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剂学 第十五章祛湿剂 湿分为湿热 寒湿饮分为悬饮 溢饮 支饮 痰饮痰分为寒痰 热痰 燥痰 湿痰 风痰水分为阴水 阳水 概念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 具有化湿利水 通淋泄浊等作用 治疗水湿病证的一类方剂 统称祛湿剂 属八法中的 消法 治疗水湿病变 三焦分消 上焦宜开宣 开宣肺气 气行则湿行 气行则湿化 中焦一般用苦燥或芳化 苦燥就是指的苦温燥湿 或苦寒也有燥湿作用 苦温针对偏于寒湿 苦寒针对湿热 清热燥湿 中焦苦燥 芳香可以化湿 下焦一般排出水湿 有淡渗利湿 利水的作用 三焦分消治疗水湿的基本治法 上焦开宣中焦芳化以及燥湿下焦淡渗 水湿病分类 外湿 湿邪客于肌表 表证 头胀重痛 肢体沉重 恶寒发热 脉濡 解表剂 风湿痹证 关节疼痛 肿胀 屈伸不利 湿温初起证 内湿 湿困脾胃证 脘腹胀满 疼痛 食少呕吐 泄泻 湿热郁结证 湿温病 黄疸 泄泻 湿热淋浊 寒湿内阻证 痰饮 水肿 痹证 脚气 水湿内停证 蓄水 水肿 癃闭 淋浊 泄泻 治湿的方法 外湿 外邪要散 内湿要消 也就是说既要通过芳化苦燥 淡渗祛除水湿 更重要的要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 燥湿和胃 湿浊内盛 脾胃失和的病证 平胃散清热祛湿 湿热外感 湿热内盛 三仁汤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病证利水渗湿 水湿内盛所致的病证 五苓散温化寒湿 阳虚气不化水或湿从寒化 真武汤所致的痰饮 水肿 痹证等祛风胜湿 风湿外袭所致的病证 羌活胜湿汤 分类及适应证 使用注意 1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 燥 利太过 均易于耗伤阴津 久用可耗气 故素体阴虚津亏 病后体弱及孕妇不宜使用 2 湿邪易阻气机 气滞湿亦不得运化 故祛湿剂多伍理气之品 使气化湿亦化 祛湿剂 第一节燥湿和胃 第一节燥湿和胃 适用病证湿浊内阻 脾胃不和证 配伍药物苦燥 芳化之品配行气 健脾以及解表药 内外之湿相互影响内湿病人 脾胃运化功能障碍 可以招致外湿 出现周身酸楚疼痛等外湿的表现 外湿侵犯人体 也可以影响到内在的运化水湿功能 可以产生纳呆 苔腻 胀闷等内湿的表现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药物组成 用法用量 上为散 每服二钱 6g 水一盅 加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同煎至六分 去滓 食前温服 现代用法 共为细末 每服4 6g 姜枣煎汤送下 或作汤剂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苍术去黑皮 捣为粗末 炒黄色 四两 12g 厚朴去粗皮 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 三两 9g 陈橘皮洗令净 焙干 二两 6g 甘草炙黄 一两 3g 湿滞脾胃 舌苔厚腻 病因 主治 湿滞脾胃证 脘腹胀满 口淡无味 湿 气机受阻 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常多自利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脾胃 湿滞脾胃证发病机理 燥湿健脾 行气和胃 治法 湿浊困阻 脾胃气滞 病机 证治分析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 脾运不健 胃失和降 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腻 容易伤阳气 湿邪阻滞清阳 燥湿健脾 行气和胃 配伍特点 燥湿与行气并用 而以燥湿为主 燥湿以健脾 行气以祛湿 使湿去脾健 气机调畅 脾胃自和 君苍术 燥湿健脾 降浊和胃臣厚朴 行气祛湿佐陈皮 理气和胃使甘草 和中 调和诸药生姜 大枣 调和脾胃 辩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 消化道功能紊乱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本方是治疗湿困脾胃证的基础方 临床应用以口淡无味 脘腹胀满 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苦辛温燥 易耗伤阴血 失血过多或孕妇不宜使用 素体阴亏者忌用 附方 不换金正气散 易简方 组成 本方 藿香 半夏藿香对外有辛温发散的作用 可以祛外在的风寒湿邪 对内它有化湿和中作用 所以它表里之湿兼去 半夏擅长于燥湿化痰 和胃降逆功效 燥湿化浊 和胃止呕 主治 湿浊内停 兼有表寒证 呕吐腹胀 恶寒发热 或霍乱吐泻 或水土不服 舌苔白腻等 霍乱是中医的霍乱名称 不是现代医学的霍乱 是吐泻交作 中医内科学痢疾 寒湿痢疾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 各一两 30g 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 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 各60g 藿香去土 三两 90g 甘草炙二两半 75g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 每服二钱 水一盏 姜三片 枣一枚 同煎至七分 热服 如欲出汗 衣被盖 再煎并服 现代用法 散剂 