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语言教师版.doc_第1页
诗歌鉴赏语言教师版.doc_第2页
诗歌鉴赏语言教师版.doc_第3页
诗歌鉴赏语言教师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鉴赏语言1炼字 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炼字,指锤炼词语,即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201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2分)骤雨 (宋)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 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农村中夏日急雨之壮观: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一早就骑着牛去溪北放牧。正在放牧时,忽然乌云翻滚,风雨骤至。牧童慌忙冒雨向西南方向渡溪回村,可是雨又“骤晴”,“山又绿”了。(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4个关键点:三、四句卷、吼表达效果结合诗句(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1)整体阅读诗歌:这是一首描写骤雨景象的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骤雨的状态,接下来两句交代骤雨中牧童的情况,第七句写牧童躲雨的情况,最后一句写雨停后的清新景色。(2)注意赏析角度:鉴赏诗歌中某些词的表达效果,可先从词性上进行思考,“卷”“吼”都是动词,我们可以分析这两个词是从什么角度观察事物的,体现了事物怎样的特点。“怒涛顷刻卷沙滩”,侧重描写雨势之猛,好似惊涛骇浪,汹涌奔腾,势不可挡,是视觉角度;“十万军声吼鸣瀑”,以“军声”喻风雨声,极言暴雨声响之壮大,是听觉角度。(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分析出表达角度,分别得0.5分;分析出表达效果,分别得0.5分。(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一思维趋向1注意诗歌中对仗比较工整的句子,特别是里面的动 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2把握诗歌的类型,如山水诗、送别诗、写景诗、咏 史诗、羁旅思乡诗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不孤立理 解关键字眼的含义。3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 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模板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2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词:有时是一个精练传神的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一是主旨句,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的,其位置常在诗词的后半部分。 二是技巧句,它往往是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语句。 (2002全国高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一)诗歌大意要读懂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3个关键点:全诗的关键寓意是否同意(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诗眼就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之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答出寓意得2分,答出原因得2分。(当然,本题第2小问也许会有考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那只要他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五)组织答案要规范“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2分)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1分)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1分)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一思维趋向1指出诗(词)眼。一般是指全诗(词)中最为传神,最 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机统一。2明确诗(词)眼的作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3要联系全诗,从景、情、理等角度去细心体味。二、答题模板 步骤一: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步骤二: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2011湖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望湖楼晚景 苏轼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3个关键点:优美壮美赏析(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答题时要分别举出体现优美和壮美的诗句,对诗句分析时要讲出其所用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既有举例,又有赏析。(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共4分;通过赏析指出优美、壮美之处,各得2分(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2分)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2分)一思维趋向1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 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 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等。2这类题要求学生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 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 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 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 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二、答题模板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整、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专家建议一、聚焦凝练、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动态化的词语 阅读诗歌,对这类词语,要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