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新版高一历史 同步测试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 “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买卖昼夜不绝,夜市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这种情形最早在哪个朝代普遍出现?( )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清朝2.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3. 陆游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宋代()A. 生产注重精耕细作B.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 国家赋税收入大增D. 广泛引种经济作物4.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包括()A. 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B. 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C.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督 D. 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5. 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A. 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说明国家财政困难C. 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D. 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6.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A. 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 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 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D. 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7. 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A. 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B. 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C. 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D. 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8.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主要表明()A. 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 坊和市的界限十分鲜明C. 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D. 官府直接监管交易活动9. 辛弃疾说:“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 北方农业比南方发达B. 商业是贫富分化的根源C. 南方商业比北方发达D. 北方社会比南方更稳定10. 某同学的论文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A. 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 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 “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D. 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材料二: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至道年间出现了交子。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三: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都城之夜市,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 -吴自牧梦粱录 材料四: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要依靠外国中间商。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五:清代沿袭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设户关2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户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至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 -摘自彭雨新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材料六:(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主要经济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出现交子的原因。(3)根据材料二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其根源。(4)材料四和材料五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和解析1.【答案】C2.【答案】C【解析】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 传统农业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传统农业发展,故B项错误。 材料中“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说明茶叶、桑蚕等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唐宋时期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则说明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故C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与D项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C。本题考查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熟记。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湖熟,天下足”的含义是苏州太湖(吴中)地区丰收了,天下就富足了选项中只有B合题意,故B正确 A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广泛引进经济作物”材料也不能体现,故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古代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唐朝后的北方战乱加剧了这种转移,后来经过多代移民开发,江南地区已经逐渐富庶,南宋时期南宋各代皇帝又大力开发,行修水力,水力设施完备后,湖渠密布,涝时排水,旱时灌溉,在加上当地农作物两熟,逐渐成为天下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称明朝时期,随着南方地区的进一步开放,特别是湖北湖南的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和两广地区的开发,粮食产业的重心转移,“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逐渐被“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取代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在明清时期出现,最有名的是徽商和晋商;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故D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均是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ABC错误。 故选:D。本题考查宋朝商业发展情况,旨在看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北宋时期,政府对商业比较宽掊,商业比唐代有了大发展,表现为: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城市数量增多,面积扩大。唐末坊市之间的界线开始被打破,到了北宋时期,这种界线被彻底打破,商业渗入坊区,处处是店铺,既方便了商业,也方便了居民生活,随着市的空间的开放,市的时间也开放,不分早晚,有早市、日市、夜市等。总之,宋朝是中国商业繁荣的时代,在古代商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5.【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铜钱,主要由铜铸成的钱币。自秦代以来,以铜为主要原料的制作方式一直没有改变,铜便成为了货币经济的基础。中国的铜产量并不高,在长时期以铜钱为主要媒介的商品经济中,对铜的需求经常远远超过其开采量。因此采用单一铜质货币的中国与同时拥有金、银等多种质地金属货币的中东及欧洲相比,就自然会被由“铜荒”引起的“钱荒”所困扰,故C项正确。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故A项错误。 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C。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发展。考查宋代的“钱荒”现象反映的问题和原因。需要掌握古代货币的发展历程。6.【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只是涉及唐宋两代的南北人口比例,不能得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 北宋政治中心在北方,故B项错误。 依据题干“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可知,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对外贸易通道由陆路转为海路,故C项正确。 人地矛盾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故选:C。7.【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可知,交子在产生过程中做了特别的规定,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故选:D。本题考查宋代的交子。考查交子的产生过程中注重“防伪”功能。“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8.【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幕”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在宋代的变化-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可知A正确,排除BCD 故选A 9.【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看,辛弃疾认为北方“养生之具不求于人”,这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贫富差距不大,从中无法得出北方比南方农业发达,排除A 南方“多末作以病农”,“兼并之患兴”,这是贫富差距的原因,但并非根源,排除B 从材料中无法看到北方比南风更稳定,排除D “未”指工商业,南方“多末”,说明南方商品经济发达,因此答案为C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知识点,要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内容和经济政策 注意要提高材料信息准确读取的能力,特别对古代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关系政策要理解把握10.【答案】A【解析】宋朝时期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放宽,市坊界限打破,经营时间也被打破,出现“夜市”。故A正确。 BC是在明清时期出现;故排除。 D是在东晋南朝时期出现农村民间集市“草市”;故排除。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1.【答案】 (1)特点:小农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铁钱体重值小,交子作为纸币使用方便;商品经济发展。 (3)表现: 时间、空间均不再限制(答城市中坊市限制被打破也可); 纸币的出现与大量使用; 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出现; 海外贸易发达; 根源: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 (4)社会现象: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重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一中“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及“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则民不困”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 (2)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二中“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交子出现的原因。 (3)本题考查宋朝的商业,解答本题需把握题干所给材料三中“宋代的市自大街至诸小巷”“酒楼极繁华处也人物嘈杂,灯火照天,每至四鼓罢”及题干所给材料四中“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中国人首次大规模从事对外贸易,不再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页岩气开采新型环保技术2025环境影响评估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效果评价报告
- 分子筛脱蜡装置操作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洗衣机零部件制作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香料合成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松香蒸馏工理念考核试卷及答案
- 宝剑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报告
-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药品生产行业企业战略决策的影响研究
- 智能手机应用价格感知-洞察及研究
- 2024年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绿色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计划(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申报指南
- 某铁路站前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 消防工程验收自评报告
- 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深度研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配套表格式教案(全册)
-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厨房6S管理培训
- 临床常用他评量表
- 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政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 马龙课件简短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高三(上)质检数学试卷(一)(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