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伴我幸福成长.doc_第1页
共青团伴我幸福成长.doc_第2页
共青团伴我幸福成长.doc_第3页
共青团伴我幸福成长.doc_第4页
共青团伴我幸福成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共青团伴我幸福成长山东淄博沂源县河湖中学 王书奇“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每当听到这首熟悉的团歌,总忍不住心潮澎湃。从懵懂纯真的向往,到青春激昂的热爱,直至现在依旧满怀激情的带领青年同志建设着共青团,对团的热爱,一往情深,无论身处何职,无论身在何地,也无论年增几许,那火一般的团旗永在心中飘扬,那催人奋进的团歌永在心中嘹亮,敬爱的共青团永远伴我幸福成长。向团,心中永远执着的向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小学加入少先队之后,我开始渐渐了解共青团的有关知识,虽然对有关文字描述认识不够透彻,但她迸发出的魅力却是极具感召力的,心一点点被共青团深深吸引。在1988年,升入初中之后,入团的心情就更加迫切,对团组织的向往促使我们一帮“有志少年”唱着雷锋之歌,自发的向团组织靠拢:捡到一角钱抓紧交公;主动擦黑板;休息日去敬老院打扫卫生那时的共青团在一个人的思想中占据无比崇高和重要的地位,容不得我们亵渎,她似乎离我们很远,处得很高,但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加入共青团可谓是极具吸引力,又异常艰难的一件事情。在向往、追随团组织的道路上,虽然我们几个“积极分子”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但这种目的性却是那么的纯洁,那么的干净,又是那么的实实在在,那么的真心实意、发自肺腑。即使离团组织还很遥远,但大家的追求无比坚定,乐此不疲,开心的做着时代的“小雷锋”,践行着一个共青团员的职责。在1989年,经过重重考验,我们终于盼来了入团的机会:老团员作为介绍人进行考察推荐、参加培训,学习团的知识、撰写入团志愿书、被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接下来便是耐心而又焦急的等待-时刻遵规守纪,严于律己,处处做好表率,丝毫不敢懈怠。在经过介绍人的多次指导培养和团组织的考察之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讲台上发表演讲,作表态发言,然后看着黑板上姓名后的“正”字慢慢增多,心也随着慢慢提到了嗓子眼,最终我们几位“有志少年”如愿以偿,大家的兴奋简直比考上大学还要高兴。在领到团员证、佩戴上团徽,面对团旗庄严地举起拳头的那一刻,内心充满的不仅是激动,更多的是责任,才真正感觉到“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我们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向往,让我由对团的迷恋、渴求,变为实实在在的热爱,并由精神上的追求演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虽然成为了一名共青团员,但对团的向往与热爱,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化,反而更加的眷恋与执着。爱团,心中永远燃烧的烈焰加入团组织以后,我们原先的小“积极分子”有了正式的名份,可以佩戴着团徽,雄赳赳气昂昂的践行我们团员的誓言。自此,心中的团旗更加艳丽,团徽更加闪亮,对团组织的热爱更加执着与热爱,共青团这簇烈焰便在心中熊熊燃起。记得那次敬老院“抢夺战”,我们失败了。每周休息日到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本是我们班级自发组织的,后来被学校团委拦截,分配给了各个班级轮流组织,于是便出现了两个团支部抢“服务”的局面。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同学们的争强好胜,在当时规模并不大的敬老院里便出现了“不当竞争”:他们的地面被我们抢着打扫了、我们的整理床铺被他们抢先了、为了擦拭桌面争得面红耳赤这种争执最终传到了学校团委,为了避免矛盾升级,我们班级的团支部被“好言相劝”退出,我们“失败”了。败下阵来的我们很沮丧,大家不是心疼共同开辟的这一活动阵地被据为公有,而是割不断和敬老院爷爷奶奶结下的那种深厚情谊,还有大家在集体活动中凝积出的青春友谊和共同的青春理想。这也许就是团组织神奇的力量和魅力所在吧。对团组织的热爱让我们心中的烈焰不会熄灭,我们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团的形象,展示着团的风采。在轮回参加校团委安排的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又就近在涝坡河村和县气象局建立了我们新的服务站。在村内,大家不仅确立了固定的志愿服务对象,同时还协助村委做好村居环境的净化、美化、绿化,以及村队文明、移风易俗等宣传教育活动,受到了村委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在气象局志愿服务点,我们协助清理环境卫生,同时协助工作人员观察、记录气象数据,向工作人员请教气象知识等。团组织的生活一刻没有停歇,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丰富而充实的团队活动一直吸引、感召、激励着我不断奋发图强,敦促着我幸福成长。共青团在我们的心里像一束火把,像一盏明灯,把我们紧密团结起来,指引我们为青春理想、为祖国发展,为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而不断奋斗着。强团,心中永远坚守的幸福1996年大学毕业,带着满腔的热情和远大的抱负走上了工作岗位,来到一处偏远的农村中学任教。虽设施简陋,条件艰苦,但青春的种子不会在乎环境的优劣,只要有希望就能生根发芽。农村教育这方热土,更是有志青年施展才华的大舞台。由于自己对共青团的热爱,还有组织和领导的关怀与栽培,自己在工作的第二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负责学校团委工作。