每服9g 姜 枣煎汤送服 或作汤剂 加生姜 大枣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恶寒发热 病因 主治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证 上吐下泻 风寒 卫阳被遏 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霍乱吐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湿 外邪 内邪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证发病机理 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治法 风寒束表 卫阳被遏 湿阻中焦 升降失司 病机 证治分析 表里同病 表里同治 脾胃失和 升降失常 湿浊中阻气机不畅 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配伍特点 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 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 使风寒外散 湿浊内化 气机通畅 脾胃调和 清升浊降 则吐泻自已 君藿香 散寒化湿 辟秽和中臣苏叶 白芷 解表散寒 芳化湿浊半夏曲 厚朴 燥湿和胃 降逆止呕佐桔梗 宣肺陈皮 理气和中大腹皮 下气宽中白术 茯苓 健脾运湿生姜 大枣 健脾和胃使甘草 调药 内含基础方 平胃散 苍术改为白术 二陈汤 辩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 消化不良 胃肠型感冒 夏秋季节感冒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 外感风寒者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 腹痛吐利 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湿和胃 解表散寒之力较弱 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 湿热霍乱及伤食之吐泻 则不宜使用本方 平胃散与藿香正气散异同比较 前面讲过 历来的方 我们至少应该把它们分为三类 不同性质的方 在学习方法上 使用规律上有一定区别 1 基础方 往往反映了一些基本的病机 基本证型 临床较少单独使用 都是要经过临床针对具体的病机证型 加减化裁组合使用 它针对基本病机 基本证候的 2 常用方 往往使用频率很高 组成照顾方面也比较多 经过历代的运用 都行之有效 3 代表方 代表了一类学术思想 学习这类方 要结合作者个人 或者他的学派善长的一种学术特点 学术思想来理解运用这个方 祛湿剂 第二节清热祛湿 适用病证湿热证 湿热外感 湿热内盛 湿热下注 1 湿热在表 2 湿热内蕴 往往是中焦为病变中心 湿邪归脾 湿热阻滞中焦 3 湿热下注 下部 配伍用药 清热利湿药 清热燥湿药 宣畅三焦气机 治湿邪 利小便是一个很重要的治法 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治湿 不管是湿热 寒湿 利水是给出路的方法 理气 气行则湿行 气行则湿化 寒下 和有形实邪阻滞 用寒下 泻下法 补益 湿热伤正气 补益包括健脾 补益阴血 湿是阴邪 热是阳邪 阴阳两种病邪结合在一起 湿热证有个特点 往往出现一些矛盾症状 热证要发烧 湿热 身热不扬 热证要出汗 湿热 汗出不畅 湿热痢疾 泻而不爽 热邪伤津液 湿热 口干不欲饮 茵陈蒿汤 伤寒论 药物组成 用法用量 上三味 以水一斗二升 先煮茵陈 减六升 内二味 煮取三升 去滓 分三服 现代用法 水煎服 茵陈六两 18g 栀子十四枚 12g 大黄二两 去皮 6g 湿热 一身面目俱黄 病因 主治 湿热黄疸 黄色鲜明 湿热 湿不得下泄热不得外越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色发热口渴欲饮腹微满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湿热黄疸发病机理 清热利湿退黄 治法 邪热与脾湿相合 湿热壅滞中焦 熏蒸肝胆 病机 证治分析 下行之路不畅 津液不布 气机受阻 清热利湿退黄 配伍特点 利湿与泄热并进 通利二便 前后分消 湿邪得除 瘀热得去 黄疸自退 君茵陈 清热利湿退黄 治黄疸首选药物 臣栀子 清泄三焦 通利小便佐大黄 泻热逐瘀 通利二便 辩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急 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胆囊炎 胆石症 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 证属湿热内蕴者 本方是治疗湿热黄疸之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 黄色鲜明 舌苔黄腻 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苦寒 阴黄证不宜使用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组成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 去面 切 焙 各一斤 各500g 用法用量 上为散 每服二钱 水一盏 入灯心 煎至七分 去滓 