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doc_第1页
天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doc_第2页
天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doc_第3页
天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doc_第4页
天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十年(1999-2009)摘要:1999年至2009年这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这十年,凭借天津的教育大环境以及特殊的历史地位与地理位置,也促进了天津高等学校教育长足的发展。这个时期先是高等教育数量的增长(包括学校数目和在校生人数),之后开始侧重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对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等因素,使天津的高等教育始终走在前列。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质量,发展目 录一、普通高等教育数量总体升高1二、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2三、对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5四、天津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团体情况5五、天津高等教育投入情况5参考文献6 引言:多元性文化,是国际大都市的显著特点。近代天津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是高度开放的,有力地推进了跨国界、跨地区的文化交流,它促使天津文化多姿多彩,越来越多元化。天津人接受新事物快,海纳百川,对“洋”的能够接受,对“土”的也依依不舍。近代天津文化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既有开风气之先的新式教育,又有发展迅猛的各种大众传媒;既有兴旺发达的娱乐业,又有丰富多彩的足球、篮球等体育活动;既有繁荣兴盛的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和相声、评书、大鼓等中国传统戏曲曲艺,又有方兴未艾的电影、话剧、歌剧、欧美舞蹈和西洋管弦乐队,许多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到天津来演出,促进了天津文化的空前繁荣;1999-2009这十年间依靠着天津得天独厚的资源,先是高等教育数量的增长(包括学校数目和在校生人数),之后开始侧重教育质量的提升,南开大学在全国首开清退少量多年未毕业的博士生,拉开了严格博士教育质量的序幕,随后全国其他高校纷纷效仿。一、普通高等教育数量总体升高在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的大形势下,天津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9年天津市高校在校生人数为90450人,2000年达到了117690人,2004年增至286145人。以前的发展阶段,高校数量都是有升有降,这个时期则是直线上升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有了长足快速的发展。由表1可以看出,从1999年的21所普通高校猛增到2008年的56所,增加了将近3倍。具体到高等院校内部结构方面,主要增加的是高职高专院校中的高职院校和二级独立学院。例如,2005年本科18所,高职高专23所,独立学院5所,分校办学点1所,共计四所。到2007年,本科18所,高职高专院校所,独立学院lO所,分校办学点1所,共计55所。表1. 1999-2008年天津市高等学校数量变化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1所33所37所40所47所55所56所除了高校数量增加以外,在校生数量逐年扩大。例如,1998年天津外国语学院在校生为1955人,到年10月达到9655人,lO年增长了5倍多。此后,硕士以上学历教育加快步伐,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2000年在校的研究生为10392人(博士生2168人,硕士生8224人),是1978年的们多倍;毕业生为2059人(博士生人,硕士生1615人),是实施学位条例后1981年的近7倍。自1978年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5万多人。由表2可以看出,19982008年11年的时间,天津共计招收博士生15477人,培养博士毕业生9259人。19982007年博士招生人数基本上每年递增,2006年与2005年相比稍微有所下降,2008年博士招生人数是1998年的将近4倍。这个时期的博士毕业人数逐年增多,2008年毕业生人数是1998年的近5倍。表2.1998-2008年天津市博士生培养情况年份招生人数(人)毕业生数(人)在校生数(人)1998年55236714611999年11542517272000年90244421682001年117348427882002年138764235002003年168058543042004年171798249402005年178794457662006年1740132067322007年1904158469042008年192014827303合计15477925947593注:根据天津教育年鉴1999-2009年资料汇总。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方面,天津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2002年天津市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了44,2003年达到49,到2004年达到了52。我国平均高等教育毛人学率2003年和2004年分别为17和19。这说明天津进入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阶段。到2010年,有的学者预测天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70。1996年,日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71.8,韩国为67.7。这说明天津基本赶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程度。截至2008年年底,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86万人,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为55,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位居第三位。二、普通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虽然天津在这个阶段高校的数量是不断增加的,但是这种增加不是分裂式而是聚合式和破土式的。2000年4月,由原来的天津纺织工学院和原天津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工业大学。由两所高校合并成为一所高校,由学院升格为大学,这种路子基本代表了这个时期天津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换言之,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还是内涵式的质量的提升。进入21世纪,天津高等教育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不仅重视数量的增加而且注重水平和层次的提高。一批原来的学院纷纷升格为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中国航空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商业大学等都是先后在这个时期升格为大学的。到2009年年底,在天津共有19所普通本科高校(不含军事院校),其中大学12所,而1999年仅有大学5所,即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大学是在这个时期建立的。这种更名不仅仅是学校名字变为“大学”,更主要是在质量、学术水平、国内外影响和学生就业上都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教育部对这些高校办学水平的一种肯定。天津的“211工程”院校数量在全国仍然是超前的,目前有4所高校,即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规范、走向高端。就业率是反映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199 11998年,天津大学学生的供需比始终在1:8以上,最高达1:144;1998年毕业生一次到位率9786,居部属高校第二位;1999年,一次到位率达9536;2000年以996的一次到位率居全国高校之首。天津市高等教育不仅就业率较高,而且高端人才培养方面比较先进。2000年,天津市研究生在校生10392人,其中博士生2168人,硕士生8224人。该年,全国高校研究生在校生为283913人,其中博士生为59837人,硕士生为223214人。天津与全国研究生的比例大致是1.28。到2007年天津市毕(结)业研究生11196人,其中博士1584人,硕士9612人,授予学位11152人,其中博士学位1544人,硕士学位9608人。