立命之业,自是日夜相聚,阴谋与新政为敌”的内容是()改定律例,裁撤冗员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裁汰绿营a bc d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达的基本理念有()主权在民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权分立君主立宪a bc d4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反动力量再也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了”。这主要是由于它()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沉重打击了反动统治c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d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国民为国主体,吾党欲使人不忘斯义,故须其名曰国民党本党以巩固共和,实行平民政治为宗旨。国民党宣言请回答:(1)“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探索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上有哪些派别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努力?这些探索活动对中国的民主政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巩固共和”与“专制”进行了哪些较量?这种反复较量说明了什么?答案:【问题导学】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君主立宪制。特点:随着对西方文化认识的不断加深而逐步推进,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由初期模仿西方的科学技术到后来逐渐领悟到学习西方的政治、经济、教育制度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走了一条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道路。(2)提示:方面: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依靠力量;顽固派抵制;社会力量的支持。因素: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改革的领导集团是否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力量;改革的策略是否得当并且实施到位;改革是否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角度:国家主权的归属。作用: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2)提示: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乙: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之后的北洋军阀继续实行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丙: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当堂检测】1a解析:据材料信息,“他们”指的是到北京参加科举的举子,而他们所进行的事件是“公车上书”。2d解析: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的措施对于守旧势力来说,并没有直接触动他们的利益,而均直接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3a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并不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故排除。4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从辛亥革命影响的角度分析封建专制无法统治下去,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参考答案:(1)努力: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实现君主立宪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辛亥革命。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