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选修3 缓和与对抗的交替 学案1.doc_第1页
岳麓版选修3 缓和与对抗的交替 学案1.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缓和与对抗的交替问题导学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最基本条件。材料二“星球大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但是,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践证明,“星球大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5)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正确认识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1紧张对抗与谋求缓和对话是美、苏争霸过程中的两个方面。紧张对抗始终是主要方面,最能反映出霸权主义的本质;缓和对话是次要方面。2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是美、苏维护自身利益的共同需要。3美、苏双方从紧张对抗到缓和对话的转变,体现出双方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4美、苏由紧张对抗到缓和对话的转变与各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密切相关。当堂检测1促使尼克松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因素不包括()a军备竞赛使财政负担沉重b越南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c美国霸主地位的严重动摇d美苏关系进入缓和高潮21975年签订的赫尔辛基宣言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强调边界不可侵犯原则b规定禁止使用武力威胁c拒绝承认国家领土现状d提出文化教育领域合作3古巴导弹危机和苏军入侵阿富汗这两个事件的发生反映了美苏争霸的战略态势的是()a美国转守为攻 b苏联转守为攻c美苏互有攻守 d苏联采取全面收缩战略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尼克松访苏材料二“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1973年勃列日涅夫对苏联“缓和战略”的阐述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图片反映了美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对欧洲的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缓和战略”的实质。结合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分析苏联为什么必须打出“缓和”的大旗。答案:【问题导学】活动与探究:(1)提示:第三次科技革命。(2)提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3)提示: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4)提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5)提示: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努力发展高科技;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当堂检测】1d解析:尼克松调整美国全球战略始于1969年,而美苏关系进入缓和高潮的标志是1972年尼克松访苏,故d项符合题意。2c3b解析: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苏军入侵阿富汗,反映出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因此b项符合题意。4参考答案:(1)变化:由对抗走向缓和。影响: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