从以上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出,2007年授予学位的人数仅占当年毕(结)业研究生总数的996,其中博士获得学位的人数仅占当年博士生毕业人数的97.5。可见,博士研究生毕业后获得学位的比例低于硕士研究生。2007年博士毕业生人数仅占2004年招生人数的92.3(如表2所示),也就是说2004年招生的博士生大约有7.7的没有按时毕业。一般说来,这十多年每年的博士招生人数都是递增的,因而毕业生也应当递增,然而,通过表2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2003年、2005年和2008年博士毕业人数反而比上年减少了。说明博士生培养质量也是不断起伏的。我们依据表2的数据,按照三年的博士学习期限,当年毕业生人数除以三年前的招生数得毕业率。2001年毕业率为877,2002年毕业率为898,2003年毕业率为649,2004年毕业率为837,2005年毕业率为681,2006年毕业率为786,2007年毕业率为923,2008年毕业率为829。这8年的平均博士毕业率为81。数字说明天津的博士毕业率较低,反映了博士毕业生教育质量较高。从这8年的博士毕业率来看,又是波浪起伏的,一年毕业率高下一年就低,再下一年又有所提高。可见,高校招生有大年小年之说,博士毕业也有大年和小年之分。2000年,在全国54所举办MBA研究生教育的高校评估中,南开大学排名第二位,天津大学排名第九位。2009年中国民航大学获得了全国首批航空MBA教育资格。这些都标志着天津市研究生教育质量达到了新的高度。天津高校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不断攀升,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个别高校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有的学者认为:“在本科生培养方面,至2005年,天津大学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总体上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毕业生供需比一直居全国高校前列。”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南开大学化学院本科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的有200多篇。不要说一个二级学院本科生,就是全国的许多大学全校教职工,很少能够有200多篇论文被SCI索引。能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化学一流刊物上发表论文,对于许多高校的教师来说更是难事,而南开大学化学院的1999级本科生张磊在学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12篇SCI论文,其中影响因子在25以上的有4篇。本科生有这么多被SCI索引的,足见其一流的教学质量。科研是高校除了教学之外的又一大功能。天津高等学校在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方面成绩卓然。据2009年12月25日天津教育报报道,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评选的2009年度第12届“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出炉,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教授主持完成的“禽流感病毒聚合酶关键亚基的结构与机理研究”项目,天津大学余贻鑫等主持的“电力大系统安全域预警监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项目入选。天津大学的“电力大系统安全域预警监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项目已经成功运用于国内外电力公司,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37亿元,创外汇631万美元。天津高校在这个项目上占了全国所有高校的l5。近几年,天津大学每年都有200多项专利获得授权,有多项专利成果获得国家发明奖。这充分体现了天津高校的实力以及服务社会的强大功能。天津教育科研宽带主干网一期工程于2001年II月通过专家验收。该网一期工程下设8个二级结点,接人38个单位,通过天津大学、天津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3个汇接点,可实现主干网上1千兆的快速数据传输与交换。“北方教育”网站建设继续加强,自主开发多套网络发布系统,建成和完善各类教育栏目80余个,并建成“网络学院”、“在线题库”、“数字图书馆”等精品栏目,其中“数字图书馆”藏书20万册,收录期刊1万余种。“北方教育”网站总信息量达30余万条,日访问量稳定在5万次,最高突破8万次。年内,天津市实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工程,总投资226万元。各高校发挥网络开放性、及时性、交互性的特点,开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如南开大学的“觉悟”网站、天津大学的“天外天”网站、天津师范大学的“新空气”网站、天津工业大学的“e缘”网站、天津商学院的“阳光”网站、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北斗星”网站等均获得师生好评。三、对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由于天津市地处沿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因而本市高校的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和广泛。号称“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的天津大学在“十五”期间也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39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到2004年,在天津市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共7415人,分别来自19个国家,总人数比2003年增加503。仍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留学生第三多的省市。天津医科大学学历生年递增92.3,是2004年留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高校,现在已经成为天津留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四、天津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团体情况目前我国设立教育委员会的一般都是直辖市。2000年2月成立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第一任主任是俞海潮副市长(2000年24月)。2000年5月22日成立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原教育局并人。在行政级别上,教育委员会主任和教育局局长都是正厅局级。一般说来,在我国行政机构设置上,委员会主任高于部长。这样,教育委员会主任在政治声望上高于局级,这种设置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发展。2010年6月17日,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天津师范大学逸夫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当选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何致瑜为名誉会长。2002年,成立了天津市教育审计协会,创办了天津教育审计内部期刊。到2004年,天津市教育系统共有社会团体59个,其中学术性社团10个,专业性社团个。在这些社团中涉及高等教育的社会团体近23,包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天津校友会等。这些社团在制定地方教育政策、提供教育咨询、制定教育规划和沟通各种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五、天津高等教育投入情况近年来天津市的高等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做了大量的工作,下了大的力气。在校园建设上,天津市十分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在校园征方面给予优惠,天津市很多高校都是建立了新的校区,校园面积急剧扩大。有数据表明,天津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从2002年的49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00多亿元,年均增长超过18。反映在高等学校基建方面,天津市教委在2008年高校综合投资计划中设置一个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高校教学基础实验室建设和教学改革课题立项。这部分款项目前已经落实到各个高校。可见,天津的高等教育发展与市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参考文献:1 韩启祥.天津统计年鉴2005M.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