身为毛头小子的我亦师亦友,既老练又孩子气的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组织体育比赛、艺术展演、送教下乡、文艺进村、麦收秋收志愿服务、远足拉练、森林护卫一项又一项的活动,一次又一次的加班策划、组织,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并真正体味到了什么叫以苦为乐,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那是1997年的春天,全镇山林大面积遭受毛毛虫危害濒临灭亡,镇政府号召村民上山灭虫,其中安排给学校的任务是带领团员学生对远在20里外的一片松柏林进行护卫-清除毛毛虫。时间就是生命。接到任务之后,我们团委迅速行动,发出了“护卫山林,全员灭虫”的倡议,号召广大团员积极参与灭虫行动。倡议发出不到半小时,全校四百余名团员已全部报名,其他同学也一拨又一拨的涌到团委要求积极加入,直至最后,全校近千名学生全部提出了申请。校团委迅速请示学校和镇政府,在得到批复之后,组建了由千名师生构成的“护林灭虫”大军。第二天,在加紧准备之后,大家便带上水和食物,以及捉拿毛毛虫用的方便袋,整装待发。20里的山路,大家互帮互助,走的异常艰辛,但没有一个队员掉队,没有一个队员喊苦叫累,因为大家知道,此行责任重大。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行程之后,我们赶到了目的地,放眼望去,漫山的松柏已是枝叶稀疏,惨不忍睹。走近了,更是令人毛骨悚然,一条接一条的毛毛虫竟像行军的队伍,爬满了枝条。大家惊呆了,一个个束手无策。作为此项活动的负责人,我鼓励大家要大胆灭虫,并硬着头皮为学生做示范:手上套着方便袋,一条一条将毛毛虫捏下来,投到大的编织袋里。学生开始慢慢的尝试,大同学动手了,小同学也行动了,女生也开始参与,最后所有同学都忙了起来,很多竟连方便袋也不套了,直接用手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是与灾害抢时间、抢生命的战争。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奋战,一个个滚圆的装满毛毛虫的编织袋被运往山下深埋处理。直到清理完毕,日头早已西斜,方感到饥肠辘辘,来到小河边稍事清洗,席地而坐开始就餐。抬头望去,整个山坡又焕发出了生的希望,阵风拂过,那舞动的松柏正像一面面团旗在向大家挥手,在夕阳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照亮了每个孩子坚毅而自信的脸。护林灭虫只是我们团组织活动的一个点,可它带给我们的何止是单纯灭虫这一有益之举,还有团结、勇敢、坚持,还有责任和爱再如那“育人长廊”,各班级团支部利用走廊空间,动手开辟创建了“育人长廊”,让面面墙壁都富有了生命,展示时代新貌,洋溢青春风采,普通走廊竟变作育人的乐园;再如那“文艺下乡”,孩子们说学逗唱,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农村的家长里短、孝敬礼数,用稚嫩的演出号召父老乡亲创设和谐农村;还有那各类“社团”活动,奇葩争艳,各领风骚,吸引并召唤着青少年积极向组织靠拢,在活动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享受成长中的点滴进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那常年坚持的“村队志愿服务”活动,遍布全镇各个村庄的35支志愿服务队就像那点点繁星,帮困助残,敬老拥军,关注单亲同学,结伴留守儿童,走进村委播音办报,赶往街头净化美化星火燎原,棒棒相传,小小志愿者被百姓亲切地唤作新时代的“雷锋”这一切的一切,不是一时的脑热,也并非轰轰烈烈,却是我们始终如一的追求,是我们工作的灵魂。自从负责团委以来,与其说是我在做团队工作,倒不如说是我在享受工作中的幸福。每一次的团队活动、团组织生活,我都感觉幸福无比,因为我看到了新的青年力量正在悄悄成长并日益茁壮学生小雨,自小娇生惯养,性情顽劣,进入中学之后仍不思学习,沉溺于网络游戏,作为村干部的父亲无能为力,一筹莫展。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团组织都有责任去教育、感化他们树立新的理想、目标。在通过多次摸底调查之后,我感觉小雨同学并非无药可救,他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表现欲,他颇具磁性的嗓音绝对震撼,他的不足只是个性比较强,我行我素。针对他的优缺点,校团委从其兴趣爱好入手,将小雨招入了校文艺表演队。在参与了几场文艺表演之后,小雨明显的爱上了这个新的集体。在班主任和辅导老师的引导教育下,他表现出了强烈的班集体和表演队主人翁意识,半年之后就被推荐加入了共青团,一匹小烈马就这样变成了纵横驰骋的良驹。后来,小雨通过艺术特长顺利升入高中,步入大学,如今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还是一名优秀的团队工作者呢。像小雨这样在团组织茁壮成长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的变化令家长吃惊,更令我们团组织欣慰,能扬长避短,对后进生不离不弃,让迷失方向的孩子重新寻到努力的目标,这是我们团组织的责任,也是我们团组织的魅力所在和幸福的根源。如今,为了不断将团组织做强、做大,我们始终确保团组织这一熔炉拥有上千度的热度,并坚持对每名团员千锤百炼,让他们成为绝对的标杆,以此不断吸引、融化、塑造着新的标兵。同时,我们确立了“引进来-带起来-撒出去”这一工作思路。“引进来”就是以团组织丰富的内涵所散发出的魅力,去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向团组织积极靠拢;“带起来”就是在加入团组织后,以科学的管理、培训和教育,让广大团员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 “撒出去”就是通过团组织的培养,把他们撒向班级、撒向学校、撒向家庭、撒向村队,直至将来撒向各行各业,撒向社会,让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