温服 食后临卧 小儿量力少少与之 现代用法 散剂 每服6 9g 灯心煎汤送服 亦可作汤剂 加灯心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湿热 尿频尿急 病因 主治 湿热淋证 溺时涩痛 淋沥不畅 湿热下注 气化失常 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舌苔黄腻脉滑数 蕴结膀胱 湿热淋证发病机理 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 治法 湿热下注 蕴结膀胱 病机 证治分析 水道不通气机不畅 中医历来把淋证分为五类 气淋 阻滞气机以疼痛为特点血淋 由于热邪灼伤血络 造成淋证又兼有小便尿血 砂淋 有砂石膏淋 小便混浊不清 严重的有小便尿如膏糊 浓浊 劳淋 正气不足 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 配伍特点 清热 利湿与泻火荡涤相伍 使湿热下行从二便分消 君滑石 木通 清热利湿臣萹蓄 瞿麦 车前子 清热利水通淋佐栀子 清利三焦湿热大黄 清泻湿热使甘草 调和诸药 缓急止茎中痛灯心草 利水通淋 辩证要点 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膀胱炎 尿道炎 前列腺炎 泌尿系结石 肾盂肾炎 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属湿热下注者 本方是治疗湿热淋证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尿频尿急 尿色混浊 小腹急满 舌苔黄腻 脉滑为辨证要点 使用注意 肾虚劳淋 本方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 针对淋证产生的具体情况 完整的八正散 它是治疗热淋的一种通用方 血淋 尿频 尿急 尿痛 尿中带血 加生地 小蓟 白茅根 增加清热凉血止血药 石淋 细小为砂淋 加金钱草 海金砂 石韦 增加排石的力量 膏淋 清浊不分 小便混浊 加萆薢 菖蒲 泌别清浊 交通心肾 因为心和小肠相表里 增加小肠泌别清浊 而且萆薢也是治疗小便混浊 治膏淋的一个常用药 八正散 导赤散 小蓟饮子异同比较 三仁汤 温病条辨 太阴内伤 湿饮停聚 客邪再至 内外相引 故病湿热 温热经纬 药物组成 用法用量 甘澜水八碗 煮取三碗 每服一碗 日三服 现代用法 水煎服 杏仁五钱 15g 飞滑石六钱 18g 白通草二钱 6g 白蔻仁二钱 6g 竹叶二钱 6g 厚朴二钱 6g 生薏苡仁六钱 18g 半夏五钱 15g 湿温初起湿重于热 头痛恶寒 病因 主治 湿重于热之湿温初起证 身重疼痛 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 湿热 湿性重浊粘滞 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胸闷不饥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等 湿重于热之湿温初起证发病机理 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治法 湿重热轻 邪在气分 三焦气化受阻 病机 证治分析 卫阳被遏 气机不畅 湿郁化热 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配伍特点 宣上 畅中 渗下 使湿热从三焦分消 君杏仁 宣利上焦肺气 宣上 白蔻仁 行气宽中 畅中 薏苡仁 利湿清热健脾 渗下 臣半夏 燥湿和胃 止呕除痞厚朴 行气化湿佐滑石 通草 竹叶 清利湿热宣上 开宣肺气 畅中 畅通中焦 白蔻仁 半夏 厚朴 渗下 苡仁 滑石 通草 竹叶 辩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州地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脑炎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冬季防火知识培训
- 编外招聘护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物流经理职位招聘面试预测题及解析
- 2025年机关事务用车调度员招聘考试要点解析
- 桥梁建造知识培训教育课件
- 2025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中级面试模拟题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交通)》真题及答案解析
- 桐城知识产权培训课件
- 发泡模具验收报告
- 【优质课件】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分享手册
- 音乐ppt课件《村晚》
- 周绍华教授治疗抑郁症经验
- 分镜头脚本设计-影视广告分镜头课件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 无线电技术设施运行维护定期巡检项目总表
- 新人教版七至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汉译英(含音标)
- 《儿童的语文》读书心得分享三2篇(一年级语文组)
- 2023年山西日报社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罐脚手架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